4年20倍,AMD的逆袭只因这位女华人博士CEO?

本文精编自:中信证券《「架构+工艺」,CPU业务拉动业绩持续成长》、富途证券《AMD财报点评:数据中心冰火两重天》

AMD是目前全球第二大CPU芯片厂商,全球第二大GPU芯片厂商,2018年公司净利润3.37亿美元,为近七年以来首次扭亏为盈,2018年公司人均产值约64.11万美元创历史新高。2018年公司营收增长主要受益于第二代Ryzen系列新品以及EPYC服务器CPU获得市场认可,AMD的"逆袭"之路是怎样的呢?

1、优秀CEO苏姿丰

中信证券指出,优秀的科技公司CEO必须具备对技术趋势的深刻理解和产品方向的精准把握。从历史看,2002年曾领导AMD走进辉煌期的CEO Hector Ruiz为产品技术出身,AMD主要竞争对手Intel最强势时期的四位CEO同样为技术出身。

AMD现任CEO苏姿丰是工科博士,长期就职半导体研发管理一线,对于技术的理解和把握力已历经市场检验:

2014年就任前公司连续三个年度亏损,苏姿丰就任CEO后重构了AMD的产品策略,在PC业务之外,将嵌入式、半定制业务推上前台,弥补CPU和GPU业务上的亏损。

2015年9月,公司新成立Radeon Technologies Group,着手开发更具竞争力的GPU产品。2016年,公司发布Zen处理器架构,并于2017年发布RX Vega系列显卡,一改AMD只生产中端和低端芯片的固有印象,在高端产品线上连续发布新品,性能直追英特尔和英伟达高端产品线,价格相对更低。

2017年则发布EPYC处理器进攻利润较高的服务器市场,2019年发布采用TSMC(台积电) 7nm工艺及Zen2架构的第三代Ryzen和第二代EPYC处理器,性能超越英特尔。

具体来讲,苏博士上任后,主要是采用「架构+工艺」的策略来驱动AMD的增长。

2、先进架构:与竞争对手CPU设计差距从缩小到反超

从AMD历史上看,架构领先竞争对手的CPU芯片新品发布,明显会导致相关公司市场份额的提升。

2015年AMD Zen架构设计完成,放弃原有Bulldozer架构思路,指标全面向Intel看齐;

2017年Zen架构产品推出,2018年PC CPU市场份额由9.1%提升至13.3%;

2019年AMD发布Zen2 7nm产品,全新Zen2架构IPC提升达15%,实现了对英特尔的反超。

AMD自2017年Ryzen新品发布以来,ASP同比增速明显。中信证券判断AMD自2017 Q1开始的ASP拉升主要为Ryzen新品导致,而非数字货币行情带来。主要原因是AMD的ASP自2017Q1便出现20%以上增长,这与Ryzen处理器发布时间相吻合。

3、先进工艺:正确选择拥抱台积,实现对英特尔CPU工艺阶段性超越

2018年9月,AMD宣布新产品将转由台积电7nm制程代工,中信证券认为这是近年AMD做的最重要、最正确的商业决定,决定了AMD今后3~5年的增长基础。

英特尔10nm量产时间一再延后,成AMD CPU处理器抢占市场良机。英特尔在10nm上选择了较困难的技术路径,英特尔10nm的晶体管密度与台积电7nm+一致,台积电采用先进光刻设备(EUV)进行工艺升级(「先换好刀」),而Intel选择原较落后光刻设备(DUV)+较复杂曝光方法(SAQP)进行技术迭代(「先练刀法」),技术难度较大,导致英特尔10nm原计划2016年面世,已经历三次推延,2018年4月宣布推迟至2019H2量产。

AMD方面,2019年7月已正式发售采用7nm工艺的第三代Ryzen锐龙台式处理器,2019年中同时发货7nmEPYC服务器芯片。这意味着AMD相比英特尔将至少领先半年左右发售新一代CPU,将具备明显先发优势抢占市场

借助TSMC 7nm工艺,EPYC服务器CPU获得性能和成本优势,同价格下AMDEPYC拥有更高性能,同性能水平下AMDEPYC价格更低,有望挑战英特尔服务器CPU领导地位。

4、Ryzen环比三连增,2019Q4决战Intel

根据AMD最新Q3财报显示,Ryzen CPU的ASP也迎来同比、环比的增长。而且之前表现较弱的笔记本端Ryzen产品,其ASP环比也出现了上涨,营收更是连续两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整个消费级CPU营收有望在下一季度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环比增长的壮举。

不过,富途证券也指出,尽管Ryzen创下了2011年以来AMD消费级CPU的最佳销量,但在Intel产能危机留下的时间窗口关闭后,Ryzen能否延续增势,仍需谨慎观察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