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执政时间快结束了,俄罗斯是否还会出现他这样的强硬派领导俄罗斯?

雷达V视野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如果不出现意外(普京不再贪恋权力),到2024年,普京时代将画上句号,而关于普京的接班人是谁?会是怎样的执政风格,早就被人们津津乐道,那么在普京之后,俄罗斯还会出现普京式的强人吗?答案是一定的。


我之所以说在普京之后,俄罗斯仍将出现一个强硬派领导人,是和俄罗斯的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在历史上,俄罗斯能用几百年时间,从一个城市国家(莫斯科大公国),发展到领土世界第一大国,就足以证明,俄罗斯民族的野性和侵略性,在前苏联时期,强大的苏联更是占据了世界的一极,与美国分庭抗礼,毫不示弱。但在苏联解体后,由于国力日渐衰落,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曾全面倒向美国,那时候,在美国的“指导”下,叶利钦在经济上实行了“休克疗法”,在政治上实行美国式的民主,可结果是,在美国的绑架下,俄罗斯已经走到破产的边缘,所以说,是美国给俄罗斯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在被美国戏弄的体无完肤后,叶利钦也不得不选择黯然下台。
而正是看透了美国的险恶嘴脸,在普京执政俄罗斯之后,就彻底改变了俄罗斯对外政策,在世界舞台上,俄罗斯处处与美国针锋相对,强势“收复”克里米亚,高调介入叙利亚战争,委内瑞拉和伊朗危机,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又重新赢得了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尊重”,所以说,普京是在看清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免费的午餐,才为俄罗斯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因此,在总结了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后,普京之后,无论是谁来领导俄罗斯,都会延续普京的强硬政策,况且,普京在选择和培养接班人的时候,也绝对会侧重这一点。


海之波涛3


普京将会在2024年结束任期,离结束任期还有一段时间,但是他接班人的问题早已浮出水面,普京是一个对西方强硬派领袖,所以俄罗斯不可能出现软弱派的接班人,主要是避免苏联以前领导人相互否定的错误,大家都知道在苏联时期,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陷入到相互否定的循环中,导致整个国家的信誉大损。

现在普京的接班人有可能的是以下两个人,第1个是普京的军师,具有克里姆林宫灰衣主教外号的苏尔科夫,他明确的倡导普京主义,反对西方式的欺骗民主,主导俄罗斯政治体制集中管理,运用一切资源让俄罗斯实现跨越增长,普京主义的国家将长期存在是他的一句口号。从他的态度来看,他要让俄罗斯成为一个维护普京主义的倡导者,自己还要成为一个普京主义的捍卫者,普京的接班人的条件是,年龄不能太大,是一个纯粹的爱国主义者,不会迎合西方国家,同时不会牺牲俄罗斯利益。同时具有现代思想,治国经验丰富,可以说这个人非常有可能成为普京的接班人,并延续普京的政策。



还有一个人是罗戈津,此人的思想就更为极端,把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底座是苏联与希特勒之间的战争,此人表示美国和俄罗斯二战之后从来没有停止过较量,美国一直没有放弃制裁过俄罗斯,这一言论是对美国的一种回应,美国以前多次表示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太小,还要全面禁止俄罗斯人进入美国,此人在俄罗斯心目中已经成为了下一代领导人的人选,以前是俄罗斯联邦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代表,有着极其专业的素质和缜密的思维,此人相当的强势,并且具有出色的能力。


从普京接班人的两个人选来看,他们都是对西方的强硬派,至于能不能做到,像普京这样强硬,现在还不知道。不过普京在前期的战略相当强硬,最近几年似乎缓和了很多,主要是俄罗斯受到违约抵押之后,进行强力扩张,处理了叙利亚问,吞并了克里米亚,收复了车臣,进攻过格鲁吉亚,普京可以说是斯大林以后俄罗斯最强大的领导人之一。不过这样的结果却是,经济消耗太大,现在国内出现了很多动荡,所以现在普京的态度柔和了很多。
俄罗斯的领导人是不是强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如果美国进行极限试验,俄罗斯的领导人必然相当强硬,如果美俄关系缓和,那么俄罗斯领导人也许会改善经济,大国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整个体系决定的,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俄美的关系向着缓和方面发展,主要是美国想把战略中心移到亚太,而俄罗斯的主要利益在中东,从这个方面来看,以后的俄罗斯领导人必然没有普京那么强势。


四十五度军报


再有5年,普京总统任期就将结束了,普京已经说过,不再参与下届总统竞选,那么届时上任的新总统还会像他那样的强硬派领导俄罗斯吗?

这是必然而必须的。历史一再表明,“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俄罗斯能从苏联解体的危机中一路走来,在美欧的层层封锁中绝地反击,从而赢得属于俄罗斯的崭新天地,普京功莫大焉。

试想,如果当年叶利钦没有遇到普京这样的强有力的领导人掌门,俄罗斯还能撑得下去吗?当时,国内寡头把持经济,南方车臣反叛武装大搞分裂,国际上美欧狼狈为奸,欧盟北约不断东扩,美国更是在俄罗斯周边国家派驻军队,还不断挑拨离间,暗中唆使前苏联阵营国家与俄罗斯作对,在此重重危机下,俄罗斯别无选择,而叶利钦也在关键时刻遇到了普京,此乃天助俄罗斯。

俄罗斯地大物博,夹在美欧之间,无时不刻不在对手的虎视眈眈之中,这样的险恶环境,迫使俄罗斯只能由强硬派领导人担任,任何一位温和派或软弱派领导人都难以保证俄罗斯不像前苏联那样遭遇解体的厄运。

不仅要强硬,还要善于变通。普京就是集智慧与果敢于一身的硬汉,他能屈能伸,既能大智如愚,又会难得糊涂。面对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有眼不识泰山”,普京在将格鲁吉亚收拾完以后,又通过将克里米亚据为己有的形式狠狠教训了乌克兰一顿。

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实施第二次军事打击,萨达姆急忙向普京求助,但是普京权衡利弊,鉴于伊拉克与俄罗斯关系已渐趋一般化以及俄罗斯正在G8与美欧西方国家“欢度蜜月”,普京没有贸然派兵,这就保存了实力,为接下来应对叙利亚、委内瑞拉和伊朗的危机作了铺垫。

纵观历史,诸如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以及苏联时期的斯大林、赫鲁晓夫等无不是强硬派的代表,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让沙俄和苏俄安然无恙,并不断强大,而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位时,国家风雨飘摇,危在旦夕,这又是温和派表现过于软弱所致。

展望未来,俄罗斯要想屹立不倒,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强硬派领导人必不可少,这是历史和形势的需要,俄罗斯只能推选出强硬派来领导俄罗斯。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俄罗斯出现普京这样的强势人物也算是历史的必然,叶利钦的亲西方政策却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什么希望,反而是让俄罗斯更加苦难。痛定思痛的叶利钦也是有病乱投医,经济不景气让俄罗斯在90年代末频繁的更换总理,试图摆脱俄罗斯面临的困局。普京作为叶利钦试试看的心里而上台,不仅仅俄罗斯当时的寡头们看不起普京,就是叶利钦自己也是心里没底。

▲普京与叶利钦

1999年开始执政的普京如今已经走过了20载,虽然俄罗斯并没有像普京当初的豪言壮语那样再次伟大,但是最起码俄罗斯能够团结改变了支离破碎的境地。俄罗斯在濒临绝境之时是需要强势人物来改变国家命运,普京顺应了时势造英雄的历史规律。俄罗斯要么解体,要么强势,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只不过是后普京时代却充满了不确定,目前来看俄罗斯很难再出现普京式的强硬人物。

首先,普京是不可替代的,普京的强势性格是普京在前苏联克格勃工作期间的经历密不可分的。敏锐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是一个政治家必备的条件,运筹帷幄的果断决策更是强人政治不可或缺的手段。俄罗斯造就了普京,可是强势的普京却很难能有人来替代。如果再在俄罗斯寻找这样的人物,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有,也与普京的年纪相当,那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毕竟只当6年的总统,是不会长期有效解决俄罗斯问题的。

拉夫罗夫


其次,普京身边很难存活与自己性格非常接近的人物,即使是普京想要培养的接班人。强势人物的弱点就是身边很难养活强势的人,毕竟一人独挡天下,是不需要别人指手画脚的。而普京身边那些强势的反对意见者是很难生存的,或者说是很难能在普京的圈子长久的生存。这就注定了普京身边很难再找到像他一样的强势人物,毕竟“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我们都明白。
▲普京与梅德韦杰夫

最后,能够接替普京的人物,也几乎就是如今身边的人选。可是这些人物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问题,其实这也是必然。如果普京身边出现完美的潜在替代者,普京能否容忍是一大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普京这届任期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培养接班人,要么再来一次“梅——普配”的双簧。如果是后者,那么现在普京身边稍微强势的人物也没有机会登上俄罗斯的权利舞台。
▲绍伊古

比如俄罗斯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和俄罗斯的国防部长绍伊古,他们都是普京的潜在接替者。虽然他们拥有强硬的对外作风,但是对于俄罗斯内政的管理以及国家经济的运营,显然他们并不擅长。还有一位掌控普京钱袋子的俄罗斯石油公司的(JSC Rosneft)的董事长戈伊尔.谢欣,这也是一位普京非常信任的人,这也是未来可能接替普京的人物。谢欣虽然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可是在对于国家和军队的掌控上显然需要更多的锻炼,而且民意基础也相对薄弱。


▲谢欣与普京也是同学

总之,普京身边很难再出现普京一样的强势人物,也许在普京退出俄罗斯政治舞台后的若干年俄罗斯有可能再出现类似的人物,但是那样的几率实在太渺茫。不过后普京时代一定出现的是强势人物,只不过相对于普京来讲一定会有绝对的差别。普京未来的接班人,必定是身边这些人物,至于普京会选择谁,那还要看普京的考量。(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淡然小司原创,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淡然小司


以俄罗斯的国情,普京之后,还需要类似的强硬派才能够领导俄罗斯。俄罗斯不同于其他国家,是一个战斗民族,盛产强硬派领导人。更何况,俄罗斯人心心念念要恢复超级大国的地位,没有一个强硬派领导人,如何与西方抗衡?

俄罗斯出现普京这样的强硬派领导人,也是俄罗斯人的必然选择。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选择了全面倒向西方的外交政策。结果呢?俄罗斯经济崩盘,军队涣散,陷入全面的衰退。叶利钦曾经向美国总统克林顿申请加入北约,不仅遭到拒绝,北约反而东扩,将俄罗斯的势力赶出原苏东地区。

叶利钦后期,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特别是在科索沃战争以后,调整了对西方策略,并选择了普京作为接班人。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之初,也想好好与美国相互,并没有表现得如今天这般强势!结果呢?美国在中东发动伊拉克战争,在独联体国家搞颜色革命,北约又不断地东扩,丝毫不顾及俄罗斯的反对。

叶利钦与普京

作为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俄罗斯当然不会对美国的打压无动于衷。普京也看清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真面目。于是,普京变得越来越强硬。经过俄格战争、乌克兰危机、介入叙利亚内战,普京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的强硬。为了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普京不吝啬于直接动用无力。

俄罗斯的GDP总量为1.66亿,约为美国的8%多一点。俄罗斯也没有美国那么多的盟友,也不掌握国际舆论的话语权。俄罗斯想要与美国继续对抗,而不是变为美国的附庸,或者是被肢解,也只能依靠强大的战略核力量,也只能依靠一位强硬的领导者。如果俄罗斯选出一位鸽派领导人,无疑会重复叶利钦时代的悲剧。

欢迎讨论,你认为普京在2024以后,会不会继续领导俄罗斯?


美国观察室


有瑕疵!题目设定的前提条件有待商榷,普京在2018年3月的俄国大选中获胜,任期6年,目前只干了1年多时间,说“执政时间快结束了”未免有点着急。真到了普京执政结束那天,是否还会出现他这样的强硬派领导俄国,属于后话,现在首先需要搞清2问题:一是普京还“年轻”,一是“年轻的”普京啥时退休合适。

普京还“年轻”。普京1952年出生,今年34(公岁),换算成地球年是67岁,普通人一般就退休了,但是,普京不普通,作为一名政治高层工作者,还有大量时间发挥余热。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73岁,照样精神矍铄,而且爱吃美式快餐。普京会柔道、游泳、骑马、开飞机,生活方式健康得多,关键还不酗酒,在俄罗斯人里属于“大熊猫”性质,干到总统任期结束才72岁,比特朗普现在还年轻1岁,不多为俄国工作几十年,都对不起俄罗斯人民的热切期望。

普京啥时退休合适。普京在政治年龄上,还属于年轻有为的岁数,现在讨论退休为时尚早,虽然普京在总统胜选后表示不再参选下届总统,但是,还可以担任其他职务接着为俄国人民服务,比如2008年5月普京卸任总统后担任统一俄罗斯党主席,然后就任总理。外国也有类似案例:2019年3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辞职,但是并未离开工作岗位,对新总统“扶上马、送一程”。因此,普京退休,言之尚早,需要等到普京确实“老了”以后再说。

综上,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出现,假设题目设定的前提条件成立,普京这样的“工作能力超强”的领导人不能说百年一遇,短期内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吴下阿蒙毋忘在莒


题主的问题是:普京的执政时间快结束了,俄罗斯是否还会出现他这样的强硬派领导俄罗斯?

普京今年66岁,以他现在的情况估计再干个十几二十年是没问题的,等普京执政时间真正结束的时候,我估计俄罗斯新领导人的执政风格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

主要原因应该和国内外的环境出现大变化有关系。

首先,普京选择强硬的执政风格是现实所需。

普京自从担任俄罗斯领导人之后一直给人以硬汉的感觉。例如,1999年,车臣分裂主义侵犯达吉斯坦,普京视察达吉斯坦并声称要把这些分裂主义者“淹死在马桶里”,在国内引起了极为强烈的反响,这是他第一次以硬汉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称得上是一鸣惊人!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的时候,普京亲临前线鼓励士兵作战,对提升士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说实话,自从1980年代后期士兵们真很少被如此重视。

(普京视察前线)

领导的重视,让全军将士同心协力终于取得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

面对车臣叛军的残余,普京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追亡逐北试图将其歼灭。此后,虽然车臣叛军在俄罗斯境内进行了一些恐怖活动,但并没有吓倒普京,反而坚定了普京彻底铲除车臣武装的决心。

普京的强硬最终让车臣分子俯首称臣,也让车臣地区回归了和平。

(2013年的车臣首府格罗兹尼)

此时,俄罗斯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叶利钦对国内经济执行了多年的休克疗法,导致经济每况愈下,老百姓的生活水准也逐年降低,很多人不得不把家里暂时不用的东西拿出来换钱。

(90年代的俄罗斯跳蚤市场)

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上台,难以给人安全感和希望。

除了国内的问题,来自外部的压力也很大。虽然冷战结束了,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和西方也做出了非常友好的姿态,甚至休克疗法都是美国人帮助制定的,可以说那时候的俄罗斯对美国人是言听计从。

然后呢,差一点被玩死。

由于经济不景气,叶利钦下台的时候支持率只有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且,虽说冷战已经结束,但西方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对俄罗斯的围堵。1999年,捷克、波兰、匈牙利三个国家成为北约新成员,标志着北约开始东扩,直接威胁到了俄罗斯的周边安全。

面对北约的咄咄逼人,叶利钦在1999年12月31日宣布辞职,摇摇欲坠的俄罗斯被交到了普京的手中。

在这种大敌压境的情况下,普京不能退缩,只能硬顶上去。

所以,普京担任俄罗斯领导人之后,几乎一直以强硬姿态示人,这是国内外环境促成的。

普京也有过不强硬的一面!

既然国内外的环境让普京必须要强硬起来,那么当环境改变的时候,他的风格也会起变化。

普京一直有和西方世界缓和关系的想法,所以一旦有机会他就会向西方示好。911事件之后,给了普京和美国改善关系的契机。普京致电赖斯,告知在美国处理这场悲剧的时候,俄罗斯愿意把两国之前所有的敌意和分歧搁置到一边。

此时的普京向美国释放了足够的善意,如果美国接受这份善意在911事件之后能够继续和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确保不去打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我相信普京也会愿意放下自己强硬的形象而和西方和善起来。

(普京和布什)

没想到,美国和小伙伴们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俄罗斯的打压,于是两国的关系并没有真正的改变,作为弱势的一方,普京就不得不再次对西方强硬了!

20年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也许让新一代领导人不再如此强硬。

普京身板再好,到20年后也得退休了,那时已经是2040年,国内外的局势早已和现在不同。

2040年的世界将会是一个列强争霸的时代。

以目前的发展来看,欧盟将会在德国的带领下成为世界的一极;

印度如果一直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40年很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从而成功变为世界级大国;

我们那个时候也许在经济规模上已经超过美国,只是军事存量还有差距;

而美国,面对来自亚欧三个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势力的挑战根本顾不上对付俄罗斯,搞不好会和俄罗斯一起对抗欧盟。

那个时候面对诸强争霸的混乱局面,俄罗斯面对的外部压力比现在小得多,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看别人竞争的吃瓜群众,也没必要总是强硬。

到时候,俄罗斯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内经济的发展问题,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靠的不是强硬,而是高水平的执政能力,于是也不需要表现的多么强硬。

所以,普京之后的新一代领导人最起码不会像普京这么强硬。


历史风暴


普京之后,还是普京式的领导人,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不能“更普京”一点,他就干不长。

经过上百年的风云变幻,对俄罗斯人而言,稳定和秩序远比金钱和鱼子酱珍贵得多,即使是强人政治,他们也乐于接受。

1990年代,可以说是俄罗斯最惨的几年,一个庞大的令全世界畏惧的超级大国轰然倒地,社会秩序和民生几乎一夜之间归零,西方金融资本联合俄罗斯国内寡头不断对俄罗斯敲骨吸髓,北约军事集团撕毁“不东扩”承诺,不断向东步步紧逼,这种帝国解体然后内外交困的感受,对于任何一个俄罗斯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如果我们也有同理心,把自己放置在那个历史大环境里,感受一下那种一辈子都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那种随时可能横尸街头而无人理会的沧桑绝望!

从沙皇时代到苏联,再到叶利钦和普京,能干的长的,都是如“普京式的强硬”,很多人觉得普京比叶利钦强硬的多了,其实不然,在对付国内反对派上,叶利钦可狠的多了,为了压制和他作对的议会,1993年10月,叶利钦直接下令炮轰议会,然后出动军队和忠于议会的部队发生战斗,最后强占议会,这场冲突造成157人死亡,活着的议员、抵抗者们被统统逮捕。

你说,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普京敢这样对待国内的反对派吗?他对国内的反对派还是挺温情的,他的强硬主要对外,和叶利钦正好倒了个个。

目前,俄罗斯的统治集团是以俄各强力部门中高层组成的一个执政集团联盟,他们囊括了目前俄罗斯的军队、警察、情报、司法体系,核心成员主要是前克格勃成员。

这个集团有个专门的称谓叫希拉维克集团,他们在叶利钦执政晚期上位,并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巩固了权力,而普京,只能说是这个集团的代表人物。

总体来说,目前希拉维克集团对俄罗斯的控制是强有力的,不管是经济、政治、安全、金融、军事等等领域,都在希拉维克人员的控制之下。

如同美国政府背后不可撼动的军工、华尔街金融资本、能源等等利益集团,美国选出的总统必然在这些利益集团选定的人选之内,普京之后的俄罗斯总统,必然也在这个希拉维克集团内产生。

只是,相对于美国还算温情文明的“民主选举”模式,俄罗斯总统的上位,尤其是强势总统后的新总统上位,必然伴随着相对残酷的政治斗争。

如果普京参考叶利钦培养他的模式,也不断选择接班人,那也必然是一个和他“气质”差不多的一类人,但在这个充满了虎狼的政治集团里培养一个领导人,很不容易。

如同苏联时期的每次交班,大都充满了血雨腥风,你可以理解为老皇帝去世,新皇之争,如果不是在和平中交接权力,那就要在短暂的血雨腥风后交班,那总会有人失去生命,或者失去自由。

如果普京的接班人顺利交班,普京大概率继续掌控军队直至最后,毕竟接班人表面上再忠诚也不如自己手握军队实在的多,那大概率在普京去世前,俄罗斯的政治格局会比较稳定。

普京在去世前,逐步把军队的权力交给接班人,这样至少能保证他去世前,俄罗斯的政坛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在普京交班到去世的这段时间里,接班人可以多历练历练,有一点是必要的,他一定要忠于普京,并借助普京的权威不断树立自己的权威,一定要比普京更普京,只有这样,他才有希望有可能压得住希拉维克集团和军队的反对派。


云中史记



欧洲人历来都是把俄罗斯视为蒙古金帐汗国的继承者,是野蛮的游牧民族的后裔,古往今来都在搞强权政治下的强人统治,与欧洲格格不入,根本不承认俄罗斯属于欧洲的一部分。

然而,俄罗斯人始终强调他们也是欧洲人,根本不愿意承认其亚洲属性、游牧民族的烙印。这是俄欧冲突的根源。从这个可以看出,强人统治是俄罗斯的政治传统,这是无法改变的,普京之后的俄罗斯总统也必然是一个政治强人,否则,根本就坐不稳总统位子,戈尔巴乔夫就是血淋淋的教训与反面教材。

俄罗斯的八百年历史中,前五分之二历史属于被游牧民族金帐汗国压迫的,推翻金帐汗国的统治后,翻身做了主人,就继承了游牧民族的扩张基因与生存方式,四处武力扩张,打下了近代世界史上最辽阔的版图。

所以,俄罗斯近五百多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强人史,其最典型的特征便是:强权政治、强人统治与经济资源的高度垄断。无论是沙俄时期,苏联时期,还是叶利钦时代,普京时代,都是如此。

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是推翻沙俄统治,建立现代国家以来最虚弱的时期,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境况都沾不了边,但叶利钦依然是一位政治强人,对于权力的集中度跟苏联的多数领导人比起来,也没多大逊色,他率军炮打白宫(俄罗斯议会),将企图推翻他的副总统鲁茨科伊、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以及一众追随的议员、将军全部整垮,毫不留情,其强人本色一览无遗。

在近代俄罗斯的历史上,唯一不是政治强人的领导人便是苏联末代总统戈尔巴乔夫。他效仿西方,在苏联搞西化,或许并不是什么天大的错误,他的致命错误是他不是政治强人,缺乏足够的权力去推动他的西方化的改革,最后失控了,不仅把自己的乌纱帽搞丢了,还亲手把苏联搞解体了,搞没了。

叶利钦选择普京作为他的接班人,是他这辈子最好的政绩,也是留给俄罗斯最好的礼物,因为普京是一个比他成功万倍的政治强人,很好地延续着俄罗斯的强权政治的传统,也在某种程度上复兴了俄罗斯,捍卫了俄罗斯的世界性大国的地位。

普京退休后,选择的接班人也必然是一位政治强人,至于能力比普京强,还是比普京弱,则是俄罗斯的一个未解之谜,也是俄罗斯的不确定因素。但是,普京掌权二十年,不仅没有改变俄罗斯的强权政治、强人统治、经济资源高度垄断的传统,反而前所未有地强化了,他退休之后的俄罗斯更不可能改变这样的政治传统,因为谁也不想成为第二个戈尔巴乔夫。

不强人,没俄罗斯!这是俄罗斯的过去、现在,也是未来。


飞狼


这里需要先明白一件事,在俄罗斯“强硬派”或者说是“政治强人”并不等同于“反对西方的执政者”。“政治强人”本身是由俄罗斯本国国内的政治环境的产物,这跟其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没有必然联系。


(历史传统)

在俄罗斯偏好强势而有个性的领导人是一种政治文化,因为俄罗斯深受东方草原游牧文化影响,部落氏族强调权威。

后来莫斯科公国和俄罗斯帝国时期更是建立起了封建绝对君主制,而俄罗斯的在进行资产阶级改革也是通过君主集权自上而下所进行的。在苏俄时期权力被贴上了人物标签,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时期等,依旧是高度集权,最后的戈尔巴乔夫也希望利用权力来推进变革,但是他本人青睐强人却并没有成为强人,改革失败苏联解体。当代俄罗斯首位总统叶利钦本人虽然亲西方,但是需要明白的是他也是一个善于揽权和政治斗争的强人。1993年在叶利钦在与议会争权时,动用了军队炮打白宫,将议长哈斯布拉托夫、副总统鲁茨科伊以及支持议会的将军一网打尽,手段何其强横。


(叶利钦与普京)

权力的集中是表象,更重要的其实还是经济资源的集中,这为强权提供保障。

俄罗斯无论是帝国时期、苏俄时期以及当代时期,俄罗斯的经济资源都是高度集中的。帝俄时期经济资源掌握在支持沙皇专治统治的大农奴主和贵族阶层手中,而到了苏俄时期又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苏共掌握一切国家经济资源。在当代俄罗斯初期,俄罗斯的经济资源又被那些鲸吞和瓜分苏联遗产的权贵寡头所垄断,他们也是叶利钦权力的支柱。到了普京时代,以别列佐夫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老寡头几乎全部被清除,经济资源被垄断在普京的一干亲信手中,并且视情况而调整以保证他们对自己绝对忠诚。俄罗斯社会没有像西方社会那样经历过完全的市场化改革,这可以说是一种落后,这也就决定了在民间资本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必须集中依附于权力。这也使得自由主义以及代表势力在俄罗斯一直十分弱小。


(普京圈子)

任何强权都不会永恒下去,普京现在已经可以说达到了权力的最顶峰。

当初柏林墙倒塌后民粹暴乱和权力真空给他所带来的恐惧感刻骨铭心至今也没办法消散,所以他对非体制内的自由主义反对派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所以他上台后便强化对媒体和选举控制,俄罗斯反对派被不断压制,但是问题和矛盾也在不断积累。普京现在在俄罗斯的影响力正在由当初的“众望所归”逐渐变为“无可奈何”,这是持续掌控权力的必然结果,毕竟人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不满情绪可能会在普京第四个任期结束后爆发,不知他将会如何安排。合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设置一个新的政治职位高于俄罗斯联邦层面,比如“俄白联盟主席”;另外一种就是退居幕后,担任虚职实权人物。总之权力短期是不可能从其手中离开的。


(纳瓦尔尼代表的俄罗斯反对派)

在未来俄罗斯仍然还会出现“政治强人”,毕竟骨子里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形态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这种强人的政治手腕和具体政策可能都会依据当时的情况进行调整。一味的复制一种模式是不可能长久的。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