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幼儿园中班了,不听话,不怕老师,老师天天告状,有必要换幼儿园吗?

华强宇1


如题,我想到了一个寓言故事,大家不妨一起感受一下:

鸽子问乌鸦:“你要去哪里?”
乌鸦说:“大家都说我唱歌难听,我要换一个地方。”
鸽子说:“你要是不改变自己,无论到哪里都会认为你唱歌难听。”

故事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乌鸦想解决自己唱歌难听的问题,但它想到的解决办法不是尝试改变自己的声音,而是选择去另外一个地方“碰碰运气”,希望其他地方的动物能够喜欢它的歌声。

鸽子一语中的,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遇到问题后要善于自省,从自身角度去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要推脱责任甚至寄希望于他人。

正如西方的一句谚语所说:“如果你不会游泳,那么换游泳池是没用的”。如何让自己“会游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理,孩子上幼儿园中班了,不听话,不怕老师,被老师天天告状,家长正确的解决之道并非换一个幼儿园,而应客观了解问题所在、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幼儿园中班(4周岁左右)孩子的普遍规律和特点

大多数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喜欢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有时会反驳妈妈“老师就是这么说的”、“老师就是这么做的”,尤其是刚入园的小班孩子,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刚接触一个新环境,较为紧张焦虑,需要通过老师的认可与表扬,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安全感。

另外,家长每每耳提面命:“在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哟!”,加上幼师的专业性,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和能力;同时,老师对所有的孩子都是“严而不厉,爱而不溺”的,这种一视同仁的态度,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也是值得他们尊敬的。

因此,幼儿园老师在孩子心目中都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我们会发现,一些在家调皮捣蛋的孩子,往往也会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这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也是好现象。

虽然,随着孩子升入中班,孩子对于幼儿园的环境、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们逐渐熟悉,不再那么谨小慎微,但大部分的孩子仍然能够听从老师的管教,按照幼儿园的规矩行事。


然而——

孩子不听话,不怕老师,可能有哪些原因?

1.老师的原因

4岁的孩子开始逐渐产生独立意识,对于老师的一些不当管教行为会有自己的想法,从而降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比如,老师偏心,不能一视同仁;

比如,孩子间发生冲突时,由于老师误判,让孩子感觉受了委屈;

比如,老师为了更快速解决问题,不顾孩子的感受,或强行制止,或语言暴力,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孩子自身原因

☞在幼儿园不听话,不怕老师的孩子,通常在家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

家有小霸王,家长首称要检讨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过于溺爱,让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个性?是否家中长辈有暴力育儿的行为,让孩子潜移默化地以为,可以通过暴力获得自己想要的权益?

☞另一种情况,孩子不是故意不听话,而是因为年龄较小或生理发育迟缓等原因导致:

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弱,坐不住、停不下来;

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差,听不懂老师的指令,更无法准确完成指令;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听不进去老师的话……

☞“早慧”的孩子,更具有质疑精神

与上一种情形相反,有一些孩子更加“早慧”,比一般的孩子更早形成自主意识,具备一定的质疑精神,不肯盲目迷信权威,敢于挑战老师的权威。

当这些孩子通过质疑、反叛老师的指令来彰显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能力时,显然影响了老师的课堂秩序,成为老师眼中不折不扣的“刺头”。

3.家长的原因

☞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维护老师的权威

有些家长不顾及场合,不加回避地在孩子面前吐槽老师的一些言行,有时说者无意,听者却有心,不经意间损伤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家长凡事包办,过分溺爱,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感和界限感

☞家长过于强势,常常语言暴力或体罚孩子

可能会有人问,强势的家长不是应该养懦弱的孩子吗?

是的,强势的家长有可能养出“受气包”,但同样可能养出“小霸王”。

在家里受到伤害的孩子,只好将积压的情绪释放在家庭以外,他认为可控的地方,家里的“受气包”和外面的“小霸王”常常是一个孩子的两面。



客观了解、理性分析、挖掘问题背后的真实原因,对症下药。

❁【从自我身上找原因】

1.避免溺爱孩子

李玫瑾教授曾说:“人的问题关键在早年,早年的重点在家庭。”

从婴儿期开始,孩子逐步建立情感依恋和情感联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李玫瑾教授表示:

宝宝很小的时候,妈妈是全力以赴来照顾他,做爸爸的可以偶尔拍一个嗝,或者抱一下,哄一下。

但是爸爸要做到、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六岁这前,当着孩子的面好好爱妈妈——也就是说不要两个人都集中对孩子,不要让孩子觉得我是家庭的重点,你们都要照顾我,形成自我中心。

妈妈照顾我的时候,爸爸照顾妈妈,然后妈妈还要告诉孩子,咱们也要帮爸爸,所以家里应该形成链接的一个关系,而不是形成一个中心的关系。


2.对于无意识犯错的孩子(由于生理原因,自控力差、理解能力弱、专注力差)

关键词:耐心、包容、训练、交给时间

首先,家长可以通过亲子游戏和互动等,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训练,但不强求。家长应该拿出更多的耐心,包容和鼓励孩子。

其次,家长应该与老师友好沟通,说明情况,取得老师的谅解和包容。相信老师能够理解,比同龄人反应慢半拍,大概率是孩子身体发育的个体差异,无关乎智商,更无关乎品格,只需交给时间。

《银河补习班》中有一个情节,幼儿园老师带领孩子们彩排,马飞总是动作出错,引得老师气急败坏,破口大骂。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孩子也不少见,家长应该多沟通,多关注,如果遇到影片中那样语言暴力的老师,沟通无果,倒是真的可以考虑给孩子换个环境。


3.对于一些“早慧”的孩子

一些孩子更善于观察,有自己的思考,敢于质疑权威,还会见人下菜碟,这种孩子多半灵活刁钻,其理解能力、自控能力等皆超过同龄的孩子。

这些孩子天然地比同龄人更具有优势,但家长务必要让孩子明白:

善于思考与思辨是好事,但前提是尊重老师、尊重课堂纪律,不能影响别人。

变弊为利,引导孩子成为老师的“小帮手”,而非“小刺头”。


4.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的权威

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的言行和喜好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

家长应该做好家校之间,老师与孩子之间的粘合剂、润滑剂。


5.家长情绪的稳定,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至关重要

尊重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情商培养,品格培养都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老师的原因】

在排除或修正了自身原因之后,若确认是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言行等有偏差,比如,老师刻板地压制孩子的独立意识,不欢迎自主意识的表达,打压孩子的积极思考与质疑精神……

家长应该多方沟通调和,若确无法调和,则家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取舍。

我个人是不愿意孩子被刻板教育剥夺掉自主思考能力的,因此当初在选择幼儿园时,教育理念与办学理念会是我特别重视的部分。



总结:

《古兰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人们听说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一天,有人找到这位大师,求他当面表演一下。

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

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说:“事实上,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因此,一方面遇到问题要善于自省,要学会从自身角度去分析问题,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另一方面,遇到问题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把问题的原因都归咎到别人身上,而是要敢于直面问题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如此,才能不断完善、不断成长。

但是,如果确认问题出在外部,那么权衡利弊,最终选择权还在自己手中。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感谢阅读全文。

我是宸妈愫愫,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育儿路上,难免有困惑,抱团成长,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愫说育儿


孩子上中班,不听话,老师天天告状,要不要换幼儿园?

上中班不听话,老师管不了,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头疼,我也是一名幼儿园大班的老师,我们班也有这样的个孩子,曾经也跟家长讨论个这个问题。



其实,如果孩子不自身意识到问题,改变是很难的,即使换一个环境,可能刚开始会好点,因为不熟悉,多少会听点,但时间一长也许又会回到原先的状态。

孩子不听话有很多原因造成的。

比如平时强迫孩子太多,管教太严厉,孩子选择的机会少,孩子长期没有得到尊重,这样的孩子很容易逆反,就喜欢跟大人或老师对着干,叛逆。

另外一种就是,太溺爱,没有原则的爱,这样的孩子没有边界感,什么都不害怕,没有规则意识,不知道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只要自己想要的,想做的就得去做,孩子本身也小,自控力也差,没有敬畏之心。

想要让孩子听话,首先我们得尊重孩子,让孩子感觉好,孩子才能听进去。

想要改变,家长和老师都要去下功夫,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作为老师可以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用心去观察和发现孩子的优点。

多鼓励孩子好的方面,就像我们班那个孩子,不论是排队,还是任何时候都要去捉弄别的小朋友,动手推人,老师在讲课就在下面不是画别人的书就是抓小女生的辫子,给小朋友取外号,总之,就是很头疼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办法。

后来,反过来想想,如果换一个角度,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好的方面,减少不好行为发生的频率,多从孩子角度去考虑问题,我却收获一个不一样的结果。

比如让孩子当个小组长,来管理其他小朋友,他自然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就请他回答问题,不好好站队,就让他多帮老师干活,拿个教具什么的。



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总是容易崩溃,其实换一个角度,不要太较真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柳岸花明又一村“。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父母在家也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不可以做的。

说教是没有用的,可以读绘本比如经典《大卫不可以》,孩子只有从别人的身上才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我们说换一个环境,无非是想说换一个更厉害的老师,能管得住孩子的老师。老师确实很重要,在班级常规的建设上,有经验,有方法是好的。

但问题是,换一个环境我们能否遇见这样一个老师呢?

所以,最好的还是在孩子身上,多花点时间和心思,多跟老师沟通,如果家长也觉得很有必要换个环境,再考虑也是可以的,但是我的建议最好是别着急换。

遇见问题,遇见成长!我是时光小兜,在职幼儿教师一枚,6年亲身养娃实践,欢迎你关注噢❤️,与爱共成长。

时光小兜


没必要换幼儿园,换了小孩一样的调皮,我儿子也一样,玩玩具都他一人玩,不给别的小朋友玩,还天天不在教室里,天天在操场玩,调皮的很,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专门一个老师看着,当时老师也经常反应,当时我就说了:既然我交了学费,你也收了学费,小孩在调皮你也要给我带,幼儿园不就是给带孩子的么?自从我说了以后,老师从来没再反应过了,现在在幼儿园带时间长了,也渐渐地老实多了


昆山打工者


个人觉得孩子对老师没有敬畏之心是件不好的事情,家长必须要重视!是不是你们平时在家里讨论过老师,并且对老师态度一般不放在眼里那种?不管是什么原因,你自己赶紧纠正吧!家长千万别引以为豪!

我家女儿班级里就有这么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同学,是三年级时从别的地方转过来的,全年级他可以说是最捣蛋的一个,所有任课老师他都不害怕,敢和老师们叫嚣,课间从不听老师讲课,还捣蛋影响其他同学。全年级都很出名的,可以说是小魔头。今年六年级了,说实话对有些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子来说,他真的是他们心中的“楷模”“英雄”,好多孩子开始模仿他的行为,不过模仿的那些孩子家长比较重视,管教也很严格,但是小魔头的家长全程就是不参与不管教的态度。说实话,如果换作是我当他的老师,我有可能会放弃他。好在那个孩子遇到了个好班主任,好几年了,那个班主任都没有放弃他,一直在和那个不负责任的家长沟通,班主任开家长会时也说过,那句话我现在都记得,她说家长放任不管,她再放弃孩子,真的不敢想那个孩子以后会是什么样?!我们脑补都知道以后是什么样子,就孩子家长跟个沙币似的不重视!

家长一定要和老师及时的做有效的沟通,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老师已经给你反应了,那就已经是老师认为后果会比较严重才主动找家长沟通的,千万别认为老师给你反应孩子情况是多余的行为。现在是幼儿园,正好是家长在孩子心中树立老师形象最好的时机,让孩子从小就要知道对老师应该有的态度,态度对了,对你孩子以后的成长绝对是有好处的!


太阳花记


我儿子也是这样,调皮,不知道害怕,打人也不知道轻重,而且特别爱哭,坐不住,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反正各种问题,我前后换了四次幼儿园了,我觉得有必要,孩子本身确实有问题,但是现在很多老师都没耐心,都喜欢乖乖的孩子,我换到第三个幼儿园的时候,那个老师特别好,帮助孩子成长很多,那半年他知道学校老师同学,老师特别有耐心,打人,哭,不睡觉各种问题,老师都帮助着孩子慢慢成长,懂了一些道理,之前上学问啥都不知道,好像他一天就不知道自己干啥了,最后又换了一次,是今年六月份,主要是马上大班了,自己孩子啥样自己清楚,虽然很多问题提升了,可是距离早上小学,能力能力整体还是差很远,就换了一个私塾,孩子比较少,氛围也特别好,老师我很会认可和鼓励孩子,孩子的很多行为问题,也慢慢在改善中,一切越来越好,所以有问题一定要跟老师及时沟通,实在不行就必须换,我的第三个幼儿园,老师跟家长的沟通就很愉悦,所以孩子也成为比较快。


用户5950562309883


看到你的问题我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我儿子的情况和你儿子一样,园长单独派了一个老师坐在我儿子旁边看着他,后来上一年级就推迟了一年才上,所以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至于换幼儿园我觉得要了解清楚了再决定,换幼儿园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根本办法就是规范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

第一,和老师了解孩子的具体表现,不怕老师是什么表现呢?会不会影响其它小朋友上课?做游戏能不能听指令?运动能力怎么样?是不是经常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是不是有暴力倾向?尽可能多的了解孩子在校的行为,才能有的放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观察孩子在家的表现,是不是陪伴太少。从家长自身来分析,看看是不是自己没有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表现,比如下班后就在一边看手机,没有理睬孩子?孩子不听话的行为就是要引起你的注意,这样的孩子就要多陪伴,多和孩子一起玩,在游戏中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

第三,如果发现孩子有多动的倾向一定要及时就医,越早干预越好。正规的医院都有专门的测试和治疗方式,所以不要讳疾忌医,现在多动症的小孩特别多,为了孩子的未来一定要及时就医。

通过以上的观察之后就要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规则意识。

首先,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在学校要怎么表现,在家要怎么做,计划要详细精确,做到有奖励,做不到要严格按计划采取惩罚措施,家长不能心软,一定要严格执行,这是给孩子树立规则感的重要方式。制定计划的时候家长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计划,也做出奖励和惩罚措施,和孩子一样接受惩罚,这样孩子会有一种平等的感觉,当他看到家长也要接受惩罚时就不会过于抵触了。

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家长的陪伴,所以家长要多多陪伴孩子,不能因为孩子调皮就大发雷霆,家长的情绪控制能力至关重要,平和稳定的态度更能培养出稳重的孩子。陪伴孩子不意味着溺爱孩子,对于原则问题不能妥协,让孩子知道发脾气也没用,只有自己做好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最后,多沟通。多和老师沟通,多和孩子沟通。和老师沟通,让老师知道你很关注孩子,正在帮助孩子变好,其实很多老师最怕的就是家长的不理不睬,所以如果你很配合老师的工作,老师也会帮助你。和孩子沟通,沟通的时候切忌发火,否则孩子以后就不会和你敞开心扉了,甚至会撒谎了,现在很多亲子教育的书都会教你怎么和孩子沟通,平时多读一读,学习一下。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是焦头烂额的,但急也不是办法,趁着孩子还小,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改正,否则会影响以后的发展,所以,换幼儿园不是根本,改掉缺点才是重中之重。


林艾叶子


我的班上就有这么一个孩子淘得要命,说啥也不听,我们班上三个老师都管不了,跟家长反映,家长对他的孩子不疼不痒,整天搅和的班上,游戏活动和上课都没法上,这个孩子就没闲着的时候,捅完这个捅那个,满屋子跑来跑去,要不就是满地打滚,说啥也不听,我们做老师每天都很无奈,对于这种孩子,作为家长就应该好好管理,一个三岁多的孩子就这样,到了幼儿园中、大班老师更管不了,所以做家长的孩子这样应该从自身找问题,换哪个幼儿园,这种孩子都会让老师们很头疼,最后的结果就是全班家长对这个孩子和孩子的家长提出抗议。要不退学要不转园。


油城舞者


孩子不听话,家长要先了解一下原因,再给予针对性处理。如果根本问题没解决,换幼儿园后孩子可能仍然会这样。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

1、老师太严厉

孩子在家里随意惯了,入了幼儿园以后,上课、玩耍、吃饭、睡觉、洗手、上厕所都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来。这就让孩子感觉没什么自由。

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比如在教室随意走动,上厕所不排队,还会被老师训斥,然后老师又会跟父母说。

2、家长也不理解

父母听到老师说了孩子的不是,都会很没面子,好像是自己没把孩子教好。回家后就会对着孩子一通大吼。

受到老师的训斥,孩子心里本来就很委屈,如果父母也不理解,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他内心就更不满,会继续跟老师、父母对着干。

老师每天要面对那么多的小朋友,已经手忙脚乱了,如果再遇到不安分的小朋友、触犯了幼儿园的一些规则,老师就会训斥他,让他明白这样做的后果。

对于老师,我们要给予理解。但不是她们说了什么就是什么,老师反映的问题,家长回家后也要仔细询问孩子,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再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处理。

父母的尊重和接纳,会让孩子觉得被关注、被理解,心里高兴了,他也会更愿意配合家长,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父母也可以试着跟老师沟通一下,让老师了解孩子的个性及生活习惯等,这样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老师才能更好地应对和处理。


小不点日记


孩子在学校不适应,换幼儿园是一个方法,但不是最好的方法。

从题主问题里,可以得到2点信息,1是孩子已经是幼儿园中班了,2是不听话、不怕老师,老师天天告状,也就是孩子的表现不符合老师和学校标准,因而题主考虑要不要换幼儿园。

我的答案是单从问题出发,孩子的行为是导致师生关系不好的主要原因,如果孩子本身不能改正,或者家长不能正视孩子的行为,换哪个幼儿园都是一样的。

但是每个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原因和心理,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和学校搞得不愉快,如果是老师不接受孩子,或者孩子实在呆得很痛苦,出于为孩子考虑,可以换个学校,毕竟,孩子的健康成长最重要。

01

家长要正视孩子的问题

幼儿园小班,很多孩子不熟悉学校和家里的差别,难免会表现不好,尤其是比较调皮的孩子,但是中班,孩子已经基本熟悉了学校生活,也大致了解了学校规则,还是天天被老师投诉,作为家长,你要认真去了解一下,这背后的原因。

中班的孩子,4岁,具备比较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一般来说,孩子都是怕老师的,即使偶有调皮,没有遵守老师指令,那也是因为年龄和阅历的缘故,不知道一些行为的准确后果,所以犯错是必然的。

犯错是正常的,犯错后接受老师的批评也是正常的,因为其他孩子,老师也是这样管的。

那为什么你的孩子会不听,会天天被投诉?

孩子不听话,追究背后的原因,要么是老师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信,要么是孩子叛逆,认为老师故意针对他,所以处处和老师作对。

如果是前者,作为家长,你需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老师的威严,在学校读书,孩子完全不听从老师的指令,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老师是利益一体的,如果这个老师不喜欢你的孩子,那么他的行为表现会传遍整个学校,所有老师都可能对孩子会形成一种不好的印象。

如果是后者,你需要了解发生了哪些事情,影响了孩子的行为和心理,而这点,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02

转学是一个方法,但不是最好的方法

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当中,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等,我们在每一种关系中获得认同,也在处理每一种关系中得到成长。

亲子关系,有血缘关系,包容性和忍耐性最强。

学校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主阵地,师生关系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不被老师接受,也就意味着在学校,他也很难得到其他同学认同,因为老师代表权威,而学生天然服从老师。

任何时候,都是要人来适应环境,不是环境来适应人。

你的孩子不听话,老师天天投诉,必然家长心里是不舒服的,孩子也是不愉快的,所以你希望换一个学校,换一个老师会不会好点。

如果是孩子本身的问题,如果是孩子被老师批评,家长也是一味怪老师,那么孩子必然不会听从老师的话。这样,你就是转学了,效果只怕也是差不多的。

如果孩子在学校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你更需要去了解一下发生了什么,对孩子的伤害程度有多大,大到除非换一个学校,才能改善孩子的行为。

不管是上面哪种原因,你要解决问题,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帮助你的孩子,去面对和解决他的困惑。

你需要和老师友好沟通,让他更全面认识你家孩子,能发现你家孩子的优点,慢慢改变对你家孩子的看法。

如果沟通无效,孩子行为得不到根本改善,最后一步,你可以选择转学。

03

写在最后

孩子在学校过得不开心,天天被老师投诉,换成哪个家长都着急痛苦,但转学的办法是不得已为之,因为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换一个环境,问题还是会重复出现,所以身为家长,你需要观察孩子,和孩子耐心沟通,和他一起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你要引导他,能以正确心态看待学校和老师。你也要做好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桥梁,用合适的方法和老师交流,让老师能充分了解你的孩子,并接纳你的孩子。

家校合力,才能帮孩子健康成长!


乐晨妈妈的育儿花园


答案是不必换幼儿园,即使换了幼儿园也不会有任何改善。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长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造成。

曾有一所小学做了一项“对爸爸妈妈哪些地方不够满意”的调查,调查结果发表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统计显示,孩子对爸妈不够满意的地方有58项之多,比如:动不动就发脾气;不了解我的心;要求太严,标准太高;不接受我的意见;说话不算数;当我想做自己的事时,他们总不让;总在骂我的时候夸奖别人等等。

孩子并非只在小学阶段对爸妈有这样的意见,在幼儿园同样会是如此。但是在幼儿园阶段,孩子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与爸妈的沟通以及心智的成熟度都不如小学生。

这就造成了孩子虽然有一肚子怨言,但是无处表达,无处发泄,缺少了正常的交流与沟通,孩子就表现为不听话等现象。

所以很多不听话的孩子,是家长有意或无意识的造成。

第二,孩子自己的天性。

孩子天性喜欢自由,无拘无束。所以很多时候他不会尊重别人的意见,而是自认为是对的他就去做。

所以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犯了错,但是他自己并不会感觉到。这时候需要老师及家长的正确引导,培养良好的习惯。

第三,孩子的发育阶段也会造成这种现象。

任何事物都是成对出现,孩子的兴奋与制约,两种情绪也是成对出现。

科学家研究表明,代表孩子制约情绪,也就是收敛,顺从,听话等情绪是由大脑额叶进行管理。而人的大脑额叶一般在青春期后才会完全发育完成,这就造成了孩子并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喜欢对抗,喜欢不听话,并以此为乐。人的三次叛逆期都在这个时间内也跟大脑额叶的生长有直接的关系。

孩子不听话,到底应该怎么做?

第一,学会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的相处。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犯错也正常的,但不能把犯错当做理所当然。

家庭中常见的错误就是,孩子一旦表现的令家长不满意,家长就会火冒三丈,不能平心静和的与孩子沟通。细想之下,家长真实的心里其实是这样的:小样,我不信我还治不了你。你看,我说的没错吧?

正确的做法就是不要任何事都把孩子当成是孩子看待。与孩子沟通时,要尊重孩子的感受。每一件事都处理的得体又令孩子满意,这是最高的境界。

第二,与老师一起制定详细的策略。

显然在幼儿园里孩子的不听话主要表现为调皮捣蛋,不合群,不服从管理,自己肚子里有个小天。

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作为家长来说,也不希望孩子这样。家长应该主动与老师沟通,听从老师的建议。比如通过奖励与惩罚的方式进行管理,适当设置红线。达成一个目标就进行奖励,达不成就进行惩罚。

幼儿园的孩子都具有争强好胜的特性,通过奖励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孩子正面的情绪。

第三,增加对孩子的关爱。

孩子不听话,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家长疏于管教孩子。家长上班忙了一天,下班后累个半死。缺乏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感受不到温情。家长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对孩子增加关爱,孩子就会好很多。

孩子不听话,这两个方面千万不能做。

第一,打骂孩子。

打骂孩子会加重孩子的叛逆,孩子会越来越不听话,而且很容易产生恐惧感,为以后更加不易管教埋下了种子。

第二,一意孤行,以自我为中心管教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恰好是因为家长太以自我为中心。孩子需要平等的对话,而不是家长命令式的管理。学会尊重孩子,孩子就会更加爱你,也会更听话。

总结:孩子不听话与孩子本身的成长及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家长们需要找到真正的原因,与老师沟通后合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