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最后的主力是如何覆灭的?

燕子找家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被《大秦帝国》这本书给圈粉了,孙皓晖老师经过15年的研究和笔耕不辍,终于在2008年写成了《大秦帝国》这本历史巨著!这本书以现代人的眼光,通过大量史书资料查询,写就了这部书,所以11年前我就对秦国,或者说秦军非常的感兴趣。

秦国,地处西北一隅,自然环境相对其他六国来说,并不算优质,但是通过历代秦国国君的努力,加上商鞅变法的激励,普通士卒可以积功享受爵位,同时也引进其他六国的军事人才,并改革武器装备(如秦国弓弩),终于成就了秦国的虎狼之师—秦军。也是这支军队,纵横捭阖,一统六国,是的中国自此成为了大一统的封建国家。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短短的两代人时间,秦国就灭亡了,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秦军也一并消失在历史的挤在里面。

那么秦军的主力去哪里了?又是怎么覆灭的呢?

按照历史资料记录,秦国末期,秦军的主力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驻扎在北部防御匈奴的边防军,大概30万人,由大将王离(蒙恬副将,蒙恬被杀后统帅此部军队)率领。另外一部驻扎在岭南地区,征讨南蛮,军力大概50万左右,由大将赵佗统帅。其余秦国部分分散驻扎在全国各地,但是战斗力不强,因为老兵要么复员,要么去地方做父母官了。

所以主要说说这两支部队的去向:

北部边防军:

由于陈胜吴广起义,国内空虚,无奈下章邯统领了20万骊山的囚徒抵抗起义军,同时秦二世向王离发出来诏令,于是王离带了二十万大军回来平叛,留下十万大军以防匈奴。二十万边防军就这样加入了剿灭起义军的队伍,最终秦军于巨鹿包围了一大部分起义军。但是巨鹿一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北部的边防军是以对抗匈奴为主,并不善于攻城,所以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消耗战,数十万大军将巨鹿重重包围。

虽说把起义军困住了,但是为了解决秦军的粮食消耗问题,派出了大概10万的秦军修建甬道并保护粮道安全,这样一来,围攻巨鹿起义军的兵力就有些薄弱了。雪上加霜的是,巨鹿之战秦军面对的是当时战无不胜的一代霸主项羽!

因此,楚霸王项羽敏锐的捕捉到这个机会点,集中了优势兵力,破釜沉舟,主要攻击一处甬道,截断了秦军粮道,秦军被起义军反制,章邯被迫率领20万秦军投降,而这些兵士最终落得个被坑杀的结局。所以北边的秦军主力大部分都被项羽消灭了。

南部讨蛮军: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就派军去征讨南越地区,但是由于秦军主要是北方人,而岭南多山地区,地形复杂,气候炎热,同时南越地区的少数民族又善于打游击战,不与秦军正面接触,所以秦军根本没有下手的地方。所以第一次征讨南越的秦军却以大败告终,秦军统帅屠雎也战死。

后来秦始皇又派任嚣、赵佗去征讨南越,这次秦军改变了打法,边打边驻守,边驻守边打,所以成功的将百越族赶出了岭南地区,并在岭南设置三郡。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中原地区狼烟四起,咸阳被围攻的时候,这五十万大军仍然没有回来援助秦军的意思,更是在当时的广西筑起秦城,沿广西三江至广东南雄一线布防,丝毫没有回援,眼睁睁看着秦国被瓜分。而任嚣作为最高的军事统帅在弥留之际嘱咐龙川令赵佗

“休息其民,姑待诸侯之变。”

后来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并建立了统治,汉朝时候向汉朝称臣,所以这部分秦军大部分都留在了南越地区。

一代虎狼之师,东征西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敌军人人望而生畏的秦军,终究敌不过历史发展的大势,或被消灭,或淹没历史,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东游西扯馆


公元前221年,六国相继被灭,秦朝一统天下。此后,秦始皇将麾下的数十万秦军分设为三大军团,驻守各处。秦末战乱时,又增设一支军团,以进行平叛作战。

1.岭南军团

秦统一六国后,10万秦军在屠睢统帅下,进击南越,然而战争进行的并不顺利,秦军损失惨重,主帅屠睢更落得惨死。于是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命任嚣、赵佗再次出征,终将南越纳入秦帝国的版图。为了巩固这一地区,10万秦军和大约40万徭役、民夫就地扎根。

4年后,秦始皇病逝,秦帝国爆发内乱,然而岭南军团的主帅赵佗却封锁了五岭边界,自立为王,没有北上救援。就这样,50万南下秦人坐视了秦帝国的覆灭。

2.长城军团

长城军团是秦军的精锐,《史记》曾载,长城军团巅峰时有兵力30万,皆为久经沙场的骑马控弦之士。蒙恬、扶苏统帅这支军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攻入匈奴腹地700余里,成功收复河套,战功彪炳。

蒙恬被设计害死后,副将王离成为了统帅。公元前208年,20万长城军团南下巨鹿平叛,然而项羽却突破了章邯防线,致使长城军团的粮道被切断。在诸侯合围之下,兵疲少粮的长城军团被歼灭,主帅王离被俘,副将涉间、苏角战死。

长城军团覆灭的主要原因是军队的灵魂人物—蒙恬被杀。此外,章邯在面对项羽时的犹豫不决,直接导致了长城军团的粮道被切断。

3.骊山军团(刑徒军)

骊山军团是秦末战乱时最新组建的军团,它的主要兵员是原骊山的刑徒。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爆发,数月间,陈胜部将周文就突入关中腹地,逼近咸阳。秦二世听从少府章邯建议,从70万骊山刑徒中筛选出20万人,组建了骊山军团。

这支由犯人、役夫、原六国军人组成的军队,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仅在1个月内就击破了周文的数十万大军,3个月内灭掉了陈胜的张楚,又先后击杀魏王田儋和楚将项梁。到公元前207年初,黄河南岸的主要叛军已基本被歼灭。可惜由于章邯的指挥失当,骊山军团未能顶住项羽的猛攻,导致秦军精锐的长城军团被歼灭。畏惧赵高迫害的章邯,最终选择了投降。随后,20万人的骊山军团在新安被项羽坑杀。

4.关中军团

关中军团是秦帝国最后一道防线。这支军队由郎中令军(负责守卫皇帝)、卫尉军(负责守卫皇城及咸阳)、中尉军(负责守卫咸阳外围腹地),人数不多,仅有5万人,但却是秦军最善战的军队,兵员来自关中地区,对秦王朝忠心可靠。

骊山军团出关平叛后,关中军团出于卫戍咸阳的需要,并未出关。为了有效掌控这支军队,赵高在任郎中令的同时,让女婿阎乐任咸阳令,将关中军团进行了分拆,致使战斗力被大幅削弱。

公元前207年8月,刘邦抢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下令关中军团前往阻击,实力大不如前的关中军团在峣关一战被刘邦击败。子婴见大势已去,出城投降。而关中军团的余部也并入了刘邦麾下,成为日后击败项羽的主力。

 

(负责守卫咸阳外围腹地),人数不多,仅有5万人,但却是秦军最善战的军队,兵员来自关中地区,对秦王朝忠心可靠。骊山军团出关平叛后,关中军团出于卫戍咸阳的需要,并未出关。为了有效掌控这支军队,赵高在任郎中令的同时,让女婿阎乐任咸阳令,将关中军团进行了分拆,致使战斗力被大幅削弱。

公元前207年8月,刘邦抢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下令关中军团前往阻击,实力大不如前的关中军团在峣关一战被刘邦击败。子婴见大势已去,出城投降。而关中军团的余部也并入了刘邦麾下,成为日后击败项羽的主力。






马头山村人


1、先后由屠睢、任嚣、赵佗率领的远征岭南的原秦军南部军团封锁五岭边界,断绝与北部地区的交通,丝毫没有介入秦末之乱的战争中,后来赵佗依托其建立南越国。

2、先后由蒙恬、王离担任统帅的秦军北部军团,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大败,王离被俘,副将苏角、涉间或战死或自杀,北部军团至此全军覆没。

3、巨鹿之战后,章邯、司马欣、董翳统领的中部军团投降项羽,后被项羽坑杀于新安,中部军至此也全军覆没。

4、京师军一直留在关中负责秦朝都城及内史地区的驻守保卫,刘邦入关后他们向刘邦投降,刘邦在鸿门宴向项羽妥协后他们又被项羽分配给了秦朝降将出身的三秦王也就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总结一下,秦朝的秦军主力的覆灭主要以秦军在巨鹿之战的覆灭以及之后项羽在新安坑杀秦军降卒为标志,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秦军主力就不再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了。

1、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手中的部队其实前身就是秦军,继续称之为秦军也可以,他们都是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汉军击败的。

2、击败并不代表着其肉体被完全消灭,事实上大量的原秦军成员成为刘邦的部属,最后因为分得项羽尸体而封侯的吕马童、王翳、杨喜、杨武、吕胜等五名骑士都出身于原秦军,也可以说原来秦军的许多成员成为了汉军的主力,并最终打败了项羽的军队。


谈古论金


秦军是中国历史上冷兵器军队最强战力的代表,作为一支能征善战的国家军队,最终因为庙堂昏聩而全军覆没,不亦悲乎?秦末汉初,秦军有三大主力,分别是北部的长城兵团,咸阳的刑徒军,南部的岭南军团。三大主力中岭南军团没有参与战争,其他两支军团都参与了秦末战争,最终皆全军覆没。刑徒军被歼大部分后,约二十万人降楚,最终被楚军集体坑杀。

长城兵团是为了防备匈奴而设,军队总额约三十万,驻守在九原郡,将军是蒙恬,监军是扶苏。当年一句谶语“亡秦者胡”,令秦始皇大怒,加上匈奴常年犯边劫掠百姓,秦始皇命蒙恬率军三十万攻击匈奴。史载秦朝北击匈奴的战争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击退匈奴后,蒙恬率军民将战国时代各国的长城联接为一体,修建了万里长城,让匈奴南下劫掠变得困难。赵高、李斯篡改始皇帝遗诏后,公子扶苏领命自杀,蒙恬先被拘禁后被处死。长城兵团的指挥权交给了王翦的孙子王离,秦末战争时由于李斯被杀,全国动乱,长城兵团粮草断供,军士大部分被遣散。巨鹿之战时,受章邯之请,王离率仅存的五万军团南下平叛,结果全部战死沙场,王离被项羽击杀。

长城兵团有防备匈奴的重任,岭南军团有化百越入华夏的重任,因此秦末战争爆发后,岭南军团将军赵佗下令关闭驰道,保岭南而远离中原混战。六国复辟如火如荼,秦朝地方军节节败退,章邯临危受命组建刑徒军,军队约有七十万之众。秦朝刑徒军很快击败陈胜,阵斩项梁,围攻赵国,但是英布率部分刑徒军自立,最终归降项羽。赵高猜忌章邯,断其粮草,囚其家人,最终章邯率军投降项羽。楚军害怕刑徒军作乱,于是在新安其二十余万刑徒军坑杀,值得一提的是坑杀的主持人就是刑徒军出身的英布。


大秦铁鹰剑士


秦帝国的军队是在秦末反秦战争中一步步损失殆尽的,其中秦军主力损失在巨鹿之战和章邯军团投降的这两次事件中。

统一六国后的秦军

秦始皇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秦国的战争机器就停止了对外战争,在统一战争中不下百万的秦军大多解甲归田了。但到了秦始皇三十二、三年(公元前215、214年),秦始皇又再次大举兴兵,以蒙恬为统帅带领30万精锐秦军北击匈奴和南征百越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正因为这两次军事行动使得秦军在关中地区力量薄弱,在广大关东地区的秦军的力量更为缺乏,只在重要地区部署了部分秦军。正因为如此,在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事后秦军一时无力反击。



陈胜吴广起义前的秦军态势

秦军主要分为四部分:一、秦军在关东地区的主力主要是在于荥阳地区抵抗的李由所部。二、在关中地区的主力是五万精锐材士。三、秦国的30万野战主力兵团还在长城沿线防御匈奴。四、在岭南的秦军一部,岭南秦军的位置距离中原地区路途遥远,并且是一支杂牌军。



秦军外重内轻的军事部署,使得秦军在反秦战争初期十分的被动,周文逼近关中地区,重镇荥阳遭到围困。在初期的慌乱过后,秦帝国重新组织起来了军队,在章邯的带领下发动了反击。以关中五万材士为主和紧急征调的军队,再加上骊山徒组织了一支大军。

秦军的覆灭

在章邯军团出击后,在短短数月间就取得了杀章曹阳、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的四次大胜利。秦军在东出的过程中不断征调和回合各地秦军,并且长城兵团也在回援过程中,章邯军团在征战过程中也损失不少,在两次大补充后重新获得了战力。

项梁战死后,秦军开始向赵地发动攻击,由章邯军团自南向北会同长城兵团南下与赵军战于巨鹿。汇集在巨鹿战场上的秦军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明确数量有多少,但估算应该在四十万左右。在巨鹿之战中,由王离统帅的一部秦军全军覆灭,章邯所部也有一定损失。之后的数据表明,在章邯投降时军队仍有二十万之众表面在巨鹿之战中秦军损失了二十万左右。在巨鹿之战战败后,秦军在章邯的带领下向西退却,之后又连遭诸侯联军的打击和秦王朝中央的不信任的情况下,章邯最终选择了投降。章邯投降后,黄河以北的秦军主力至此不复存在。



剩余在黄河以南作战的秦军都在同刘邦的军队作战。刘邦在西进作战中与秦将杨熊所率秦军大战,秦秦军连败两阵,杨熊逃至荥阳,秦二世派使者斩杀杨熊。后又与南阳守齮战于犨,大破南阳秦军占据了南阳。刘邦率军继续西行逼近了关中,于是秦军组织起了最后的一只力量,刘邦军在蓝田大破秦军。就这样秦军最终失去了所有的抵抗力量,正式宣告了秦军的覆灭,也意外着秦帝国的灭亡。


浮沉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有一支伟大的军队,这就是秦军,最多达到百万之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指挥秦军,一举吞并了其他六国,最终一统天下,这支伟大而强悍的军队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秦军的50万南部兵团在吞并楚国后,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外扩张。

按照秦始皇的旨意,凡我大秦大军铁骑能到达之处,皆必须予以征讨;凡大秦大军所到之处皆为我大秦国土,其子民也皆为我大秦子民。因而50万秦军不知疲倦地继续攻占南越一带,至此,也就是现在的两广首次并入秦帝国的版图。而秦军对外扩张的步伐继续前行,至此,包括现在的越南、柬埔寨等广大领土也首次并入秦的版图。30万的北部兵团在击败匈奴后,匈奴并没有被消灭,这些受到重创的强悍的游牧民族躲到了草原的内部去休养。而北部秦军遵照始皇的旨意,征调几十万民夫,开始修筑浩大的万里长城,想一劳永逸地解决北部边疆安全隐患。

由于秦军马不停蹄地对外征讨,秦帝国的版图达到了历史上的空前。但是在公元前210年,秦军的最高统帅一一秦始皇死在了出巡的路上,在他死后不到三年的时间,这支伟大的军队就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这是什么原因呢?秦军历经500年有着从不衰竭的战斗意志,却在秦始皇死后的短短三年时间里就土崩瓦解了,确实令人难以置信,是一个历史之谜。

其实,在秦始皇死后,陈胜、吴广便揭竿而起,并得到了各地民众的响应,起义如干柴烈火蔓延到国家的各个角落。当时秦军有两大主力军团,一个是由30万人组成的北部军团,主要负责对匈奴作战,另一个是由50万人组成的南部军团,负责在南越一带作战。这个时候,秦国的内部是相当空虚的。当起义突然爆发的时候,这部分南部军团正在戍守刚刚平定的南部疆土。

在秦国存亡的关头,南部军团的最高将领派人到咸阳了解情况,得知相当混乱,于是他们在关键时刻最终选择了沉默。

司马迁记载,当地的最高长官下令,堵塞南北之间所有的通道,军队严禁北上作战,于是南部秦军就这样彻底抛弃了自己亲手创建的国家。而30万人组成的北部军团行动也是十分迟缓。这个时候,负责守卫咸阳的也只有5万人组成的中卫军,当陈胜、吴广率领几十万起义军到达骊山,直捣咸阳时,遭到了中卫军的顽强抵抗,甚至最后章邯将军率领由修建秦始皇陵的20万刑囚组成的中部军,一举将几十万起义军彻底击败。

但是,起义的潮流已经蔓延到秦国的各个角落。原来6国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揭竿而起,所以秦军到最后还是没有抵挡住项羽、刘邦的猛烈进攻,百万秦军就此最后消亡了。百万秦军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消失了呢?这可能归咎于秦始皇的突然死亡。

第一,作为秦军最高统帅的秦始皇突然死亡,对秦军将士的精神上是一个沉重打击,因为秦始皇可以说是秦军的精神支柱。

第二,由于秦始皇死的过于突然,甚至还来不及安排好后事,又加之赵高专权,使得秦国的内部一片混乱。这个时候尽管秦军还有强健的四肢,可是大脑出了问题,使得秦军不知如何行动。于是最后,这一支军队也只得面临着消亡的局面。


韦陀夜来香


没,撤退了。去极远的东方和南方了。因为宗央集团不让秦朝皇族再干了!



和亲34


内忧外患。赵高勾结李斯,伪造遗诏赐死皇长子扶苏,立胡亥,胡亥昏庸。前207年,项羽3万大军大破20万秦军,钜鹿一战,秦军主力歼灭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