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再下“进博大单”

在首届进博会上,电商平台的签单金额屡屡成为“热搜”事件。千亿订单的目标下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孕育的广阔空间。随着第二届进博会的如约而至,在纷纷宣布首届进博会阶段性目标超额完成的同时,电商平台继续加码进口业务,从商品到服务,从采购商到参展商,从“买全球”到“卖全球”,内容更丰富,角色更多元,范围更宽广,对中国消费市场的信心也更足。

汇聚需求,超额达标

“阿里巴巴去年进博会订下5年进口2000亿美元(约1.4万亿元)的目标,截至2019年10月31日,第一年目标已完成123%。有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2000个海外品牌入驻天猫国际,覆盖4300多个产品类目。”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11月5日举办的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阿里巴巴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的背后彰显了中国稳健增长的消费潜力。14亿中国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深厚动力。

同样完成目标的还有京东集团,11月5日,京东集团发布消息称,首届进博会以来,在国内消费需求的刺激下,京东已圆满完成了直接签约采购总金额近1000亿元人民币进口品牌商品的目标,这期间,京东面向全球供应商持续进行多品类多品牌的采购,借助于在物流、金融、技术等零售基础设施上的深度布局,助力更多进口品牌更好地了解中国消费者、更快地融入中国市场。

苏宁方面表示,借助首届进博会,苏宁与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北美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达成合作,并进行大规模采购,采购范围覆盖饮食类、日化类、电子类等进口贸易商品,以及版权、专利技术等贸易服务。首届进博会后,海外品牌在苏宁平台上的销售增长持续走高,苏宁平台上海外购商品销售增速始终保持在200%以上,成为所有商品类目中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丰富的进口商品,在培育国内高质量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可间接促进产业创新和发展;丰富的进口商品还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随着消费升级,国内的生产是无法全面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特别是一些具有地域特征的产品。

新机无限,再抢C位

乘着首届进博会释放国内巨大消费需求的东风,随着第二届进博会拉开帷幕,电商平台纷纷“摩拳擦掌”,希望在这个中国对外开放的大舞台“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11月5日,进博会开幕当天下午,苏宁国际总裁张康阳与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TA)主席卡尔洛·费罗签订合作协议。此次签约ITA将协助苏宁明年继续引进与共同推广超过150家设计、时尚、高科技的意大利品牌,其中有1/3都是第一次正式进入中国,如名女性家居服品牌La Perla、葡萄酒品牌Biondi Santi和香氛品牌Culti。这些意大利商品也将在苏宁双线渠道销售,特别是即将在上海等一线城市开业的高端零售独立店做大力的推广和宣传。除此之外,家乐福也将作为苏宁国际的重要零售渠道,后续与ITA携手引进意大利食品、酒水与饮料。

此外,本届进博会上,苏宁的采购合作计划还将呈现出多国家、多品类、多品牌的“三多”特点——加大在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力度,特别是意大利及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贸易及海外仓建设;在持续加强与国际知名家电、3C品牌合作的同时,持续拓宽快消商品供应链建设,进一步关注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大快消品类商品采购与服务贸易采购,进而完善苏宁全场景零售布局,满足品质消费升级的需求。

同日,京东集团则正式宣布未来三年的进口品牌商品采购额将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进博会期间,京东也将派出规模庞大的“买手团”,与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商签订采购协议,同时将与惠普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备忘录,在双方资源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

京东方面表示,已全面开放的京东跨境物流网络包含了十余个跨境口岸、110多个海外仓、近千条全球运输链路以及中国全境的配送网络,覆盖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为商家提供一站式跨境供应链服务。同时,相比传统零售,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能供应链体系更可以帮助电商平台精准预测消费订单,通过京东的智能供应链服务,进口品牌商即使远隔重洋也能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以设计生产出最适合中国人的商品。

“进博会提出‘参展一周,服务一年’,其实很多进口品牌并不了解中国消费者,此时,电商提供的用户精准画像等大数据就非常重要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认为,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不仅可以引领产销的双向认知,提升进口商品交易的诚信度,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进口品牌更好地了解中国消费者,通过消费需求的数字化实现渠道创新,更好地反哺上游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