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珍妃井,头都塞不下去,慈禧是如何将珍妃推下去的?

凌毅清


光绪帝可以称之为清朝最悲催的皇帝,他当皇帝期间没有半分实权,处处看慈禧太后脸色行事,同时,他也没有半点自由,几乎是被慈禧太后软禁的,慈禧太后临死前,还先毒杀了他。

而宫中有一个人却对他忠贞不二,死而后已。这个人叫珍妃。

珍妃出生于官宦之家,后来被选入宫中为妃。光绪帝对她的到来感到很兴奋,因其聪明可爱,活泼伶俐,为人和善,因此很受光绪宠爱。《清史稿·德宗本纪·后妃传》中有记录:“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端康皇贵妃女弟。同选,为珍嫔。进珍妃。”

光绪帝非常宠爱她,慈禧太后却非常憎恨她,因为珍妃和她是政敌。

珍妃因为家里条件好,从小就学习了西方文学,凡事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旗帜鲜明地支持光绪帝变法。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争宠。相传光绪在选皇后的时候,是中意珍妃的,但慈禧却要求选立她的侄女——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为皇后。无奈之下,光绪帝只好立叶赫那拉氏为皇后,立珍妃为妃嫔。结果婚后,光绪独爱珍妃而疏远皇后。对此,叶赫那拉氏没少到慈禧那里去告状,时间久了,慈禧也就对珍妃恨之入骨。

二是争权。如果说珍妃是创新派,那么,慈禧就是属守旧派,凡事因循守旧。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因此,慈禧对她非常憎恨也就不足为奇了。

得罪了老佛爷的后果当然是相当严重的,之后慈禧太后处处给珍妃小鞋子穿。到后来直接拿她开刀。

慈禧找了个理由,要把珍妃降身份。于是引得光绪帝去向慈禧求请。结果慈禧却进行“双重处罚”。一方面“罚”光绪跪地两个多小时,另一方面“罚”珍妃施以“褫衣廷杖”之刑。“褫衣廷杖”之刑就是褪去衣物然后当着太监宫女的面仗打,这一种很羞辱的惩罚。

尽管如此,珍妃依然不屈服慈禧。后来,当光绪帝推行戊戌变法时,她成了坚决的支持者。

她联系自己的娘家人,把宫中的一些密事告知维新党人。长此以往,珍妃的堂兄志锐也变成了支持光绪变法的大队中的一员。

然而,变法不久很快遭遇到了慈禧太后的震压,结果又是“双重处罚”,一方面慈禧把异想天开的

光绪帝囚禁在瀛台,另一方面把大胆作为的珍妃打入“冷宫”——关押在钟粹宫后北三所。

为了折磨珍妃,慈禧先是“饿其体肤”——吩咐侍卫给珍妃吃的饭菜都必须放是凉的,其次是“劳其筋骨”——慈禧每当初一十五时,就会派一个恶毒的老太监去斥骂珍妃,珍妃每一次都得跪在当地,老老实实的听一个时辰,被折磨得甚为凄惨。三是苦其心志——慈禧不让珍妃出宫门半步,不让她和光绪见面。

尽管受到了非人的生活,但珍妃依然活得好的,原因是光绪帝不时在周围太监的帮助下,偷偷和珍妃隔着牢笼,相对而泣,互诉衷肠。

然而,慈禧太后最终还是对珍妃亮剑了。1900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城外,一向嚣张的慈禧太后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带着光绪等人一起西逃。

临走前,慈禧对珍妃开始下黑手了,她借口带上珍妃不方便,而如果留在宫中又怕遭到洋人污辱,有损皇家的清白。于是,她命令崔玉贵将珍妃推到水井里,将她溺死。

整个过程,光绪帝一方面是不知情,另一方面就算知情也是爱莫能助,谁叫他是傀儡皇帝呢?

还有一个疑问,去过故宫的朋友都知道,珍妃井口那么小,一个人的脑袋都塞不下,太监们是怎么把珍妃整个人推到井里去的呢?

原因很简单: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珍妃井,早已不是当年那一口了。

据悉,珍妃被推入井中后,慈禧多少有点心虚,害怕珍妃的鬼魂来报复自己。于是便让人把井的尺寸给改小了,越改越小,后面直接给填平了,想让她的灵魂永世不得翻身。

而现在的珍妃井则是原有的基础上放置了一块大石头,然后做出一个井的模样,以纪念珍妃。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我8月份刚去完故宫,刚听完导游跟我们解释这个问题!

长话短说!珍妃井一开始并不是这么小的,就是正常打水喝的井的大小。由于珍妃得罪了慈禧,慈禧命人把珍妃推下了井。这口井里面死了人,水自然就不能再饮用了。也就把井废在那里了。

至于现在看到的井口这么少,是后人把井逐渐圈小的,导游说这叫“锁井”。后来故宫成了景点工作人员为了保护这口井,也为了防止游客在看井的时候不小心掉下去了,于是在井口弄上“箍井石”。

所以,珍妃井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小的哦!


玫瑰猫的简单生活


故宫的珍妃井直径只有20多厘米,珍妃瘦成了闪电才被塞进去了吗?

当然不是!

一,井口到底有多粗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大人去井里打水,有时候我会跟着去。每次靠近井边,都会被大声训斥——不要命了?有一次壮了胆子去看那口井,发现它比我想象的大很多!

小时候看到的那孔水井,直径大概有2米多,而且越往下越宽大。上面架着两块横梁,用于打水的人在那站立。进口最宽的地方,也超过半米。当时我一看,赶紧后退,仿佛井下阴寒的湿气能把人吸进去一样。

我想象中的珍妃井,应该和农村见到的红薯窖差不多。红薯窖井深十几米到二十米,井口用青砖箍住形成一个一米左右的原型。我经常被拴住腰和腿放到井下,然后在里面捡拾红薯、土豆或者萝卜,用框子提上来后,在被人用绳子拔上来。

在故宫,大多数的水井主要用途是提水用于烧火做饭或者救火。经常用于提水,那一定要比水桶更粗,井口没有二尺以上,那这井一定是没有用的。

当宫斗愈演愈烈时,人们发现,水井有了更多的衍生作用。比如今天要说的摔死珍妃,再比如南京胭脂井藏皇帝和皇妃。

二,珍妃为何必须死?

做慈禧的儿媳妇,要么丑,要么死!

慈禧亲儿子同治最钟爱的皇后,孝哲毅皇后,与慈禧矛盾很深。慈禧要废掉她,没想到咸丰的五弟奕誴说,“想要废从大清门抬进来的,必须也要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才行”。

慈禧一辈子没有走过大清门,这是她永远的痛。当同治死后,慈禧和孝哲毅皇后的争斗开始了。慈禧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一个回合就灭了孝哲毅皇后,同治去世仅仅74天,孝哲毅皇后在寝宫自杀,多半是被慈禧逼死的。

珍妃很明显不了解孝哲毅皇后的悲剧,居然在20年后挑战慈禧的权威。慈禧一度放权给光绪,让他搞改革,可是珍妃居然利用自己的弟弟收受贿赂,卖官鬻爵。慈禧伸出一更手指头就捏灭了光绪的改革火焰。

谁承想,光绪的猪队友康有为没死,在境外大肆宣扬慈禧老妖婆的宫闱秘史。在康有为的煽动下,列强们纷纷任务光绪更适合当权,慈禧的乙亥建储被搁置。乙亥年后面就是庚子年,慈禧怀恨在心对万国宣战,迎来了庚子国变。

准备逃亡的适合,珍妃居然再次跳出来说“皇上不能走!”慈禧心想,光绪要是不走,成了八国联军的盟友,还有我的好活吗?直接就派人弄死了珍妃。

珍妃被丢在那个井里,不知道八国联军来了以后有没有捞出来看看。估计是没什么兴趣,因为整个北京城,到处是黄金白银,随便抢!

三,珍妃井后来的故事。

慈禧太后两年后从西安回来,总是害怕珍妃从井中出来,找她索命,所以让他的家人给她捞出来安厝于西郊田村。慈禧和光绪都死后,珍妃的尸体葬于清西陵的崇陵妃园寝。后来,珍妃的妹妹瑾妃掌握宫中大权,还在珍妃井附近设立灵堂, 立牌位,以示哀悼。

1924年,溥仪被赶出故宫,故宫成了收门票就能参观的地方。无数普通百姓花钱就能看皇帝住的地方,此时珍妃井成为故宫最受欢迎的景点。好奇的游客总是喜欢探头去看井里面的情况,甚至在井边挤成一团。为了安全保障,故宫管理部门在井上安放了一块井口石,井口石让井的直径直接缩小到了20多厘米,从此再也不会有人掉进去了。

仔细观察井口石,发现中间还有一根铁棍贯穿。加上这个铁棍,估计连只猫都不容易掉进去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趴到井口来看。于是,管理部门又在周围安装了铁栅栏,防止游客靠近。


历史知事


故宫里面有一口普通的水井,因为一个可怜的女人而成了一个有名的景点,这就是著名的珍妃井。因为慈禧太后残忍地将光绪皇帝的妃子珍妃投入井中淹死而得名。

今天,我们再看到珍妃井的时候,会发现这是一个井口只有10寸的水井,中间还有一根铁的杠子。就算是珍妃苗条得是A4腰,要被投入井中也是进不去的。那珍妃究竟是怎样被投入了这口水井中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为了增加回答原因的可读性,咱们还是先从珍妃说起吧。

14岁的珍妃入宫后受到光绪皇帝的宠爱

公元1887年,也就是光绪十三年,光绪皇帝16岁了。为了达到更好的控制光绪的目的,慈禧太后为他选择了自己的亲侄女叶赫那拉·静芬做皇后(隆裕皇后),同时进宫的还有瑾妃和珍妃两姐妹。

光绪帝反感慈禧太后对他的控制,所以对于隆裕皇后没有好感,始终处于疏远的状态,14岁的珍妃就很快引起了光绪的注意。善良漂亮、聪明伶俐而又很有才华的珍妃得到了光绪的宠爱,两人常在一起下棋、读书,十分恩爱。

珍妃因支持光绪变法被囚禁

本来,慈禧太后最初也喜欢聪明可爱的珍妃,但因为珍妃在政治上同情光绪皇帝,接受西方教育长大的她也支持光绪皇帝的变法行为,慈禧渐渐地不喜欢她,甚至于开始仇视起她来。

公元1898年,光绪皇帝支持的百日维新失败。慈禧太后在当年八月初八日举行的临朝训政礼后,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涵元殿。曾为光绪皇帝发展了维新人才的珍妃,也被脱去衣服,在大厅之下公开责打(褫衣廷杖),之后被幽闭在钟粹宫后的北三所。

据《故宫通览》中记载,珍妃被关进去后,正门就被锁上并由内务府打上了十字封条。珍妃所住的房间被从外门锁住,洗脸、吃饭都是由佣人从窗子中递进来。吃得也是宫中的下人饭食,没人敢和她说话。遇到年节或者初一十五,本来是高兴的日子,但慈禧却指使一个老太监代表她训斥珍妃。

慈禧痛下杀手,珍妃被投入井中

在慈禧太后的胡乱施政下,清朝国力更加衰弱。1900年,八国联军借口惩治义和团攻打进北京。慈禧太后仓皇逃出北京,临行之时,她命令珍妃投井自杀,理由是:珍妃年少,洋人入城,免受污辱。

当听到慈禧的旨意后,珍妃不从,慈禧就让太监崔玉贵将她投入井里。崔玉贵抱上珍妃,最初是想把她投入八宝琉璃井中的,但珍妃用力抓住玉石栏杆,崔玉贵见状,只好把她带到一个没有栏杆的井边。用力将珍妃头朝下扔进井里。崔玉贵怕珍妃自己爬上来,还抱了块石头扔下去才离开。

可怜的珍妃的尸骸无人敢收,直到第二年(1901年),慈禧回到皇宫中,看到井口如故,才想起让人将珍妃打捞出来安葬。为了掩饰她杀死珍妃的恶行,她以“贞烈殉节”的名义将珍妃追封为珍贵妃。

后人就将这口井称为珍妃井,并一直沿用到现在。珍妃死后,此处传说经常有珍妃的冤魂,在晚上出来唱歌、哭诉,于是人们在井上安装了井口石,中间用一根铁棍将它锁起来,并禁止使用。所以说,我们今天看到的珍妃井的井口,并非珍妃被投井时的大小,当时的井口还是很大的,完全可以将一个成年人投进去。


挚守静笃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前年再次去故宫的时候,特地看过珍妃井。确实,井口很小,估计很瘦小的女孩子说不定能塞进去,萨胖这种体形肯定卡主。

当年洋鬼子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城下,慈禧太后知道自己要完。这种情况下,她却展露出凶恶的面目,不但处死了3个反对她向洋人开战的大臣,还命令珍妃投井自杀。

借口是洋人就要来,珍妃年轻,怕会被淫辱。

搞笑的是,那你就带着珍妃逃到西安就是了,为什么要杀她?不符合逻辑啊!

说白了,就是要你的命。因为珍妃曾经辅佐过光绪帝,和慈禧作对,是慈禧的眼中钉。

收到自尽的命令后,泼辣的珍妃也不服,跑到慈禧太后那里哭闹。当时紫禁城已经大乱,很多太监和宫女都已经逃走,珍妃得以见到慈禧。

见珍妃说的振振有词,慈禧太后难以辩驳,只能恼羞成怒的对崔玉贵说:“把她给我扔下去!”崔玉贵身材粗壮,力气大。他把瘦小珍妃夹在腰间,来到八宝琉璃井,要扔下去。谁知道23岁的珍妃不愿意死,拼命抓住玉石栏杆。没办法,崔玉贵只好使足力气,头朝下扔了下去,崔玉贵怕珍妃上来,又找了块石头扔了下去。杀死宿敌珍妃,心情略好的慈禧太后这才逃出紫禁城。

珍妃被淹死后,家人不敢随便来收尸,就这样泡了1年多。

到了1902年在珍妃姐姐瑾妃的哀求下,慈禧才允许将珍妃尸体打捞上来。此时珍妃尸体早已腐烂不堪,无法辨认了。慈禧为了堵别人的嘴,让崔玉贵做了替罪羊“我当时是生气了说说,谁让你把她扔下去的”!削去崔玉贵二总管的职务。

众所周知,在古代只要死过人的井是没人敢用的,也没人敢靠近。

当时还有种说法,井中的冤魂会想法设法引诱别人跳井,自己则可以借此投胎。

于是,将这口井的井眼上置一块很大的井口石,石两侧凿小洞,用以穿入铁棍上锁,防止别人靠近和落井。

所以,我们看到的其实不是珍妃死时的那口井,而是一个井口石。

真正井,已经被井口石盖住了大半。

另外,今天的灵异事件系列就是珍妃井,大家准时去看。


萨沙


珍妃井的井口的确很小,只有区区20公分左右,别说珍妃的身体,就是头也进不去;可是大家却言之凿凿说珍妃是慈禧叫人推到井里的。莫非是大家冤枉了慈禧?

非也,珍妃确实是死在这口井里,而且慈禧就是元凶。


慈禧虽然是女流之辈,但毒如蛇蝎。虽然在慈禧执政的几十年里遭遇她毒手的大臣不多,但死于她手里的女人却大有人在;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慈禧对自己的儿媳妇下毒手。

慈禧的儿子是同治皇帝,儿媳妇当然是同治皇帝的老婆,慈禧为什么要害她呢?

同治皇帝的老婆阿鲁特氏是当时的皇后,她的外公本端华是咸丰皇帝临终安排的顾命八大臣之一,是慈禧你死我活的政治对手。因此慈禧对这个儿媳妇横竖看不顺眼,再加上同治皇帝偏偏独宠这个阿鲁特氏,整天跟阿鲁特氏卿卿我我;跟这就更让慈禧嫉恨不已。慈禧就整天找儿子的茬,让儿子郁郁寡欢,同治因此疾病缠身,不久便驾崩了。同治皇帝去世后,阿鲁特氏没有了靠山,慈禧干脆让太监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逼阿鲁特氏自尽。

所以,坑害后妃这种事,慈禧是轻车熟路的。

珍妃虽然不是慈禧的儿媳妇,却是自己亲外甥的媳妇,也就是光绪皇帝的妃子。

慈禧儿子同治皇帝驾崩后,为了继续独揽大权,慈禧选了自己的外甥当皇帝,也就是光绪皇帝。外甥的婚事慈禧自然也是全部包揽,一个皇后两个妃子都是慈禧亲自挑选。

为了牢牢地控制光绪,皇后由自己的亲侄女“担任”。慈禧的侄女相貌平平,性格怪癖,还喜欢对光绪指手画脚。因此光绪一点也不待见他,见了都躲得远远的。

而光绪的两个妃子珍妃是大家闺秀,性格温柔、知书达礼且乖巧可人。男人谁不喜欢这样的女人,光绪自然对珍妃宠爱有加,两人每天在一起吟诗作画,谈东道西。到了晚上两人更是卿卿我我、缠缠绵绵,儿女情长。把光绪的大老婆隆裕皇后妒忌死了,恨得牙根痒痒,所以隆裕太后没少去慈禧跟前打小报告。

每次隆裕皇后打了小报告之后,慈禧都会对光绪进行一番教导,做思想工作。但光绪是个大人了,逆反心理非常强,对姨妈的话根本听不进去,反而对皇后更加排斥和冷落。而且光绪故意在皇后跟前秀恩爱,来报复皇后打小报告。

想那皇后也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天天独守空房,那滋味生不如死;所以就变本加厉去姑妈慈禧那报屈喊冤。一来二去慈禧对珍妃也恨之入骨,开始给珍妃穿小鞋。

慈禧是一国之主,慈禧要看谁不顺眼还有谁的好日子过?慈禧首先关照内务府控制珍妃的开销。女人一没有钱化等于要了命,珍妃一时间苦不堪言。后来身边人出主意让她搞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珍妃是皇帝宠爱的人,给皇上吹个枕头风就能提拔官员,换来白花花的银子。这样一来珍妃又神气起来。

但慈禧的耳目遍布朝中,珍妃的小动作怎么能瞒得过慈禧。慈禧最恨的就是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对珍妃更加不能容忍。于是慈禧就把珍妃传唤到跟前,训斥道,你这小贱人恃宠而骄,不顾祖宗家法,竟敢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谁教你的能耐?


珍妃仗着老公是皇帝,就反驳说,太后教的呀。

慈禧一听恼羞成怒:你这小贱人还敢顶撞,给我掌嘴,重责五十杖,打入冷宫。

1900年7月20日,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惊恐万状赶紧逃出北京城。在临走之前还没有忘记自己的死敌珍妃,她吩咐说:小崔子,这洋人马上要进城,珍妃应该去一个她该去的地方,不然会被洋人玷污,坏了大清的名声。

太监崔玉贵听了心领神会,于是将珍妃投入井中,还落井下石,唯恐珍妃不死。可叹珍妃23岁的花季却成了井下冤鬼,香消玉殒。

后来慈禧结束逃难回到北京,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对外谎称珍妃是为了免受洋人凌辱而投井自尽。还把珍妃打捞出去进行安葬,并加以表彰。


慈禧死后,年幼的溥仪当了皇帝即宣统帝。溥仪年幼,他的父亲载沣专权,载沣早就对慈禧不满,就把慈禧谋害珍妃的事给抖露出来,进行拨乱反正。载沣告诉世人,珍妃是被害死的,是被老佛爷给害死的。

说到这里,大家依旧疑惑不解,珍妃落水的井口那么窄小,珍妃怎么可能在那里溺水身亡?这事还要从新中国成立之后说起。

解放后,故宫作为名胜古迹对外开放,大家路过珍妃遇难的那口井的时候,都要好奇地往下看,有大胆的游客还会走近井口,探下身子想看个究竟。为游客安全考虑,管理部门就把井口缩小成现在这个样子。


小约翰


珍妃井最开始的时候并不叫珍妃井,而是珍妃亡于此处之后,改名叫为了珍妃井。

头塞不下去吗?

说珍妃井之前,先来说说紫禁城的另一起有记载的投井案。那是乾隆时期的时候,一名名叫五妞的17岁宫女失踪了,经过一番寻找,在承乾宫里的一口水井旁边找到了她的遗物,然后唤来石匠把井口石挪开了,在井里面找到了五妞的尸体。还有多少没有记载的投井案,就不知道了,除非把故宫的井都打捞一遍,看看里面有多少尸骨。这也证明了在古代,紫禁城的水井不止头进的去,整个身体都能进去。



珍妃之死

珍妃的死,大致有两种说法,都是发生了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之时。一种是慈禧根本不在场,慈禧逃亡之前指使太监崔玉桂干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慈禧首先想找珍妃一起殉难,叫珍妃先挂她后来,珍妃有点犹豫被慈禧令崔玉桂强行推入,慈禧则是不敢自杀逃走了。


井本身的空间足以让一个成年人掉下去,上面安放有井口石,身材娇小可以直接从井口石落入井中。珍妃的常年有病魔缠身,身体胖不到哪里去,所以可能不用撬开井口石都能让其强行坠井。哪怕井口石真的碍事了,人家慈禧要珍妃死,井口石碍事就不是什么困难,直接挪开井口石再强行推下去就是。不用操心进去不了,要你这样挂,总会想办法的。如果真的掉不下去人,干嘛要上锁呢?


淡看天上月


理科男答历史。

“珍妃井”,位于故宫博物馆里,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它其实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井,但是因为有了珍妃,而变得不一样了。珍妃是光绪最疼爱的一个妃子,可是也因此埋下了祸端。光绪疼爱珍妃却不疼爱隆裕皇后了。隆裕皇后又是慈禧的亲侄女,所以被慈禧打入了冷宫。直到1900年,因八国联军入侵,慈禧要逃往西安,便指使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

珍妃

她是在13岁那年入的宫,成为珍嫔。因为小时候的生活,让她成为了一个喜欢新鲜事物,性格也比较开朗的女孩。入宫后的她和整个皇宫格格不入,不喜欢那些条条框框,也不喜欢后宫中尔虞我诈的生活。对于她来说,皇宫就是一个牢笼,而她就是牢笼中那只单纯的小鸟。也因为她的单纯,让光绪帝特别喜欢她。当然,她长得也非常俊俏,让人心生欢喜。

18岁因为慈禧过寿,而被封为妃子(后宫所有妃嫔都晋一级,嫔晋妃,妃晋贵妃,贵妃晋皇贵妃)。在同年,因为忤逆慈禧,而被惩罚,并降为贵人。19岁时,光绪又将她升为妃子。24岁,慈禧西逃前,将珍妃推入了井中。

珍妃的死,很惨烈,但其实和光绪帝脱不了关系。如果不是光绪帝一味的宠爱珍妃,也不会被慈禧加害。

珍妃是如何被推下去的呢?

去过故宫看过珍妃井的人,如果不了解历史,可能还会发出惊呼“珍妃真瘦啊”。其实珍妃一点都不瘦,从她的照片就可以看出来,她本人有些胖。那么”珍妃井“那么小,她是怎么被推下去的?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

其实”珍妃井“没有那么小。在井上方有一个圆柱,里面有个铁棍,圆柱是后来给放上去的。可能是怕有人不小心掉下去。“珍妃井”因为珍妃而得名,如果我们不看历史,那么它就是一口毫无尿点的井。

珍妃在去世时才24岁,人生大好年华,却惨淡收场。如今的”珍妃井“只要开放,必定里三层外三层,被围的水泄不通,还有导游们的大喇叭,机械式的介绍”珍妃井“。如此一个悲凉沉重的地方,本该是寂静缅怀,却被旅游开发搞得乌烟瘴气。珍妃亡灵如何清净。


理科男读历史


慈禧能够掌控清王朝长达47年,将近半个世纪,手段不可谓不果断决绝,说是狠辣也不为过。

慈禧这个老妇人对权力的痴迷已经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谁要是敢染指她手中的权力,不论是她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载淳,还是过继过来的儿子光绪皇帝载湉,都将遭到她残酷的打击和报复。

载淳尚且结局凄惨,更不用说载湉了。

珍妃虽然不曾和慈禧争权夺利,也没能力和她争权夺利,但是,珍妃最终还是死在了慈禧的手中,说到底珍妃的死只是慈禧对光绪皇帝载湉的又一次敲打。

只不过,慈禧的这一次敲打几乎打垮了载湉最后的心理防线。

那么,慈禧为什么会对自己养育了几十年,也叫了自己几十年“亲爸爸”的光绪皇帝下手敲打呢?

1875年,同治皇帝抑郁而终之后,慈禧鉴于醇亲王奕譞的功劳和听话,将奕譞4岁的儿子载湉选定为皇位继承人,从而得以继续垂帘听政,继续实际掌控清王朝,继续主宰亿万生灵的命运。

只是随着光绪皇帝的成年,慈禧也不得不归政于光绪,不论是真归政也好,是假归政也罢,她都得归政。

当然,对于慈禧而言,她肯定不愿意放下手中的权力,所以她从来便没有真正地归政给光绪,她所交给光绪的权力也从来不涉及核心。

对此,光绪嘴上虽然不说,可是心中或多或少也会产生怨气,并且在他知道“亲爸爸”无意归政之后,怨气更是上升到了难以压抑的程度,只需一个小小的导火索便能够引爆光绪心中日积月累下来的怨气。

这个导火索,很显然便是康有为和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出现让光绪皇帝恍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康的嘴巴确实很能说,尤其是读了几本所谓的“西学”的书之后,终日住在宫中的光绪更是被他忽悠得晕头转向的。

光绪皇帝之所以会被康有为的言论所吸引,倒不是因为康有为的言论是什么高论,他也未必听得懂康有为的言论,更何况康有为自己于变法一途也是稀里糊涂的,康有为别说半桶水了,半壶水恐怕都没有,只是因为光绪皇帝同意发动变法的目的实际上和康有为一样。

康有为虽然被人调侃为“圣人”,可是,这位康圣人前半生的路可不好走,乡试考了17年,从19岁考到了36岁这才中了举,乡试对康而言已是如此艰难之事,更遑论会试、殿试?

康有为自己都没信心,可他又想要获得权力,怎么办?唯有另辟蹊径——变法!

所以,康有为之所以会在读了几本西学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忽悠光绪变法,原因便在于他想要通过变法迅速地获得权力,所以他才会在光绪召见他时劝光绪“当广召小臣,破格擢用”。

康有为口中的“小臣”是谁?不正是康有为自己?!

光绪也是为了以变法为契机,试图通过变法从慈禧的手中夺回皇权,这才同意变法。

可是,不论是光绪皇帝,还是康有为,他们都太急迫了,面对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的阻挠,他们不是想着缓缓图之,却想着兵行险招。

康有为他们竟然忽悠着光绪收买军中将领,发动兵变,唱一出“围园杀后”的戏码。

对于他们的谋划,掌控了清王朝几十年,打垮了一个又一个政敌的慈禧老狐狸岂能收不到消息?所以,还没等光绪皇帝他们展开行动,慈禧便已经先对他们下手了,她发动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三次政变——戊戌政变。

经此一变,康有为成了通缉犯,“戊戌六君子”被砍了头,光绪皇帝也成了慈禧的阶下囚,被囚禁在了瀛台。

慈禧当时虽然想直接废了光绪皇帝,却因为洋人的反对而变得投鼠忌器,没敢下手。

慈禧除了囚禁光绪皇帝之外,光绪皇帝的宠妃珍妃也再一次遭到了慈禧的惩罚,即便当时的珍妃早已经被打入了冷宫。

有人说珍妃被打入冷宫,是因为她和慈禧的政见不合,是因为她支持光绪变法,所以惹恼了慈禧。

也有人说珍妃是因为伙同身边的太监卖官鬻爵,被慈禧发现之后,这才被打入冷宫的。

但是,即便珍妃有没有实际参与到戊戌变法中来,她支持光绪变法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因为当时变法已经被视为光绪夺回皇权的唯一途径,只有光绪变法成功了,光绪和她才能摆脱慈禧的控制。

这也正是慈禧惩罚珍妃的一个原因,当然,慈禧也有借机再一次敲打光绪的意思:好好在瀛台待着,不然要你好看!

1900年,眼看八国联军将要攻破京师,慈禧吓得慌里慌张地拔腿狂跑,不过,她在跑路之前还干了一件事——让太监处死珍妃。

慈禧让珍妃死的原因实际上很牵强,珍妃呀,你这么年轻漂亮,到时候洋鬼打进来了,恐怕免不了要被他们玷污了,这岂不有辱皇家颜面?

所以,你得死。

这个理由好笑在于慈禧再慌张也带了几百人逃跑,多一个珍妃难道跑不了,少一个珍妃难道能跑得更快?

说白了,慈禧只是单纯地想让珍妃死而已,因为她要再一次敲打光绪,让光绪老老实实地听话,别动什么歪心思,别打什么歪主意。

她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敲打光绪,实则是因为洋人一直没有放弃扶植光绪夺权的想法,真让光绪夺权了,她还能活?所以,她得狠狠地敲打光绪,打断他的脊梁骨,吓得他不敢再动什么夺权的念头。

所以,珍妃被太监们强行投入了一口井中,怕她死不了,他们还扔了石块下去。

不过,如果我们买一张门票去游览故宫的话,便会发现所谓的“珍妃井”井口直径不过只有10寸,那么当年的太监是怎么将珍妃推下去的呢?

实际上,原因很简单,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珍妃井后来被改动过,当年的珍妃井是一口没有井栏的水井,井口直径也足够大,所以能够随随便便将珍妃推下去。

后来,在井口位置加装了井口石,这才将珍妃井的井口直径变成了10寸左右,不仅加了井口石,还在井口石的中间部位加上了一根铁棍锁住,这么一来,是想再将人推入这口井中也不可能了。

这也许也是为了告诫后来人,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吾与吾国


研究清史的人,都非常好奇珍妃的模样。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留下关于她的任何照片。

珍妃入宫的时候,照相技术已经传入中国。当时皇宫里头,没人敢尝试这个新鲜食物,大家认为照相能摄人魂魄,损人阳寿,照一下少活好几年。


珍妃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也照了许多美照,在她的引领之下,照相技术才被大家所接受,后逐渐在皇宫之中流行开来。

然而,中国历史档案馆留下了许多清朝末期皇室的照片,有慈禧的,有隆裕皇后的,有瑾妃的,有溥仪的,甚至李莲英的照片都有,但唯独没有光绪帝以及珍妃的。

显然,有人故意销毁了光绪和珍妃的照片,这人会是谁呢?

毫无疑问,是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害死了珍妃,这是毋庸置疑的。珍妃是慈禧太后亲自挑选入宫的,却又为何对她下此毒手呢?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光绪独宠珍妃。作为一个帝王应该雨露均沾,尽量都照顾到,这才有利于开枝散叶,多子多孙,然而光绪却日日夜夜独宠珍妃。

当时的皇后隆裕皇后,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然而光绪娶了隆裕之后,就把她当做佛像供了起来,对她极为冷淡,一年到头也不临幸她几次。

隆裕就跑到慈禧那哭诉:“我说姑妈呀,光绪一天到晚往珍妃那儿跑,我这朵花好久没浇水了,都快干透了?”

慈禧叹了一口气,她也曾经孤单寂寞,独自垂泪过,所以深有感触。她用充满怜爱地眼神看了看隆裕,转而眼神又由怜爱变成了怨毒,厉色道:“你回去吧,我早晚弄死那狐狸精!”

假如你是光绪,估计你也不敢碰隆裕皇后,因为她长的实在太“触目惊心”了,就像车祸现场,不信请看照片。



这样的女人,你敢临幸吗?

二是珍妃支持变法。这是慈禧最不能忍受的,慈禧并不反对变法,但她不赞成急功求成,急躁冒进的做法,而以光绪帝为首的变法派显然太过激进了,这种激进做法威胁到了满清皇族的利益,威胁到了慈禧的统治。

所以,慈禧才提前动了手,她把光绪软禁起来,把珍妃幽禁在景棋阁后面的小院里,与外人隔绝起来,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准备带着光绪以及一干人等西逃,临行前,慈禧突然想到了关在景棋阁里的珍妃。


慈禧觉得带珍妃走是个累赘,说道:“珍妃年轻貌美,倘若洋人玷污了她,有辱皇族尊严,还是让她自尽吧!”

珍妃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起初是惊恐,接着是愤怒,最后是无奈,临投井之前,她说了三句话:

“我罪不该死!”

“皇上没让我死!”

“你们爱逃跑不逃跑,但皇帝不应该跑!”

这三句话,简直比刀子都锋利,句句拷问慈禧的灵魂,慈禧恼羞成怒,下令将珍妃推入井中。



有人说,井口如此之小,根本塞不下人啊?

其实,之前的井口非常大,珍妃跳井之后,尸体泡了一年多。慈禧回来之后,就命人打捞出珍妃的骸骨,在井口之上加上石头井沿,并用铁棍穿过锁住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慈禧担心珍妃阴魂不散,找她寻仇,于是加了石头井沿,并上了一道灵魂之锁。

这道锁不是寻常的锁,而是被驱魔大师施了数层禁封咒语的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