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民在县城买了房子不去住,是什么原因?

姑蘇城南


农民在县城买了房子不住,是为什么?其实农民在县城买了房子不是不去住,而是没时间去住,首先要搞清楚,农民为什么要去县城买房。

现在男多女少,农村娶媳妇难,女方提出来的条件越来越高,最起码的条件是城里要有房,天价彩礼今天暂且不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女人比男人更向往城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农村家庭为了娶媳妇,花光了全家所有的积蓄,在城里买了房子,但是大家都知道,一般像县城这种五六线小城市,就业机遇非常低,很难找到赚钱的门路,不像沿海大城市,随便找个工厂打工就可以赚钱,所以在县城买了房子的农民,必须要外出打工赚钱,不是住在县城的房子里面就有吃有喝的。

农民在县城是没有工作的,年老的父母因为花光了积蓄买了房,为了赚钱养老,只能呆在农村继续在田间地头劳作,才能维持生活。年轻人必须还得出去打拼,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回到在县城买的房子里面住上十天八天的,或者一个月,过完春节继续踏上打工的路程。平时偶尔让父母带点粮食从农村到县城买的房子里面住几天,打扫打扫一下卫生。

有很多农村人在县城买的房子没时间住,装修得漂亮,租出去就怕租客搞坏弄脏房子,不租出去,放在那里久了没人住,不通风不通气,家具容易潮湿坏,所以就叫农村的父母老人去住几天打扫卫生,让房子通通气。

不是每个农村家庭都能有足够的钱去买房子,有很多都是花光了全家的积蓄,只能付房子首付,所以必须还要外出打工赚钱还房贷,所以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住,就算娶了媳妇的,也要两口子一起外出打工赚钱,不然在县城住着,也没钱开支的,比如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生活费,小孩读书费用等很多很多,现在的消费高,不努力赚钱能行吗?在县城买了房子不是不住,而是住不起,或者是没时间去住。

还有些农村人在县城买了房子,年轻人要打工赚钱没时间住,老年人有时间住,但是也不去住,因为很多农村老年人不喜欢城里生活,不喜欢城里的吵闹喧闹,平时在农村种点蔬菜瓜果劳动一下,觉得舒服多了。再说在农村消费低,自己种植养殖,自给自足,减轻生活压力,减轻家里开支。

大家觉得还有什么补充的,请评论留言讨论,关注,转发,点赞。


村野辉哥


我的孩子就在城里买了房子,3室2厅的,掏了40多万。然而就像提问者所说的,房子长年闲置着没人住。

孩子在苏州上班,机械工程师,每个月万把块钱左右。只是在节假日或者春节的时候,到城里的房子里转上几圈儿,歇息几个晚上。

我们老两口平时是不去那里的。一是地里的活儿忙,二是怎感觉城里的房子小、封闭,在里面憋屈,心里不舒服。有时候在城里住两天,就浑身不自在,这病那病接踵而来的。更主要的是离开了村子,心里没有了底,脚下没有了根。看不到家乡的巷子,村里的乡亲,看不到田里的庄稼,山上绿色、谷底的小溪。在家里,哪怕是天天干活,苦点累点也觉得心里踏实,身轻气爽。

给孩子买房子,主要是为了孩子的婚事。现在都这样,只要一提起结婚,房子车子好像就是标配,没有这些东西做支撑,一切都免谈。孩子的婚事现在一时还没有眉目,但物业、中央空调、水电费、燃气费等加起来,一年也近万把块钱,尽花一些冤枉钱,却有苦说不出。

我们村里,有许多年轻人为了结婚,全家人,亲朋好友,砸锅卖铁,竭尽全力也在城里买了房,有的为此背上了巨额的外债,甚至是贷款。但婚一结,两个年轻人就去外头打工,也是家里人不爱住,也是房子空着,也是交着没头没了的冤枉钱。为此有许多家庭正考虑着将房子卖掉。

我们对面的山上,有一个村子整体搬迁去了城里,但城里没收益,出门就要钱,没有钱寸步难行。不像在乡下,即便是一分钱没有,只要有几颗粮食,地头栽上几个菜,几个月都饿不死人。城里没有固定的收入,家里那几亩地照样地种着。他们天天开三轮车或电动车回几十里外的山上种地。然可惜的是,他们的村子早已被铲平,回来做顿饭,甚至想歇息一下都没有地方。还有那些农用车,干活的工具等都不知道往哪里塞。这坡上的地不种吧,但又干什么呢?种吧,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一个了。

有时候我就觉着那城里的房子,就像是一个乌龟壳,或者是一个鸟笼子,千万别进去。


王建录


`、

1,买房卖房赚钱。朋友小冯今年44岁了,他和妻子是干机电维修水电暖安装的,有20多年了。由于他头脑灵活,待客热情,价格公道,服务又好,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别人没有生意做,而他天天忙得不可开交。这些年,赚了不少钱。前几年,为了读高中的女儿有更好的学习条件,他花了近40万元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离学校.车站及超市很近,位置极好。女儿刚参加完高考,就有不少人找他联系他,或租或买。机警敏锐的他,意识到这里面一定有生意可做。进城调查后,他果断以70万元的价格卖掉了手中的房子,家里的生意交给了妻子,又找了一个人帮忙。他在县城开始了买房卖房的经营。问他做得如何,他笑而不语,就知道找他买房的人不少。

2,一切为了孩子。大凡在城里买房的农民,都是为了子女上学或以后成家立业所备,自己农村有房,家里有承包地,还有人情世故。到了城里住,一行一动都是钱,年年光物业费就不少,不在城区工作,犯不着折腾,来回跑也消受不起。所以,不少在县城买房的农民大都不去住,房子大多数是简单装修出租,或买完以后一直在那闲着,以备后用。


三友话三农


说起农村的变化也就这十几年的事吧,那个时候我还刚上初中吧。家家户户最好的也就是砖瓦房,一个庄子也没有几部座机电话,邻里乡亲整天围着农田打转,收入微薄,自然也没有外出打工的意识。

短短十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变化超乎想象。家家户户的二三层小楼,人人一部手机,生活相比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年轻人也大都出去工作了,家里剩下的都是一些老人,看着孩子上学。



在外面工作久了,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就不在想回到农村,希望把根扎在城里,随着年龄的增长,结婚也就提上了日程,这自然得有房子才行。很多父母省吃俭用半辈子攒下来的钱全部拿出来给孩子在城里买一套房子,可是婚后夫妻两人又一起去外地打工,房子也就空下来了,老父母习惯了农村的生活,而且还要农忙,自然也不会来城里住。


在农村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什么都有攀比,有些人看着别人家在城里买了房子,哪怕借钱也要在城里买一套,也不管住不住,为了面子哪怕空着也行。这才导致这一现象。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大家有不同想法欢迎关注,下方留言,大家一起探讨下。


老家在乡村


我是薇香拂轩,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现在农村人在城里买房已经成为趋势,即使暂时用不上,但有闲钱还是会去城里买房,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

1结婚买房:大家都知道,现在农村小伙子想找女朋友,有房有车是标套,这房子可不是乡下的房子,至少也得在县城有套房才行。我弟快30岁了,现在还没女朋友,父母急得不行,三年前硬逼着他在县城供了套房。虽然交房好几年了,可是没有女朋友,他没去那房子住,过年还是回老家,房子至今都还空置在那里,连装修都还没搞。


2为孩子教育买房:自从有了学区房这个概念后,很多农村家庭为了孩子的前途都去城里买房,特别是名校旁边的房子,即使价格再高都有人买。有些还没孩子的家庭也是未雨绸缪,先买一套放那里,等有了孩子再到城里生活。所以这也造成很多房子空置。


3投资买房:现在的通货膨胀很严重,人民币贬值很快,而投资房产是抵御通货膨胀最好的方法,不仅风险小,而且回报率挺高的。我弟前几年买的房,去年年底的时候每平方已经涨了1000,虽然小县城的房价不能跟一二线城市比,但也还是有一定的升值空间。有钱的买上几套在那里放着也是不错的选择。



4养老买房:虽然很多人一直在外打工,但始终心系老家,在县城买套房子养老就成为他们的心愿了。县城相比乡下,交通,医疗和购物都方便很多,所以他们会选择在县城买房。但县城发展前景也外面大城市还是差很多,即使他们在县城买了房,还是得在外面打工,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去住上几天,平时一般都是空着在那里。


随着父辈的老去,会干农活的越来越少,愿意留在农村的更少,大量的年轻人更喜欢呆在城市生活,几十年后,乡下老家一切可能只会出现在我们的记忆中。


薇香拂轩


现在在县城环境好一点的小区,八成以上的房子都被销售出去了,但一到了晚上开灯的稀稀落落,很少有农民搬进去住的。

有很多农民将自己所有的积蓄全部投进去买房了,有些还可能背负了沉重的债务来买房,为什么不住进去呢。

很多农民在县城买房子,并不是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迫切需要一套新房子。仅仅是因为邻居家在县城购房子,出于面子,也要在县城买一套房,这样说出去也有面子,就像我姑姑家一样,购房加装修,近四五十万,仅仅春节回去住几天,过完年后,把新买的房子一关,远赴他乡打工去了。

小县城能提供的工作机会非常少,招得比较多的岗位就是收银员、促销员、服务员等基层职位,待遇普通偏低,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所以在县城谋生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在县城购了房,没有工作,生活也难以维续,只能舍弃新家,出远门打工去。

在农村呆习惯了,左邻右舍相处得非常不错,有事吆喝一声,大伙都会帮忙,平时在一起聊聊家长话啊什么的,日子过得还挺舒适,到了城里,虽然交通方便了,购物也方便了,却少了一些人情味,同一楼层的相互不认识,见面也就点点头。年青一点的还好,上一辈人想让他们离开农村去城里生活,思想工作很难做通,这也是县城商品房入住率低的重要原因。

并不是没有必要在县城买房,而且要考虑好以后才能理智、客观作出决定。很多人为了小孩,也会考虑在城里买房,毕竟县城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脱离了封闭的环境,小孩的见识也增长许多。




乡下人十哥


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在县城买房为了儿子结婚,目前儿子未到结婚年龄。我的邻居在儿子初中毕业后就在县城贷款买了房,准备以后结婚用,但儿子上高中、大学,一晃5年过去了,房子仍然未装修。第二,在县城贷款买房时家庭收入稳定,但近几年出现变故。我们邻村王大哥3年前在县城贷款买房,那时他经营一个小型养鸡场,当时收入可以,月纯收入完全可以还房贷月供。但去年因管理不善发生鸡瘟,收入一落千丈,欠了不少外债,仅靠拆东墙补西墙借款还月供,哪里还有心思往城里搬。第三,搞房产投资。有些人近几年积累了不少资金,存银行嫌利息低,经不住房产中介游说,投资县城买房。


渤海新人


农村现在也很当年,路不在是曾经的烂泥路,坑坑洼洼的路已经不在,交通方便,现在在县城买房都是迫不得已。

其一:青年人结婚用,很多年轻人愿意选择在大城市,一线城市工作,工作机会多,选择权多,在老家县城买房无非是为了结婚,当婚房用,之后一直存放在那,空闲,例如,2008年我堂哥结婚在涟水老家县城买房子,平时都在苏南上班,他跟我说十年后涟水县城都是工厂,以后回老家上班,可是十年过去了,县城还是那个县城,企业没有变多,房子盖的越来越多,都是空闲在那,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很多企业不愿意将企业从苏南搬去苏北,他们觉得苏北就是坑,很多企业去了中部。

其二,房价在涨,都觉得以后县城房价也会涨,先买放在那,不行再卖掉,小县城都是本地人,没有外地人捧市场哪来的房子买卖市场,加上乡下大规模拆迁,全部集中到县城,哄抬房价。


默蕾


现在农民在老家自建房的越来越少了,都是县城买房,在七八线城市,房价从2000-8000不等,花个三四十万能买个一百二十平米左右的房子,户型、地段都还不错。

在老家县城,没有二手房交易,都是买新房,环境好一点的小区,八成以上的房子都被销售出去了,但晚上开灯的稀稀落落,很少有农民搬进去住的。

农民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进去,可能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来买房,为什么不住进去呢?

买房是跟风,并不是刚需

很多农民在县城买房子,并不是老家的房里年久失修,迫切需要一套新房子。仅仅是因为邻居家在县城购房子,出于面子,也要在县城买一套房,这样说出去也有面子。购房加装修,近四五十万,仅仅春节回去住几天,过完年后,把新买的房子一关,远赴他乡打工。

县城没有工作机会,只能异地谋生

小县城能提供的工作机会非常少,招得比较多的岗位如收银员、促销员、服务员等基层职位,待遇普通偏低,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所以在县城谋生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在县城购了房,没有工作,生活也难以维续,只能舍弃新家,奔赴远方。

农民不适应县城的生活

在农村呆习惯了,左邻右舍相处得非常不错,有事吆喝一声,大伙都会帮忙,平时在一起打打麻将,聊聊天,日子过得还挺舒适,到了城里,虽然交通便利了,购物也方便了,却少了一些人情味,同一楼层的相互不认识,见面也就点点头。年青一点的还好,上一辈人想让他们离开农村去城里生活,思想工作很难做通,这也是县城商品房入住率低的重要原因。

并不是没有必要在县城买房,而且要考虑好以上三点,才能理智、客观作出决定。很多人为了小孩,也会考虑在城里买房,毕竟县城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脱离了封闭的环境,小孩的见识也增长许多。


黎工热水器


这个问题我比较适合回答你,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也在我们县城买了房,当时是2014年买的房,因为那时候要结婚又是大学毕业,所以女朋友求有点高,要求在城里买房。

农村人在城里买房,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碍于面子,也就是说周围人都在城里买房,农村人稍微有点积蓄,就也想在城里买房。

二是由于结婚,我们都知道现在是一个少男多的社会也就是说,好多女方结婚的时候,对于男方的要求比较高,这时候就会要求男方在城里买房。

三是作为投资,我们都知道,这几年房价一直在往上涨,也就是说你提前几年买房等于少奋斗好几年。

其实不管怎么样,农村人在城里买房也是一个大趋势,因为现在农民生活水平也好了,都想过上更好的日子,所以农村人也自然而然地想在城里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