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可谓“千古一后”,是汉武帝的最爱,汉武帝为何要杀她?

历史一书生


自古帝王何来的亲情、爱情,他最爱的只是他自己,自己的权力,要说卫子夫是汉武帝的最爱,那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后宫里那么多的女人,不可能独宠她一人,都是些提倒裤子不认人的玩意。

俗话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汉武帝为了自己的利益,女人算得了什么,女人就是衣服,用了就扔,像陈阿娇、卫子夫、钩弋夫人都被他无情的抛弃,甚至处死了,这能说汉武帝有感情?

汉武帝的确曾经喜欢过卫子夫,那是因为卫子夫年轻漂亮,很适合他的味口,再加上陈阿娇作为皇后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却还恃宠而骄、蛮横无理,搞得汉武帝毛焦火辣的,烦都烦死了,就到大姐平阳公主家串门,向平阳公主倾诉心中的烦闷,平阳公主便效仿姑姑馆陶公主向汉武帝进献美女。

平阳公主让府中的歌女为汉武帝起舞助兴,这些歌女都是平阳公主广罗天下收集而来的,个个能歌善舞,婀娜动人,那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汉武帝望去众人,一眼便看中了卫子夫,急不可耐的就地试用了卫子夫,果然不错,很是满意,就召入的后宫。汉武帝将卫子夫纳入后宫,就抛之脑后,竟然忘记了还有此人的存在,卫子夫在后宫白瞎了一年多,才再次临幸了她,这一发就打中了,怀上了龙种,被封为夫人,慢慢的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地位与日俱增。卫子夫受宠,她的家族也跟着一起沾光,首先是她的弟弟卫青,有一名骑奴逐渐升职为征讨匈奴的大将军,还有霍去病,卫子夫二姐的儿子,更是受到汉武帝的器重,只可惜英年早逝。

另外卫子夫的长兄长姐也都得到了汉武帝的恩赐,大姐夫公孙贺高居丞相之位。

卫子夫陪伴汉武帝49年,其中任皇后38年,卫氏外戚在朝中的势力不容小觑,这也让汉武帝深为不安,庞大的外戚成员仗着卫皇后胡作非为,丞相公孙贺与卫子夫大姐的儿子公孙敬声,挪用军饷一千九百万钱而被捕下狱。

有人又诬告公孙敬声誉阳石公主有染且行巫蛊诅咒天子,汉武帝知晓后大为震惊,连带将公孙贺抓捕,后来父子二人均死于狱中。

汉武帝借巫蛊之乱彻底清算卫氏外戚,卫子夫的二女儿诸邑公主及阳石公主以巫蛊之罪处死,卫子夫的大女儿卫长公主的儿子曹宗、卫青的儿子卫伉因连坐而被处死。汉武帝年迈生病不见好转,却听信小人江充诬告太子刘据利用巫蛊诅咒天子,太子欲见汉武帝自辩清白,却遭到了江充的阻拦,刘据被迫动用卫皇后的名义调动卫队与江充在长安城中展开了激战,杀死了江充。汉武帝随后派兵征讨刘据,刘据害怕而自缢身亡,汉武帝又派人收缴了皇后的玺绶,卫皇后虽然没有被废,但她的儿子、女儿都惨遭杀害,汉武帝又不相信自己,卫子夫不能自明而只好以死明志,遗憾而去。
钩弋夫人是汉武帝的小老婆,生了儿子刘弗陵,被立为太子,钩弋夫人太年轻了,汉武帝认为子弱母强,势必会引起朝政不稳,硬生生的逼死了钩弋夫人。总之,任何人都不是汉武帝的最爱,都是他利用的工具,有用的时候把你当个宝,无用的时候把你一脚踹开,有多远滚多远。





遗产君


相比较于陈阿娇、钩弋夫人,甚至于戚夫人、杨玉环等人的遭遇,卫子夫是更值得可怜的一个。

卫子夫的特别之处

卫子夫的出身不高,不过是个歌女,汉武帝去平阳公主家欣赏歌舞的时候,阴差阳错地选中了她。然后急色的汉武帝当时就把卫子夫办了,随后带进了宫,本以为卫子夫从此就能走上飞黄腾达之路,却不曾想只不过是在深宫之中守活寡而已。一年之后,卫子夫冲到汉武帝面前请求出宫,汉武帝才想起平阳侯府中的旧事,自此卫子夫受宠。

卫子夫先后为汉武帝生了三个女儿,汉武帝却从未想过立卫子夫为皇后,直到卫子夫入宫11年后,终于生下皇子刘据,才在此后不久升为皇后。可以说,刘据的出现终于又一次改变了卫子夫的命运,毕竟汉武帝给卫子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卫子夫皇后一坐就是38年,没有过后宫争宠,没有给后宫添过乱,不参与政事,不给自己的男人添堵,“千古之后”之名便因此而起,当然卫子夫不是那么有大才的贤后,但她却是最好的后宫之主,汉武帝的后宫佳丽数不胜数,走马灯一般地换,但是却从未出过问题,直到巫蛊之祸的出现。

巫蛊之祸

卫子夫皇后做了38年,她的儿子太子刘据也38岁了,太子也做了快32年了,但是一如其母一样,隐忍、善良、宽厚、仁慈,可是他的性格却引来了汉武帝身边酷吏、小人的担心,毕竟武帝年纪越来越大,太子即位时日不远了,既然无法讨好,那就只能陷害了。

于是,水衡都尉指使胡巫宣称宫中蛊气甚重,蛊气不除,皇帝的病好不了,年老多病的汉武帝竟然就信了,于是命江充彻查此案,他则跑去甘泉宫疗养。

江充从宦官、宫女查起,查着查着就到了妃子、公主,直到皇后、太子,在这场大浩劫中,身死的有数万人之多,最终太子刘据也未能幸免,在他的宫中搜出了提前放好的桐木人,百口莫辩的太子铤而走险,聚集宾客、人马,又求母后卫子夫调动了中宫的人马,然后当众杀死江充,但是却被其同党逃亡告知汉武帝“太子谋反”,汉武帝不明真相,但却接二连三收到太子谋反的消息,大怒不已,于是使人剿杀太子,太子虽逃出城,但终免不了被逼自杀的结果。

皇后卫子夫自知已无法自辩,便也自杀了。

水言水语

卫子夫虽起于微处,但却一直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堪称一代贤后,但如果说她是汉武帝一生最爱,那是不可能的。对汉武帝来说,天下的一切都是在他掌握之中的,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一切都可以放弃。卫子夫如果被爱得深,便不会那么久也无法代替一个失宠的陈阿娇,更不会在陈阿娇被废后近两年的时间不能升皇后位。在汉武帝的心中,她还是需要“母以子贵”。

如果说汉武帝一生最爱的女人,也许只有那个生完儿子就过逝的北方佳人李夫人了,毕竟她还没有失宠,便已香消玉殒了,得不到的才是最爱。


水一白聊历史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她从一个歌姬一跃成为皇后,足可看出汉武帝对她的宠爱。

她是汉武帝的贤内助,她在后位三十八年,后宫安宁而无纷争,虽后来她年老色衰,但汉武帝对她依然信任有加。她教导出的子女宽厚仁爱,成为天下女子竞相效仿的典范,她被称为一代贤后。

这样一个贤良的皇后,汉武帝为何最后要杀了她呢?其实汉武帝并没有要杀她,只是下诏要废除她皇后的名分,卫子夫赶在宣诏之前自尽了。

那汉武帝为何要这样做呢?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呢?有书君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受巫盅之祸的牵连。

汉武帝晚年身体越来越差,追求长生不老,宠信术士。

他的性格也变得多疑起来,对巫盅之术更是深信不疑。

他重用小人江充,听信谗言说有人行巫盅之术来害他,汉武帝便命江充彻查此事。

江充和太子刘据之间有点小矛盾,他担心太子登基做了皇帝之后,会对他不利,所以就处心积虑地导演出了一出巫盅事件来陷害太子,想借机扳倒卫家。

汉武帝最痛恨这个巫盅,就听信了江充的话,开始对太子刘据下手。太子见不到正在养病的汉武帝,无奈之下联合皇后卫队便杀了江充,汉武帝派使者去见太子,这个使者怕死,在城外转了一圈,根本没有见到太子,就对皇帝说太子已经造反还要杀他,结果汉武帝大怒派兵征讨,太子最后兵败自杀。

卫子夫在这场巫盅之祸中始终站在儿子这边,加上武力援助太子杀了江充,汉武帝开始对她进行清算。孤零零的她也只能选择自杀来自证清白。

二,根本的原因是汉武帝害怕外戚势力危及刘氏统治地位。

汉武帝刚登基之时,深受外戚专权的困扰。刚刚独断朝纲的他又不得不利用卫青、霍去病等外戚出师远征。他们也不负众望扫除匈奴之患,为汉朝立下了不世之功。

卫家作为外戚,荣华富贵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势力也日渐庞大,其中不免有些恃宠而骄之辈横行乡里、违法乱纪,令汉武帝有所忌惮和警觉。这个时候卫子夫风华不再,卫青已经去世,汉武帝后期猜忌心日益加重,解决卫家就成了必然。

卫子夫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从卑贱的歌女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她深知幸福来得不易,从不恃宠而骄,即使后来汉武帝新宠不断,她也不去妒忌,本本分分的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依然逃不脱悲惨的宿命。她身在政治漩涡之中,又岂能独善其身!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一、卫子夫的功绩不在后宫,而在前朝。

卫子夫算不上“千古一后”,她治理后宫无功无过,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管理者。她真正的贡献在于卫氏外戚卫青霍去病等等对于大汉朝做出的功绩。

二、卫子夫歌女出身

虽然汉朝不在乎后宫出身,但是卫子夫确实出身很低,她是平阳公主引荐给刘彻的。汉朝公主好像都喜欢给自己的皇帝弟弟送美女拉皮条,前有馆陶公主送美女给景帝,后有平阳公主送卫子夫和王夫人。

不同的是王夫人早死,反而成了汉武帝刘彻心头的朱砂痣,卫子夫陪伴了刘彻一生,慢慢的人老珠黄。我们的乌拉那拉氏宜修娘娘曾经问过,“如果让你看到姐姐不再年轻,容颜老去的面容你还会爱她吗?”汉武帝告诉我们,不爱!色衰而爱驰,皇帝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美女。

三、汉武帝没有杀卫子夫,她是自杀

太子刘倨因为被江充诬陷,愤而起兵,卫子夫动用皇后的权利为太子谋反提供便利,即是出发点是为了洗清太子冤屈,但是谋反就是谋反!

所以卫子夫做了错事,她背叛了丈夫,背叛了皇帝,即是后来证明了刘倨的冤枉,卫子夫也无法平反。





月满西楼呀


卫子夫怎么可能是汉武帝的最爱呢?

汉武帝这种权力动物,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人性。对于他而言,并没有什么爱的人,他只爱手中的权力,所以卫子夫才会有如此凄惨的下场。

卫子夫的直接死因是征和二年(前91年)的巫蛊之祸。

当时,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诬告诅咒汉武帝,且与卫子夫之女阳石公主通奸。

因此,汉武帝将公孙贺父子下处死,且阳石公主与卫子夫的另一个女儿诸邑公主,还有卫青的儿子卫伉皆坐诛。

不仅如此,汉武帝重用奸臣江充彻查巫蛊案。江充与太子刘据有仇,准备陷害太子。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卫子夫和刘据放手一搏,起兵诛杀江充,却遭到汉武帝的镇压。

最后,在汉武帝派人前来收缴皇后印玺之前,卫子夫自杀身亡。

我们来看看卫子夫的经历,这和爱情有任何关系吗?

没有。

汉武帝如果真有人性可言,就不会出现巫蛊之祸。事实恰相反,就是因为对权力极度、扭曲的爱,所以任何人只要传出威胁他的消息,就会被抹杀。

即便是卫子夫,和自己亲生的儿女也不例外。

总而言之,不要人性化汉武帝。他的职业使他成为了一个怪物。


HuiNanHistory


称卫子夫是千古一后,确实不为过

卫大美女是有史以来,史书明文记载的,人生第一次洞房花烛是在车上嗨皮的一国皇后,汉武帝刘彻和皇后卫子夫,堪称车震鼻祖

不过那时候,刘彻是皇帝,卫子夫还只是舞女一枚,刘彻姐姐平阳公主拉的皮条

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尚,主也。於主衣车中得幸也

毕竟是皇帝睡过的,时间不久就入了宫

对于汉武帝来说,车上干的事也是一时兴起,过后就忘了。卫子夫在宫中等了一年,都没能再见汉武帝一面。干等在宫里也不是个事,那时候宫中政策还好,宫女们可以申请出宫外嫁。卫子夫索性和宫女一样,申请出宫

外放宫女名单递到汉武帝处报批时,看到卫子夫三字,不禁浮现一年前车上种种,武帝的性趣又来了

这一次,卫子夫中奖,一年后,诞生皇长女。后来又生下了皇太子刘据……

卫子夫登临后位

时间一晃就是三四十年

卫子夫已经进宫快五十年了,翩翩舞姿跳不动了,早先的绝世容颜也变成了今日的黄脸阿婆

汉武帝刘彻也是六七十的老头子了,早已没了当年迎风尿三丈的豪气,老了,玩不动了,一辈子追求,就剩下长生和权势

祭天寻仙,封禅问道,老年的汉武帝陷入了寻求长生之路。这人啊,一旦有了欲望,就会被蒙蔽利用,强如汉武也不例外

汉武帝信巫蛊,阳陵大侠朱安世诬陷卫子夫姐夫一家行巫蛊之道咒杀汉武;宠臣江充构陷太子刘据行巫蛊之道……刘彻都信了

牵连之下,卫子夫姐夫一家被杀,卫子夫娘家被重责家主被杀,卫子夫两女一子,全部身亡

孤零零的卫子夫一人,还有什么追求奔头呢?自杀了

醒悟过来的汉武,大悔,但也没办法了,人死不能复生


灵石蕴珠宝


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谥号的皇后,她于武帝晚年的巫蛊案中受到牵连,自尽而死。

刘彻的第一任皇后是表妹陈阿娇,虽说曾经留下“金屋藏娇”的美名,但却是一桩地地道道的政治婚姻,刘彻的妈妈王美人为了儿子能够上位,费尽心力拉拢盟友,陈阿娇的妈妈窦太主很会拉皮条,因此与弟弟汉景帝关系亲密。

王美人希望儿子能做皇帝,窦太主希望女儿有个好归宿,双方一拍即合。

有窦太主这个大外援,刘彻最终击败太子刘荣,成为大汉王朝的继承人。

但陈阿娇的肚子很不争气,不知道是不是近亲结婚的关系,入宫多年没有生育。

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普通人家没有儿子尚且不能善终,何况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不能生儿子有很多原因,但在古时候就只有一条:女人不行。

职场上有句名言:你不行,那就让别人上。

这话对皇帝不太适用,应该改为:你不能生,皇帝就上别人。

歌女出身的卫子夫因此得到了机会。

西汉公主有为皇帝拉皮条的传统,窦太主为汉景帝拉皮条,汉武帝也有御用皮条客:姐姐平阳公主。

卫子夫就是平阳公主圈养的皮条,某年某月某天被汉武帝撞见,于是天雷地火,卫子夫就此进宫。

比起陈阿娇不争气的肚子,卫子夫那可绝对是优良育儿品种,连续生了三个女儿后,生下了汉武帝第一个儿子:刘据。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29岁了,古人36岁就能自称老夫,再等等,汉武帝就是老来得子了。

大喜过望的汉武帝很快册封刘据为太子,生子有功的卫子夫也顺理成章的做了皇后。此后卫青、霍去病青云直上,大破匈奴,卫氏一门,极尽荣光!

如果汉武帝就此归天,历史地位可能高很多。

但这位生育能力一般的皇帝,身体素质却不是一般的好。

刘据都三十多岁了,还是太子,老爸刘彻16岁就是皇帝了。

每个皇子都想做太子,但太子却是个十分危险的职业,尤其是长期做太子,更危险。

就好比是走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

刘据就遇到了鬼。

征和二年,巫蛊案爆发。

巫蛊是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迷信。

无知穷苦的老百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是科技落后年代无可奈何的产物。

但中国古代的皇帝,也都信神信鬼。

在日慕乡关看来,这是一件十分精神分裂的事情。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曾有言在先:子不语怪力乱神。

皇帝都读《论语》,唯独对这句话不上心。每个皇帝都说自己是真龙天子,受命于天。每个皇帝都信神信鬼,疑神疑鬼。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才高八斗的贾生面对求贤若渴的文帝,本以为可以高谈阔论,为天下苍生立命,却被问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贤明的文帝尚且如此,暴躁的孙子就更不用说了,巫蛊就是汉武帝疑神疑鬼的产物。

大盗朱安世被抓后,咬出了太子刘据,卫青长子卫伉,还有阳石公主等一大票人,除了通奸等罪名外,还有一条:巫蛊,打小人诅咒汉武帝早死。

汉武帝虽然也不小了,但他可不想死。

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让他死也不行。

刘据本是个性格软弱的孩子,但刀剑加身,不得不奋起抵抗,他趁着父亲去甘泉宫的机会,利用母亲给的令牌,调兵反抗,杀掉了企图诬陷他的宠臣江冲。

太子调兵杀掉钦差大臣,这是很严重的事情,汉武帝当然不会坐看大权旁落,于是刘据被害,卫伉、阳石公主等坐株。

苦心孤诣三十余年的儿子,就这样死了,就连孙子孙媳也未能幸免。

卫子夫心如死灰。

皇帝废后的诏书已经在路上,过不了多久就会当着她的面宣读,不仅要平静接受,还要跪谢天恩。

许多年前,她就是这样取代了不能生育的陈阿娇。

如今她的儿子死了,她是不是也要重复陈阿娇的命运,或者更惨?

人在苦难中煎熬并不可怕,至少他们还有希望。可怕的是,得到一切后又再次失去。

卫子夫老了,她虽然是皇后,但汉武帝早已不再宠幸她,李夫人,钩弋夫人,一个个宠冠后宫。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只见新人笑,哪听得旧人哭。

于是她在废后诏书到达前自杀了。

从地位卑贱的歌女到母仪天下的贤后,她的前半生很传奇,从太子的母后到失孤的妈妈,她的后半生很凄凉。

儿子死了,老公抛弃她,死亡,可能是她唯一解脱的方法。

但也正因为她先走了一步,宣帝继位后,才有了平反的理由。

她不是废后,她已经先走了。

“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谥号,司马迁说她:嘉夫德若斯。千古一后的称号,并不为过。

武帝没有杀她,但她却是因武帝而死!


日慕乡关


1.汉武帝自有文韬武略,初登大宝时,深受外戚专权的困扰;而喜欢独断朝纲的他,为抗击匈奴,不得不利用卫青、霍去病等外戚出师远征,而卫家作为外戚,后来荣华富贵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确有很大的隐患。


2.诚然,作为刘彻的皇后,卫子夫“德行恭谨”,从不干政;卫青谦逊低调、谨言慎行;但为抗击外侮而迅速发展壮大家族,自然不缺运筹帷幄、韬光养晦的人!而汉武帝的猜忌心于帝王之中名列前茅,所以解决卫家就成了必然。

3.江充同卫子夫皇后、太子素有间隙,诚恐太子刘琚即位后报复自己,揣摩皇帝用意后, 处心积虑地利用“巫蛊之祸”扳倒太子,牵连到卫家。



4.太子“守文”、“好静”、宽厚、颇得民心,而武帝喜欢挑战、重视法治、喜用酷吏、为征战有滥用民力之嫌!可谓二人矛盾重重。


5.卫子夫作为刘彻的第二任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这个时候已年老色衰,风华不再,而其弟卫青已去世,正是消除外戚干政的好时机。


希望星晨58298869


说起汉武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政治上有加强中央集权的建树,文化上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也有开辟丝绸之路的卓识远见,军事上开疆扩土,击溃匈奴,经济上改革币值,可谓是雄才大略,丰功伟绩。

汉武帝一生有两个皇后,皆死于巫蛊之祸。一个是后代文人所书“金屋藏娇”陈皇后,另一个是出生卑微的歌女卫子夫,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卫子夫,来看看她的人生。

命运转折

阶级的鸿沟是很难逾越的,古代的男子可以通过读书做官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女子只有通过嫁人来打破阶级的鸿沟了,所以古人说“嫁人是女子的第二次重生”,卫子夫正是凭借着自己的美貌和聪慧嫁给了汉武帝,获得了第二次重生。

出生寒微的卫子夫很早就被送到平阳侯家做舞女,她伺候的人正是平阳侯的夫人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在武帝时期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人物,武帝与第一任皇后结婚许久都没有孩子,平阳公主就效仿她的姑姑馆陶公主(史称窦太主),为她的弟弟汉武帝搜集美女养在府上,此时卫子夫仍然只是一名歌姬,平阳公主也并无把她献给汉武帝的打算。

汉武帝一日从外游玩归来,路过平阳公主府第,来看望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将自己精心挑选的十几个美貌女子都盛装打扮,不料自己的弟弟见了这些大户人家出身的美貌女子却都不满意。眼看自己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于是平阳公主让她们都退下,并吩咐下人上菜吃饭。

古代王侯显贵之家喝酒吃饭都要有歌舞表演来助兴,上来表演的人里面就有卫子夫,她清丽的歌喉,动人的声音,姣好的面容引起了武帝的注意。平阳公主没想到自己府上的歌姬会被自己弟弟看上,也算是无心插柳,卫子夫随侍武帝更衣,得到了武帝的宠幸。

武帝回到宴席上非常高兴,当场赏赐了平阳公主黄金千两,平阳公主就势奏请让卫子夫入宫,武帝欣然应允,平阳公主将卫子夫送入宫中。

尊宠之路

古代的皇帝有很多的女人,有的女子一生只见过皇帝一次就老死在宫墙之内了。卫子夫进宫之后就被汉武帝忘记了,等过了一年多之后才再次见到汉武帝。再见面是在富丽堂皇的宫殿内,汉武帝要把一些年老体弱没什么用处的宫女放出宫去,卫子夫见到武帝就哭着求武帝把自己放出宫去,眼看佳人落泪,武帝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一个姑娘,于是卫子夫再次受宠。

古代都讲究母凭子贵,皇室更是重视自己的子嗣,更何况是一直都没有子嗣的汉武帝,卫子夫怀孕让武帝对她更加宠爱,同时也招致了陈皇后的妒恨。为了威胁卫子夫,陈皇后想杀了她的弟弟卫青,卫青当时还在建章宫当差,所幸卫青的朋友带人去把卫青救了出来,汉武帝知道后让卫青当上了建章监,并加封侍中。之后,她的兄长卫长君也得到了加封,并赐给卫家千金。

卫子夫自此荣宠日盛,卫家的人也都加官进爵。卫子夫受宠让陈皇后很嫉妒,她求子不得,就使用媚道害人邀宠,同时被发现使用巫蛊邪术,被汉武帝废了。卫子夫为汉武帝产下三女一子,在产下武帝的皇长子刘据时,被册封为皇后并大赦天下,荣宠一时无人可及。大家都觉得她很幸运,从舞女变成皇后。

卫子夫能跨过中间那么多的等级直接从一个家人子成为夫人,汉武帝能为他破这个例可见他对卫子夫的重视和情谊。

民间甚至有《卫皇后歌》,歌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史记·外戚世家》太史公曰:卫后虽无佐君之功,却有内助之贤。汉武帝宠妾之多,

而卫子夫身居皇后之位屹立不倒,我认为,这个贤字就是决定了她当了近40年皇后的主要原因。

皇后之死

生了那么多孩子,卫子夫元气大伤,容颜逐渐衰老,而皇帝又总是喜欢年轻漂亮的姑娘,渐渐地卫子夫也失去了汉武帝的宠爱。好在卫子夫十分贤德,处事又特别公正,她也从来不干涉汉武帝找别的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加之卫家的人又特别的争气,汉武帝对她也有一定的礼遇和尊重。

就这样过了十七年,命运似乎跟她开了个玩笑,又是因为巫蛊,汉武帝几乎杀害了卫氏满门,后有人借此事构陷太子刘据,太子欲见武帝辩白但遭人拦阻,武帝与太子信息不通,太子以为武帝已死便想起兵杀了那些造谣生事的小人,卫子夫将自己的皇后的印玺交予太子调兵,结果武帝并没有死了,就这样太子兵败自杀,卫子夫也自杀以死明志。卫子夫死后被人装在一个小小的棺椁里,葬在了长安城南桐柏亭。

太子与卫皇后的死以及卫氏外戚的连坐,皆是葬于皇位争夺与群臣利益的政治漩涡中。这些人害怕太子登基后会处死他们,便处心积虑地制造了这起巫蛊之祸。

后来汉武帝渐渐得知了当年的真相,知道了刘据是被冤死的,为了纪念刘据他建了思子宫和归来望思台,并为刘据平反,但是并没有为卫子夫平反,死后也没有跟她合葬,为卫子夫平反的是她的孙子汉宣帝,并重新以皇后之礼安葬她,后世子孙才得以祭拜她。

关注我@煮酒品历史,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精彩的历史故事和干货、问答,大家谈谈历史,议古论今,以古鉴今,提升硬核实力,增强社会竞争力。


煮酒品历史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一直是真理。古来皇帝性情多变,谁也不知道他信任谁?怀疑谁?卫子夫是自己一手拉到上面的也是汉武帝亲手将之葬送。汉武帝为何杀卫子夫,有下面几种原因


1.外戚过于强大

可以说汉朝后期的朝廷是属于卫家的,汉武帝害怕自己身后名,人们只知卫家不知他刘彻。其中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更是功高盖主,还是自己姐姐的丈夫。但是卫青死于卫子夫失宠之前,所以这点有点说不过去。

2.失去了价值

前期刘彻对卫子夫也许是真爱,但是随着年老色衰,卫子夫又不擅长魅惑之术,也开始不打扮自己。并且卫家的卫青和霍去病都相继去世,卫子夫在地位在刘彻心里从高处跌落。自从卫家的两大功臣死后。卫子夫在政治上对刘彻并无帮助了,反而性格出奇的好的卫子夫让刘彻产生了厌恶之心。我相信很多男人都喜欢有点叛逆的女子,感觉有征服欲。勾弋夫人的出现刚刚好,浇灌了刘彻饥渴的心灵。


3。其实不用死,卫子夫和刘据急于求死。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用死来证明清白是最愚钝的方法,事实证明,后来事情真相大白了,她和她儿子早就死了,太子刘据在智慧上全部遗传了母亲,稍微出了点事就急着“狗急跳墙”正好中了江充的诡计,在这方面刘据一点不像父亲刘彻当初还是皇子时候的那种隐忍。我想要是卫子夫不自缢,刘据不带兵出逃不会出现太子一家都被处死的下场。刘彻后期因为思念太子,修建思子宫以寄哀思;又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望而思之,期魂来归 。足以可见虎毒不食子,只是因为刘据“不听话”不会对刘彻服软下,要跟他硬碰硬。追封“戾太子”其义: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

大家觉得哪一个有道理呢?欢迎在下方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