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三個霸王,西楚霸王、西秦霸王、南楚霸王詳解

說起霸王,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西楚霸王項羽,霸王幾乎成為項羽的專屬詞語,是對項羽個人的尊稱。

說起霸王這一稱號,還要從春秋時期的王霸之業說起。春秋諸侯的夢想是稱霸諸侯,做眾諸侯之上,周天子一人之下的諸侯長。到了後代的霸王,基本上就是萬王之王,是僅次於皇帝的存在。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三人稱“霸王”,西楚霸王實至名歸千古無二,西秦霸王也當得上霸王之稱,但是南楚霸王就名不副實淪為笑談了。

西楚霸王:項羽力能扛鼎,武力出眾,跟隨叔父項梁發動吳中起義,反抗暴秦。鉅鹿之戰,背水擊破章邯率領的秦朝主力大軍,攻入關中,殺死秦王子嬰,滅亡大秦帝國。自稱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諸侯王,成為真正的萬王之王。後齊、趙諸侯叛亂,項羽率軍前往平亂,劉邦趁機出兵奪取關中,掀起了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後在垓下四面楚歌,突圍至烏江,霸王別姬,自刎於江邊。項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成為無人超越的霸王。

西秦霸王:薛舉兇悍善射,驍武絕倫,有萬夫不擋之勇,家財萬貫,喜歡交結邊地豪傑,稱雄於北方邊地。大業十三年,正式起兵反隋,自稱西秦霸王。兵鋒甚銳,所至之處無城不破。薛舉襲破隋將重兵把守的枹罕城,接著又略取鄯、廓二州之地。不過十天,盡據隴西之地,擁兵十三萬。後其子薛仁杲攻克秦州,薛舉便將都城從蘭州遷至秦州,從此雄踞隴西。公元618年,薛舉親自帶兵與唐軍交戰,在淺水原擊敗秦王李世民,俘虜唐將慕容羅睺、劉弘基等人,正欲乘勝直取長安,突然病逝。薛舉的勇猛也堪稱霸王的名號。

南楚霸王:唐肅宗乾元二年八月十二,唐朝襄州將領康楚元聯合張嘉延起兵作亂,佔據襄州城,襄州刺史王政逃到荊州。康楚元自稱為南楚霸王,割據襄州。八月廿五,唐肅宗派將軍曹日升到襄州安撫康楚元,表示貶王政為饒州長史,任命司農少卿張光奇為襄州刺史,康楚元不同意投降。康楚元的兵眾達萬人,商州刺史韋倫發兵討伐,在鄧州駐軍,招撫叛軍,率軍進攻,活捉康楚元。繳獲了被康楚元掠奪的租庸二百萬緡錢,荊州與襄州平定。十二月十三,韋倫把康楚元送到朝廷,康楚元被處死。康楚元武藝平平,戰績平庸,雖然自稱南楚霸王,確是徒有虛名,一敗塗地,稱霸王四個月即身首異處,淪為笑柄。

自此之後,再無人稱霸王。可能是霸王的戾氣太重,就像武安君一樣,一般人都降不住。有霸王之勇的人,沒有了稱王的機遇;稱王的人,卻沒有霸王的萬夫不擋之勇。

自唐以後,最接近霸王的人,恐怕就要數五代時期的十三太保李存孝了。李存孝天生神力,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天下無敵。跟隨晉王李克用南征北戰,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成為了李克用的左膀右臂。可惜後來李存孝背叛晉王,被李克用築成溝塹圍困,深溝高壘,無法靠近,李存孝非常被動,城中糧盡投降,被李克用車裂而死。假使李存孝隱忍待命,或許後唐莊宗李存勖死後,還有機會稱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