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刘表、刘璋、公孙瓒陶谦张绣等都名噪一时,哪个势力你印象深刻觉得不错?

用户2022AkLzzSuzhou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战不休。”这一时期中华大地上战火连天,东汉王朝对于地方的控制能力由于持续的战争逐渐被削弱,地方势力因此而崛起,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这些军阀势力在历史上被统称为“汉末群雄”。

其中的公孙瓒势力,在我的印象里感觉比较深刻,作为汉末三国重要人物的刘备起家于公孙瓒手下,并且两人还是同学关系,而且公孙瓒还拥有一支白马义从。这使得我对于公孙瓒这个人以及他的势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公孙瓒(?—199年),字伯圭,东汉末年辽西人氏。其人一生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威震北边

公孙瓒做为辽西人氏,自幼便通晓军事和骑术,人又长的仪表堂堂,在成年之后就被当地太守召为女婿,并且担任官职。后来公孙瓒因其德行而被举为“孝廉”,任为辽东属国长史。至此公孙瓒正式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

汉灵帝光和年间(178年-184年),东汉王朝的西北地区出现了大规模叛乱,准备调集了东北地区的精锐三千骑兵前往平叛,公孙瓒担任了此次三千骑兵的统帅。但是,“还没按起葫芦,就浮起了瓢”,幽州的张纯联合了游牧部族趁机也发动了叛乱。于是朝廷就命令公孙瓒就地进行平叛,公孙瓒就凭借着这三千骑兵开始了与张纯及游牧部族的战争。

到了中平五年(188年),经过数年的战争之后,公孙瓒最终在辽东属国石门彻底击败了张纯,在追击张纯的过程中又遭到了乌桓大人丘力居,公孙瓒所部损失惨重,但是由于公孙瓒的功劳为降虏校尉,封都亭侯。公孙瓒的威名远扬,在北边的游牧民族都十分畏惧公孙瓒,这段时间,公孙瓒又组建了骑白马、善骑射的“白马义从”。

争霸北方

在公孙瓒在北边大战之时,东汉王朝内部的矛盾重重,最终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这同时,丘力居又大举入侵了青、徐、幽、冀四州,公孙瓒根本无法抵挡。随着刘虞被派遣到幽州,当刘虞的安抚下形势最终稳定了下来。到了中平六年(189年)三月,张纯的人头被送到了刘虞手中,朝廷给刘虞和公孙瓒大加封赏,刘虞升为大司马、公孙瓒升为奋武将军,改封为蓟侯。

随后,公孙瓒有加入了平定黄巾之乱的战争中,其军队凭借骑兵优势和战斗经验丰富,大破号称“三十万之众”的青州黄巾军。由于这个巨大的战功和董卓之乱,公孙瓒的野心开始膨胀了起来,与幽州牧刘虞的关系越搞越僵。



此时的关东地区由于董卓之乱,地方势力强势崛起,位于冀州的四世三公袁绍开始了与公孙瓒的进行了战争。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大败公孙瓒;初平三年(192年),双方又爆发了龙凑之战,公孙瓒再次战败退回了幽州。

兵败身死

回到了幽州后,公孙瓒与刘虞的矛盾日益尖锐,初平四年(193年),公孙瓒最终杀死了刘虞,成功的掌握了幽州大权。尽管公孙瓒杀死刘虞彻底的拥有了幽州,但是刘虞的死给他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兴平二年(195年),刘虞的忠诚的部下联合发兵讨伐公孙瓒,大败公孙瓒任命的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河。此时南边的袁绍和刘虞部下合兵共十万一起攻打公孙瓒,公孙瓒的处境也是越来越糟糕,此时的公孙瓒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雄风,筑起了堡垒、囤积大量粮食准备长期坚守。


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再次发兵攻击公孙瓒,公孙瓒的部下毫无战意,只能龟缩在所筑的堡垒中。公孙瓒这时还剩下最后一个希望,那就是派遣公孙续向黑山的黄巾军求救,但是公孙瓒的希望最后还是破灭了。袁绍在获取了公孙瓒的求援信后,将就将就假意让公孙瓒引兵接应,最终袁绍一举战胜了公孙瓒,公孙瓒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了自焚。


浮沉的历史


三国时间不长,但英雄辈出,在问题中的几个人中,唯有张绣令人难以忘怀,由于小时候跟长辈听得评书,十分向往评书中的生活,而其中,“北地枪王”张绣,靠一手枪法天下无敌,实在精彩。尤其是他着胡车儿偷典韦双戟,然后枪挑典韦,无敌。也就是因为这个,所以一直记得无敌的张绣。不过那时候小,记不清具体情节了,只记得一个名号,后来年龄稍长,开始读三国,发现张绣没有评书中那么厉害,倒是他手底下的贾诩看什么都贼透彻,印象颇深。

再之后开始研究正史,发现张绣之流,不过是汉末群雄之一罢了,实力不算顶尖,反而是刘表,感觉有点东西。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

刘表有两个身份:汉末群雄和汉末名士。少年时便是“八俊”之一,十分了得,后经营荆州,期间于当地恩威并重,对于不服气的便招降或者利诱,使得整个荆州军民一心,很是不错,而他也注重开办学校,爱护人民,外联袁绍,内结张绣,杀孙坚,抗曹操,很有一番气象,可惜此人管不好家事,宠信后妻蔡氏,为人多疑,只求自守,不图大业,最终,大好基业便宜了他人。刘表死后,蔡氏废长立幼,不久曹操来袭,荆州遂丢。想想刘表在时,甲士十余万,疆域千百里,真是可惜了。

至于公孙瓒,比较出名的可能是他的“白马义从”了,他靠着这一手绝招,横行大漠,乌桓闻风丧胆,可惜这位当时中国北方最强大的诸侯,输给了袁绍,后来自己乱作,不信任部下,只依靠自己的女人,很快他不被部下所信任,不久兵败,被困城中,自焚而死。


方山中人


我个人觉得荆州刘表给我的印象不错,因为

1.刘表占领了用武之国

《隆中对》中说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从诸葛亮的话中,可见荆州的重要性。


东汉末年,刘表占据着富庶的荆襄九郡,割据一方,连把击败董卓的江东猛虎孙坚都给搞死了,可见刘表还是要胜于孙坚的,而且刘表在时东吴也奈何不了人家。荆州也是天下之中,三国鼎立的战略要地,谁占据了荆州,谁就有战略上的优势。三国的很多名人都在这片土地上牺牲,江东猛虎孙坚在荆州被射死,周瑜打南郡时中箭导致身亡,关羽和他手下的关家军将领士兵在荆州全军覆没,然后张飞也被杀,刘备伐吴时带的将领和蜀汉精锐部队也都命丧于此。

2.军事力量的强大

在《三国演义》中,刘表手下有三十万荆州兵,荆州水军号称天下无敌,手下也有很多将领,蔡瑁,张允,魏延和黄忠等等,在乱世牢牢的坐稳了荆州。曹操统一了北方之后,率领五十万兵马南征,可见曹操也没有小看刘表,而是做好了大战的准备,要不是刘表正好病死了,曹操应该没有那么容易取得荆州了。


如果当时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话,接受了刘表的荆州。那拥有了整个荆州,和几十万的兵马的刘备势力,就可以马上用荆州的兵马和诸葛亮的智慧图谋天下了,刘备更不用等到六十岁时才跨有荆益。诸葛亮也不用在五十多岁时,六出祁山,讨伐魏国,鞠躬尽瘁,最后病死于五丈原。而是帮助刘备统一天下后,卸甲归田,回到他的卧龙岗,过着快乐的生活。


扬杨刘


个人觉得刘璋所处环境应该最好。巴蜀天府之地,物产富饶,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较少受到战乱影响。

其次辽东公孙瓒,虽地处偏远,然经营有方,也可割据一方,处理后后方的高句丽,建立水军,若中原势力来攻,能打则打,打不了可避让海上。

其他几个诸侯皆处于四战之地,若对方多路來攻,则顾此失彼,无法长期经营。


莫名山


陶谦,此人能三让徐洲与刘备,可见慧眼识英雄,最主要是能为百姓免遭屠戮着想。比较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