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读书的“种子”

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发起“后天”读书会,“结伴+交流+分享”的模式已成为阅读新常态。

北京西郊百望山下,国防大学校园里书声琅琅,阅读热情弥漫四溢,一股拔节的文化力量应运而生。

研究生院3楼会议室,硕士研究生罗洪手拿激光笔,在台上讲述“我军若干著名战役指挥实践与经验”。台下,可容纳50 人左右的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他们中间,有学院领导,有机关干部,也有博士和硕士学员,有的是曾经的主讲,有的将在不久后走上讲台、分享读书感受。

每个月两期的“后天”读书会,研究生院已经举办了9场。在这所培养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最高军事学府,组织者半开玩笑地把举办读书会比喻成在“人才土壤”种草,而如今,草的种子已悄然发芽。

书剑铸魂胜战高徒

半年多时间,这个以学员为主体、以分享为主旨、以“书剑铸魂、胜战高徒”为主题的“后天”读书会,就已成为校园里的一个文化品牌,连接起不同班次、不同类型学员中的阅读爱好者。全员阅读该如何推广?研究生院用学员主导的活动探索,提供了另一种“打开方式”。

读书会宣传海报 右滑查看更多

在分享中打开不同的世界

是交流更是联合

初入“后天”读书会,学员刘彬感觉像是走进了另一个课堂。

拥有前沿战例素材、最新军事文库的国防大学,从不缺乏知识的储备和理论的拓展。然而,在刘彬入学的第一印象中,相对独立的住宿条件,不同专业学员的画地为牢,似乎更多体现着“闭门造车”的味道,缺少头脑之间的思维碰撞。一个学期下来,爱读书的刘彬发觉,真正能坐在一起聊书的人没几个。

今年年初,他走进了“后天”读书会,惊奇地发现,学员中喜欢读书的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多得多,“每个人都有自己专注的一个领域,每个人都像是一本书。”

硕士学员刘彬在分享读书感悟

这其实代表着大部分研究生学员的共同感受——起初总觉得自己像一座座“精神孤岛”,可一旦有了连接,都会感叹,原来自己并不孤单。

“后天”读书会的组建,缘起于2018级全日制硕士学员队几位读书爱好者的一次交流。去年年底,该队政治教导员陈龙抛出“如何在联合作战中更好地发挥政治工作威力”这个问题,同4位相关专业的硕士学员展开讨论。由于彼此志趣相投,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了不少灵感。

陈龙突发奇想,可否把平时的读书聊天活动固定下来,成立一个读书会。“读书太重要,可大家平时都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怎么化解这一矛盾?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结伴、分享、交流。”陈龙说,“每两周开展一次,每次一个主题,大家轮流主讲,职位不分高低,每次交流后,都会逼着大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孙宝龙院长对读书会进行点评

这一提议得到研究生院党委、大队党委和领导的和大力支持。成功举办第一期读书会后,该院孙宝龙院长将读书会推广到全院,号召全员参与。“读书会取名为‘后天’,是因为研究生院培养的人才是会打仗的高徒,是未来决胜疆场、制胜沙场的尖刀利剑。”孙宝龙说,成立“后天”读书会的目的是为了打破不同军兵种、不同职务、不同专业学员之间的交流障碍,提供共享读书成果、锤炼科学思维的平台,在学术交流层面也真正实现“联合”

机关领导对读书会进行讲评

为保证读书会质量,研究生院专门成立了以郭强等8名硕士研究生为成员的“后天”读书会学术小组,全程实施内容品质控制。每场读书会,除了主讲,还增设了用来点评主讲内容的副讲,以及串场的主持人。更关键的是试讲机制,读书会的几位核心成员会对主讲内容提前把关,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台前幕后的角色转换

是参与者更是创造者

举办两期后,“后天”读书会开始遭遇“成长的烦恼”。

即便成立了专门负责活动筹备的学术小组,“后天”读书会还是缺乏后劲和创新。“我们学术小组8名学员干得很累,但读书会的影响力并不大。”学员郭强说。他们意识到,如果按照旧有模式走下去,读书会内的交流虽然精彩,可辐射半径终究有限。

以学员为主要成员的学术小组定期筹备读书活动

创新的灵感来源于一位学员的无意之举。他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封“英雄招募帖”,号召感兴趣的同学对智能化军事课题展开集体攻关,居然收到广泛支持。

组织者开始反思:为何不充分调动每一位学员的创造力,让大家都来参与读书活动的组织筹备?

这种后来被比喻为“种子”的组织模式,开始重构读书会的活动筹备机制。任何一名学员都可以申请成为“种子”,他们是活动的负责人和组织者,由学术小组授权发起一场读书会,可以调动读书会的任何资源,联系主讲、主持人、筹备人员以及场地,并对活动的全流程进行专业化推进。

第一次担任“种子”时,学员刘建威既兴奋又紧张,就像遭遇了一场大考。由于他一直关注军事历史和军事思想领域,因此他联络了5名同学分别从这个领域的不同角度分享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感,竟大获成功。

学员刘建威主动申请担任读书会“种子”,负责主持筹办

台上,讲授者激情四射:既有从《论持久战》出发,强调要把认识和实践统一起来,善于从革命实践中汲取智慧并提出科学理论的,又有以《血色滩头——渡海登陆败战启示录》讲述的战例为脉络,对历史上十个失败的登陆作战的战例进行复盘,从失败中感悟胜者思维的,还有透过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讲述俄罗斯的战略传统文化,并进行深入剖析的。

台下,听众积极参与,交流热烈,原计划一个半小时的读书会延长到三个小时才结束。

创新并未就此打住。学员马艾云自发组织的分会模式,又让组织者打开脑洞。“如果仅仅靠两个星期一次的交流活动,收获还是有限,让我感觉意犹未尽。”专注于党建领域的马艾云跟几位同学一道,尝试着开启了党建分会的读书活动。分会以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执政能力为主题,兴趣相投者自发聚集,时间不定,规模虽小,但分享者更能沉浸其中。

按兴趣方向组成读书分会,人人参与,人人创造

“种子”加分会的去中心化组织模式,成为“后天”读书会又一灵活自主的组织形式。学员郭强将其概括为“人人参与,人人创造”,“让每一位学员都能体现价值,在锻炼中成长。”

“后天”读书会的影响力,由此开始“裂变”式增长——近10个分会相继成立,拓宽了读书会的边界更开阔了学员的眼界。

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有获得感更有幸福感

让“后天”读书会无处不在,静水流深,品质影响力显现,成为国防大学研究生院的“精神名片”——这是“后天”读书会组织者们的初心。

在“后天”读书会,“获得感”是每个人常常挂在的嘴角的词语。人人都在坚持阅读中追求更好的自己,也希望阅读能让更多人受益。

学员韩丹是读书会学术小组的成员之一,虽然平时学业繁重,但她对读书会的事情却从不含糊。“读书会就像一个赋能平台,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成长。”韩丹说,如今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读书会的火种不会熄灭,能够不断持续,终成燎原之势。

这与学术小组另一位成员许晓航的想法不谋而合。“唯读书与跑步不可辜负。”每天清晨,许晓航总是最早出现在读书会微信群里的打卡者之一。他通过读书会结识了一批同样热爱长跑的同学,他们当中有的当过主讲,有的当过“种子”,每个人都在参与,每个人都在改变。闲暇之余,他们还自发组织长跑比赛,体会阅读和运动带来的双重快乐。

学员陈潇形容读书会是他“学业上的助推剂”,更是“生活中的幸福渠”。他有时会因为家庭琐事而消沉烦闷,是阅读改变了他。“读书会引导我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这个过程中让我学会沉稳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每一个读书活动参与者的巨大改变,都不全是读书会的功劳,归根结底是来源于阅读本身。每一本书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亲自认真阅读这一本书的授课者自己。“后天”读书会存在的意义或许更多的就是改善,改善学员的阅读习惯。

把党日活动与读书活动相结合,学员深受教育

相比于自己关起门来读书,读书会的效果更加立竿见影。学员郭鑫磊坦言,大家来自于五湖四海的部队,由于生活阅历、工作经历相差较大,又缺乏宽松、集中的交流平台,无形中给联合人才培养带来阻碍。“后天”读书会像是一座桥梁、一个引子,打通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人们在阅读中卸下了压力和包袱。

前不久启动的“精品课”,是“后天”读书会的又一次创新,目的在于打造拳头产品,塑造经典。学术小组将定期整理汇编文字及音视频资料,形成“十佳交流成果”,开展网上交流,并最终择优出版成册,让更多的人能有所获、有所得。每月起码读两本书,每周写1 篇读书笔记——这是“后天”读书会的“种子”们给自己定下的“通关”计划,他们沉浸其中,只希望跟最高军事学府里热爱阅读的人一道,以书为媒,共建精神家园。

摄影:刘志鸿

主管|国防大学政治工作部主办|国防大学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监制:吴江根

主编:陈飞

邮箱:gfdxw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