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爷爷去世,作为孙媳妇,需通知娘家人过来吊孝吗?

大大2765


一哥“俗眼看社会”之——

        贤孙当贤

孝子贤孙是文明礼仪传承,也是做人的本分,反映在老人的葬礼上,孙子是配角,但是演绎家教中“贤”的角色。既然孙子是这样的角色,孙媳当然也是。

一般的葬礼中,孙子是父亲的后备,除了事务性的活计外,灵是要守的,葬是要送的,礼节是要到的,迎来送往是必须的,至于孝服,中原地区多着蓝孝,一目了然就是孙子辈,长孙还有扶灵或代父行孝的义务,孙媳也是一样。

至于孙媳娘家是一门客,当然不是主客,祭奠排在较靠后的位次,一般与孙女女婿位次相同,但孙女女婿是要坚持到最后的,而孙媳娘家祭奠一番就可以离开了,因而一般孙媳娘家多选择葬礼的前一天去祭奠,没必要去湊热闹。礼品除了相应的祭祀用品外,一般性的当地串亲戚的礼物即可,礼金一般也不入老伙,那个孙子媳妇娘家的那个收就是了,做为父辈也不会跟孙子计较的。总之要求是比较宽泛的。

至于行礼,一般国礼三鞠躬即可,讲究的家庭可送挽联,以孙子媳妇兄弟的名义敬送,以孙子辈相称,也有的地方以孙子老丈人名义的,则以侄子相称,这个规格是自己抬高自己的,是以孝子亲家公的名义来的,原先多有此类情况,尤其是门当户对、祖辈相好的儿女亲家,姻亲是其利益同盟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如贾府办事,薛姨妈可是打着王夫人的旗号而非宝玉宝钗的旗号,说的就是这个讲究。





一哥于一


这个问题,是十里乡俗不同。另当别论。我说说我们那儿的风俗习惯。发丧的时候死者姥姥家来人摆第一贡桌行礼。儿媳妇娘家人带贡品来排第二行礼。姑娘自带贡品排第三行礼婆家来人。孙媳妇娘家来人自带贡品排第四行礼。在往后是孙女儿。和其他亲戚。

第二是车辆次序。第一辆车媳妇娘家来人自带车辆。媳妇坐。第二姑娘坐舅舅家的车排第二。孙媳妇娘家自带车辆孙媳妇坐。排第三。其他亲戚坐公车就是村里安排车辆排在后面。孙媳妇如果娘家不来人来车。你怎么办。各自坐各自的车。不能乱规矩。假如娘家没有人了。或者娘家很远来不了。不管是儿媳妇或者孙媳妇。就自己在村儿里花钱聘请车辆自己坐。这是规矩。那事候不管是儿媳妇,或者是孙媳妇心里是非长难过的。娘家没人儿。或者离着远来不了。心里非长难受。这是我们那儿的风俗习惯。不知道你们那儿是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用户4949473786485


15年9月30号,我因为太想念小孩,刚好又是国庆假期,所以就买了车票回家,老家广西,工作在广东。

那时候我坐的早班车,刚进入广西境内,老公就给我发信息说我奶奶快不行了(因为我老公跟我娘家的哥哥在一起工作)当时眼泪就流了下来。

回到镇上的时候是下午六点钟了,我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叫我先回去看孩子,第二天再回娘家看奶奶(婆家娘家离得很近)说奶奶没那么快……然后我听了妈妈的话

结果当天晚上八点多的时候爸爸来电话说奶奶去了,眼泪就流了下来,要是坚持先回娘家就能看奶奶最后一眼了。

第二天我们要回去守夜,爸爸跟我说叫我婆家这边来两桌客人,爸爸跟大伯都商量好了,我爷爷奶奶有六个孙女,大,二,三,四都嫁人了,我大姐嫁外地太远了没有回来,我婆婆他们随礼的话要看我二姐婆家那边来,她婆家出多少我们小的就要跟多少(因为里要跟着大的,大姐没回来就跟着二姐的来)其实好多里我们都不懂,都是大人怎么说我们怎么做,一方一俗。



花花ou


老公的爷爷去世了,这是一个喜丧,我觉得这也能体现出孙媳妇儿在自己婆家的地位和人脉。如果说自己家里的亲人都能来帮忙,我觉得这是礼尚往来的事,更是一种亲情的升华。所以我说作为你的娘家人,自然要来一帮亲友团帮忙老公爷爷的丧事,俗话说办白事儿大家齐动手齐帮忙,这才显示出一家人的和气,才显示出亲戚朋友的力量。所以我说作为孙媳妇儿的应该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应该让家里人有能力的出能力,有人手的出人手风风光光的把爷爷送走,这样的事情才是做孙媳妇儿最应该做的。



去年的时候我爷爷离开了这个人世间,当时我真的是孤独无助,就是我们哥儿俩,如果说这件丧事要办不好,总觉得是对不起死去的爷爷,所以说作为孙子辈儿的我们哥儿俩召唤了朋友和亲戚。等爷爷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我的老婆已经把我大舅哥大姨姐儿什么的都叫到了医院,看到他们我真的好感动,因为我感觉到我不是一个人孤独的在给爷爷办丧事,而是大家一起来帮我真的体现出了大家的亲情,所以说我真的好感动。就在那三天里,这些哥哥们姐姐们有的帮助找车,有的帮助去买东西办事情,反正我感觉到我没有一点压力,而是感觉到很幸福的接受着大家的帮助,所以说这种感情真的是让人特别的激动。



比如爷爷去世这样的事,我觉得这周是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所以说都是一个精力,因此作为亲戚朋友的帮忙都是应该应尽的份儿。所以我说作为孙子媳妇儿的也要出力,也要告诉家人来帮忙,这才显出一家亲。


伊春美食美客


我是徐州人,在我们这边习俗,老公的爷爷去世,是需要通知我的娘家人过来的,老公的外公倒是不需要的。

我结婚的时候,老公的爷爷就已经去世,我没有经历过,我姐夫的爷爷奶奶去世,我爸妈都是有过去的,姐夫那边并没有报丧,但是知道了都是要过去的。

我有个朋友婆家在江苏常州,去年她老公的奶奶去世,她娘家人就都不用过去,她说,她们那当地没有这个说法。连她婆婆的娘家人都没通知。

所以,具体如何,要看你老公当地的习俗,所谓入乡随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做,就问问你的婆婆。还有如果你老公有堂兄弟,看看他们的老婆是不是会通知娘家人,如果她们都通知了,那么你也是需要通知的。


懒懒推文


我是个农村人,我们村里的风俗是婆家任何辈分的人去世,都是大舅哥作为代表过来,这个是离得远的,如果是近的话,比如同村的,娘家的嫂子弟妹都要过来帮忙煮饭,舅哥要过来帮忙处理一些主人家不方便处理的事,比如说找师傅,接送师傅,迎宾,买菜,家里媳妇多的,一个娘家来一个舅哥,几户人家舅哥一起,什么都搞定了,主人家里的人都要屋里守灵,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我们就是这样,用老话说,我们都是带孝的人,照顾不好老人,我们是有罪的人,所以我们要一直守灵,不能跟别人接触,会带衰别人,不能出门,不能吃米,吃肉,我爷爷在家停了五天,第六天早上才出殡,我们吃了五天的番薯😂😂,第六天送完回来就吃大餐,因为这个习惯,各个媳妇的娘家人都有来,我们就负责给钱,其他的事都是他们办

以上是我们村的风俗,来自中国大陆最南端徐闻🌸🌸🌸


腿很短的铲屎官


去年暑假我老公奶奶走了,刚好那天我准备去大姑子家接我儿子去深圳,刚上车,我老公就打电话来了叫我不要去了,让我家婆带他一起回来。前一天我在家看到奶奶还挺好的。第二天早上我家公去叫她吃早餐才发现已经凉了。后面办丧事,按我们的风俗媳妇娘家亲戚要请,孙媳妇娘家只请父母。但是我家婆娘家没人来,就叫我娘家亲戚去上礼充面子。事情完了后又嫌弃我姑家小孩去的多,红包收的多。我姑在家带三个孙子,不可能为了吃酒把小孩丢家里不管吧。而且一开始也没说一户只能来几个。经过这些事情,我越来越觉得我婆家自私无耻。以后再也不会为他们考虑了。


小肥肥兜兜有糖


老公的姥姥去世,我父母全都去了。我爷爷去世,我公婆大伯哥嫂子全家来了。我嫂子母亲去世,当时父母帮忙看所有的孩子,没有去,礼金送到了。怎么说呢,主要是我们几家关系很好,非常融洽,这个也是看你们的情况。供参考


自律的摩羯宝妈


肯定是要通知的,如果你老公爷爷是跟随你公婆住的,你老公是独子,你娘家人还要打主力的顶起帮忙待客安排……因为那怕你是孙媳妇,但是你是女主人,你娘家主要是来给你帮忙的。我奶10多年前离世,她是随我爸的,我爸弟兄姊妹的9个(我爸的很多外甥侄子都比他大)我爸就我一个女儿,我婆家离我们几千里路远,只来了一个代表,但是我老公(我奶是100岁才死的,在我们这里是喜丧,要办流水席,每天两顿坝坝宴,停了7天才火化)的哥们弟兄轮班的天天忙上忙下的折腾,各种各样的杂事处理安排,你觉得呢?因为你是主家,我老公还是个孙女婿,我奶孙子外孙的几十个,别人是不会动手的,但是每家的姻亲都来了的。


手机用户52332468164


作为你本人肯定要去吊孝。至于你娘家人,主要根据情况:

一,你们那里的风俗习惯。

二,问下自己的婆婆,这个很有必要。

三,根据你娘家的远近程度。

因为有的地方有那习惯,所以告之自己的娘家也很正常,之所以要问婆婆,相信做儿媳的都能领悟到,因为自己年轻对有些事情不懂,问婆婆很正常,婆婆都会告诉怎么做的。因为是老公的爷爷,所以婆婆不会精神崩溃之类的,问婆婆很有必要。有时候有些家庭各种原因,有的还不要孙媳妇的娘家来。

如果自己父母离婆婆很远,而有的地方,人走后,都是马上火化的。孙媳妇的娘家不是老公爷爷的至亲,人家总不能等你娘家来了再去火化吧?所以距离太远了,可以打通电话慰问哈,就没必要来了。

当然了,如果有些地方的风俗不同,有那习惯,那就通知下娘家,让娘家来几个人过来,表达哀悼。

总之人死为大,老公的爷爷,年龄应该也大,有些地方称为“喜丧”。形式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心意。节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