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游戏《使命召唤4》的双人狙击关,为何被玩家奉为永恒的经典?

GAMEPLAYER


使命召唤从4开始摆脱了二战剧情,开始进入现代战争模式。应该说,使命召唤4是非常经典FPS类游戏,至今仍被玩家所津津乐道。

而使命召唤4中,最令玩家感到难忘的便是狙击那关了。说句实在的,这一关我也玩儿了好几遍,虽然玩得次数多了,剧情都烂熟于心了,不过,我依然觉得这关可玩度非常高,是使命召唤4游戏中最经典的一关。

个人觉得,除了使命召唤这款游戏本身画面和效果制作得不错以外,我觉得,还有以下几点促成其成为经典

以真实的历史场景进行模拟,给玩家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狙击这一关是时光倒流,故事发生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被封闭的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因为1986年那次核电站的事故,这里被封闭,成为了无人区。玩家来到这里后,从游戏中能体验到这里被封闭后的感觉。游戏中,你的助手麦克·米兰上尉会告诉你这里核辐射超标,除此之外,这里的环境也会让人觉得有些异样,让玩家体验了一把进入核辐射区的感觉。

随着游戏的进行,玩家会慢慢看到这个城市的那些经典的建筑,摩天轮,被放弃的大楼,各种空荡荡的房子,一一呈现在玩家面前,让玩家感觉身临其境。

不是所有人都能到乌克兰的那个遭受核辐射的地区去旅游,感受当年那场核辐射灾难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不过,使命召唤4的这个狙击关卡似乎把这个无人区揭开了冰山一角,让玩游戏的玩家体验了一把游戏的瘾,同时,也让很多人了解了核辐射造成的无人区到底有多可怕。

剧情扣人心弦,让玩家全力集中精神

使命召唤4之所以吸引人,不得不说,剧本占很大因素。而在狙击关卡,剧情体现得也很明显。玩家要和你的战友麦克·米兰上尉不断前进,消灭敌人,在一栋大楼里击毙游戏中的恐怖分子头目之一——伊姆兰·扎卡耶夫。不过,很遗憾,其实玩家狙死的不过是扎卡耶夫的替身罢了。这一关也为后来的关卡做铺垫。

这一关中,有好几处场景玩家的心都容易提到嗓子眼里。

我记得有一个地方,玩家和麦克·米兰上尉在草地上趴着,遇到了好几个敌人和一辆BMP-1步兵战车,此时,上尉同志指导玩家要在草丛里匍匐前进,不要站起来,慢慢前行。那一刻,我真担心被敌人发现。玩家和麦克·米兰上尉慢慢爬着前进,慢慢躲过敌人的搜查。在玩家爬行过程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敌人昂着头,手里端着枪,甚至连BMP-1步兵战车的炮管都能看清楚。

直到我们慢慢等着敌人远离,才敢站起来。

还有玩家使用大口径狙击步枪在楼顶狙击扎卡耶夫替身时,也比较令人紧张。

这个任务是玩家在狙击镜模式下狙击正在进行交易的扎卡耶夫的替身,不过,上尉同志却提示你要注意风速,看一下旗子的摆动方向。

他说完这句话我反倒感觉发懵,上尉同志,难道您手里有测风速的仪器么?哪怕告诉我当时的风速啊!这样我该瞄哪儿?是不是不瞄准他本人?往左偏?

我第一次玩到这里时就是这种想法。我瞄的时候确实进行了偏置处理,后来,一枪打断扎卡耶夫的胳膊。看到这一幕我还有疑问,他死没死啊?

根据后来的剧情看,这个替身是死了。

不过,后来敌人也发现了我们的行动,玩家和战友遭到了敌人武装直升机的火力反击,玩家还得用狙击枪打武装直升机,确实让玩家感到心理很紧张。

还有那些冷不防冒出的德国牧羊犬咬你,你要是反应慢了就得被咬死。

这一关类似的场景还有不少,可谓步步紧逼,让你轻松不得。

而且,正因为有了剧情,这个游戏和别FPS类游戏有了本质区别,不像别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一样,拿着狙击枪随意杀人玩儿。在这个场景里,玩家需要和你的战友配合,需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可不像CS那样见敌人就胡乱打一气。

有一个非常得力的战友,他即是战友也是搭档,更像是老师。他是这个狙击关的灵魂人物

这个狙击关中,麦克·米兰上尉无疑是本关的灵魂。他看似是玩家的战友,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他的作用远不止于此,他甚至是老师。

本关中,麦克·米兰上尉的作用实在太大了。遇到敌人,他会与你一起战斗。他的枪法也非常精准。同时,他还可以教你各方面知识。

遇到两个抬尸体的小兵,他和你一起狙击。不论你狙死哪个小兵,另一个必定死。这个配合简直天衣无缝;

遇到步兵战车和敌人一起过来,他告诉玩家如何隐蔽,如何摆脱敌人。

后来,根据剧情的需要,他受伤了,不能走了,玩家需要背起他继续走。原以为这样他会成为玩家的累赘,不过,这样你可就想错了,他坐在地上战斗力一样强,照样狙杀大量步兵。

甚至,他还指导你使用狙击枪,注意风速。

估计很多玩家玩完这关,都希望有麦克·米兰这样的队友和你并肩战斗吧?我认为,他就是这关的灵魂人物。

当然了,FPS游戏中,有队友帮忙的不少,不过,像麦克·米兰上尉这样亦师亦友的队友,而且,在游戏中不断和玩家进行交流的真的太少了,或许,上尉同志连同本关一样,都成为了经典!


这是本人能想到,或许这一关还有很多成为经典的要素,欢迎各位留言讨论。


大连的杂家


在游戏发展史上,有很多引领了潮流的作品,它们有的奠定一个类型游戏玩法,有的开创一个玩法流派。而今天要说的《使命召唤4》双人狙击关,就属于后者,IW用一局潜入狙击关卡告诉世人:FPS不止有突突突。

07年,动视发行了由旗下工作室IW制作的《使命召唤》最新系列作品——《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1》,正式开始了一个属于剧情流FPS的时代。特别是游戏的最后一关,双人狙击关更是被无数玩家缅怀为后来者永不可超越的经典。



电影化的剧情讲述

其实双人狙击关能够给玩家带来如此长足的震撼,完全是因为《使命召唤4》游戏剧情前期的造势。通过一个个过场动画,玩家会被安排到各地,扮演不同的角色作战。而在双人狙击关玩家扮演的人物便是年轻的普莱斯队长。当年的他一如肥皂年轻气盛,他跟随麦克米兰潜入切尔诺贝利狙杀扎卡耶夫。



紧张激烈的氛围烘托

在潜入过程中,IW从多个方面为潜入氛围造势。比如在平原时,普莱斯和麦克米兰快速通过,但突然遇到敌人装甲部队巡逻。地面上的草就成了唯一的藏身之处,而游戏配乐也随着装甲车驶来慢慢变得密集紧张。当装甲车经过,配乐立刻放麦克米兰一句GO,GO,GO又将游戏带入潜行的紧张氛围中。



完整的叙事

作为一款线性FPS射击游戏,即便IW为其加入了精彩纷呈的剧情,玩家也可能改变狙杀任务以失败告终的结局。无论玩家多么努力的对抗风力干扰,子弹还是会不偏不倚的射入扎卡耶夫的手臂。而下面来到了双人狙击关的精彩部分——撤离。

狙击失败,IW没有使用寻常可见的回忆跳出设定,而是让普莱斯继续回忆,直到撤离狙击点。这也是我个人印象最深刻的撤离人物,成群结队的敌人从四面八方涌来,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快速撤离,但蜂拥而至的敌人源源不断的赶来,能做的只有杀出一条血路。



回想07年发行的众多FPS射击游戏,只有《使命召唤4》成为了如今常被玩家提起的神作,原因无它,一场精彩纷呈的双人狙击关便足够让整部游戏封神。在当时FPS主打射击手感,特效渲染以及视觉冲击时,一部《使命召唤4》用20关开启了《现代战争》系列的序幕。而普莱斯的回忆关卡——双人狙击更成为了FPS射击游戏的一曲绝唱。

好了,这就是我的回答了,你怎么评价《使命召唤4》的双人狙击关?欢迎留言讨论。


游戏菌儿


那时年纪小,接触的射击游戏有剧情的多数是二战题材,而且当年家里刚刚好配了一台电脑配置还可以,刚刚玩使命召唤4的时候那个惊艳啊,因为以前就没接触过这样特效的FPS游戏,到了双人去切尔诺贝利狙击那关,特别记得刚刚开始趴在草里,然后突然旁边站起来一个人真的吓到了,还要潜行不被发现那种紧张感和刺激感在那个年代简直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可能感觉没那么惊艳了

但是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就是因为在那个年代他就是第一次让人有这种体验的才能称为经典,后来的只是模仿或者在这基础上进行改进包括后续的使命召唤也有潜行的桥段但是都不能跟这个比


标45238923


那个设定,那个场景,那个音效都是经典。当初bmp身边经过的时候,鼠标上都是汗😓


WINWIN876


双人狙击关,如果觉得很憋屈,可以在上楼后,那里有防空导弹,先把直升机打下来,然后守住楼口,来一个杀一个,刚才从你头顶踩过去的士兵和狗子都会过来,屠杀就行。杀完再进行下一个剧情


轻拢慢捻抹复挑20


当时觉的经典而已,后面的 6 8 剧情才是最为推崇的,现在的使命召唤彻底被黑色行动这个烂点子搞的头不接尾,干脆做成了网游


冥王之爱


简化一句话,大家就知道他有多经典,你放到左边的,我放到右边的,中间的你说了算😊😊


田下无双1


双狙人这关确实好玩,玩最高难度在最后等直升机的那时刻,旁边的旋转木马成为通关利器


bbs88


明知道是游戏,紧张到心突突狂跳。能把代入感做到如此逼真的游戏竟然还不是VR。整个游戏开发团队太牛逼了。以致于打完这一幕又把所有狙击手主题电影翻出看了一遍。最可恶的是撤离过程中突然蹿上来的狼狗,吓死宝宝了。


卡卡罗特的荣耀


too much radiation, we'll have to go a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