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華停:壯語溝通接地氣 手撒石灰勇斷案

公平正義,是人民群眾獲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在廣西武宣縣,有一位雙語法官,他用壯漢雙語審理案件,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他通過自己司法便民利民的工作,用行動向人民做出承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他名叫陸華停,壯族,武宣縣桐嶺鎮人,現為武宣縣人民法院桐嶺人民法庭負責人。他向記者講述了案件審理過程中一個個生動而曲折的故事。

故事一:複雜的醫療糾紛案

“在壯族聚居地區審理案件時,為了更好地尊重和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往往需要使用壯語進行調解、開庭。如‘迴避制度’這個術語,開庭時當事人不懂漢語很難理解。此時,我就會用壯語向當事人解釋,意思為:‘需要換人進行案件審理’,當事人聽後就明白了。”陸華停在武宣縣人民法院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遇到錯綜複雜的案件時,有時候用壯語審理案件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7年,陸華停主辦的原告餘某訴被告武宣縣人民醫院醫療損害責任糾紛一案,餘某的獨生女住院分娩時發生意外死亡。從立案之初,餘某就向法院宣洩各種不滿,後來因對鑑定機構鑑定其女兒死因結果不服,多次大鬧法院,要求重新鑑定。但因不符合重新鑑定的條件,法院不予准許。在這種情況下,餘某的情緒更加激動,三天兩頭跑到法院,工作人員每次接待他氣氛都很緊張。

陸華停想到餘某年過六旬,卻要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成了“失獨老人”,失去了生活依靠,也失去了精神寄託和最基本的贍養保障,情緒激動在所難免。陸華停一邊站在餘某的角度安撫其情緒,用壯語真誠勸慰,耐心解釋,釋法明理,最終打破了老人的心理隔閡;另一邊用漢語與武宣縣人民醫院代理人進行溝通,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武宣縣人民醫院一次性賠償餘某56萬元,使得該醫療糾紛案順利結案,成功化解了雙方的矛盾,做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用壯語做思想工作,拉近了與人民群眾的距離,入心入腦,真誠到位,效果很好!”陸華停深有感觸地說。

故事二:棘手的離婚糾紛案

“壯族群眾都是很淳樸的,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廖某與韋某的離婚糾紛案。”陸華停向記者講述第二個故事時說。

廖某與韋某是恩愛夫妻,生育有2個可愛的孩子,但是後來女方突發精神類疾病(偏執型精神分裂症),而且久治不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第3條的規定,這種情況是符合離婚條件的,但是前提條件是必須安置好女方。陸華停在將訴訟文書送達的過程中瞭解到,廖某家是貧困戶,女方韋某的孃家也是貧困戶,處理不當就會引發家庭矛盾和社會問題。


陸華停(左二)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和解

怎麼處理好這件棘手的案件?陸華停想到必須要把工作做細做實,他和同事們到金秀瑤醫精神病醫院瞭解韋某的病情。醫院的主治醫師說,韋某前幾天接到其父親的電話,得知廖某起訴離婚後,病情非常不穩定。

此時,陸華停意識到,跟韋某談話時要注意方式和措辭,要以真誠打動人心。剛開始,韋某看見來的只有穿著制服的陸華停和他的同事,便一臉失望地問:“我老公沒來嗎?”陸華停用壯語告訴她,這次是來了解情況,想辦法幫助她解決問題的。

身處異地的韋某聽到陸華停用家鄉壯語和她溝通時,緊張的情緒一下緩解,臉上開始露出了笑容。談話到最後,韋某用壯語對陸華停說:“哥法官(編者注:壯語倒裝句,即“法官哥”的意思),我想過離婚的事,我老公一個人賺錢要養兩個小孩和老人,還要賺錢給我治病,我也不想拖累我老公,可我這病反反覆覆沒有個準數,我父母年紀大了,加上家庭條件又不好,希望他能把我安置好。”

一個女人,在最孤苦無援的時候心地還是那麼善良,性格還是那麼淳樸,韋某的這番話深深地打動了陸華停。陸華停也由此判斷這個時候韋某應該不屬於發病時期,應該是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為此,陸華停建議對韋某進行司法鑑定,雙方接受了建議並進行司法鑑定,鑑定的結果是韋某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陸華停在做男方廖某的思想工作時,廖某對陸華停說,父母年老體弱,負擔重,但他會盡量讓女方安心。最後經過多方籌措,廖某不僅把韋某在醫院的醫藥費結清,還一次性補償給韋某生活費及醫療費15萬元,而且這筆錢是領調解書當天就履行了。當天,在分別的時候,韋某交代廖某要注意身體,照顧好小孩,廖某也表示往後有時間會多帶小孩去看韋某。

“聽了他們的道別,我心裡很感動,也很欣慰,我們用真情和汗水成功處理這個棘手的案件,讓我覺得工作再累也是值得!” 陸華停開心地說。

故事三:手撒石灰解糾紛

“群眾的事情當天能辦好,絕不留過夜!”陸華停又講述他手把石灰一撒,土地糾紛案立即順利解決的故事。

2014年6月,武宣縣東鄉鎮發生一起事關劉某1、劉某2、劉某3的土地糾紛。劉某2、劉某3系親兄弟,雖然兩人較劉某1年長,但論輩分,劉某1為兩人的叔叔,三人因土地權屬問題鬧得不可開交,最後,劉某2、劉某3二人到法院起訴。

陸華停了解該案情後,及時組織雙方進行調解,用壯語拉近心理距離,希望雙方互諒互讓,妥善化解矛盾糾紛。“你兩個侄子年紀都比你大,六七十歲了,作為叔輩你該考慮一下兩個侄子的困難,能讓就多讓些,給他們過個安心的晚年嘛。”經過陸華停的耐心勸說,劉某1心有所動,但希望用自己另外的土地和侄子二人交換。陸華停一聽頓覺找到突破口,於是找到劉某2、劉某3二人,說明劉某1的想法,在陸華停的耐心勸說下,兩人同意換地。

2014年6月27日,陸華停與相關部門人員一同來到糾紛現場對土地進行測量。為了儘快化解矛盾糾紛,陸華停見身旁有一桶石灰粉,他不顧皮膚可能被灼傷的危險,立刻徒手抓起石灰粉,划起線來。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測地劃線,兩家順利交換土地,案件得到解決。

陸華停徒手撒石灰為當事人劃線定界

陸華停不顧皮膚受損,手撒石灰劃線保公平,最終消除了兩家的糾紛,挽回了雙方的親情。這個法官“手撒石灰勇斷案”的動人故事,一時間在當地傳為佳話。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我們的追求目標和努力方向!”陸華停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採訪快結束時,陸華停一再對記者說:“藉此被採訪機會,我想對我帶領的團隊表示感謝,正是由於他們認真細緻地工作,有特殊情況都會第一時間和我溝通,才讓許多棘手案件得以順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