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十大未解之謎”,你知道答案嗎?

接觸跑步這麼久,

還參加了好多個馬拉松,

有一些百思不解的地方,

實在是不吐不快。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跑圈十大未解之謎”。


1、馬拉松不都是跑嗎?怎麼大家都在走?

以前的馬松賽,大家都在努力奔跑,

在賽道上走的人還是蠻少的;

近兩年,在賽道上“走”的人越來越多,

很多加油助威的觀眾可能都在想:

馬拉松不都是要跑嗎?

怎麼這麼多人都在走?

有跑友說:

連跑帶走根本不算馬拉松。

那麼,如果跑不動了,

該繼續堅持“走”完比賽,

還是立刻結束比賽?

連跑帶走算不算馬拉松呢?



2、為啥賽後都要咬獎牌?

在奧運會、世錦賽等國際大賽上,

總會有運動員在賽後咬金牌。

據大家猜測,這可能是要驗證金牌的真偽;

但是,也有運動員咬銀牌和銅牌,

這又是咋回事呢?

據專家研究,這是“品嚐勝利的滋味”。

到了馬拉松這裡,

幾乎大多數跑馬結束的人,

不管跑得怎麼樣,

都會咬獎牌拍照,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難道也是品嚐勝利的滋味?

3、為什麼你那麼拼,還不如別人隨便跑跑?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

你拼死拼活想進個400,

那些平時也不怎麼跑的,

隨隨便便就進了?

生活中總有這樣的人:

他跑姿不對、發力不對,

照樣可以跑得很牛而且不受傷;

他平時也不怎麼跑,

首馬就能進330;

他從來不是裝備黨,

但比裝備黨們快多了……

馬拉松賽場上不乏這種天才,

你各種賽前練習想要跑到最好,

結果發現還不如他隨便跑跑。

我們管那種人叫,

“天賦異稟”。


4、一邊吐槽比賽“爛”,一邊繼續報名?

很多跑者大概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有人說自己跑了一場“爛”到爆的比賽,

信誓旦旦明年再也不參加了,

結果第二年又趕緊報了名……

問:“你咋又來了?”

答:“我來看看今年變好了沒?”

這就是傳說中的

嘴上說不要,

身體卻很誠實嗎?



5、在起點前,大家為啥都會往前面擠?

每次馬拉松,

很多跑者都卯足了勁往前擠,

好像擠到前面

就能跑出來好成績似的。

其實大家都知道

擠在前面對成績並沒有太大影響,

但還是會身不由己地往前擠。

是因為擠擠更健康嗎?



6、跑了馬拉松之後,突然外向了很多?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自從跑步以後,

你外向了很多,人自信了很多,

面對陌生人也可以侃侃而談了,

是不是?

跑馬拉松之後,

你跟陌生跑友都可以有聊不完的話,

你去哪裡都能交到朋友,

是不是?

雖然跑步有很多好處,

可以讓人身心更加健康,

但是通過跑步使人變得更外向,

有沒有科學權威的解釋呢?


7、跑馬前後到底可不可以吃東西?

許多跑者都認為

跑步前後都不要吃東西;

但也有跑者認為

空腹跑步才是錯誤的,

跑步之後應該及時補充能量。

究竟誰才是對的?

我這拿著東西

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是該扔了嗎?




8、都說跑步是省錢的運動,為啥我比以前更窮了?

相信你在沒跑步的時候,

一定聽過這樣的話:

跑步是最簡單的運動,

有一雙鞋就能跑了。

可現實是:

跑鞋動輒上千,

壓縮上衣、壓縮褲甚至要好幾千,

外加上越野揹包、運動手錶,等等,

備齊一套跑步裝備甚至要上萬。

可是你還是忍不住想買,

是不是?

儘管裝備多得要死,

你還是想要地更多,

總覺得缺了點啥似的?

是不是?


9、明知道拿不到獎金,卻還是拼命衝PB?

小學的時候,

我們會因為一朵小紅花而努力學習;

中學的時候,

我們會因為年級前幾而去熬夜奮鬥;

大學的時候,

我們會為不掛科而考前臨時抱佛腳;

工作的時候,

我們會為了微薄的獎金去拼命工作;

那麼拼命跑步,拼命刷PB,

是為了什麼呢?

明知道拿不到獎金。

為什麼還這麼努力?為什麼?




10、為什麼男跑者更愛穿鮮豔的衣服?

這是跑圈獨有的現象:

當你站在馬拉松賽場上,

你會發現,

男跑者更愛穿鮮豔的衣服。

他們的鞋大多是熒光綠的,

他們的衣服大多是花色的,

他們的短褲、緊身褲也很花哨……

為了引起女孩注意?

為了拍照更好看?

為了在人群中更顯眼?

各種男同胞,

解釋一下,這是為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