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二中老师因体罚逃课学生被县教体局解聘,会有民办学校向她伸出橄榄枝吗?

布衣教师


五莲县二中杨老师因体罚逃课学生被县教体局解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事件。这个事件的发酵,更让大家清楚的认识到了家长、学校、老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因为一点小事儿,家长可以任意到学校闹,把小事儿闹成大事,而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在处理老师与家长矛盾时,偏袒学生,重责老师。所以老师只能在家长,学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夹缝中工作。五莲县二中的杨老师,因学生逃学而重责学生,被家长碰瓷儿,赔了医疗费不说,反而被五莲县教体局解聘,并列入黑名单,这就是最典范的例子。



杨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结果却如此惨痛,杨老师会有什么感受呢?事情的发酵,让全国的教师如何去评价呢?在评价中得到什么样的结论?今后全国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还敢不敢管学生?诸多问题,我们的家长该怎么想?

通过这件事儿发酵,会使所有的教师认识到教育这个行业已成高危行业。大家在教学工作中会持消极态度,这种消极态度就是,不要没事儿找事儿。学生在学校违反纪律,调皮捣蛋,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待工作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学生学习不学习无关紧要,只要每一天平安无事就行,坚决不能让杨老师的事件在自己身上重演。

以后像杨老师这样认真负责的老师,敢于冒着危险去管理学生的老师会逐渐减少,假如所有老师都这样了,吃亏的是谁?受害的是谁?这将直接影响着这一代孩子的前途,往大处说是国家的前途。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五莲县教体局撤销了对杨老师的处分决定,还杨老师以清白了。但是这件事儿对杨老师产生的后续影响不会随着处分决定的撤销而消退。在处理老师与学生的矛盾时,重则老师不是明智之举。



杨老师在全国这样的大环境下,还能够去管教学生,确实是一位好老师,好老师就会有好学校聘用。我相信,会有人慧眼识英才,把他招聘到私立学校去,让他在私立学校更好发扬她爱岗敬业的精神,发扬她忠于职守的精神。

我们期待着,期待着杨老师尽快抹去心灵上的创伤,抹去身心的疼痛,以崭新的姿态,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的面前。


寒韩寒


我儿子读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非常严重逃课事件。

那时因为我工作性质常出差,孩子母亲三班倒上班,中午吃饭委托班主任老师照顾。

有一天老师下午给我打电话,说我儿子一天没有去学校上课,让我回家把儿子狠狠揍一顿,要让他长记性,不要随便逃课。

下午五点多钟,儿子回来了,我问他今天去那了,他说是一个陌生人带他去冶钢游泳池去游泳去了,我当时气疯了,用皮带狠狠地抽了他一顿,他妈妈看着流眼泪不敢管。

一个八岁孩子到了无法无天地步,敢随便和一个陌生人出去一天,万一是人贩子怎么办?

那是八十年代末,儿子读书自己起床,吃早点,坐公汽上学,回家,从来没有人接送。

我儿子也是独子,从不惯他,读书时交待老师,不听话替我打,不怪你,感谢你。

这位杨老师可悲的是学校,交体局,家长没有一个人替她说话,其实她是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

如果这个学生逃课,出现了和我儿子那样事情怎么办?儿子那个年代治安稳定,如果你孩子逃课被人贩子拐卖了你会追责老师吗?

起码学生家长,校长应该站出来为老师说句话。

文教局这样处罚实在过份,可以处罚老师扣奖金,没有权利剝夺老师工作权利,特别是黑名单制度。

把戒尺交给老师是自上而下一致呼声,我们希望教育出对社会有用的人,不是培养温室的花朵。

现在的孩子骄生惯养,父母惯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惯着,老师惯着,难道都让他们想上天?

我不希望老师得过且过地教学生,那是一个读书育人的地方,不但让他们学习了文化知识,同时要教育他们怎么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在的人自私向钱看,是与我们这些年教育导向有一定关系,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行为。

河南学生打老师案引起了全国关注,不能因噎废食。

我希望把戒尺还给老师,学校,交体局应该为老师发声支持,五莲文体局就这一行为应该向老师道歉。


王老歪49681976


就五莲二中杨守梅老师体罚逃课学生被县教体局解聘并上县黑名单一事,作为一个退休老师,我谈几点看法。

1,报导说,杨老师的确是一个特优秀的老师,这是她工作勤奋的现实状况,也是她努力拼博的光辉历史。但对逃课学生体罚在当今教育的风口浪尖,是她的失策,也是她的不检点、不理智。

2,学生逃学,这是一件非大非小的事,一是耽搁了学习,二是学生不在教室,处在无监管状态,有风险、不安全的因素,作为班主任老师,教育学生,而且要郑重其事地教育,这是没有二话的。

3,杨老师在教育学生逃课的大事件中,方法简单地使用了体罚手段,虽在目前属于禁止之列,但所幸体罚的形式和手段并不强烈,也没造成恶果,明事的家长有可能不会计较杨老师的越界,甚至会从孩子的学习和安全角度出发赞扬老师的认真负责,和老师合力一起教育孩子。

4,在这种情形下,虽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内部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严于律己,把好关,对杨老师的过界教肓可以批评、教育乃至记过处分,都是必顺的,也是恰如其份的,逼其认识,责令其不再犯,老师们都能理解和接受,这样符合了一贯教育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基本精神,教育人重在救,不在一棍子打死!而今对杨老师的处置,看似维护了法律,但既不符合治病救人的精神,也不符合民心、人情,有了一些无限上纲、杀鸡吓猴的味道,不科学!

5,说一件大家高兴、稍宽心的事:我刚才在网上看到,上级主管部门已经给出答复,允许其它学校聘用杨老师。

受伤住院中的杨老师:大家等你痊愈归来!




钱德铸


还记得在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一位曾经在中东旅居多年的英国老人回忆过这样一件事。1975年他在巴格达的一所贵族子弟学校教英语,有一次上课时有个小男孩总是不停的在下面说话,这位老师忍无可忍拿起教鞭抽了这男孩手心十下以示惩戒。而校长知道后吓得差点晕过去,因为被打的小男孩叫库赛.侯赛因,而他的父亲就是萨达姆.侯赛因,库赛是萨达姆最喜欢的小儿子…老人后来回忆说当时他也被吓坏了,但是库赛第二天还是来上课了,而且变得老实了很多,虽然下课后还是很顽皮,但是上课时从此再没违反过纪律。老人忐忑了大概一个月,后来终于忍不住问了库赛有没有把挨打的事情和他的父亲,也就是萨达姆说?库赛说:当然说了,可是我的父亲听后伸手拿起桌旁的手杖,狠狠的敲了我脖子和后背好几下,然后让我滚出去…


羽林21


我也当过老师,那是70年代的事了,记得有一次正上算术课,突然一个女生尖叫着跑出教室后来大哭脸都变紫了,我被这情况吓到了。后来一了解,是坐她后排的一男生拿了一小耗子放她衣领里,小耗子钻衣服里面去了。。。。。我气死了,一把拉他上讲台就是两顶子打他头上(是很生气很用力的那种)还罚他站到下课。第二天他妈妈来学校找我,说头上长两包问我为什么打他?我给他解释后也把他气惨了说,老师你打得好,下次不听话你照打。。。。这学生以后再也没发生过捣乱的事也很乖。。。。。


用户9474070822649


从小我的学习就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偶尔也会有失误。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次期中测试我把作文写偏题了,25分的题,被扣了20!得了80分,当时班平均是83。老师说过,考不到班平均的,差几分就打几下。那一次,一直被老师喜爱的我仍然被叫上讲台,挨了三下!当时流泪了,感觉很委屈,但就在那一刻,暗暗下定决心,以后绝不再审错题!从那以后,我的作文再没出过错,语文成绩一直稳居班里前三!那是我上学生涯中唯一一次挨打,但给我的教育意义却是终生受益,每次不管大考还是小考,我都很细心地看题目。

我相信,大多数对学生“动手”的老师出发点都是好的,没有无缘无故的惩罚,他们只是希望自己的学生长点记性,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能够变得更优秀。老师,是这个世上唯一用心用情爱着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学生的人!

只要不过分,适当的惩罚是有用的。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不要寒了老师们的心!


秋水寒17078


五莲二中教师对逃课学生用书本打一下,就以体罚为由遭处罚并开除,这简直是粗暴和武断,是对有事业心责任感教师的陷害!如果该学校及教育局不正视和慎重处理,不立马纠正已做出的不当处理,那今后出现跳起来打人、飞起来咬人的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渣子侵犯学校及师生利益时,我看你们又作何收场!教育定力要有,教师教育惩戒权要有,学生利益要维护,但过激的不当的过分的失道的民粹思潮不可随流!否则,出现不敢教、不想教、不能教、不实教的现象咋办?

当然好教师一定是颗金子,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会发光。这方不行,那方行。只是太可惜,太伤心伤情!


东方G819


最近不断有媒体报道,五莲二中女教师因为用课本儿抽打学生,被当地教体局责令学校不得与该教师签订续聘合同,以及停扣发一年绩效工资等等,这样严肃的处理决定。

了解了整个事件的经过以后,我对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这样的处理表示不理解。因为这个事件当时学校已经做了相应的处理,向涉事学生家长道歉,承担医药费用,取消评优评先,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党内严重警告。

我觉得这样的处罚对于一个老师来讲,已经可以起到了治病救人的作用。作为老师的娘家人,教育主管部门为什么要再加重处罚?把一个过去优秀的教师推向了职业生涯的终点,解聘,而且还不能签订任何续聘合同。

在整个事件中,可能更多的人倾向于未成年的学生,因为他们未成年,我们可以包容他逃课或者旷课这样的错误。我觉得高中了,已经接近成人了,对自己有些行为对于错,是否也该去承担相应的责任?

老师向学生家长道歉的同时,学生是不应该还向老师来道歉,对自己逃课这样的错误,也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老师体罚学生固然有不对的地方,老师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其实看到这样的新闻报导,我更多的在想,有些人可能呼吁将教育惩戒权还给教师。虽然说惩戒权跟体罚与变相体罚有着本质的区别。

作为一名基层老师来讲,这样的惩戒权我觉得不要最好,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有度的把握,弄不好就变成了体罚与变相体罚孩,教育了别人的孩子,丢了自己的饭碗,确确实实得不偿失。

所以很多同行在,一些文章中说以后应该如何管学生确确实实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管到什么程度?让不少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最近中央有关文件也提出将教育惩戒权,还给老师,但是我觉得更多的可能需要具体的操作方式方法,谁来惩戒,谁来监督?

惩戒的措施方法是否被学生家长所认可,这是值得各位教育专家深思研究的问题。所以如果说呼吁教育惩戒权还给老师的话,我更多的是呼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再让老师为惩戒权而烦恼。

题主所说是否有民办学校会向这位老师抛来橄榄枝吗?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人的打击确实非常大,可能这位老师目前需要做的是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未必以后要去做教师这个职业,很多人可能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阴影。

所以短期内估计也不会有学校向她抛出橄榄枝,自己可能经过调整以后,认真思考将来是否还要从事教师这样的职业。


汇智坊


我小时候从1年级到6年级都挨老师揍。犯错后,老师惩戒时都必须主动把手伸给老师(否则会被揍得更厉害!),有时手被打得肿了象馒头,甚至十天半月都握不了筷子,事后还得把家长叫来,家长还得陪不是。回家少不了又挨揍。我不怕被老师打,就怕叫家长来学校。我爸到学校就说:“给老师添麻烦了,感谢老师教诲,孩子不听话尽管打,教鞭被打坏了我给老师买新的!”我发现一个现象,越是调皮捣蛋被老师打过的孩子越是懂得感恩,长大后越是去拜访老师的多,也更有出息。同样也发现了一个现象,从小娇生惯养没挨打的孩子成年后越是承受不了挫折,越是不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约束和自我身心调节能力都相对差些。我女儿大学实习期竟然有四个孩子确诊抑郁症,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家境好从小娇生惯养的公主。


五月红棉


这个事件最让人沉思的地方,其实是在于惩罚和体罚的界限。

我们当前的教育是提倡惩罚的,打学生固然不对,可是打的方式、程度等等,都是值得考量的。如果五莲二中的老师将两名学生打伤了,开除她无可厚非,可是……

笔者尽可能的获取信息,却并没有发现两个学生的伤情。而且,老师是用书本抽打,试问,一本书能把人打成什么样?一个女老师用书打学生,甚至都不会痛。

所以,这件事情典型的小题大做。这个老师有多优秀,各种奖项足可以管中窥豹,毕竟没有成绩,就没有奖项。而如此作为之下,却弄了个解聘,也不知道各位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想,难道就应该集体放任自由,对学生毫不惩罚吗?

对此,我们必须清晰明确惩罚和体罚的关系

对于现行教育体系,实则是有两点可以明确的,第一,我们的教育体系明令禁止体罚,任何形式的体罚都不应出现,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惩处办法。

第二,我们教育体系实则明确了惩罚存在的必要意义,提倡以适当的惩罚对学生产生督促。

也就是说,我们是明确鼓励适当的惩罚,并明确禁止惩罚的。在该问题的背景之下,五莲二中的这位老师,其行为到底是惩罚,还是体罚,我们势必要对其清清楚楚的探讨。

如果是惩罚,那就没错,对于闹事的家长,其实可以考虑对其孩子劝退,毕竟教育机构应该顾及更多学生的利益。

如果是体罚,那就应该惩罚,并根据体罚的程度进行惩罚,不是有一点问题就要彻底打压,彻底的让这位教师没活路。一个错误的,或者所谓杀鸡狗猴看的惩罚方式,只会让其他教师群体寒心。

于此,笔者只是认为,这位五莲二中的老师,其行为充其量构成轻微的体罚,如果只是用书本来拍拍,顶多算是惩罚。而对教师这样的惩罚结果,过了!

最后说说“橄榄枝”的可能。

题主在问,有没有可能一个民办院校会向这位老师伸出橄榄枝,笔者觉得很难。

因为这位老师已经被纳入黑名单,这是非常严厉的一个惩罚,黑名单就是这个人信用上的黑点,她在教育领域立足的可能性并不太高。

虽然题主非常明确的扔出了民办院校这个概念,但是不要忘了,民办院校也是注册的教育机构,其仍旧需要按照社会规则来完成自己的教育工作。

那么,当这位教师已经被拉入黑名单的时候,纵然她再优秀,也很难进入教育体系内继续作为一名老师。

当然,民办学校之外还有补习机构,这可能才是五莲二中这位教师未来发展的方向,一个熟悉教育内容,并且能够带出优秀学生的教师,她并不会离开这个职业。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是笔者,可能就放弃教师生涯了。因为这件事,会让人觉得寒心。

综上,笔者只是认为这件事情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处理态度,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做法,对于学生的发展无益,对于教育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