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又一怪正在兴起,留守妇男,为什么??

农村农民万岁


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以前在村里很常见,而现在村里也渐渐多了一些留守妇男。看似很讽刺,其实,背后确实很多的无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大致看了较多的回答,基本上是一边儿倒的骂咧留守妇男的可耻。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可耻之人确实存在,而且也不少。这种现象,在我们村里里面,就有不少。但是,这里我却想从别的方面,说说这个现象存在的一些必然性。



一、丢不下家里有耕地。

作为普普通通的农民,很多人都放不下自家的几亩薄地。有些勤劳的农民,即使出门在外打工,也惦记着家里的农田的收成。而随着他们年纪越来越大,年轻人又不愿意种地,自己又舍不得让耕地荒那里,只能让男人留家里一边打零工,一边种那几亩地。

二、丢不下家里的老人。

对于五零后,六零后的农民来说,很多人,家里还有七八十岁的老一辈。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自己出去打工了,留下女人在家,有个什么事情,女人们不一定能够处理的很好,所以很多男人考虑到这样的事情,也不敢出远门打工。于是,才有了很多留守妇男的尴尬。

三、不好找工作。


实话说,现在在外工作的事情,虽然很多,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非常的累,非常脏的活。对于老一辈的农民工,他们已经累了大半辈子,身体条件不允许,只能回老家,而对于年轻一辈人,真没几个人有那么肯卖力的。反之,现在各地保姆难求,所以很多农村妇女外出最好的工作,就是找一人家安安分分的做保姆,工资又高,又不很累。

在我们村里,就有很多的妇女在江浙一带打工,而有些男人就在家照看着家。如果不是因为好吃懒做留在家,我觉得留守妇男也是很无奈的一个选择。


着迷大乡村


我表哥就是在家带孩子,做点零工赚钱,

表嫂出去打工了,跟着我们村里一个在外面打工赚了大钱的男人一起出去的,、

出去之后,说是男人给她找了一个洗脚城在里面做收银员,

工资还挺高的,一个月万吧块钱。

但表哥在家一个月就是赚2000来块钱,

如果出去打工,没技术没文化,实在是没有合适的工作,

家里孩子老人没人照顾,所以只能在家咯。

如今的三四线城市两个人工资根本不够全家开支,

家里又必须留一个人照顾,做为女人照顾孩子没有一点问题,

关键照顾公婆难免委屈。所以很多女人选择出门打工,老公照顾家。

再者就是中年男的不好找工!工资也不高!

而对于女人来说,工作的选择性更多一些,更好找一些。

我们村都很多这样的!

没办法,社会现实就是如此。

我认识一个男人,因为赚钱不多,养不起媳妇,

就自暴自弃的在家里吃喝玩乐,

媳妇看不下去了就自己出去打工,去KTV做小姐,

还挺赚钱的,而男人呢,倒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后来有钱了就买了房子,他依旧在家照看孩子,吃喝玩乐,

人家一家过的也很舒心。

所以每个人选择不同而已,

只要无悔自己的选择就好了。

当然,也有一个男人的确是好男人,家庭分工不同而已,

比如说我们邻居就是,孩子的作业老婆不懂,

田间管理,防病治虫需要体力,

最后只有男人在家辅导孩子学习,种地,女人出门。

男人不懒啊,闲着时还去挣点钱。所以不能全都说在家的妇男就是好吃懒做之辈吧,


老徐说事999


现在在农村留守家族又添新成员——留守妇男,所谓的留守妇男就是妻子外出打工,男人在家看孩子,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先来说一个真实事例,在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留守妇男,我同学的哥哥,以前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据说父母花了很多钱给他找的,后来因为个人原因被开除了。

此后他也找过几份工作,都是做不了几天就不做了,要么嫌累,要么嫌挣钱少。就这样他每天在家看孩子,不再出去工作,家里的开销全靠老婆那点工资撑着,要不就是问父母要。每天让孩子看电视,自己玩手机什么也不管。



其实留守妇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游手好闲,挣钱少的工作他不做,挣钱多的工作他又做不来,最后就在家里做起了留守妇男。


核桃树下话三农


农村男的基本上出来打工都是干体力活,现在城市里这样的活越来越少了,有时候出来跑一年。挣的钱大部分花在路费上了。

农村女的出来打工选择性,说实在的,比男的多。比如流水线上计件的活;比如服务员等等。

这样,反正男的出去也挣不了多少全回来,那还不如女的出去挣钱,男的在家带孩子。

现状就是这样,我认识的农村的朋友也有很多是女的在外打工,男的在家带小孩。


后超人


老家的叔伯弟兄,去年刚添了大孙子,高兴的在全村分发喜蛋。



儿子、儿媳都是有出息的主儿,大学毕业后工作在外地,索性在遥远的云南定居了,叔伯嫂子在儿媳妇还没生孩子的时候,就坐上飞机去了云南照顾去了,留下二哥在村里成了留守妇男。

直到儿媳生下孙子,伺候月子,照顾孩子,更离不开人了。连过春节的时候,二哥也是和亲家作伴搭机去了云南,一家人才过了个团圆年。本来二哥也可以在当地定居的,但家里有年迈的老母亲,己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并且出现老年痴呆的症状。出了自家的门,在村里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有一年的秋季走丟了,在山里转了两天三夜,全家人都吓坏了,动员所有的亲朋好友上山里寻找,连周围的水库、机井、池塘,都用竹竿去捞遍了,就是没有找到。失踪的消息在当地电视台滚动播出,据好心人提供的信息,后来在离家三十里地外的田野中找到了,从此三个儿子家轮流伺候,不敢让她一个人独自呆着,二嫂去照顾孙子,二哥在家照顾老人,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来的灵活调整。

邻村的老李,在当地的一家企业上班,每月的收入并不高,但单位一直给投保,所以没舍得辞职,再加上家里有两亩果园、几亩地,勤劳的妻子在家里忙活种地,日子倒也安稳知足。


转眼间儿子己经高中毕业了,给孩子买房,作为家庭头等大事提上日程来,光是指望着家中的几亩地和两亩果园,是不现实的。老李的妻子和村里的姐妹作伴,两人到青岛当月嫂,从起初的几千工资到现在月收入上万,三年的工资再加上以前的积蓄,轻轻松松在城里给孩子买上了房子。

家里的几亩地推给邻居耕种,两亩果园老李下班后的时间照看,套袋、摘果这样的忙碌季节索性雇人帮忙,来回拉苹果这样的摆弄农机的活,老李瞅时间就干了。虽然给孩子买上了房子,但结婚得花钱,娶媳妇要给彩礼,老两口年老后也需要花钱,老李就让妻子在青岛再干几年,趁还不用看孙子的间隙,能多挣点就多挣点吧,月嫂这个行业在大城市是个热门行业,非常受欢迎。

今年的中秋,妻子又没回来过节。老李明白妻子长年在外的辛苦工作,不就是为了一家人能够过上好日子吗,自己在家当留守妇男,还能有什么怨言呢。

纵观农村这一怪现象,留守妇男越来越多,实在也是无奈之举,人到中年的年纪,谁不希望自己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呢,为了解决孩子的后顾之忧,不得不抛家舍业,留下老公在家留守,自己去帮忙照看下一代,或者趁着自己还能干得动,赶紧拼一把,为孩子、为家庭努力奉献。



我是家在南乡,愿和您唠唠关于农村的点点滴滴,期待您的点赞、关注和转发。


家在南乡


我家乡有这么个情况:十年前,男的都在外做事,木工啊,泥水工啊,修理工啊~~女的都在家带崽煮饭。然而,有一天小宝家这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小宝没有任何手艺,人长得帅,找个老婆也比我们的老婆漂亮,但是因为没有手艺,家里总得吃饭啊,毕竟大米这么便宜,于是小宝老婆是第一次走出去的媳妇。她一个同学在市里开个洗脚城,她在她同学哪里上班,工资从几百到一千多,到现在的几千甚至上万,说明一下,她没有做卖身的鸡婆,就是从洗脚技师慢慢升到高级技师,现在是做技师培训师。这样下来,我们家很多媳妇坐不住了,今天去一个,明天去三个,目前她同学在市里开了十多家连锁洗脚城,我们村媳妇去了一大半,媳妇一个月赚得比我多啊,而且还不是传说中的买身钱呢。今年回家,发现好多男人在家煮饭带崽,老婆都做技师去了。这就是我们老家的情况,到底是为什么会到这样的地步呢,我不是专家,也不是社会观察员,我只能实事求是的说出现状。


新型农民


刚刚看到这个问题,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近几年,留守妇男真是比以前多了。

前段时间我坐一熟人的车县城,路上我问他妹妹,他说打工去了,我说孩子呢,他回答,孩子爸爸在家看着。我当时还说:真是时代变了,现在还有女人挣钱养家男人在家看孩子这种事,女人能挣几个钱?

这家的男人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长的帅,不怎么爱出力,基本上干什么都干不长,游手好闲惯了女人不出马也不行了,生活就是这样总得有一个人为家里多操点心,否则也就没法过了。

第二种情况是我家大姑姐的,这绝对是个正能量值得学习的类型。我家大姑姐是个很会打算的人,家里种有很多的香菇,她每年帮忙把香菇种好就离开家出去挣钱了。留下大姐夫在家管理香菇,同时也会在家附近干一些零工挣些零花钱,等到秋冬季该收货的时候就回家了。她这样安排很合理,因为管理香菇也是重体力活,一个女人在家干不了,那干脆就女人出门挣钱了,到农家乐帮忙也不是很累的,这样一点儿功夫都没浪费。这种是根据实际情况,各管分红也挺好。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长不大的妈宝男,干啥啥不中,活重了干不动,活轻了熬不了时间,只想着玩,那好吧,媳妇出门吧!这种的婚姻可能都不会长久吧,我不知道哪个自己会挣钱的女人愿意一辈子养一个游手好闲啥都干不成的懒汉?

农村挣钱不容易,作为夫妻应该学会体谅,不能只靠一个人出去去挣钱,而另外一个只想着享受。

我们这一代更多的是留守妇女,就像我这样的。开春男人在家帮忙把香菇种好男人就离开家了,他负责挣钱,我负责看孩子,管理香菇重体力活干不了的可以花钱找人干或者有孩子爷爷帮着干,这样就两不误,等于一年到头两个人都没闲着。这样两个人都努力了,日子过好过坏,都没怨言。







大山里的胖嫂


这可能是农村发展的一个阶段性问题,这个问题发生越早,越有利于农村的发展。这个事情在我们村的二十多年前就发生了,但是现在发展的很好,当然就是村里100%在城市里买了商品房,几乎平均三套以上,我是算差的了。

我们村是全村一浙江移民村,当时是国家组织的一农村新村,开始属于大集体形式存在,夏天也务农,当联产到户后,村里全部成为了个体农户,因为可能骨髓里浸透着浙江人的基因,个个都争着当了当地小老板,没有人打工,那黄金的十年,使这个村子年年在区,市里是赚钱较多的村子,村子很小只有五十多户,我们上交的国家税费(每人四百,很多的了,那是八十年代,象我们一家就交二千多元,平常农村人家赚二千多元都困难,我们那时一村出现三十多万元户,几百户,上千户的村都只有一,二个万元户)比城市里人都多,但是好景不长,到90年国家《森林法》颁布,只能将合同期内承包完成,从90年后一律不能承包山场做菇,只能做木屑菇。


于是,村里人开始搞起了新的熟料袋栽法,在当时因为几十户同时搞,市场一时不能适应新鲜菇销售法,烘干的香菇口味无法与仍存在有合同未到期的段木菇相比较。那时的远销没有政府支持,不象福建古田,浙江龙庆景国家大力搞宣传,资金各方面支持,而且我们这里仍然还是要一人口交多少钱,场地交多少钱,另外,刚成立县又扶持另一股由浙江新安江水库移民也参与了袋料香菇竞争,他们有移民费做补贴,生产到快要长菇的袋子给他们,前面劳作,和资金一分都不用出,两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村里人做新式袋菇的都不赚钱了,在纠结,迷茫,亏本中度日。那时候我们一批刚结婚不久的年青人,也是真无奈,出外做老板没有经验,资金不足。刚好这一批新结婚的都是找了本地江西的姑娘,她们没有自当老板的心结,看到自己娘家人许多人都出去打工也赚了些钱回来,虽然不多,可以维持生活来源,村里的新媳妇们都商量着出去打工,各寻门路,差不多江西本地媳妇儿都出去了,留下我们男人们这批在家带孩子们蛰伏着,当然凭借着这些男人的勤劳,有些头脑也能维持家庭里的开支,和带好孩子们。


当二,三年后,这些女人们在外站稳了脚跟,许多男人们陆陆续续去跟着他们女人去工厂上班了,这些都是原来做过老板的男人,一上班几个月就表现出各种管理能力,多数升很快,或承包起了小外包小厂,建筑工地,没几年就开始发财了,许多就开始在县里,市里执业买房子了,我还是在村里种养都来,老婆也到浙江大哥厂里做了几年,孩子我你一岁带到七岁,我这人并不愿在自家亲属里做事,也就没有到别地方发展,况我的种,养也搞到一些钱,见到那些在外发了财的都往县城,市里买房执业,估计这也是大方向,也就试着到市里买了一套,后来搬入市里就业,将一夸变成几套,留几套收租,再到大点城市去买上一套,用收租钱还月供,这我也是学着他们先发的人做的,他们就是这样一边维持着自己工厂,将赚到钱一步投入从小城市里往大城市里房产上投下去,结果几十年多房价翻涨,他们光这上面不用管理,用乾坤大挪移钱用法上不知赚了多少。有的比他自己工厂赚的还多。



我个人相信这是一步农村必走的一步,你可能当留守妇男,但是是蛰伏,只要头脑清醒,人有活力,不久借妇上树,发财机会不会少,是一种探路子方式,不是说你在农村搞得很好就不需要另外的路子。不要去嘲笑暂时跌入困境的人,他们发展起来可能比你更快,那时我们村几十个留守妇男曾经被多少接送学生妇女们嘲笑过多少记不清了,现在别人收收租,卖卖房子也能吃一辈子,还时常六一来学校捐赠些款呢,又被别人羡慕。


老艾叶


社会发展一天一个样,男人以前外出打工干的工作已经消失了。

男人一般外出打工都是在机械厂里面做装配、电焊、切割之类;还有的是在工地上头顶烈日、挥汗如雨。

现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工厂都是智能化,我十几年前到上海打工的一家工厂,全部都用上了机器人,机器人切割、机器人电焊、机器人装配。原来一个车间有600多个人,现在160人就搞定了,像我们这些干具体电焊的都淘汰了。

工地上就更不要说了,我亲眼目睹了上海一条公路的改造升级。

前面的机器将路面全部挖掉,然后用传输带输送到旁边的汽车上全部运走,后面的机器马上跟上铺设沥青沙子,后面是压路机。一条长20公里的公路改造一个星期就完成了,而且不需要拆卸设备,搬运垃圾,打扫卫生。

要是以前用人工改造这么长的公路,肯定是千军万马,没有一年两年的时间是完不成的。

现在有些保安工作也被智能机器人代替了,像小区里的停车收费,商务大楼的人员进出检查,车辆停靠等等。

现在男人外出打工,靠勤奋、靠体力的时代已经过时了。象物流公司的搬搬运运都不需要人工了,上海的洋山港,码头上是见不到一个人的。

男人没有事情做了,但生活还是要过下去呀,按照现在的打工市场,女人外出,还受欢迎一些。

一些电子装配工厂,就愿意招收心灵手巧的女工,还有超市售货员,房产售楼小姐,宾馆服务员等。

现在农村一般都女人出去打工了,留下男人在家照看小孩,侍候老人,这就是原因,其他的话就不说了。


张望盐井


十多年前,打工潮兴起,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纷纷背井离乡,外出务工。

当时的农村,除了上学的孩子,留下来的几乎都是老弱病残,于是就有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说法。



打工挣到钱了,农民回乡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盖新房。原本贫穷落后的农村,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房子建好后,经济压力不是原来那么大了,考滤到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看,夫妻俩就得留下一个,男的力气大,挣的钱多,留下的自然是女的,就有了留守妇女的说法。



那后来出现的留守妇男,而且越来越多,是怎么个说法呢?我觉得不外乎以下3个原因:

1 ,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大,老人过于宠爱小孩,造成孩子在学校不听老师管教,在家任性霸道的性格。

就算母亲在家管教,也拿他没办法,多说两句就离家出走,一天到晚跟一帮不良少年在一起瞎混。

为了教育孩子,父亲只有留下来,娃娃都怕父亲,也只有父亲能压住娃娃的器张气焰。

孩子的教育是大事,不能一心只想挣钱而把下一代变成了废物。

2,其实,在家门口一样可以挣钱,砌砖、刷灰、刮白,机会还是很多的。

这些都是体力活,只适合男的做,女的就外出进工厂做轻松点的,男的就近打工,早晚照看老人孩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3,夫妻一起外出务工的时候,妻子从事的工作,工资原本就比丈夫高,索性女的外出,男的留守。

这就是农村留守妇男的由来。

一家之言,欢迎大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