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拉松还需要心理辅导吗?为什么?

常争


需要的。

马拉松是一场对体力、意志力的严峻考验。参赛人员不仅需要掌控自己的身体状况,经过赛前专业的配速训练,也需要心理方面的训练。心理方面的辅导,最重要的一项是敢于放弃比赛。

马拉松比赛现在很多,运动员猝死的事经常发生。今年有几场比赛,运动员身体明显出状况了,必须停下来,志愿者也建议停下来,但有的运动员看快到终点了,选择继续跑,志愿者和急救人员怎么劝都没用,结果虽然进行了及时救助,最终还是没能抢救过来。

不建议一般人参加马拉松比赛,运动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有很多锻炼方式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马拉松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每一场马拉松比赛可以说是运动员生死存亡的考验,没有经过长期训练的人,很容易在比赛中状况百出,不要为了哗众取宠证明自己就报名参赛。


千禧计划


这个要分人!

我看这几位评论者好像没有真正跑过马拉松的,不过是想当然说话而已。

我是跑过70余场赛事、50场全马的北京热血跑者于小卫,而且陪护成百上千的新手安全完赛过,因此,有一些经验和发言权。

首先要澄清一个问题,马拉松赛中的猝死并非经常发生,数年来大约3000场赛事中,选手千万余,一共才有十几例,这个比例极低,且基本上都是二、三十岁的男性青壮年资深选手,没有新手,女性只有少数几例,这才是真实的概况。希望不要妖魔化中国大陆马拉松城市路跑赛事。

如果缺乏日常科学训练的和初次参加全马比赛人,跑前肯定是需要一定的心理辅导和科普。而对于像我们这种精神意志非常坚定的人,不过是去尝试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需要心理辅导的。

当然,马拉松毕竟是极限运动,每个参赛者都应该对它怀有敬畏之心,而不能漠视它轻视它,这才是科学理性的态度。

普通人经过一定循序渐进的科学系统训练后,都是可以安全完成马拉松比赛的!








热血跑者—于小卫


需要。

马拉松考验的不止是运动员的体力耐力,还有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辅导可以让运动员处于更好的运动心理状态,减少马拉松过程中受伤的概率。

心理辅辅导通常是自愿为主,强制性心理辅导可能适得其反。



个人感觉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要意识到,马拉松是一场长跑,而不是短跑,避免心理崩溃。

其次,也要意识到尽管是马拉松,但是速度也要很快,要找到你一个可以保持的高速度,这个速度应该是效率最高,而且也让你最舒服的状态。

最后,跑马拉松需要能够应对突发变化,比如要冲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