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川军团厉害吗?

人生常态变幻无常


抗战时期,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对抗战贡献之大,没有哪一个省能与之相比。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政权的大后方,并没有受到战火的直接波及。

但在八年抗战中,川军主动请缨,出川投入抗日救亡的血与火战场,成为抗战时期一支重要的力量,也是取得制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抗日战争中,川军出了不少抗日名将,也经历了不少恶战,应该被我们记住。

四川省主席刘湘作为川军的领袖,一贯积极主张抗战,他在南京召开的国防会议上向蒋介石亲口表示,四川愿意竭尽全力,不计得失,全力以赴投入抗日战场。

只要一声令下,四川将马上调集30万部队投入战斗,并且后期将发动五百万蜀中儿女投入战争,同时在物资补给上也竭尽全力进行保障。

川军的这种表态,对鼓舞人心,起了极大的作用。

1937年8月,刘湘、邓锡侯率领川军两个集团军开赴抗日前线。蒋介石出于个人目的,将川军拆解补充到不同的战区。

他们在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的条件下,刘湘向蒋介石、何应钦表示愿意负责指挥南京保卫战,誓与首都共存亡。

但是蒋介石不愿意,将首都的防卫交给了唐生智。结果南京失守,三十万同胞惨遭杀害。

(刘湘)

川军在广德、泗安之战中,掩护大军西撤,第145师师长饶国华,奉命扼守广德县城,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在弹尽粮绝,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自杀成仁。

杨森的第二十军,做为的先锋队,全程参加了从淞沪会战到三次长沙会战的累次重大战事,他手下的二十六师,在淞沪会战中,全师4000多人战死将近四千。

在台儿庄战役中,122师死守腾县,面对日军矶谷师团的重炮飞机,师长王铭章以下三千余名川军将士战死,无一投敌。

李宗仁将军战后公开表示:“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战斗任务,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连日本人都称赞这支“中国的草鞋兵”战斗力强悍。



(王铭章)

四川青年王建堂,在民族存亡之际,毅然投笔从戎,联合数十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请缨杀敌。

大家推举王建堂为首,取名"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出川参加战斗。

就在王他们出发前,王建堂的父亲王者诚将一块白布做成旗帜,正中写着上斗大的一个"死"字。

旁边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老人亲手将旗帜交到儿子手上,目送儿子走上抗日的战场。

这一幕在当时的四川,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无数伟大的父母,将自己的儿子交给了国家,只为了川人历代讲究的“忠义”二字。

在抗日战争中,每五个人军人中就有一个川人,有"无川不成军"之说。

八年中共有350多万川军出川参战,其中有263991人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另外川军中负伤的有356267人,失踪的有26025人,战损人数高达64万。

四川也为抗战提供了不计其数的战略物资,老百姓省吃俭用,将每一分钱省下来打鬼子,川军为保卫国家,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所以,要问我川军厉害不厉害,我没有别的话可以说,我只能说,向伟大的四川人民致敬!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刚日读史


川军厉害不厉害,我就说一次战斗。

1945年三月,日伪军近三万人,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部老河口。从李宗仁手中夺得司令长官的刘峙,带领五战区中的十多万中央军逃之夭夭。只有川军两个师(有少量桂军参战,其中马山中队全部殉国),在老河口与近三万日军死战。给日伪军造成近九千人伤亡。直至川军弹尽粮绝,才不得不撒退,老河口才被日本军占领。

刘峙的十六万中央军对日军畏之如虎,逃之夭夭,而不足两万的川军敢坚守老河口,至弹尽粮绝,战斗到最后,给日军重大的打击,大家说川军厉害不厉害?


安平144796971


实际上,抗战四川出新兵300多万人,实际上真正的川军却很少。抗战出川的川军部队,只有20多个师。川军出战兵力只有四川新兵的十几分之一。

可以说绝大部分四川新兵,都并没有参加真正的川军部队。而是分配到了其他各个部队,所以才有了那句话无川不成军。比如在1938年,16岁的四川青年黄茂三,就被编入川北师管区暂编第4团3营12连,随后全团送往湖北,编入精锐的嫡系部队第18军宋瑞珂师。

比如,川北师管区改编的第18军199师998团辎重营,后来整个又改编为,新1军第30师第89团1营。以上只是2个小例子,实际上,大部分四川新兵,都被编入了嫡系部队。

真正的川军,在抗战最突出的战绩,就是每战必打,淞沪会战,太原保卫战,安庆之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武宁战斗,南昌会战,襄樊会战,中条山会战,枣宜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一直到,晋南会战,第2次长沙会战,豫南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上高会战一直到豫湘桂大会战,广西大反攻。

但从参加战役次数来说,川军参战的战役远远超过了桂系。桂系在抗战时期参加的战役并不算多,主要是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南宁会战,广西会战等几次。

川军整体来看,在整个抗战军队当中战斗力位于中游。主要是四川优质新兵,都被嫡系部队先挑走了,其次是川军缺乏炮兵,特别是缺乏重炮,影响了攻击力和防御能力。但是40%是四川新兵的远征军和驻印军,确是战斗力很强的。


深度军事


在抗战中,共有三百万川中子弟出川抗战,其中伤亡了64万人,参战人员及伤亡人员均居全国之首,完全不愧“无川不成军”之名!可以说,四川虽不是沦陷区,但却比沦陷区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当时主政四川的刘湘身患重病,但他带病出征。而且第二年,他就病死了。出师未捷,川军的统帅却先死了。悲壮乎。刘湘临终前撂下一句话,日军一日不退出中国,川军抗日一日不还乡。

在刘湘的感召下,川军子弟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后来有四位名将在抗日战场上壮烈牺牲。第一位饶国华,四川资阳人,这是刘湘的嫡系将领,跟随刘湘一起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饶国华是中将师长,出征前,他遍扫祖宗陵墓,为母亲庆办一次大寿,和妻子殷殷切语,交代后事。饶国华抱定了不扫除倭寇,誓不还乡的信念,不成功便杀身成仁。

从出征的那一刻起,饶国华真的就没有打算再回来。

饶国华率领他的第一四五师驻守广德,拱卫南京。阵地被日军狂轰乱炸,尸体堆积如山,饶国华却始终不退,直至全师所剩无几,饶国华拔枪自杀,他的这个师几乎全部阵亡。时间是1937年12月1日。

请记住,饶国华将军的名言,威廉第二如此强盛都要灭亡,何况你小小日本,将来亦必灭亡!

第二位是王铭章,四川新都人,国民党中将师长。出征前,王铭章回了一趟老家,对妻子和六个孩子说,我平生有一个志愿,就是在家乡办一所中学,如果我战死,你们就把我所有的积蓄除留部分家用外,全部拿出来捐资办学。

王铭章说,不把日寇赶出中国,绝不生还。一语说罢,妻子和孩子们已经泪流满面。这是生离,更是死别。妻子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丈夫,孩子们再也见不到他们的父亲了。

王铭章率领部队先奔赴山西战场,参加太原战役,因为上级指挥的不当,致使王铭章部队损失惨重。第二年,王铭章奔赴滕县。说起滕县,很多人不知道,但若说台儿庄,举世皆知。

滕县是台儿庄的门户,正因为王铭章在滕县死守不退,才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没有滕县的死守,哪有台儿庄大捷?这话不是小编说的,而是李宗仁说的。

王铭章在滕县战斗到最后一刻,弹尽援绝,身中数弹而壮烈殉国。时间是1938年3月17日。王铭章享年45岁。王铭章死后,他的部队几乎全部阵亡。好悲壮的川军!

请记住王铭章将军的名言吧:我们身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则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二十年内战之罪愆了。

第三位是许国璋,四川成都人,相对来说,许国璋的名气稍微小一些,他也是川军师长。说起1943年的常德保卫战,大家会想起虎贲将军余程万,却鲜有人知许国璋。

毕竟余程万是中央军嫡系,而许国璋只是杂牌军。陷入困境后,许国璋本可以像很多国民党将军那样选择撤退,可是他没有。许国璋说,如果撤退,让我有什么面目去见长官?

激战中,许国璋身中两弹,倒了下去。可是许国璋还没有死,为了不受辱于日本人,他给自己补了一枪,壮烈殉国。时年46岁。时间是1943年11月21日。

请记住许国璋将军的名言:为国捐躯,军人分也,今当决一死战,敢有退者,必手刃之。

最后一位是李家钰,四川蒲江人,川人普遍长得矮小,李家钰更是其中典型,人送绰号李矮子。在四川军阀混战的年代,李家钰也是一方枭雄。可是,奔赴抗日战场后,李家钰变成了英雄。

从1937年奔赴抗日战场,李家钰一直战斗到了1944年,从军长,升任集团军总司令。一身征尘,血染战袍,马革裹尸,魂归故土。豫中会战,国民党的中央军一触即溃,土崩瓦解。

可是,李家钰没有退,他没有任何抱怨,因为他是军人。战斗到最后,李家钰的一个集团军基本上所剩无几,他本人中弹身亡。李家钰是第二个阵亡的国军集团军总司令。时间是1944年5月21日。

李家钰牺牲后,享受了国葬的待遇。

请记住李家钰将军的名言:男儿仗剑出乡关,不灭倭寇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


跪射俑


“八年抗战,川军之功,功不可没!让我们永运记住川军这个响亮的名字,让我们永远怀念川军将土。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各省份的仁人志士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者都是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为了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抗日战争之中,做出最大贡献的无疑是四川省,四川男儿千千万万奔赴前线,为国家荣辱抛头颅撒热血。

抗日战争中,日军最痛恨的就是四川省,多次扬言要马踏四川,屠尽川民。因为日军与中国国共两党多次会战和大小战役中,之那国全国到处都有四川兵,操着一口纯正川话的四川兵充斥着全国抗日战场,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成为了日本侵略者挥之不去的噩梦。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军民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没有之一。据国民政府统计:四川军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伤亡总数的1/5还多,居全国之冠!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期,四川被很多地方军阀割据占领,互相内战连年,百姓苦不堪言。卢沟桥事变之后,四川省政府主席兼军阀老大刘湘立即向中央和全国通电请缨抗战,四川各地内斗多年的军阀刘湘,杨森,邓锡侯,王铭章等川军将领摒弃前嫌,合兵一处,组成了两个集团军,14个步兵师40万人前后开赴前线浴血奋战。在淞沪会战中,川军将士几乎全部战死沙场。枣宜会战中,川军再次成为主力,歼敌4万日军后有20余万川军士兵伤亡。在出川的6名中将中,便有4名壮烈殉国,第一批出川的400多位团级军官基本全部在前线壮烈牺牲,为国尽忠。

一心想插手四川军务的蒋介石以“军队国家化”为名,将川军全部打乱,分配到了全国各地抗战部队前线,这也就导致了川军的足迹遍布了全国的抗日战场,几乎所有的对日大会战中,都遍布了四川士兵的身影。日军高级将领酒井直次中将更是被被川军击毙,成为日本的大伤。

从抗战开始到抗日结束,四川省7000万人口输出了350万子弟兵奔赴抗日前线,其中伤亡64万之多,当时全中国的抗日兵力不过1100万左右,而四川一个省输出的兵力就占了三分之一还多!

川军将士个个衣衫单薄,穿着草鞋,缺衣少粮,缺乏武器,经常是五六个人才有一把枪,个个都是大刀上阵,就是这样装备极差的四川人却成为了抗日战争中最顽强的部队,四川军队慷慨赴死,以劣势武器,无数次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殊死决战,无数四川男儿战死在了全国各地,魂归异乡。

四川明明没有被日军攻占,却付出了比很多被侵略省份更大的牺牲,这就体现出四川人的豪爽,爱国情怀,大义之下,以国家利益为重。

四川人民更是作为大后方贡献的可歌可泣。工厂昼夜生产武器弹药不停歇,为了打通抗战交通线,四川200多万民工担起了川陕、成渝等公路的修建。150万四川人在半年建起了德阳,广汉,温江等十几个机场,盟军第一批B29轰炸机就是从成都起飞轰炸日本本土。

8年抗战期间,四川人民更是捐粮捐物捐钱不断,源源不断的输送兵源,有力支援了全国抗战。

日军也深知四川大后方的重要性,多次谋划侵略四川但因为四川军民的同心协力没有得逞,就派出飞机昼夜轰炸四川,四川人民饱受了日军6年轰炸之苦,死伤百姓无数。

日军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到处都能碰到操着四川话四川兵,无数的日本侵略者死在了四川人的手中,所以对四川的仇恨也是极其强大。但因为四川军民的齐心协力抗战而未能得逞。


王松林


我也答一下。

最近发现国党民国抗日名将网上变得越来越多。

我讲一个哈儿将军的故事,非嫡系,非名校,38年自募义兵出川抗日,39年收复余杭地区,42年击毙日军中将、少将各一只。

中将光杆,能打能抗,还能收复失地,还能收日军高级将领的人头。

"抗日名将"拿战果来比把[捂脸][捂脸][捂脸]。

既然说川军。就说说大家都喜欢的范哈儿吧。


1938年川康整军。哈儿将军晋升为光杆司令,第八十八军军长,没办法,只能回川自募。在四川编了4个团,但武器破旧不堪,就是这样的部队,这是当年部队行军的照片。

39年初,哈儿将军带着八十八军出了川,在江西东乡一带同日军作战;次年夏,又转移浙西作战;冬,调太湖张渚地区担任防守。日军第二十二师团长土桥一次指挥敌伪.两万多人进犯,在宜昌一带展开激烈的拉锯战。范亲临第一线督战,终于击败日军。收复余杭地区。八十八军升格为甲种军。



就是这样的军队,1942年击毙日军十五师团长酒井中将,击伤四十师团少将旅长河野。开日军将军在战场上被挂之先河。

老蒋一看,哈二哥厉害👍就把哈二哥挂一空职第十集团军副司令。又把他的部队拆散整编了。

此人就是范哈儿,人家连抗日名将都不是。

领的是四川出来的苦哈哈。打出了如此的战绩,这就是当年的川军 。

19.05.19 晚间随笔


笨笨伯伯


从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中,我国出现了很多抗日英雄,很多家庭更是支离破碎,就在这个国难当头,家国难保的时候,我们四川的军人是怎么抗战的呢。

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共有七个集团军,还有一军一师一旅,共计四十万人,先后开赴前线浴血奋战,此后四川每年都向前线输送青壮军人,人数令人震撼,抗战八年中,四川提供了近350万兵源,是全国最多的省份。

四川不光兵源多,作战更是勇猛,真正做到视死如归的精神。在台儿庄战役中,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据守藤县,日军主力矶谷军团以重炮飞机猛攻,弹尽粮绝,王铭章在县城指挥中心收拢残部顽强抵抗,腹部中枪倒地,部下去扶她的时候,王铭章叫到:别管我,老子死在这里更好。日军怪叫着过来抓大俘虏,王铭章周身是血,奋力的爬了起来,大声喊到“杀敌,抗战到底”,然后用对准自己的脑门“砰”的一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时还有300受伤的川军官兵,都不愿当俘虏,他们同时大喊“小日本必亡”以仅有的手榴弹爆炸,生命消失在烟雾中……。李宗仁后来回忆到没有藤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川军团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奋战,不计牺牲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篇幅有限就不多多举例了,

川军的足迹遍布全国,几乎所有的对日大会战中都有川军的影子。在八年抗战中川军的牺牲人数也是国家最多的。名族存亡之际,他们以国家和名族的利益为重。深明大义,慷慨赴死。现在的我们要为他们致敬,我们的英雄永远不能忘记。


人生常态变幻无常


川军以及四川籍军人,为抗战所做贡献之巨大,在全国首屈一指。



抗战期间,四川征兵2,578,810人,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的1/5,居各省之冠。川军前后参加了正面战场的28个大型会战和战役。战后统计,川军及川籍军人,伤亡、失踪共计619,283。其中阵亡263,991人(含将官4人),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

川籍军人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各省之冠。


月下没有花


我认为非常厉害。川军虽然内战软弱,但是抗战疯狂,立下“日军不退不返乡”的誓言。

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无数中国军人为了抵抗日本,放下曾经的恩恩怨怨,联手作战。其中有这么一支军队,打内战的时候像弱鸡一般,鲜有胜绩。然而在抗战中,却以落后的装备死磕日军,让日军都深为佩服。

抗战前的中国,内部军阀混战,李宗仁的桂军、阎锡山的晋军、刘湘的川军等各派军阀自立门户,还经常互相打仗。我们今天说的这支军队就是川军。在军阀混战的时候,四川内部更乱,一个四川省却混杂了诸多武装力量,而且相互征战。后来,刘湘统一了四川,被称为“四川王”,并且易帜,形式上归于中央管理。

不过这支川军在内战中很不给力,经常被红军追着打。刘湘曾经有一支“神仙兵”,一手拿着烟枪抽大烟,一手拿着步枪冲锋,在刘湘统一四川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和徐向前作战时,很快便败下阵来,“神仙兵”的统帅都吓得闭门不出。像红军梭镖队攻占湘军阵地、主帅差点被生擒、武器装备被大量缴获的事情层出不穷。从这里来看,川军团似乎没有什么战斗力。

然而,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支曾经被人嘲笑的川军部队,却做了很多让全中国人民都尊敬的事情。在出川前,川军将领就立下誓言:日军不退,川军绝不回乡。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做到了。四川出兵出枪出民工,在抗日战场上大显神威。

在台儿庄战役中,正面防守滕县的便是四川将领王铭章。在面对武器装备远远超过自己的日军精锐时,王铭章和122师的全体官兵没有一个选择逃避,而是正面迎敌。激烈的战斗进行了整整三天三夜,最后122师全体阵亡,战后日军也感叹这支部队顽强的抵抗意志。

滕县防卫战只是川军团在抗日战场上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玩命抵抗日军的战役在川军团经常发生,而像王铭章一样的川军将领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在团级军官中,川军团一共有四百多名团级干部牺牲在抗日战场上,而出川的六名中将里有四名殉国。当然,川军团也击毙过日军师团长酒井直次,在抗日战场上的作战能力让人刮目相看。

川军团虽然在内战中表现软弱,但是却非常具有民族大义,所以在面对侵略的时候,能够奋勇杀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川军团很厉害!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川军很厉害,川人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因为四川多山地势险恶,四川人民过得很苦,但是也磨练出了不怕苦的好儿郎,自古川人多英雄。

明朝的女英雄秦良玉,率领的白杆兵骁勇善战,从天启年一直到崇祯末年,不断为朝廷征战,多次和清军还有张献忠交过手,力挽狂澜于既倒。


到日本全面侵华的危亡时刻,川军出川了,想起这一幕我是热泪盈眶。350万缺衣少吃,拿着破枪的可爱的川军走出了安全的大后方。台儿庄战役王铭章率领122师守藤县,无一人后退死战到底,为台儿庄最后的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哪里危险哪里就有川军的身影,八年抗战65万川人牺牲在了异乡,受伤残疾的更多。

川军英勇敢战他们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向为国征战过的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