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美国赶鸭子上架,法国被迫派舰巡航南海,法军:我们绝不进岛礁

法国曾派遣一艘老旧的花月级护卫舰来巡航南海

近日,《南华早报》刊登了一篇意大利外交政策分析师伊曼纽尔关于法国巡航南海活动的文章。伊曼纽尔在文章开头指出,法国目前仍有极高的意愿与中国进行合作,这对于欧洲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同时,法国方面在南海问题上并没有坐视不理,仍有遏制中国影响力扩张的想法。伊曼纽尔用了一个中国人十分熟悉的说法来评论法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看法国在南海是怎样的存在,不应看其说了什么,而应看其做了什么。

图为马克龙访问中国

在更早之前,法国的军舰曾多次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出没,引发了中方的一系列抗议。而此次,法国海军似乎是学乖了,根据伊曼纽尔的描述:法国海军宣传,舰艇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航行时,严格遵守相关的国际法,只在公海上航行,绝不触碰中方所主张的领海范围。

将美国与法国的行动结合在一起,或许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看清楚法国的战略。

美国海军曾多次借自由航行之名进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甚至于将原本用于守卫美国沿海的海岸警卫队派遣到了西太地区。毫无疑问,以海权立国的美国根本不愿意有一个新的海洋大国出现,哪怕这个国家完全没有与美国敌对的意愿。

希拉克时期,法国在全世界也是举足轻重的大国

需要了解的是,法国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之一,目前正在经历一个特殊的转型期——随着前总统希拉克逝世,秉承“戴高乐主义“的老派法国政客,基本都退出了现今的法国政坛。而“戴高乐主义”的一大标志,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尽量不受或者少受到英美等国的影响。1964年中法建交就是戴高乐的得意之作。

这也决定了现在的法国更倾向于靠近美国,在许多政策上都追随美国的步伐,而巡航南海就是美国交给法国人的任务。

法国人正在从戴高乐“独立自主的战略”向着更为贴近美国的方向转变,不过在具体利益上却没有抛弃从路易十四一直到希拉克时代的敏感与精明——同意美国要求本国巡航南海是为了利益;而军舰在巡航时严格遵守国际法,不触及中国的底线,这也是为了利益。

合作比对抗更重要,商船比军舰更重要

法国虽然有意通过遏制中国,来恢复自身在印度支那的传统影响力,但是其行动说明了其并不打算如美国所想的那样,与中国发生更为尖锐的冲突和对立,而是通过“似是而非”的巡航,应付美国,同时在官方层面积极保持与中国的交流,争取在经贸问题上获得更大的利益。

2018年中法贸易额达629亿美元,增长了15.5%。这个数字并不算大,相较于2018年中国4.6万亿美元和法国1.2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额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在全球处在百年来难得一见的大变局下,合作才是法国更愿意选择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