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后发生的暴力催收行为,责任应该由催收员来承担吗?

Serena丶Du


网贷、民间借贷与非法暴力催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行为与概念,网贷、民间借贷是:法律定义是属于民间借贷纠纷,借贷当事人双方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正常合理合法的催告借贷人也是能接受的、法律法规也是允许的!而非法暴力催收完全是剑走偏门,置法律法规于不顾、置借贷人精神、名誉生命而不顾、严重侵害了借贷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生命权,是属于刑事案件的范畴了!



网贷与民间借贷属于民间正常合理借贷行为,那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于法于理都应必须履行的义务!但君子爱财 ,应取之有道!违法违规网贷P2P吃了上家、坑下家,它们是用天下最卑鄙、最无耻、最下三烂的坑、蒙、欺诈、骗获取不义之财,带血的财富赚的盆满钵满!等同于谋财害命,违法违规网贷P2P与非法催收行为是在用软刀子杀人,是我国法律法规制度绝不允许的行为。

法律规定:出借平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催收公司、催收人员的个人非法催收行为与手段是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往往是恰恰相反、催收公司与催收员的催收行为出借平台是完全知晓的、有些还是网贷平台催收部门的员工、那网贷平台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了!


P2P等于狐狸加匕首


暴力催收行为产生的后果,主要责任是由催收公司来承担,但是具体实施了催收行为的催收员,以及其主管,也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总体而言,催收公司和催收员,一个都跑不掉,都要承担责任。如果公司又是没有催收营业范围的黑公司,那处罚更严重了。

先看一个案例。2018年,非法小额手机贷款软件“财小仙”,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进行宣判,非法网贷平台赔偿6万元给借款人,催收员,因为曝光借款人私人信息,冒充司法人员进行恐吓,编造虚假信息对借款人造成了名誉损害,最终被判有期徒刑一年。

那么催收人员可能以何罪名进行起诉呢?如果被认定有组织的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手段强行索要债务,扰乱欠款人及其近亲属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可能会同时构成诈骗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强迫交易罪,具体罪名视情节中选择一种定罪,进行单罪处罚或者数罪并罚。

那么哪些行为会认为是暴力催收?上门采用暴力手段,那肯定属于暴力催收。非法拘禁欠款人那也肯定属于暴力催收。但是很多网贷都是远程进行催收,也可能构成暴力催收哦。“没有经过借款人同意,私自拨打通讯录好友或威胁侮辱借款人通讯录好友”,“P图群发,曝光借款人个人信息。”“冒充国家公职人员,对借款人进行威胁恐吓”。最重要的是最后一条“非法催收利息超过国家规定以外的部分高额逾期费”。

遵循的法律就是2017年3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所以催收人员千万不要以,我只是个打工仔,我只是个员工为借口,认为我所做的事都是公司布置的,所以我不需要负责任。这个借口是没有用的,针对违法事情,你可以拒绝接受工作任务,你可以举报公司,但是如果你做了,你就是同案犯。

未来针对非法催收,打击会越来越重。所以催收行业不是一个光明有前途的行业。目前90%的催收公司都是没有经营资质的,那就属于黑催收,随时可以打击。有着经营资质的合法外包第三方催收公司,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一定要在国家规定的法律红线内,实施其经营行为,否则未来也一样打击。

记住国家打击黑网贷,只针对三类人判刑,一类就是主犯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一类就是从事洗钱等财务收支人员,还有一类就是催收人员。

如果有着任何网贷问题,可以关注德先生,并私信。现在德先生有圈子“网贷帮你忙”,可以在德先生主页找着并加入,将自己的问题列出来,德先生会给你解决。


匀枫财技大兜底


逾期和暴力催收是两回事,借款人逾期属于违约问题,就是没有按照合同履行,而暴力催收是没有任何约定的,谁的合同也不会写上如果逾期可以辱骂借款人和通讯录内好友,甚至可以拘禁之类的文字,因为平台比谁都明白,一个是违约,一个是违法,概念不同,为什么不写,因为平台是想赚钱,不想担责任,如果借款人不还钱是有法律条款约束的,可以起诉,法律并不是没有给平台这个权利,法律还有规定如果起诉费用是可以由被告承担的,那如果采取暴力催收,借款人第一时间绝对是抵触还款,借的是钱,不是尊严。也许有人说,没钱还谈什么尊严,那好,没钱的人依旧有人权,就算你杀了一个乞丐,看看法律会不会叛你死刑。现在我敢说,没有一个平台敢站出来说自己是绿色催收,甚至还有的平台雇佣水军说自己伟大高尚,和聚投诉上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我们这里拥抱监管,绿色催收。一边是聚投诉上面清一色的超高利率暴力催收的投诉,这种掩耳盗铃伎俩才应该被人唾弃。


加勒比海带


司法实务的套路贷案件中对于暴力催收行为责任的承担,不少公司老板会说是员工做的自己不知情;员工会说是老板指使我做的,我只是打工的不应当担责。

正是因为这样的口供反而使在案的有罪证据串联起来,最终办案机关认定催收行为是员工受老板的指使、授意实施,因此都需要承担暴力催收的刑事责任。

此类套路贷案件中,一般都是认定老板等公司主要责任人员为主犯、甚至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员工视参与程度区分主从犯,这是一般的原则。

但是此类案件还有一种现象,即公司的部分股东当初入股时只是知道公司在放高利贷,但是公司具体经营管理其并不参与,部分股东主张自己并不知道公司后续会有不当催收行为。

司法实务中也确实存在部分股东是受亲属、朋友要求参了一点股,甚至是在某个股东的股份中分了一点给他,对于这部分涉案人员我们不能说全部都无罪,但也不能一捆子打死,确实是要结合全案的证据,审查其参与了哪些涉案行为,以及能够推定其主观上的认知内容。

比如对于公司不参与经营管理的股东,有的会构成涉案的全部罪名;有的会成立诈骗罪,但是不构成敲诈勒索等后续催收相关的罪名;甚至一些确实没有参与、也不知情的股东,没有认定其罪名的。

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因为很多员工最终会被认定为从犯,往往就是审查其个人参与了哪些行为。比如一个套路贷案件可能会有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罪等罪名,但是某个员工完全可能只构成其中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罪名,包括只对某个罪名中的部分几起行为承担责任。


诈骗犯罪辩护金翰明


上征信正规平台比如招联,来分期,也是暴力恶催比肩714轰炸式,来~分~期还到处说借款人逾期几天一千就上报法院上门抓人坐牢。恐吓威胁本人和通信录的朋友亲人造成骚扰和借款人名誉损失,说难听造成借款人没工作还款其平台和催收也必须要承担一切经济赔偿吧。真实平台逾期就上征信的催收还装样子说申请延期哄和逼你没钱四周借款和申请别平台还,实际平台安时发短信体提醒逾期要什么时候还清才能消记录,事实好多借款人都是因恶意催收爆通讯录损害个人名誉才不还。一面合法上征信另一面违法暴力催收恐吓。


猪头大吉大利


应该深查那些民间借贷和网络借贷,那里也是滋生黑恶势力的肥沃土壤。贷款时怎么不去进行了解、放款前为何不爆打通讯录?其目的就是获非法暴利取不义之财,他们所采用的手段都是诱骗欺诈让更多的人上当。一旦还不了款就露出狰狞面目,利用恐吓威胁、上门催收甚至非法拘禁、泼漆毁锁等软暴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破坏了安稳和谐的社会和美满幸福的家庭。国家、政府早该出重拳整治,严厉打击、坚决取缔以及彻底摧毁!


追时尚90661311


网贷逾期后发生的暴力催收行为,催收员要承担责任,但催收员不能承担所有责任。

暴力催收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那么具体的催收员当然要承担具体责任。

但同时,暴力催收行为基本上是网贷平台有组织的行为,所以网贷平台要担负主要责任。

总之,网贷逾期后发生的暴力催收行为,其责任由平台与催收员共同承担,一个都不能少。

网贷本来是属于普惠金融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对于解决部分急需用钱的小额贷款用户有现实的帮助。但中国的网贷,逐渐偏离了方向。很多网贷平台不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经济,而是为了放高利贷。

高利贷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借的起但还不起。可能借款一次几千元上万元,还款的数字就不知道。

很多年轻人,甚至年轻的大学生,不知道这里面的风险,借款时候很干脆,到了还款的时候才知道,掉坑里了,这个坑还无比深,跳都跳不出来,爬也爬不出来。

这时候,网贷平台就无所不用其极,以威胁、侮辱、暴力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借款人催收借款,包括高利贷带来的无限放大的利息。一些借款人不堪侮辱与暴力威胁,甚至以自杀来逃避。

所以网贷暴力催收,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安定良好的生活,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公安机关也加大了打击力度。

一般来说,借贷属于民间纠纷,但暴力催收就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两者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


波士财经


催债狗命苦呀!为了这点提成害人家,家婆人亡!妻离子散!随时都有被反杀的危险!欠了钱还达上一条命!广西催债反杀案就是很好的例子!



品膳添私厨房


网贷暴力催收是属于不合规行为,国家近几年也在管控关于暴力催收的行为,而大多数暴力催收表现为对债务人或第三方联系人进行辱骂,威胁,攻击性语言,或者爆通讯录的行为,还有诱导债务人借新还旧来偿还债务,冒充公检法等相关工作人员等都是违法行为。

而网贷逾期,虽然是借款人违约在先,产生的催收行为,但并没有规定要进行暴力催收,如果产生暴力催收的情况,债务人或第三方联系人可以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进行举报投诉,对电话进行录音留下证据。

而责任是否由催收人员负责,催收人员只是作为催收公司的雇佣员工,在上岗前期都会进行一番培训,而如果公司有规定不能进行暴力催收,但催收人员依然使用暴力催收,那么催收人员需要承担责任,但如果是公司行为,那就不是由催收人员来负责就能解决的了。


今融易说


请国家关停所有催收公司。欠债人跟平台签的电子合同,没有跟第三方催收公司签任何协议。催收这个公司就不应该有。平台把欠款人信息透露给第三方,为什么有欠款人询问第三的公司信息都不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