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舊照,勸業場對面的豪奢星巴克,在和平路上只能算個爆發戶

天津市和平路是一條全國知名的商業步行街。最新的新聞是這條路上多了一家“豪華版”星巴克。眾多網紅來此打卡,調侃這個旗艦店“充滿了銅臭味”。

在和平路和濱江道這個金十字處,這家看起來就奢豪的咖啡店,真正是個小字輩。

在100多年的時光中,和平路可是見證過繁華和奢侈。

和平路始建於1902年,這條路南起赤峰道、北至東南角,全長1.9公里。南段由赤峰道至錦州道原為法租界,舊稱杜領事路,北段從錦州道至南馬路原力日租界、舊稱旭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6年改為羅斯福路。1953年改稱和平路至今。

和平路歷史區位

上世紀20年代末,隨著天祥、勸業、泰康三大商場,國民、惠中、交通三大旅館以及渤海大樓、浙江興業銀行等高大建築的落成,街道日趨繁榮。1949年後,經過整頓,和平路成為天津市的商業和文化中心。

歷史記憶中的和平路口

如今依舊車水馬龍的和平路口

七十年代末的天津,商業街便是和平路,而其中最為出名的商場便是人民商場和百貨大樓。在這裡櫥窗口的女子,商場裡玩耍的孩子,電影前的人頭攢動,都勾勒出了那個時代栩栩如生的生活畫卷。(和平路上的前進鞋店)

光明電影院,絕對是天津電影院中最為出名的一家,曾給許多人帶來了回憶與歡樂。

當時人頭攢動的照相館,隨著生活的逐漸好轉,人們開始試圖用照片留下自己的青春記憶。

和平路上的冰棒商店,別看店面不大,可也是一家國營單位。

勸業場華清浴池,當年天津最為著名的浴池之一。

茶是中國人離不開的飲品,當年的東風茶莊。

70年代末在天津的街角已經出現了加油機

縫紉機是當時中國家庭裡女性夢寐以求的人氣商品,也曾是結婚的三大件之一。

櫥窗裡展示的各式樂器

再看一組被稱為“旭街”時代的和平路。

松島街上的四面鐘


宮島街(鞍山道)旁的日本駐天津總領事館

該建築在建國後即被拆除。

與宮島街(鞍山道)交會處的壽街(今興安路)

清季旭街(和平路)街景

壽街(興安路)上的東京建物會社天津支店

旭街(和平路)與宮島街(鞍山道)交會處

早期旭街

俯瞰旭街

店鋪林立的旭街

日租界旭街

寬闊的旭街

旭街上的有軌電車

鄰近吾妻街(佳木斯道)街口的旭街

旭街上的標誌性建築加藤洋行與中原公司

旭街與常盤路(遼寧路)之間的松島街(今哈密道)

舊天津各國租界路名都昭示出強烈的異國文化色彩,但日租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以單字命名的幾條街道,如旭街(今和平路)、曙街(今嫩江路)、壽街(今興安路)、榮街(今新華路)、橘街(今蒙古路)等。人們認為“曙街”與“旭街”含義相近,皆為黎明之意;其實,日本櫻花別名“曙草”,“曙街”即以其命名。

日租界當局最初設想:把曙街、壽街、旭街和榮街兩側佈滿商家,形成日租界的中心商區。1906年,天津有軌電車的誕生,推動了旭街(今和平路,南馬路至錦州道段)一枝獨秀地走向繁榮,但與此同時,壽街、曙街和榮街的商業卻日漸暗淡冷落。日租界商業繁華鼎盛的標誌是:1926年,位於旭街(今和平路)與福島街(今多倫道)交會處的大型商場—中原公司建成開業。

1902年,日租界精心修築三條邊界道路:臨近海河的山口街(今張自忠路)、與華界南市分界的福島街(今多倫道)、與法租界分界的秋山街(今錦州道)。這三條街分別以駐軍天津的三位日本司令長官—第五師團長官山口素臣、日本臨時派遣隊司令福島安正、天津駐屯軍司令官秋山好古的姓氏命名。今熱河路,當時叫小松街,1904年修築,用東京建物株式會社天津支店首任店長小松林藏的姓氏命名,以紀念他在日租界市政建設上的“功績”。“福島”和“小松”,既是日本姓氏,亦為日本地名—福島縣和石川縣小松市。因此,福島街和小松街,也可視為用日本地名命名的街道。

當年天津父老,看到或聽到吉野街(今察哈爾路)、松島街(今哈密道)、扶桑街(今榮吉大街)、橋立街(今福安大街)、大和街(今海拉爾路)、浪速街(今四平東道)等街名,很容易聯想到甲午海戰日本戰艦的名字—吉野、松島、扶桑、橋立、浪速、大和等。日租界以其命名街名,隱含著炫耀武功的威懾之意。

而日租界其他街道,以日本的本土地名命名。松島、宮島和橋立,三處勝地並稱“日本三景”。日租界早期街道就以其命名—松島街(今哈密道),以宮城縣松島鎮命名;宮島街(今鞍山道),以廣島縣宮島命名;橋立街(今福安大街),以京都府北部的天橋立景區命名。

日租界的南北向街道—今南京路(錦州道至南門外大街段),當時叫住吉街,以大阪住吉區命名。今西藏路,當時叫興津街,以靜岡市興津命名。今新疆路,當時叫三島街,以靜岡縣三島命名。今青海路,當時叫加茂街,以新瀉縣加茂市命名。今甘肅路,當時叫淡路街,以兵庫縣淡路市命名。今陝西路(多倫道至錦州道段),當時叫須磨街,以兵庫縣須磨海濱命名。今山西路(多倫道至錦州道段),當時叫明石街,以兵庫縣明石市命名。今察哈爾路,當時叫吉野街,以奈良縣吉野市命名。今河南路(多倫道至錦州道段),當時叫春日街,源自愛知縣地名春日井及奈良縣奈良公園內的春日神社。今遼寧路(多倫道至錦州道段),當時叫常盤街,以福島縣常盤市命名。今林西路(鞍山道至錦州道段),當時叫香取街,以千葉縣香取郡命名。

日租界的東西向街道—今瀋陽道,當時叫蓬萊街,以山口縣蓬萊山命名。今哈密道,當時叫松島街,以宮城縣松島鎮命名。今四平東道,當時叫浪速街,以大阪市舊稱命名。今佳木斯道,當時叫吾妻街,以福島縣吾妻山命名。今萬全道,當時叫伏見街,以京都市伏見區命名。今包頭道,當時叫桃山街,以大阪府和泉市桃山地名命名。

有日租界的地方,就有日本人生活習慣的擴散,這其實也是日本耀武揚威炫耀自己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