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级,怎么教孩子造句?

乡村你我


老师:小明!用“欣欣向荣”造个句。小明:欣欣向荣荣表白了。

老师晕倒!

老师:小芳!请用“三心二意”造个句。小芳:老师让我用三心二意造个句。老师:那你倒是造啊!小芳:我造啦!

老师又晕倒。

段子先说到这,咱们接下来言归正传。如何教会一年级的学生学会造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四点入手:

首先要会读会写生字词。因为生字词句子的基本促成部分。
其次是学会借用工具书或者寻求老师的帮助理解生字词的基本含义。
再次是了解词性及句子的基本组成结构。比如说:主语(名词)+谓语(动词)+宾语(名词)
借助课本内容,学会仿句和该句。

……

当有一定的字词积累为基础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该年级学生所知道的字词再结合生活中的言语对话交流进行“造句”;一回生,二回熟;初学时需要老师适当的鼓励以致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其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你学会了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习也是如此。我是龙枭,爱看书,爱学习,爱生活;也爱和你一起去处理在学习生涯中所遇到的“风风雨雨”,喜欢我就关注我吧!


龙枭老师


您好,我家孩子也上小学一年级,分享一下我教孩子学造句的方法。

第一、 歌词法。

我家孩子从小就学习音乐,会唱很多儿歌,平时在家里嘴里也总是哼着小曲儿,所以,在教他造句时,我总是会优先选择“歌词法”。

举例:请用“春天”造句。

我会首先让孩子回忆一下有哪首歌里有“春天”这个词,他很快就哼唱出来:“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然后,他就会造句出来: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眼睛里。

这样做的好处:歌词通常比较优美,造句质量比较高。

第二、 背诵法。

我从小比较注重孩子的背诵与记忆,陪伴他背诵了很多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等。同时,他在上语文课时,老师也要求他记忆很多东西,比如课文、诗词等,这些都是他小脑袋里储存的造句素材。如果他在歌词里找不到答案的话,我就会鼓励他从背过的素材里找。

举例:请用“明月”造句。

我会先让孩子用歌词法想,但孩子没有想到好的歌词,那就从背诵过的东西里想,他也许就会想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种方法需要在大量的积累之后使用。

第三、 故事法。

我也经常让孩子使用“故事法”来造句。故事法,也就是:看到一个词语后,你可以在这个词语的基础上进行故事创作,编个小故事出来。

举例:请用“乌云”造句。

我会鼓励孩子想象一下,乌云下会发生什么故事。孩子的想象力通常非常丰富,平时看的动画片也多,故事法一下子就可以和平时看过的动画片,听过的故事结合起来。

他就会创造出类似的故事:乌云下,熊大正在寻找熊二。

第四、 错题本。

平时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做错的,我给孩子准备了一个专门的错题本,每个学科都有,语文也有。

在造句过程中,总有一些偏词、怪词,孩子很难做出来,那么,就鼓励孩子自己抄下来,下次再遇到就知道怎么答了。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才小学一年级就用上错题本了,是不是没有这个必要。

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吧。因为我自己从小学起就有做记录的习惯,所以,也把这个学习习惯传给了孩子,每个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家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

我是人鱼妈妈,文学硕士,80后辣妈,专注家庭教育研究。如果您认可的话,关注我吧!

人鱼妈妈教育


没有什么比阅读这个方法更有效的,一个从小大量阅读的孩子,到了一年级不要说造句,就是写个故事都是没问题的。这不是吹的,我家有个现存的例子,我儿子不到五岁,一岁多开始阅读,基本上每天都坚持,现在会简单的尝试自己讲故事,自己做儿歌。

阅读也是有方法的,无论多大的孩子,首先要做的是找到他感兴趣的书籍,然后开始。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年龄阶段不同也不一样,性别不同也不一样,我儿子感兴趣的是百科全书和旅游类的书籍。家长的引导很重要,孩子越小越好引导。大了的就多带他去书店泡,或者根据他平时喜好的活动开始相关阅读。其中一个原则是多读经典。

读了后可以适当让他复述故事或者他感兴趣的,平时家长也要多在生活中引导并一定要多鼓励。





峨眉派十三妹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孩子上一年级,不会造句,要怎么教呢?

坚持陪孩子亲子阅读

大宝现在上五年级,很爱看书,一直以来他的语文成绩都在95分以上,我平时都很少操心。孩子一岁半左右我都有坚持亲子阅读,现在带5岁的二宝,每天也坚持亲子阅读,而且喜欢用手指着读,碰到好的成语我会特意让他说多两次。有时孩子经常问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我也会认真讲给他听。坚持陪孩子亲子阅读,不但能增进和孩子的感情,也利于孩子学会造句。

把造句应用到生活当中

平时多和孩子说话,把造句应用到生活当中。比如吃饭,你们今天请了叔叔一家人吃饭。辛苦,你带孩子在外面,看到环卫工人在太阳下工作,很是辛苦。平时多说话,把孩子一些词都用到当中,可以引导孩子学习模仿。

句子的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前一定要明白词语的意思。造句的方法一般有:

在理解词义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如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如用比拟词造句,就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如果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这就需要你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我是王书霞,阳光爱学习的全职宝妈,如有别字,多多包容。育儿是一项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们要不停的学习和成长。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别人的经验也只能供我们参考。码字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有免费实用的亲子课程,有需要的请关注私信留言

王书霞19


开学小半个月了,就某小孩所在的小学一年级教学进度来看,语文课本学习只是单个字和词组,目前还没涉及到造句的训练,但遣词造句的能力是每个孩子从小应该培养的,是基本功,也是为了以后的作文学习。

怎么教孩子造句呢?

以下几点“多”,希望能给题主一些启发:

多说!

造句即说话,引导孩子,将一个词组扩充成一句话,然后及时地确认记下来。

一年级孩子的识字量有限,很多字可能暂时还不会写,但记住句子的这个意识,越早培养越好,不会的用拼音代替,或者家长帮忙写下来,先让孩子认个眼熟。

个人更推崇这种做法,因为简单易行,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练习,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比如带孩子去超市,那么就可以告诉孩子,“和”造句,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

看下图一年级孩子的作业,撇开识字量不谈,其实就是很日常的语句。

举一反三,有很多,日常生活中,家长看似简单的句子,要不厌其烦地去教给孩子,由字到词,到句,然后再到段,到篇,到章,学习由易到难,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千万不要自以为简单,觉得孩子能胜任,就不去教,生活中培养学习意识,这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会大有裨益。

多读!多思考!

1、有侧重的亲子阅读。

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运用到孩子课本中的哪个词,串成了一句话,反复读几遍,让孩子熟悉一下句型,原来这个字词是可以用在这里的,加深孩子的印象。

2、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教会孩子划重点。

大语文时代,阅读的好处不用赘述了,要有亲子阅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主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孩子将新学的生字词圈出来,放在一句话中记忆,也去体会怎么使用的。

第两点,具体操作时离不开优质的儿童读物,首先,要有一本适合孩子读的书,其次,孩子要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还有就是家长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遣词造句的意识,引导孩子去思考。同样的字词,怎么串连成句子,放在这里什么意思,放在另一句里又有什么不同,尽量做到举一反三。

多记录!

摘抄好句子。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提高作文能力需要摘抄好字好句,造好句子也需要做好摘抄,摘抄的过程,是总结归纳,也是又一遍学习,加深记忆,也方便以后再次查找。建议买一本专门的阅读记录本子,或者是方便收集的卡片,将生活中说到的好句子,将书本中读到的好句子,记录下来,反复翻阅,到需要用的时就可以信手拈来了。

造句作为语文学习的基本功,在孩子一年级时,是值得花些时间去夯实的。多说,多读,多思考,多记录,积少成多,孩子的字词句储备由少到多,越来越多时,造句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你好呀,欢迎你的到来,记得点击上方『关注』,获取家庭教育、个人成长相关资讯更快更直接哦!如有教子困惑,欢迎留言或私信,扬州家长们还可以享受线下一对一免费咨询。陪伴孩子的路上,期待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天天陪伴


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会经常遇到“造句”。造句是写话的基础,也是写话的起步。教孩子造句,可以给孩子提供以下几个小帮手:

一、生活

造句可以与生活结合起来。有了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有过真实的亲身体验,孩子看到一个词眼,就能自然回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例如“天空”一词,孩子可能回想到自己在户外游玩的经历,写下“天空中飞来几只小鸟。”“我正在玩的时候,天空中飘下了几滴雨。”

二、画画

美国教育家曾发现,很多学写作的孩子都需要从绘画开始。孩子入学前所看到的都是图画书。孩子经常用画笔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哪怕是涂鸦,也是创造性的萌芽。我们教孩子造句,可以让孩子画一画,再根据画面配上简单的句子。

三、教材

小学一年级的教材都是图文结合,课文的情境感十足。课文里的精彩片段完全可以让孩子去仿写。再举“天空”的例子:课文《秋天》中有这么一句话:“天空那么蓝,那么高。”可以让孩子观察教材图画,写一写“云朵那么白,那么高。”“大雁飞得那么高,那么齐”。

四、想象

孩子的思想天马行空,是天生的幻想家。他们的脑子里装着无数的奇思妙想。我们可以让孩子在自言自语和自涂自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我们要善于抓住孩子的火花,甚至可以孩子说,大人帮着记,协助他们写下简单的句子。

五、鼓励

当孩子的造句完成后,我们要及时肯定,并鼓励孩子读出来,和身边的人相互交流。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造句的成就感,也就有了兴趣和自信。

教孩子造句并不难,但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不急不躁,用心呵护孩子写话的兴趣。

🍁我是赏枫亭🍁,一位在小学语文的天地里耕耘了20多年的园丁。有缘与你相遇,一起分享教育工作的快乐。

赏枫亭


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任何知识都是新的,大人觉得再简单不过的东西,对孩子来说却是无所适从的,因此知识从无到有是一个最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但是如何让孩子容易接受一种新知识呢?关键在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任何忽略步骤和过程,单纯追求结果的拔苗助长行为,对小孩子都将事倍功半。

一年级造句或仿写句子这个知识点同样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

一、首先根据课本所出现的典型词语搭配进行词语搭配练习。

1、偏正结构的词语搭配

如:可爱的小妹妹、快活的脚印、美丽的小鱼、蓝蓝的大海、黄黄的沙滩、雪白的浪花、彩色的项链、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尖尖的草芽、圆圆的荷叶、长长的尾巴、雪白的云朵、小小的贝壳等。

小声地说话、大声地笑、飞快地跑、慢慢地走、认真地写作业、专心地听课等

2、动宾结构的词语搭配

拔萝卜、做作业、采蘑菇、放风筝、穿衣服、系鞋带、扣扣子、背书包、开电灯、升国旗、看报纸、摘苹果等

3、数量词搭配

一头黄牛、一只猫、一群鸭子、一只鸟、一个苹果、一颗枣、一堆杏子、一个桃、一朵白云、一根木头、一双手、一条鱼、一颗星星、一把刀、一块黑板、一朵花、一棵树、一把尺子、一个人、一位老师、一座小桥等

4、又……又……搭配

苹果又大又红、西瓜又大又圆、大海又宽又远、沙滩又长又软、星星多大又亮、月亮又大又圆、草莓又香又甜、妹妹又白又胖、树又高又大等等。

5、叠词搭配

一片片叶子、一棵棵大树、一座座山、一条条小河、一个个、一朵朵花、一串串水泡泡、一只只鸟等

白白的云朵、蓝蓝的天、弯弯的月儿、轻轻地吹、咕咕地叫、悄悄地走、哗哗地笑、憬慢地爬等

碧绿碧绿的叶子、火红火红的太阳、金黄金黄的落叶、雪白雪白的雪花、漆墨漆黑的夜晚等

越来越多、越飞越高、越来越快、越走越慢、飞来飞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等

以上这些词语搭配有的来自课文本身,有的来自课下的拓展延伸,都是组成句子必要的成分,当孩子在课本中或者课下积累的词语搭配越来越多,造句子或仿写句子才会更加得手应手。如果孩子连基本的词汇都掌握的极少,那么在运用到句子中去就会感觉很吃力。

因此,课本背诵加课下阅读再加归类词语搭配练习,就会让孩子的词汇量大幅度增加,在写句子时才会迅速用上。

二、句子分类练习。

一般孩子造句或仿写句子受到障碍,一方面在于词汇量少,二在于对句子的组合缺乏变通能力。而这两个原因均可以通过分类练习提高组句、造句、仿写句子的能力。

一年级常写的句子类型和思路解析:

综上所述,一年级是知识不断积累和拓展的过程,写句子写话都需要一方面进行分类点拨,拓宽思路,另一方面需要多读多背多积累。特别是课文要背熟,熟练到见到类似句子张口就来的程度,孩子的语文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指尖教育帝国


造句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是孩子能够开始学习文字表达的起始,不能忽视。

一、结合生活实际,明白词语的意思

要想用词语造出准确地句子,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意以及延伸的意思,这样才有利于写出正确的句子。可以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就可以,知道他不会用偏这个词语的意思即可。

二、找到词语在课文中的句子,仿句练习

这个比较简单,让孩子有坡度的理解提高,不至于生硬。也可以家长随口说一个相关的句子,不要复杂,让孩子模仿着家长的句子试写。比如:妈妈喜欢喝咖啡。让孩子用“喜欢”说一句话。孩子可能会脱口而出:爸爸喜欢……我喜欢……;在此基础上,变换词语的位置再让孩子练习,比如:喜欢喝咖啡的是妈妈。(词语在前)喝咖啡是妈妈喜欢的。(词语在后)这能使孩子对句子的形式多样化有感受,也增加兴趣。

仿句练习可以经常性地进行,这有利于孩子熟悉句式,了解句型,而且方便易行。

三、提问回答式练习,使句子内容具体

可用追问的形式引导孩子将句子写具体。比如,追问孩子:妈妈在什么情况下喜欢喝咖啡呢?喝咖啡有什么作用啊?这样,上面的句子就可以丰富成:妈妈在累了的时候喜欢喝咖啡提神。还可以再追问:是什么样的妈妈在累了的时候?引导孩子把句子进一步丰富具体。这样提问式的训练可以打开孩子的思路,告诉孩子,自己造句想不出来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提问的方式帮助自己思考。

四、坚持课外阅读,积累词句

大量的阅读积累可以丰富孩子对句子的感知,更多地了解不同句式的应用。所以,能够背诵记忆的,多多益善。

适当情况下,可以跟孩子一起归纳一些常用的基本的句式,了解一个完整句的基本要素,不仅方便孩子造句使用,也利于写话水平的提高。比如,一些基本陈述句式:什么时候,谁(什么),在哪里,做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做得怎么样);还有一些基本的疑问句、感叹句、因果句等。再要积累一些常用词语:一边……一边……一边……;……有……有……有……;……像……等等。时常用这些词句练习,有助于孩子丰富自己的词句库。

造句的基础是阅读积累,孩子如果逐步养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造句也就不是难题了。


子舒教育


我的建议是

孩子才一年级,不要把语言学习简单的以造句,做题的方式训练。老师布置的练习足够了,家长可以做点别的。



你真沉下心阅读就知道,写作应该讲究用简单的话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思考和共鸣,比如那句著名的文字 — 他是用这双手走来的;读你的文字,读者是与作者交流,感觉自己是聪明人,那阅读的体验会非常棒。

但是事实上,从造句开始的语文教育与这些文字美好的东西大多都是背道而驰的。大多描写都脸谱化,不注重个性;作文最后必点题,否则得不了高分,但是这么一抒发,一感叹,真是美感尽失。

经常,经常感叹,苏轼可以在八股文和诗词上,同时做到登峰造极,只能说他真文字天才。

现在我们必须面对中考高考,作文得高分必须走那些套路。但是,单纯以造句或者作文得高分为主的语文学习,好浪费时间。那么多年的日日夜夜,背诵了大段大段的文字,就是为了高考那篇作文?太浪费!

家长在平时,多让孩子读经典,多陪伴。孩子看到精彩处,大声读出来,你赶紧带着他复述两遍,仿写试试。这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最宝贵。这中间,打印,摘抄都是好办法。

那回到问题上,造句怎么还会是问题呢?

我是懒妈,动脑动口教好娃!


懒妈留心


孩子上一年级,怎样教孩子学造句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思考过,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怎样教一年级的孩子学造句,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学堂,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造句,不知道怎样学习,那么我给大家介绍一个软件。



为了吸引、引导孩子们学习,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对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上游戏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对手机总是爱不释手,你可以给孩子下载一个小伴龙让孩子去学习、长知识。

首先对孩子进行语言的训练。软件上面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久而久之你将会发现孩子们从软件上能够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说起话来也会一套一套的。偶尔也会拽一些文词儿。





也可以让孩子们多看一些动画片儿,上面有许多有用的科普知识和一些丰富的语言词汇。

我们平时也可以让孩子们从补充句子来学习一怎样去造句。在大人的引导之下,对一个不完整的句子,让孩子们去补充完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句子进行描述,让孩子去说去补充。


每当孩子把这个句子完成之后,一定要对孩子进行表扬。如果孩子说的不是很恰当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孩子们进行批评,我们对孩子们要多鼓励少批评。



要慢慢的引导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要慢慢的去培养,一旦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出来了,那么做父母的下面就很好办了。因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你不让他去学习,他也会争着抢着去学习。到时候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