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潜艇有哪些秘密,为何许多国家都想打捞?

郑伟悦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属于属世界上独有的“奥斯卡Ⅱ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当年苏联研制它的目的就是要对抗美国的航母战斗群。

那么“奥斯卡Ⅱ”级核潜艇有啥秘密呢?首先就是它携带的潜射型SS–N–19远程反舰导弹,它在1980年代可是苏联“国宝级的武器”,除了装备在“奥斯卡级”上之外,“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也装备它。
SS–N–19“花岗岩”反舰导弹属巨型导弹,重量达到了7吨、弹长10米、弹径0.85米,它采用:中段惯性制导+卫星指令修正+末端主力雷达,使用一台кп–93冲压火箭发动机,巡航飞行速度1.5马赫、突防速度2.5马赫,低弹道射程140公里、高弹道550公里,战斗部装药750公斤黑索金高能炸药或者5~30万的核弹头。

“奥斯卡Ⅱ级核潜艇”在左右两舷布置又24个SS–N–19导弹发射器,它可以由卫星、飞机提供中继制导,可以靠近美军航母战斗群400公里左右突然间发射,在1980年代实在是防不胜防。

实事求是的说“花岗岩”目前是很落后的武器了,它在高弹道飞行时庞大的身躯会被“宙斯盾”雷达在300公里外发现,进入到200公里后由于飞行速度只有1.5马赫,会被“标准”远程防空导弹逐一拦截...但是,它在40年前的1980年代却是非常先进的武器!几乎是没有装备可以拦截它...所以,它的秘密西方一直想要得到。

另外一种武器就是图片里的65型超大型鱼雷,它的直径是650毫米,是目前世界服役直径最大的鱼雷,苏联研制它的目的也是消灭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先由“花岗岩导弹”重创航母后,再由65型鱼雷补刀!65型鱼雷航速45节,射程50公里,战斗部装药750公斤或者2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

总之,“库尔斯克号”的秘密很多,受篇幅所限只能列举两种主要的武器,但是要说西方去打捞“库尔斯克号”是不现实的,因为它与1960年代在太平洋靠近夏威夷沉没的G级常规导弹潜艇不一样,它的沉没地点距离俄罗斯太近了!如果那支打捞队前往肯定是犯了极大的错误。


皇家橡树1972


“库尔斯克”号属于前苏联“奥斯卡”级第四代导弹核潜艇,作为前苏联登峰登极时期的产物,水下排水量2.4万吨,2000年8月12日在训练时因遭遇鱼雷爆炸,引爆了鱼雷舱炸沉于巴伦支海108米深的海底。

这一深度按西方打捞技术来说,根本不困难,然而一旦技术泄露的话,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危害,是致命性的。事故发生后,西方多国表现出极出的兴趣,都表示出有能力去打捞施救的意思,因为当时情况不明,但按技术推断,潜艇上的118名官兵还有生还的可能,照设计几天时间没有问题。

时间就是生命,8天之后,经过与挪威协调,俄方同意挪威潜水员下水施救。被发现为时已晚,打开了升降口,巨大的气团蓬勃而出,在判断艇员毫生还的可能后,救援工作终止。

终止是终止,不可能不打捞,首先要使逝者安息,其次为了看守核潜艇机密,一年后再次联系好了荷兰一家打捞公司,俄罗斯方面也改装了一艘驳船,负责打捞艇体前段,此一段为武器舱。

因艇体巨大,只能锯为两断,两断均被成功打捞出水。为此俄罗斯花费了1.3亿美元之巨,约相当于整个北方舰队全年的军费。牺牲沉痛,代价堪谓巨大,此事得到了较好的处理,然而仍然被指,可能有些技术,比如结构,舱内布置,发生了无可奈何地泄露。

“奥斯卡”是北约给起的绰号,在俄称为“安泰”,其中核心技术一大堆,包括结构,都是其积几十年之功而打造的看家绝学,没有是次事故,可以说西方对此一无所知。印度对美国开放其租借的俄制“阿库拉”级核潜艇,就遭到了俄罗斯很大的抗议。

其中各种型号的导弹和鱼雷充塞,高低频声呐一大堆,以及各种雷达,电子对抗设备等琳琅满目,如果任西方捞了去,可以说比天都大,诚然是根本不可能之事。当不可能成为可能时,俄罗斯只能选择技术泄露最少的一种可能,想来也是一件无奈之事,当年虚弱,只能说一声叹息。


魂舞大漠


俄罗斯的库尔斯克核潜艇是属于949A型核潜艇,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最强大巡航导弹核动力潜艇,其满载排水量超过了20000吨,可携带24枚花岗岩3M-45巡航导弹或者3m-54巡航导弹,有6具鱼雷发射管,可安装53型与65型鱼雷,也安装了反潜导弹,数量加起来也有30枚左右,可谓综合火力十分强大,绝对是航母的水下杀手。

不过库尔斯克核潜艇在事故恰恰是由于自身携带的65型鱼雷在发射管中爆炸导致其沉没,造成了118人全部遇难的悲惨结局。该型潜艇一共制造了十几艘,目前仍有8艘左右在服役状态,可见的俄罗斯的家底是很厚的,但是库尔斯克核潜艇的沉没给俄罗斯沉重的打击,让俄罗斯也深刻反思的自己的问题,也反应出了库尔斯克核潜艇日常保养的问题多多,这是俄罗斯人潜艇的通病,由于缺钱缺经费,俄罗斯的潜艇很多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在重大演习中也是事故不断出现,库尔斯克核潜艇的事故已经发展到顶点。

库尔斯克核潜艇的沉没时间不仅让俄罗斯震怒,也让西方人绷紧了神经,因为库尔斯克核潜艇隐藏了很多未知的秘密。虽然该潜艇是巡航导弹核潜,但是欧美国家一直不相信其真的一枚核弹都没有携带,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消息,但是均没有收获。其次就是该型潜艇先是与挪威签订的救援协议,后来和荷兰一公司共同打捞潜艇,但核潜艇的秘密部分只有俄罗斯来负责,可见俄罗斯在选择合作打捞的国家中是很谨慎的,很多国家都想参与其中,但是并没有得到许可,因此不难看出俄罗斯一直在保护潜艇的机密,因为库尔斯克核潜艇的携带有先进的武器和核动力装置,是不能让别国发现的,如果让别国发现该型的潜艇的噪声,武器和动力系统的信息,其他在服役的就很危险,就有失去了核潜艇的隐蔽的特点了,所以俄罗斯的库尔斯克核潜艇的秘密肯定是不能让西方知道的。

虽然俄罗斯一直宣称库尔斯克核潜艇没有携带核武器,也在爆炸前关闭了核反应堆的工作,让污染降到了最低,但是巴伦支海沿岸的国家一直在怀疑库尔斯克核潜艇的沉没会造成严重的核污染,北欧各国和离得最近的挪威是十分担忧的,也就是为何挪威在第一时间的参与救援的主因。核泄露可能会造成周边的海域海洋生物的污染,让这片大海短期内成为最危险的地带,不过庆幸的是该型潜艇从沉没到现在的19年时间里并没有发现有严重核泄漏,也说明了当时潜艇的应急处置专业和得当。

库尔斯克核潜艇的沉没其中的原因仍有很多的谜团没有解开,俄罗斯的说法也是各种不一,再加上核潜艇的高度机密性,很多真实的数据俄罗斯并没有公布,所以其他国家对库尔斯克核潜艇的事故倍感神秘,到底有没有携带核弹,至今仍然是谜,让这个过去将近20年时间事故仍然让人记忆犹新。


蓝海梦想666


“庫尔斯克”K-141号核潜艇是近代最为悲惨的海难之一。


kypck/Kursk舷号:K-141是前苏联/俄罗斯海軍949型巡航导弹核动力潜舰的第12艘。

该艇1992年开工建造、1994年下水、1995年服役、2000年8月12日在“巴伦支”海域演习中发生意外爆炸事故被炸沉没……造成118名艇员遇难、其中有11名俄罗斯高级军官和专业技术人员。

俄罗斯当地时间2000年8月12日演习中、按计划“库尔斯克”号发射鱼雷实弹攻击、11時28分鱼雷发射、然而40分钟过去了、鱼雷并没有发射出去、意外发生鱼雷在”庫尔斯克”号鱼雷发射管内爆′炸……

恐怖的悲剧发生了、“库尔斯克”K-141号核潜艇被自已携带的鱼雷炸沉于108米海底……

“库尔斯克”号的沉没、引起多个国家的强烈关注,抱着不同目的积极向俄罗斯请求希望帮助救援“库尔斯克”号潜艇、可怜的俄罗斯无能为力、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直到2000年8月20日“库尔斯克”号沉没8天后、一筹莫展的俄罗斯才与挪威一家公司达成协议让挪威潜水员帮助确定潜艇事故现场的探索与发现的工作……

2001年9月俄罗斯出资5亿卢布又与荷兰一家公司签定联合打捞“库尔斯克”号潜艇、最终在船坞里“库尔斯克”K-141才重见天日。
“库尔斯克”号遇难的118名艇员里的115名遗体被发現、被授于“俄罗斯英雄”厚葬于俄罗斯……

前苏联的解体、继承者俄罗斯当时也是苦于应付时局、根本不具备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和训练、发生了很多训练事故、损失惨重巨大……

“库尔斯克”号又是俄罗斯的杀手锏式的战略打击武器装备、发生事故肯定让“国际社会”强烈感兴趣、俄罗斯为了自己的颜面、严防死守保住那一点底牌、自然而然不同意其他国家参与救援……

此后、俄罗斯还发生了很多起“意外”武器装备的事故……

为什么呢???


孔乙己乱弹


你好,我是冬雨AK,说下我的看法,其他国家想要打捞无非是垂涎库尔斯克号上的尖端技术和军事机密。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故已经过去近20年了,当时震惊了整个世界,被称为俄罗斯历史上最严重的潜艇事故。沉没的原因众说纷纭,官方说法是鱼雷发射出现故障引发自爆,有人猜测是与外军潜艇相撞,有人猜测是碰到二战遗留的水雷,更有大胆者认为是被美军潜艇击沉!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艘“奥斯卡级”核潜艇上有太多的军事机密和尖端技术,这自然就引起了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垂涎!

“库尔斯克号”是苏俄第四代核潜艇,水下排水量超2.4万吨,拥有强大的火力,甚至可以单挑一支航母编队,被称为“航母终结者”,它使用了最新的降噪技术,隐蔽性更强。但最重要的还是其强大的火力。

“库尔斯克号”使用的是双层壳体技术,两层壳体之间的巨大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武器装备。最主要的是24枚“花岗岩”潜射导弹,最大射程650公里,可以携带50万吨级的核弹头,末端突防速度达到2,5马赫,这也是西方情报机构一直感兴趣的一款装备。“库尔斯克号”还有4具533毫米,2具65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装备的是“暴风”超空炮鱼雷,是世界上最快的水下武器,速度高达每小时370公里是普通鱼雷的6倍。

正是这些强大的武备和大量的军事机密以来众多国家情报部门的窥探,想借打捞的机会刺探一下!


冬雨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