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祥《少年的你》,滕华涛《上海堡垒》,为什么同是流量结果却不一样呢?

每日汽车要闻


在我国近几年的电影史上,似乎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印象,那就是流量演员主演的电影在口碑和票房上都不会取得什么好成绩。

 

同样是大众眼中的“流量明星“主演,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和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垒》却经历了几乎两极分化的评价。截止目前为止,《少年的你》豆瓣评分8.4分,累积票房12亿。《上海堡垒》豆瓣评分2.9分,累积票房1.2亿。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么大的差异呢?

 

其实一部好电影必须具备几个要素:好剧本,好演员,好宣传。

 

从剧本上来说

《少年的你》的是一部讲述在高考前夕,被一场校园意外改变命运的两个少年,如何守护彼此成为想成为的成年人的故事,控诉的是校园霸凌。

《上海堡垒》讲述了未来世界外星黑暗势力突袭地球,江洋(鹿晗饰)追随女指挥官林澜进入上海堡垒成为一名指挥员,与灰鹰小队一起迎战外星侵略者的故事。

 

两者都是改编自IP原著,《上海堡垒》是根据江南同名小说改编,《少年的你》是根据玖月晞小说改编。 

《新民晚报》评价:《上海堡垒》的主题、剧情都缺乏新意。地球遭受外星人入侵,经过艰难反击最终击败了星际侵略者,这一核心剧情其实并不新鲜。从细部来说,外星母舰和“捕食者”的形态和空战场景,也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另外,该片在结构上也还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在片头,德尔塔母舰将地球能源“仙藤”抽取后,究竟给地球上的各大都市造成什么样的毁灭性后果,影片并未通过画面语言交代清楚。这些特效镜头固然耗资不菲,但是,如果这部分内容仅仅由画外音来呈现的话,显然难以带给观众足够的心理铺垫,也就使得上海这一人类保卫地球家园的最后堡垒的意义打了折扣。再从感情戏的比例来看,影片显然是把指挥官江洋和司令官林楠之间的微妙情愫作为了故事副线,但爱情始终是一种小我式的情感,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等大我情怀不能等量齐观。在影片中,这条感情线始终单线行进,没有和上海保卫战这一故事主线产生实质关联。

 

 

 

新浪娱乐评:《少年的你》把校园霸凌话题带入公众视野,相比剧情,现实更残酷。

 

社会学家李银河评:《少年的你》没有板起脸来“上课”,有个好故事,有可信的人物关系,演员有上佳的表演,特别赞扬易烊千玺是一个演技派好演员,这部电影很好地诠释了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孩子。

 

 易中天评:我给《少年的你》92分。使电影成为艺术的,是克制、分寸感和恰到好处。

 

所以从剧本和故事呈现来说,《上海堡垒》已经略逊一筹。

从演员上来说

《上海堡垒》主演鹿晗,舒淇。《少年的你》主演周冬雨,易烊千玺。鹿晗和易烊千玺都是没有受过专业科班训练的演员。(易烊千玺拍摄电影时还没有正式就读中央戏剧学院)。两人都是流量明星,都自带流量明星特有的光环和粉丝效应。

 

《上海堡垒》电影从确定主角开始就受到了各种群嘲,鹿晗的演技成为众人最为担心的地方。电影中鹿晗出镜的发型也饱受争议。作为军人,在《上海堡垒》中,鹿晗依然保留了小鲜肉和少年独有的厚重齐刘海,这个偶像剧一样的造型在一个科幻战争片里的违和感,令很多观众迷惑。

 

 

《少年的你》上映第一天,“易烊千玺演技”就上了热搜.第一次出演大银幕作品,易烊千玺交出的答卷简直称得上“惊喜”二字。演绎一个和他本人经历、背景完全不同的角色。身为优质偶像的他,如何揣摩一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问题少年”?这样的挑战,恐怕是很多年轻演员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但易烊千玺确实完成了,而且让观众牢牢记住了“小北”这个角色。

 

其次,在出演《少年的你》时,易烊千玺还未入学中戏系统学习表演。于是,剃寸头、化脏妆、学抽道具烟、被人狂扇耳光……一点点放下偶像包袱的同时,也让他一步步靠近角色。导演说,千玺是个特别有“同理心”的人,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让他能够对小北的心境与遭遇感同身受,才能在表演上更加准确。在大量的特写镜头下,观众清晰地看

到了他颤抖的嘴角、凌厉的眼神、一闪而过的微笑、眼角滑落的一滴泪……这样的细节对非专业演员来说尤显珍贵。

 

更难得的是,在和周冬雨这样公认的演技派对戏时,易烊千玺也完全接得住。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两人在狱中见面的一场戏,没有台词也没有动作,两位演员完全用眼神、微表情交流,笑中带泪的一幕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从宣传上来说

《上海堡垒》这部电影从年初的《流浪地球》上映开始就给电影和演员宣传造势,宣称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垒》能比拟《流浪地球》。还打着将国产科幻电影提升高度的旗号大肆宣传,甚至在电影还没上映的情况下就开始宣传演员的演技有多优秀。

 

《上海堡垒》选择以鹿晗作为宣传主角,因为主演是流量演员,拥有强大的粉丝基础。上映前期,导演滕华涛携手主演鹿晗参加了湖南卫视王牌节目《向往的生活》,也进行了全国范围内包括上海杭州苏州合肥深圳等地的路演,所有电影上映前的宣传工作都交足功课。

 

《上海堡垒》从上映之后就话题不断。“导演滕华涛谈《上海堡垒》争议:我用错了鹿晗”,“《上海堡垒》抄袭微博上某博主的原创素材” 等话题在微博上居高不下,官方道歉再道歉,也引起了网友纷纷吐槽。

 

而《少年的你》从拍摄完成之后就颇为波折。原定于今年6月27日上映,赶上暑期档。谁知宣布定档后马上又经历撤档。终于在今年10月22日低调宣布25日上映。没有参加综艺活动宣传,没有路演,没有任何其他大V转发加持。因为零宣传加上提前三天紧急定档,很多观众对《少年的你》并无太多了解。这是周冬雨凭《七月与安生》获奖后,和曾国祥导演的二度合作,这大概是影片最大的看点了。至于男主角易烊千玺,对粉丝们来说或许是期待满满,但对于普通观众,反倒成了影片的一个“痛点”。在这个“流量即烂片”的大环境下,起用易烊千玺,让人不得不为影片的品质捏一把汗。

 

《少年的你》走的低调方式,踏踏实实地为电影宣传,电影上映后凭借其过硬的实力口碑票房双收。电影上映后,各路大V化身自来水,毫不吝啬自己的美誉,对这部影片赞不绝口。作为主演的易烊千玺也得到了认同。

 

值得一提的是,《少年的你》拍摄小北和陈念剃光头的戏份时,导演和剧组的工作人员,一起陪两位主演剃了光头。正如导演曾国祥所说“我差不多在三个月前突然翻到这张照片,当时候就非常感动,想起那个时候所有人有多用心去拍这部电影。”监制许月珍也表示,这是一件很温暖很有向心力的事。

 

 

一部电影的拍摄,需要集结包括但不仅限于导演,编剧,演员,配音等多个部门的努力和心血。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够决定票房的多少和观众的评价,不管那个人是普通演员抑或是我们口中说的“流量明星”。









遺失的小木偶


一张剧照就能解释清楚。

下面这张剧照,是《少年的你》剃头戏之后拍摄的,四字弟弟和周冬雨剃完后,全组人员陪着他们也一起剃了。

前排左二是导演曾国祥。

能看出他们脸上有些疲倦,却依然微笑着。这是一群充满爱意之间的人们在进行创作的标志,创作的真挚感情融进了电影中,谁都能感受到。

反之,《上海堡垒》的导演滕华涛,在电影票房扑街后,说了一句:我用错了鹿晗。

这句话反映出最大的两个问题。

1⃣️是导演的不专业,在电影结束以后才明白选角这样的重大问题的失误。

2⃣️是导演和演员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像《少年的你》剧组中人员的关系一样亲密。并不是说必须亲密才能拍出好电影,而是,只有“亲密”才能让导演与剧组其他人员之前相互敞开,相互信任。

拍电影最重要的两点:

一是热情,热情带来动力。

二是真诚,真诚带来情感。

而这些都基于这个剧组,是不是由一个个相互信任的,真诚做事的人组成的。

《少年的你》是《上海堡垒》不是,至于流量,只是借口罢了。



明星嘚吧嘚


原因是曾国祥《少年的你》走的是低调方式,踏踏实实为电影作宣传,电影上映后凭借其过硬的实力口碑票房双收,作为主演的易烊千玺也得到了认同。反观滕华涛《上海堡垒》走的是高调方式,没上影前就把电影和演员吹上了天,电影上映后却没有达到宣传所说的水平,令观众反胃,最终遭受观众抵制甚至提早下映。

两部电影却结果反差甚大,虽然是主演都是流量明星,并且都拥有强大的粉丝基础,《上海堡垒》选择以演员作为宣传主角,得到的是演员扛不起票房,还落下了一身骂名。而《少年的你》选择以电影为宣传主角,电影在收获成功之时还带动演员本身,收获了一片好评!

综上所述,流量可以为好片锦上添花;也可以为烂片雪上加霜。流量+演技+硬品质,才是流量电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用阿米亥一句话作结束语:随着岁月流逝,我们的生活不断填充着各种名字,像废弃的墓园,或一堂荒唐的历史课。


张文禅


你要知道一部作品的结果不是只取决流量,虽然流量很重要,但一部作品是不能只靠流量的,《少年的你》是一部话题度非常高的电影,里面反应了校园霸凌事件,同时也呼吁了大众对于青少年的关注。无论从情节,意义还是话题度等方面来说都是很好的作品,一部作品的好与否,不是只取决于演员的。所以《上海堡垒》没有取得好成绩,并不是演员的错,而是所有综合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