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由原子构成,可是原子为什么会有烦恼呢?

城市之鹿1



所有物质包括人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亚原子粒子组成——质子、中子、电子等),它们的能量为99.99999%,物质为0.00001%。想想看――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物质都不是固体物质,而是能量场或信息的频率模式。物质与其说是“某种物质”(粒子),不如说是“无物质”(能量)。我们的物理身体和物理宇宙的身体和所有的空间一样成比例地空着。我们物质实体和看似固体的宇宙的本质是它们都是非物质的。



根据量子物理学,我们是一个巨大的无形能量场的一部分,这个能量场包含所有可能的现实,并对我们的思想和感觉做出反应,包括人类的烦恼。

我们的物质体和宇宙体都以光速变化着。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以它们真正发生的速度处理这些量子事件,所以它把宇宙的能量和信息解码成固体三维物质体的体验。



量子力学中的“观察者效应”表明,在亚原子水平上,能量对我们的注意力做出反应,变成物质。量子实验证明,电子(构成原子的亚原子粒子的一部分)同时存在于不可见能量场中无限的可能性阵列中。所以,一个粒子(物质)只有在我们观察到它时才能在普通的时空现实中显现出来。意识到这一点,思想和物质不再被认为是分离的,它们本质上是相关的,因为主观思维在客观的物质世界上产生了可测量的变化。

每一个人,以及宇宙中的每一种物质,都传播着一种独特的能量模式,这种能量携带着信息。我们波动的精神状态,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时不时地改变这种模式,因为我们不仅仅是一个身体,我们是意识,用身体和大脑来表达不同层次的思想。



保持心脏跳动的智能是我们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位于大脑中。大脑边缘系统是自动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大脑中,有特定的组织负责保持心脏跳动,这些组织由细胞组成。那些细胞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亚原子粒子组成,亚原子粒子主要由能量组成。

想想看,我们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都把注意力集中在0.00001%的物质现实上,而不是99.99999%的物质能量上。我的意思是,认真考虑一下,我们可能错过了多少。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烦恼是什么?是情绪的一种。更深入一点就是你体内多巴胺分泌减少,神经兴奋性降低,导致你大脑产生一种难受的感觉。换句话说,有生命的生物体,才会有情绪,才会产生烦恼。


对于单个原子来说,它不属于生命,没有意识,没有情绪,更本没有烦恼这个概念。而人虽然是由原子组成,但这些原子是先形成了分子,分子形成细胞,细胞在形成人。而人的意识,就来自于大脑神经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由细胞内和细胞间,分子的改变造成的。比如我们高兴,就是因为多巴胺增多,神经细胞变得活跃导致的。本质上,我们的情绪来源于体内分子组合方式的改变。

当然了,意识的形成复杂的多。一堆不能够思考的原子,竟然可以组成一个具有极强自我意识的生命,十分神奇。到底意识如何通过我们的大脑产生的,现在仍属于谜题。但相信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会对这问题研究清楚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原子绝对没有意识,也没有情绪,更不会烦恼,因为原子实在是太简单了。


科学探秘频道


很多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一种“自以为是”的想象和假设中不能自拔,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思考问题,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往往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人确实是由原子构成的,人由烦恼,这没问题,但人由烦恼并不意味着组成人类的原子也应该由烦恼。这牵扯到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概念和理解。通俗地讲,原子之间的组成结构和方式决定了是否拥有生命或者智慧,当然也有烦恼。

意识产生于物质,当然烦恼也是如此。单个的原子没有意识,当然也没有烦恼,但当原子以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彼此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就会有意识和烦恼的产生。

具体如何产生的,这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难题。但我们可以用一些通俗的例子更好地理解。

比如说,汽车是由铁组成的(当然还有其它材料,这里只是打比方),但汽车为何会启动会行驶?也是因为汽车内部零部件建立了某种关联,如果没有了这种关联,一堆废铁当然不会启动更不会行驶。

更通俗的还有电脑,也可以理解为是由一堆废铁组成的,但废铁以某种方式组合起来,同时注入了“程序”,电脑就可以思考了,同时也会由“烦恼”。比如,在计算机人工智能与人类高手下围棋时,人工智能确实很强,但在一些情况下,人工智能也会“方寸大乱”,对于人类来说一个非常简单的局面,人工智能也会“蒙圈”!

现实中还有蚂蚁的群体生活,单个蚂蚁的力量很小,但大批蚂蚁能够以某种形式建立起一种群体结构,这个结构就类似人类大脑,可以传递信息发出指令进行传播,让每个蚂蚁能更快更直接地分享信息!


宇宙探索


很简单,因为1+1>2。

我们知道,人类为什么要懂得合作?因为人与人之间合作可以效果倍增,只要方法得当,十个人干一个小时,要比一个人干十个小时能做到的事情多得多。这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1+1>2的合作效果。

而不仅仅是人这样的,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这样的情况。

比如说,单独拿出来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氮原子……这些原子都是非常普通的物质,但是由这些原子组成了氨基酸,然后氨基酸又组成了蛋白质,蛋白质的形态则何止是百千万亿种,这些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分子就可以组成人体,然后完成不同功能。

比如说,有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分子式和作用位置如下图所示),这种物质由我们的大脑分泌,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产生强烈的愉快的感觉,事实上我们生活中能够有快乐的感觉,跟我们身体在收到某种刺激之后大脑分泌多巴胺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然,为了让身体在受到多巴胺刺激的时候产生快乐的感觉,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的生理过程,这就是我们身体中的各种各样的生理结构“合作”的结果。但是你要是把这些生理结构剖开来看,都是最普通的原子。这就好像说,一块砖头很普通,但是不同的砖头通过有规律的方式排列起来,就成了拥有各种功能的建筑物了。

所以,原子不会有烦恼,但是由原子组成的人有烦恼,这是因为人是由不同原子通过极为复杂的方式组合起来的高等生物,不能简单用原子会不会烦恼来判断人会不会烦恼。这就好比说房子里面能住人,一块砖头能住人吗?这是一样的道理。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

感谢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走一波!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汽车是由金属和塑料拼接起来的,

金属和塑料怎么会违章、熄火和追尾呢?

人人都是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

学习了文化知识,建立了逻辑思维,

咋就偏偏把你漏了呢?




SoaPer


原子组成了自然界的万物。但是,万物之间区分很大,最大的区分就是,有些具有生命力,有些没有生命力。

也就是说,大家都是原子组成的,但是有些被组成了生命体,有些被组成了非生命体。

而只有具有生命特征的个体,才会有复杂的思维活动,才会继而演化出七情六欲,也包括了烦恼。



要注意的是,人类的这些七情六欲,都是演化出来的,这与人类的智力水平的提升有关。有证据表明,几十万年的人类先民已经对死亡有了深刻的概念。当种群中有人死去之后,同伴会用石头对死者进行掩埋。可见,很早的时候,人类就已经有了比较复杂的感情活动,否则他们不会对死者做出这样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人类这样的智能生物要拥有复杂的七情六欲呢?首先,人类的大脑在不断的进化,神经元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使得人类可以进行更多的复杂的思考,七情六欲就是思维的“副产品”。本质上,还是人类复杂思考的产物。



(神经元)

那么,为什么人类一定要进行复杂的思考呢?为什么动物就没有太复杂的思考和七情六欲呢?

这个就是人类与动物之间本质的区别。

人类和动物的身体构造,在生物学上没有截然分明的鸿沟,但是人类大脑足够复杂化,可以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而越高级别的思维活动,越能让人类拥有更好的学习能力,这些能力有益于人类摆脱愚昧,建立文明,而建立了文明之后,生产力被加速推动,社会组织制度更加严密和科学化,反过来增加了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

一切生命的本质动力就是为了生存。而生命是负熵为主。任何一个生命体系都会本能的,竭尽所能的对抗熵增,维系一个低熵的有秩序的系统。人类的一切特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对抗熵增。这样看,人类有了烦恼在内的七情六欲,并没有没有原因,归根到底,还是一种为了对抗熵增而自然演化的产品。



至于说原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拥有思维,那是无稽之谈。提问者并非这种意思。提问者是想问,原子没有烦恼,为什么原子可以组成有烦恼的存在,而烦恼从何而来。有些人不注意分析,所以有错误的解释。


怀疑探索者


世间万物,乃至整个宇宙的绝大部分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无论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是!

在不考虑原子还可以再分成更小的粒子的前提下,我们确实可以将原子当成是这个世界物质组成的最基础的微粒、或者说是“编程代码”。

不同的原子、不同的数量、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可以是一根没有生命、毫无思想意识的铁钉;也可以是一个有生命、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

正如计算机编程语言,如“C++”、“Pyhton”等等。

它有很多指令、语法和函数——我们可以将这些基础元素当做是编程语言的“原子”。

它们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出来,可以是完整的电脑操作系统、也可以是特定的应用程序、还可以是电脑病毒……甚至,它还可以成为高度智能化的AI人工智能!当然,它们也可以组成毫无作用、毫无意义的乱码。

注意,这里的重点是——排!列!组!合!

而非是基础元素本身!

电脑、手机的操作系统可能包含很多种编程语言的“基础元素”。但决定操作系统功能的并非是那些“基础元素”,而是它们排列组合的方式。

正如:人体由很多种元素组成,如碳氢氧、钙铁锌等等等等,但决定人就是人、决定人具有思想的,却不是那些原子本身,而是它们特定的排列组合的方式!

毕竟几乎同样的元素,也可以组成一只大猩猩、一头猪、甚至还可以是一锅肉汤……

我们可以这样说:很多种原子,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化合物(比如说水,H2O),而那些化合物又经过一系列的排列组合,继而构成了人类,人类是有智慧、有思想的。

但我们不可以忽略所有的过程直接这样说:原子构成了人类的思想……

更不能直接做出这样的假设:原子是有思想的!

所以,这个提问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实际上,这个提问是以两个正确的结论为前提的:

1,人是由原子构成的。

2,人是有思想、会感觉到烦恼的。

接着,提问者又认定了这样的假设——原子构成的人有思想,会感觉到烦恼,所以原子就是有思想的,会感觉到烦恼的。

最后,才有了“原子为什么会有烦恼”的提问。

这个提问最大的问题在于——提问者忽略了原子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相互作用产生生命、生命在繁衍演化中产生意识、继而产生“烦恼”这种情绪的过程,“一步到位”了……

这就好像软件使用者在使用一套应用软件工作,他知道软件是用C++编写而成的,然后软件崩溃了,他就问——为什么C++会崩溃?

在这里,C++若是真的有意识,它大概只能无奈表示自己很无辜了……

事实上,无论一个人是生老病死还是喜怒哀乐,构成他身体的基本元素、也就是各种原子都不会因此有任何变化。缺乏它们之中的某一种,比如说铁,会导致贫血,继而影响个人的心情,引起烦恼。但决定人是否会感到烦恼的并不是铁元素本身,事实上不缺铁的人也会感受到烦恼的。

可以肯定,一个人感觉到烦恼了,并不是因为构成他身体的元素感觉到烦恼了——如果构成人体元素真的有情绪,那么死人也应该有情绪、甚至铁钉、钙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碳粉、水等等等等都应该有情绪才对……

这可能吗?


鱼丸君的日常


人是由躯干、肢体、细胞、分子、原子……组成具相的身体,再注入气息、识知、意念、灵魂……,也便圆成一个完整的具相、具体、具能、具力的生命。

原子是世界万物之一的基本粒子,当然也是人体的基本粒子,同样具有一定的能量,而烦恼也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因此,原子也存在“原子的烦恼”。

不生不灭,不色不空,不实不虚,不有不无,不动不静……为“极”、为“道”……。但愿你能“般若如是菩提。”


素一8


原子没有烦恼。

由原子组成的分子有没有烦恼不知道。

由分子构成的生命有没有烦恼不知道。

只有由分子构成的生命并有思想的人才有烦恼。

人分解到原子状态也就和世界物质融为一体了。“天人合一”了,物我不分了,也就无烦恼了。

但只要活着,就达不到原子状态的。


淡淡一掬水


烦恼,思维等这些是宇宙、生命在几十亿丶百亿年进化的最高层次产物,思维细胞由特定规律原子组成,规律原子再组合成特定之分子,再规律分子组合成细胞。

原子就近有无烦恼情感呢?脑组织是最复杂和规律原子复合体,原子太简单,没有情感,但有活动反应。

原子能量增加,则内粒子运动加快,在生命体来说是兴奋,激素分必,活动增加,表现高兴。

反之原子能量减弱,则是抑制,生命体情感则是忧郁。

氧原子和铁原子二者能量大小不一,产生正负电性反应就是氧化反应。

也可说原子有最低等的活动思维意识,由能量大小和结构来决定原子之兴奋(激态),抑制(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