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丢掉“兰芳国”有多富,为何最终被荷兰灭亡?

赵鹏


这么说吧,兰芳国本质上是一个披着国家外衣,垄断了当地金矿开采又打败了三合会的帮会组织,可以相象他有多富了吧!

至于为何被荷兰灭亡,就是因为大清也衰弱了,帮不了忙呀!无论国家再小,帮会怎么也不可能打得过国家的呀!况且当时的荷兰并不小。

说到兰芳国,不得不说一个叫做罗芳伯(1738年——1795年)的人,他和洪秀全一样,也是一个屡试不第的广东客家读书人,前途无望。

但是,在1700年代的广东,“有志之士,竟谋泛海出国”。

这也是有时代背景的,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从来是中国移民的迁移地和避难所,每当中国新旧政权交替之际,不堪战乱的百姓和没落的权贵地主都会纷纷移居东南亚,到后来,随着华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发了大财,某些抱着“另闯一番人生的路”的人也开始移民东南亚了。

其中就有这个罗芳伯,罗芳伯既然读得起书,起码是一个小地主。

恩,他家就是一个耕读家庭,在他35岁那一年,他决定不再去考科举了,带着一大家子百余口人“下南洋”去了。

自然不是盲目的去打工了,客家人在南洋也是有势力的,他们家来到了生产金矿和钻石的婆罗洲(位于印度尼西亚)西部的坤甸,罗芳伯的第一个工作是教书,教中国人的孩子们读中国书,学有所用呀!

当时,印尼是由荷兰殖民者统治的,殖民者在对比当地人和华人的过程中发现:当地人懒的出奇,华人却是又诚实又精于算计的商人,且比其他的任何民族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于是荷兰人大力鼓励和招揽华人进入并开发印度尼西亚地区。

谁知道,华人移民到了一定数目的时候也就成了气候,开始与荷兰移民发生冲突,荷兰人就开始想尽办法限制华人的发展,最终导致了1740年的华人大反抗,之后演变成了一场针对华人的大屠杀——红溪惨案。

其时婆罗洲的华人们虽然因为反抗荷兰的需要,也形成了几股小力量,但是互相的瞧不上之外还经常互相打斗,正所谓“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条虫”。

不过呢,过去的中国人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尊重读书人,罗芳伯这时候作为读书人就出头露面了,他自小也有点武术底子,一般的流氓恶劣人士也镇得住,慢慢地罗芳伯也就把当地的华人团结在了一起,建立了一个自保组织——兰芳会。

之所以自称为“兰芳会”,是为了区别于“天地会”,因为那个时候,天地会的势力在东南亚很厉害,据说现在也厉害。

后来在罗芳伯的领导下,兰芳会越来越来越厉害,甚至被当地人的部落酋长请去平叛,平叛之后酋长一定要把自己的酋长之位连带所有金矿和居民全部送给罗芳伯(内情请自己去想象)。

有了金矿,要搞经营活动呀,于是兰芳会转化为兰芳公司。

到了1777年,随着势力更大,管辖的居民更多,罗芳伯又把公司升级为了“兰芳大总制”共和国。

据说罗芳伯曾经去过雅典考察雅典的政治制度,为了避免“兰芳共和国”出现家天下的局面,罗芳伯与兰芳国的其他领导人共同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规定历代继任者都不能把领导人的位置传给自己的血亲,国家有国防部,没有常设军队,而是全民皆兵。

可想而知,面对荷兰那种武装到牙齿的武装殖民者,没有常备军怎么行呢?打不过嘛!

罗芳伯采取的办法是——依附大清朝,宣布自己受大清国管辖,也派了人去大清觐见乾隆皇帝请求称藩,但是乾隆没有同意,认定他们其实是海盗巢穴。

可是,毕竟财帛动人心,大清最终同意了他们通商的请求,给予了最惠国待遇。

借着这一点,罗芳伯在印尼制造假象,宣称兰芳共和国已经是大清朝的藩国,此举果然唬住了荷兰人,相安无事一百余年。

后来,鸦片战争戳破了大清朝的脸面,大清朝在国际上一再丢人现眼,也就没人瞧他是颗葱了。

于是荷兰人在1884年,趁清法两国在越南打“中法战争”之际,入侵兰芳共和国,兰芳共和国亡!

不过,由于荷兰仍然害怕清政府做出反应,荷兰并末公开宣称已经占领兰芳共和国,而是另立了一个傀儡以便进行统治。直到1911年清朝被孙中山打倒,中华民国成立后,荷兰才正式宣布了对兰芳地区的占领。

那一时期,在海外建国的侨商并不止罗芳伯一个,大概有十多个之多,唯一不称王而采取民主制的只有这一个。

兰芳共和国比美利坚合众国还早11年立国。



葭明通半瓶历史


“兰芳共和国”是清朝时期由华人在东南亚建立的大统治共和国,由广东梅县客家人罗芳伯的贸易公司“兰芳公司”发展而成。“兰芳共和国”存在时间是1776年——1886年,享国长达110年时间。(关于兰芳共和国的故事,我曾经在另一个账号上写过一篇文章,感兴趣的可以去搜索“光焰体育”,主页内能找到。)



大家从“共和国”三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比较先进的国家理念,在那个封建制度下成长起来的罗芳伯,很有远见的实行了共和制,让国家的发展势头迅猛。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称为“总长”,领导人的更迭采用选举制和禅让制,历12任总长。“兰芳共和国”最巅峰时期得益于和清朝的通商,在最鼎盛时期,兰芳共和国有10几万华人以及几十万当地土著,管辖着几十公里的产金地,占据了整个加里曼丹岛。



在建国之初,罗伯芳曾向当时清朝乾隆皇帝提出过称臣,成为大清的藩属国。但那时的乾隆已经65岁,晚年乾隆昏庸无知,狂妄自大,在他眼里,兰芳共和国只不过是大清的流民而已。因此,乾隆并没有接受兰芳共和国,但他准予兰芳共和国和大清进行贸易活动。正是依靠着和大清的贸易,罗伯芳对外宣称已经获得了大清的庇护。当时的大清还很强大,让当时对兰芳共和国虎视眈眈的殖民者投鼠忌器。



后来清政府被西方列强入侵,兰芳共和国的“靠山”倒台。趁着荷兰殖民者认为的大清无暇顾及之机,他们在1884年开始入侵兰芳共和国。虽然经过了顽强的抵抗,但终因实力对比差距巨大,兰芳共和国被荷兰人占领。但是,由于害怕清政府,荷兰只是安排了一个傀儡政权接手兰芳共和国,直到1912年清政府灭亡,荷兰才宣布对兰芳共和国的占领。



兰芳共和国的余部逃到了苏门答腊地区,很多人在那里定居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