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一袋洗衣粉背後的扶貧故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鵬 通訊員 劉凱

“洗”出來的生活好習慣

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高唐縣匯鑫街道十里鋪村,在大街上恰好看到一名保潔員正在清掃落葉,交談得知這名保潔員是十里鋪村貧困戶劉香俊,今年78歲,享受五保兜底政策,身體還算硬朗。在劉香俊家,屋裡、屋外整潔有序,物品擺放整齊;地面乾淨,還有有專門的垃圾桶;床單、沙發套也很乾淨。

“大爺,我給你拿的洗衣粉用完了嗎?哪裡還有你不方便做的?我來給你做。”劉香俊的幫扶責任人朱曉龍說著也進了屋。

“讓他們住上好房子容易,養成好習慣卻難。”朱曉龍感慨說,他剛幫扶劉香俊的時候,劉香俊屋裡衛生很差,菸頭到處亂丟,沙發巾都是油泥,身上散發著一股臭味。

“沒有好習慣難有好日子,政府把你納入了五保兜底,給你進行了危房改造,吃穿住都不用愁了,你自己再不把屋子搞乾淨一點,你心裡過得去嗎!再說乾淨了自己住著也舒服不是。”朱曉龍第一句話就這樣“訓斥”了劉香俊。後來,幫扶責任人朱曉龍在村裡的超市給劉香俊買了洗衣粉等生活清潔用品,幫助他清洗衣物、床單、沙發套等,並通過街道開展的“美麗庭院+特困戶雙提升”活動,組織志願幫助劉香俊打掃庭院。

“幹”出來的生活好日子

幫扶責任人朱曉龍介紹,有的貧困戶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收拾屋子、庭院,這就需要幫扶責任人細心的指出來,有時還得親力親為。”如今,劉香俊不僅自己家的衛生環境得到提高,還選上了村裡的保潔員,每時每刻奔走在村莊的每個大街小巷,每年也可得到5000元左右的勞務收入。

在劉香俊家牆上貼的“創建美麗庭院倡導文明新風”宣傳畫上明確提到“庭院潔淨、室內清潔、廚廁清爽、庭院美觀、身心健康、家風優良”的要求。高唐縣匯鑫街道不僅入戶幫助貧困戶打掃庭院,更注重“雙提升”的宣傳,志願者們走上街頭,趕大集、入農戶發放宣傳單萬餘份,並給貧困戶家中張貼宣傳畫。同時幫扶責任人對照每戶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思想教育,讓群眾從思想上改變舊習陋習觀念,認識到“庭院家居”的重要性。做到“門前淨、庭院淨、室內淨、廚房淨、廁所淨、個人衛生淨”。

目前,高唐匯鑫街道志願者共為327戶貧困家庭打掃衛生,有247餘戶老弱病殘家庭得到了幫助。

“傳”出來的生活正能量

“目前看來,整治效果非常好,貧困戶養成了好習慣、形成了好意識。”匯鑫街道扶貧辦主任李斌說。下一步將繼續把庭院家居整治作為當前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結合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將脫貧攻堅與改善農村家庭衛生環境、農村移風易俗等緊密結合,引導村民樹立勤勞光榮、懶惰可恥的思想,激發貧困村民勤勞致富的積極性,如今的劉香俊靠自己的雙手清掃著村莊大道,靠著自己的能力走贏脫貧致富之路。

據悉,匯鑫街道通過查找貧困戶的差距,深入農家調研,與貧困戶座談交流,重點鎖定了亂丟垃圾、亂堆雜物、庭院家居衛生髒亂差等具體問題。問題明確了,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解決。

對照責任單整治屋和院,今年匯鑫街道自開展“美麗庭院”創建和貧困戶“雙提升”工作以來,匯鑫街道以“潔淨扶貧”行動為載體,結合“美麗庭院”創建活動,突出特困戶家庭居住環境改善提升這項重點內容,堅持“一把手”責任制,充分發揮村“兩委”成員、黨員、婦聯執委、扶貧專幹和志願者的幫包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通過開展“美麗庭院+文藝宣傳”活動,利用“舞前十分鐘”、“鄉村大舞臺”等文化生活,傳播居室美、庭院美、廚廁美、家風美“四美”理念。徹底改變特困戶家庭“髒、亂、差”的生活現狀,引導幫助特困家庭樹立熱愛勞動、講究衛生、自立自強、不甘貧困的意識,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