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朗唐战役:“绿魔”对决美军伞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军伞兵素以素质高,战斗力强闻名各国,被人们誉为“绿魔”。而作为后起之秀的美国,也在参战前不久组建了自己的伞兵部队。爆发于1944年6月13日的卡朗唐战役汇聚了圣洛方向德军的三种主力单位,其中包括了精锐轻步兵代表-第6伞兵团(第6伞兵团由北非伞兵部队残部和东线伞兵部队和空军野战部队组建而成,但军官和士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装甲部队代表-党卫军第17装甲掷弹兵师以及一般的国防军单位,而他们的美军对手则是将会在日后名声大噪的第101空降师,作为处女战,101师在此役的表现却并不是很被自己的对手认可。结局便是人数占巨大优势的美国后生被德军先辈教训了一番后才拿下了小镇。

卡朗唐雄狮

诺曼底战役的空降行动当天,第101空降师的士兵们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广袤的大地上,经过了若干天的重组与整编后,6月9日建制大致完整的“啸鹰”迎来了全师历史上第一个战役目标:一座只有4000人的小城——卡朗唐,伞兵们要从德国第6伞兵团的手中夺下这座城市,从而将犹他海滩与奥马哈海滩连接起来。

卡朗唐附近的航拍图

6月10日,第502空降团对卡朗唐的首次进攻被德军88炮的火力顶了回来,第327滑翔步兵团也在当天早晨发动了进攻,但是在遭到友军火力误炸后,该团的一营和二营也遭受了严重损失。当天下午,第502团的3营再次发动了攻势,可是在德军炮火以及狙击手的阻击下伤亡惨重,到了夜间德军两架JU-87突袭了3营阵地,杀死了近30名伞兵之后扬长而去。令人敬佩的是即使承受了巨大的伤亡,3营仍然在继续推进,直到深夜时分才停了下来。由于伤亡大,这一天的战线被美军称为“紫心”线(美军为伤员都会颁发一枚紫心勋章)

次日6时15分,3营在营长科尔中校的带领下,在烟雾掩护中向德军在一座农场中的火力点发动了罕见的刺刀冲锋。在击退德军的同时,科尔也因为勇敢赢得了一枚荣誉勋章。在该天接下来的时光中,美军不断发动攻击,却不断被战斗意志顽强、战术素质更为过硬的第6伞兵团打回来,美军呼叫的第7军军属炮兵还造成了一定的误伤。这时,第327滑翔步兵团的巡逻队发现了一座位于城市东北方未被完全摧毁的桥梁,美军兴冲冲地修复了桥梁,滑翔步兵们通过桥梁并且发起了进攻,却被德军的机枪与迫击炮火力阻止在了镇子的外围。

经过两天的酣战,第6伞兵团的弹药也已经耗尽,空投补给也偏离了预定地点,来自第党卫军第17装甲掷弹兵师的增援仍然在盟军空军的干扰下寸步难行。第6团团长海特于是命令全团大部分撤离了卡朗唐,只剩下部分士兵殿后。

6月12日,美军第1集团军司令霍奇斯将军派出了由一个坦克营和一个机械化步兵营组成的特遣队加入战斗,在经过一整夜的炮火轰炸后,第506伞兵团和第501伞兵团接替第502和第327团的任务担任主攻。两个团于07:30联系在一起,夺取了卡朗唐,与很多人印象中不一样的是,德军第六伞兵团已经撤出了卡朗唐。在6月12日天黑之前,冯·德·海特成功的利用美军的疲惫重新集结撤离了自己的部队,并占据了卡朗唐西南方向的新防御阵地。

在6月13日凌晨六点,德军对卡朗唐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击,直指夺下该镇的101空降师,德军战区指挥官SS第17“伯利辛根”装甲掷弹兵师师长奥斯滕多夫动用了自己的两个装甲掷弹兵团,以及冯·德·海特第六伞兵团残部的支援,这次反击得到了SS第17装甲炮兵团的4个炮兵营(150毫米和105毫米火炮),以及第191炮兵团第二营(来自第91机降师)和第352步兵师的两个重型炮兵连的支援。

战斗进行了四个小时,党卫军和伞兵在炮火和突击炮的支援下已经几乎突破了美军506团的防线,在右翼,德军伞兵凭借轻武器击垮了当面美军,使直面德军压力的101空降师506团团长辛克陷入绝境,因为他的友军部队已经在前几日的战斗中流血过多,已无力再战。但在10:30时,来自美国的第2装甲师第41装甲步兵团的支援及时抵达,使得德军功亏一篑,下午,美军装甲步兵在18门105毫米野战炮和谢尔曼坦克的支援开始反击,德军伞兵先行转攻为守,傍晚随着美军第二装甲师战斗群的进攻,党卫军也被迫转入防守,德美双方陷入鏖战,当晚奥斯滕多夫决定放弃反击,下令后撤。

卡朗唐反击战指挥者,党卫军第17装甲掷弹兵师师长奥斯滕多夫

冯·德·海特少校回忆:“党卫军的人员伤亡异常高,因为他们缺乏经验的部队只会横冲直撞。”而如海特所说的一样,在当天的战斗中党卫军第17装甲掷弹兵师折损了456人(包括79人死亡,316人受伤,61人失踪),13门突击炮被毁。

来自SS第37装甲掷弹兵团第1营的奥伯斯特鲁姆·弗莱尔·莱因哈特在随后的战斗中被美军第四步兵师俘虏,他告诉审讯他的美军军官他的营在冲向卡朗唐的战斗中“在即将夺取胜利的时刻我们没有得到任何有力的支援,第一装甲掷弹兵营损失惨重,我对我们的失败和上级的承诺未能兑现感到厌恶。”

从D日一直战斗到6月14日的第六伞兵团相较于党卫军损失要巨大的多,据海德的回忆,他的副官和第一和第四伞兵连的连长都做了俘虏。到6月10日晚上,第六伞兵团第一营仅剩下470多人,在卡朗唐战役中该部作为配合党卫军行动的力量又损失了170人,总之,第六伞兵团在D日开始到6月14日损失了将近一半的战斗力量,也就是从D日时的3457人,骤降到了1630人。

冯·德·海特在战后的采访中提起了他对美国同行表现的评价:
“美国伞兵的能力的确很出色,他们在小规模战斗中的表现和武器装备方面都要优于他们的同仁(英军和苏军)。但是,相较于德国的伞兵部队,美军伞兵部队从师长往下的指挥水平之低效使得他们无法与德军伞兵相提并论,这使得我们在战斗中总是表现的比他们更好。在入侵第一日,美国人本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直接降落到目标中以摧毁高价值的战术目标(这一段很强人所难),例如卡朗唐北部的杜夫桥。他们并不熟悉在空降后迅速夺取村庄和要道。后来在阿纳姆,美国人还采取了相同的战术,这导致他们无法赢得立竿见影的胜利。就这一点,我认为101师第506团的表现远远超过了其他美国伞兵部队,因为他的指挥官和参谋人员的效率足够优秀。”

第六伞兵团团长冯·德·海特,日后他指挥该团与101空降师继续对垒,直到在阿登执行最后一次伞降行动被俘

“呼啸的老鹰师”101空降师在这阶段的战斗中也给予了对海特和他的伞兵极高的评价:

称呼第六伞兵团为“卡朗唐雄狮”(Lions of Carentan)。在美军进攻卡朗唐的战斗中:“6月11日,隶属于第六伞兵团的赫普曼·豪斯特·特雷布斯第三营向“呼啸的老鹰师”展现了德国伞兵的强大战斗力,就像在圣科莫迪蒙特(StCômeduMont)一样,德军伞兵以班排级为单位,迅速的沿着树篱机动,然后通过协调完美的反攻将美军拉入可怕的战斗,美军投入了三个营的炮兵才勉强挡住了这些以少博多的德国伞兵。502团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根据101师的统计,从D日到卡朗唐战斗落幕,101师遭受了4,670人的伤亡,超过其总力量的70%。大多数人是在和德军伞兵的战斗中失踪,负伤,或死去。

纵观本次战斗,美军在人数火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仍然花了整整四天时间才最终占领了卡朗唐,而第6伞兵团实际上并未奋战到底而是及时撤退。否则美军将会承受更多伤亡。“呼啸之鹰”的战场首秀并不成功,不过被老辣的德军伞兵教训并不是十分丢人的事。随着战场经验的累积,第101空降师终会成长为一支战场劲旅,给德军造成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