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粪肥可以活化土壤,但为什么现在农民种地很少使用了?

农村老俗话


过去农民种地大多是以农家肥为主。一方面是因为农民的经济条件有限,没有钱去购买昂贵的化肥,另外一方面是家里养鸡养鸭养猪养牛,拥有足够的农家肥料来支撑农作物的生长。

农家肥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可以起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活性和微生物的活动空间,提高土壤的透气性能,增加有机质的含量。而且农家有机肥的肥效比较长,可以给农作物提供很长时间内的养分供应。既然农家肥对,作用这么好,但是为什么现在没有多少人用了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买得起化肥

随着农村地区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在逐渐提高的。虽说农民种地不挣钱,但比过去要好得多得多。在现在的条件下,农民有钱购买化肥农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上的化肥,产品很多,竞争很大,不少农资店即使用佘购的方式也能先使用化肥,等到农作物收货,卖了钱之后再付款。这在过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二,化学肥料有其自身的优势,见效快,施肥方便

化肥是科学发展的产物,虽然长期使用可能对土壤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但毕竟其见效快,肥力足,能够快速的让农作物获取足够的养分支持,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坦白说这些年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与大量使用化肥是离不开的。再加上化肥用更小的量提供了更多的营养,比农家肥应用起来要更加方便一些。



第三,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也是农家肥使用越来越少的重要原因

现在大多数农民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在家里种地的人本来就少。过去农村往土地中施用农家肥,基本上都是靠大量劳动力一担一担的挑过去。虽然现在很多平原地区已经普遍采用机械化施肥,但对于广大的山区来说,机械应用不方便,所以还是要靠人力来施肥。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导致农家肥很难被运送到田间地头。留在家里的老人本身体力精力方面都跟不上,所以他们会选择更加方便高效的化肥。

第四,农村家庭养殖减少导致农家肥的缺失

跟前面第三点讲的一样,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导致农民养殖鸡鸭猪牛的人群越来越少。而这些家禽家畜正视产生农家肥的最主要源头。现在山村里面很少有人养猪,养牛了,最多就养几只鸡而已。农家肥比原来少了很多,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家庭种植的需要。农民不得不选择使用化肥来替代农家肥。


总之,农家肥确实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但化肥也有其优势所在。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既不能偏施化肥,也不能完全靠农家肥来提高产量。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既能保证土壤不会过度酸化,也能保证农作物的产量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止茶


答,农家粪肥可以活化土壤,为什么很少了或是没有了?原因就是人们都去城市打工,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家养殖牲畜就靠几个老老在农村,还有多少农村粪肥可用。我在没有大量的农家粪肥用作农作物有利于生长或活化土壤疏松难题,选择以往农村施用过的方法,用草子、紫云英、代替农家肥还可大量增产粮食,成为活化土壤的最佳效果。另一方面又可减少省力的负担。不过在常年种植换季作物是不宜的,必定是草子生长季节,由冬到春会担误一些作物种植。在只种一季水稻的情况下草子肥田能代替农家粪肥是很不错的选择。下图是在水稻还没有收割之前的十几天草子以长大这样了,等收割了水稻后草子更加长的旺盛。这是唯一的办法代替农家粪肥的主意。











吳玉香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并不是农民不想使用了,是条件所致。归结起来这也算是农村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吧。

在农村改革之前,基本上农民种地都是施用农家肥,仅有少量的化学肥料。那时农村集体所有制耕作,每个村里都有一个或者几个粪池子,将一些动物粪便和秸秆杂草和在一起,同时垫上土,一年能起好几回。特别是冬天到开春都会一次次地将沤好的粪通过劳力运送到地头。所以,那时候的农民几乎一年四季都会在工作,忙时种地,闲时担粪、捡粪、割草。所以那时候的农村肥料来源就是农家肥,使得土壤就跟海绵床似的,一脚踩下去会淹没了鞋子。因为施用的化肥少,农药也是很少的几种必须药品。

当农村土地承包之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了土地承包。各家的地少了,集体的那种沤粪池就不能用了。只有自家仅有一点粪便被集中利用起来。各家自己通过平车将粪送到地头,但相比之下,粪的量还是明显减少了。之后化肥的生产量日益加大,农民发现碳铵磷肥的施用比农家肥又省事又长得好,便逐步将化肥替代了农家肥。这是当时农村体制改革后的一大现象。解放了生产力,同时节省了人工, 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谁都没有想到,农村在化肥日益发展后,产量直线上升,农民中的一部分已经被逐步分流了出去。 更少的农民在承担着耕种的活儿。况且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家肥已经消失,变成了企业形式的养殖场商品化粪便加工,为产业化的有机肥及生物肥加工提供了原料,农民就很少再自己施用农家肥了。这就是农家肥逐步消失的原因。

相比之下 ,现在是有了更为先进的专业化生产的有机肥了,所以,我们转变思想,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能积极施用生物肥来调理土壤,就会起到原来农家肥一样的效果,只是在施用量上还要逐步增加。


农资人实录


的确,如今农民种地使用农家肥的比起原来少多了。虽然说农家肥可以活化土壤,对于预防土壤板结有好处,但鉴于近年来农村现实情况的变化,农村种地使用农家肥的也越来越少。即使有些家庭还积攒一些农家肥,也是数量有限,基本上用于自家的小菜园,喂了蔬菜,留作自家吃。

过去农村,家家户户养牛、养羊、养猪的大有人在,一方面养牛可以帮助耕地、运输肥料、庄稼等,二来牲畜的粪便正好收集起来用来积肥。而养猪、养羊在积肥的同时,等猪羊长大以后,还可以卖掉换成现金,补贴家用。

记得那时候我们这边,农村的院子的一角都留有猪圈或是牛栏,猪圈旁边留有一个四方形的深坑,用于积肥。平日里猪粪尿都会被清理进这个圈里,那些日常的浮土、树叶等也会被填到圈中,经过生猪的踩踏以及猪粪尿的沤制,等到秋后将这些沤制好的农家肥起出来,拉到地里,均匀地撒开,然后将地耕一遍。这样,这些农家肥就会被翻耕进农田,成为下一季农作物的基肥,而且这种农家肥的肥效还比较长久。

如今,随着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喂养耕牛的基本上不见了,农民耕种大多数用现代化机械,也更省时省力了。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于居住的环境卫生也比较重视。原来在自家院子里养猪、沤粪,家里总有一股臭味,随着农村自家零星养猪的减少,这牲畜的粪便就少之又少了。仅剩的一点人粪尿,也被沤制成农家肥,用在了自家种植的蔬菜上。

如今,人们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到了季节便会有农资经销人员开车到村里售卖专用肥,用起来也很是方便,即使是周边有一些养殖场出售牲畜的粪便,但这些粪便还需要运输,找地方沤制,也嫌麻烦,不如直接使用专用肥来的方便。所以,不少农民为了图省事,也就直接购买肥料用来施肥了。

总之,农家肥在种植中使用越来越少,是由于农村自家养殖牲畜的减少,没有了牲畜的粪便作为肥料沤制的原料,也就很少使用农家肥作为农作物种植的基肥了,从而转向专用肥、化肥等。


建行渐远


农家粪肥在以前真的是农民常用肥,记得小时候家家都养猪,隔断时间就要清理猪栏里的粪土,那可是个体力活,然后堆在门口成长方形发酵,最后按立方数生产队会折合成工分,然后肩挑、或小推车运到地里,生产队种庄稼全靠这些农家肥,其它化肥很少看见使用,可如今正好相反,农家粪肥不见了,各种人工化肥眼花缭乱的。为什么人人都知道农家粪肥可以活化土壤,但是农民种地却很少用呢?梅花这几年也因为这个问题很费心思,今天就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第一,不是人们不想使用农家粪肥,而是由于时代的改革发展,农家粪肥如今也少见了。过去年代家家都有猪栏,每年都要送头大肥猪,猪栏一个角还连着厕所,人粪猪粪尿都在栏里,为了让小猪在栏里面舒服一点,要经常往里面填新土,因此农家粪肥足够用。可是如今我们农村改革发展了,自己家院里根本没有养猪的了,更不用说散养在院子里的鸡鸭鹅了,在我们村家家户户厕所都是水冲式,农村有统一排污管道,统一规格化粪池,因此要找点农家粪肥还真是不容易,这本是农村发展的标志。


第二,农家庄园的兴起,绿色环保种植的发展,使养殖户的粪肥供不应求。如今虽然农民家里自己不养猪了,但是村子里还是有几个养殖户的,但是这里都有统一的要求,养猪养牛养鸡鸭的养殖户,他们都要远离村庄一定距离,而这些养殖场里面的粪肥,经常是被早早定出去了,在我们村子里小型农家种植庄园就有七八个,有蓝莓种植基地、草莓采摘基地、桃子种植基地、猕猴桃种植基地等,这些种植园里面的肥料用的大部分都是农家肥,他们就是把周围养殖户的粪肥都预订了,因为我们家自己种的是菜园,每年为了能得到一点农家肥,要去跟人家好好说很多次才能匀出一点,真的是花钱也买不到呢,前两天老公好不容易买到几车猪粪,堆在菜园边上,心里还老惦记着会不会被别人用了呢。


不管怎么说,使用农家肥粪肥种出的庄稼及蔬菜类,就是与只用化肥长出来的不一样的味道,最明显的就是玉米、黄瓜、西红柿、大白菜,口感差别很大,因为我很少用化肥,主要用的是农家粪肥以及有机肥,因此每年到大白菜萝卜的收获的季节,我都会当礼品分送给亲朋好友品尝,分享的喜悦让我也很开心。


山村梅花


肥料有两种,一种是化合肥,另一种是有机肥。农家粪肥属于有机肥的一种,解放前及解放后的一段时期,工业还落后,化肥稀缺,农家粪肥成了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农家粪肥数量满足不了生产需要的时候,农民还收割绿色植物丢在田里泡浸发酵形成的肥水作为肥料,叫绿肥,也是有机肥。用农家粪肥或其他有机肥作为肥料种出来的果菜甜美,虽然农家粪肥绍臭很不卫生,过去农民为了发展生产,增产增收,粪便视为农家宝。用他们的话说,没有粪肥臭,哪有稻米香啊?

随着社会发展,农民生活提高,种田用农家粪肥越来越少了,主要原因:

一是相对于农家粪肥来说,化肥肥力足,见效快,运输方便。一包一百市斤的化合肥相当于一吨2000市斤农家粪肥的肥力,农民施肥时,一亩地的农作物,用化肥的话一个人工不到半个小时完工,农家粪肥要半天。二是化肥供应充足、方便。农家粪肥要经过堆积、暴晒、粉碎等几个工序才能完成使用,而化肥到集市就可以购回即可施用,方便。三是粪肥毕竟臭味佷浓,不卫生。要是大量生产需要大场地,并且臭气惹人厌,生产成本也逐渐高了。

基于以上原因农家粪肥使用率越来越少了,但是由于粪肥肥力持久,活化土襄,还是受水果种植大户的欢迎,鸡粪肥有时卖到五十元一包也供不应求。农家小院很多还用农家有机肥,种出来的果菜一般留给自己享用。





乡村振兴


粪肥是有机生产中最有价值的肥料之一。要获得粪肥的全部营养价值,需要注意它是如何收集、贮存及撒播到土地中的。有机农业生产者对粪肥的管理必须保证畜禽粪便的贮存设施有足够的容量,并得到及时处理和合理利用,所有粪便贮存、处理设施在设计、施工、操作时都应避免引起地下及地表水的污染。

养殖场污染物的排放应符合GB 18596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没有明确处理程序,只有不破坏有机完整性的规定。因此,在理论和实际上,怎么管理粪肥,可有多种选择。堆肥是一种最可靠、可长期保存和维持肥料养分循环的方法,并为有机耕作所推荐。其能稳定肥料养分,保护其不挥发和冲蚀。

同时,它有助于控制植物和动物疾病、苍蝇和杂草。在选择堆积粪肥的方法和处理方式 上都没有太多的限制。标准对没有堆积的粪肥如何及什么时候使用都有严格的限制,在可食部分生长在地下的,没有堆积的粪肥在其收获前120天不能使用,如果可食部分没有和土壤接触,至少90天前不能使用。

而堆肥没有这些限制,但是,国家标准对堆肥有明确的定义。满足有机生产规格的堆肥,初堆肥原料的初始碳∶氮比率必须在25∶1~40∶1之间。使用容器或静态充气系统时,温度介于131°F和170°F之间,必须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维持3天。堆积成狭长的一行时,温度必须维持至131°F和170°F长达15天,当使用堆肥系统时;在15天里,原料必须最少翻动五次。

在堆肥制作中也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制。这涉及添加其他原料。允许原料包括草垫、食物废弃物、地面岩石粉及其他允许用作有机肥料或土壤的增肥物,而一些不能用于有机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是不允许加入堆肥的,包括大部分化肥、生物固体(污水和污泥)、农药污染物、材料含重金属以及塑胶等物质。不管选择什么体系来管理粪肥,可以肯定,不能使用任何违禁材料。

控制粪肥苍蝇是另一个问题。绝大多数合成杀虫剂和合成杀虫饵在有机生产中是被禁止的。良好的卫生程序、堆肥和一些管理常识,可以大大地减少肥料苍蝇问题。被许可的生物杀虫控制可用于这些基本步骤。我是农人答农事,上面就是我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您有其它的见解或补充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


农人答农事


现在用农家肥的的确少了,这很明显,但这并不代表着农家肥不好用,相反人们还觉得农家肥对作物更好,对保养土壤更有利。

但为什么用的人还少了?

第一,价格攀升。以前三五百一车,现在八九百一车。一亩田可以放一两车都不会有问题。关键是你种点小麦玉米,成本太大。况且农家肥肥效缓释持久,半年生作物到收也没吸收多少。但果木就不一样了,生长年限长,需要有持续的养分提供它生长,如果全用化肥价值太大,而且长期使用下来果木早衰严重。果木经济价值大于玉米小麦,果农也划算用农家肥。

第二,现在搞养殖,都限环保了,牲畜粪便都要进化粪池,没有堆粪的地方。从化粪池劳起来的粪不好运输,肥效也不理想。

第三,现在农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种地的重担又落到老一辈身上。由于农家肥量多,而且要挖沟覆施,劳动强度大,所以人们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化肥。

农家肥虽好,也要科学施用,要充分发酵农家肥,做好农家肥杀虫处理。其次,也要合理搭配化肥,做好肥水管理,种好庄稼。


云南小坤哥001


问:农家粪可以活化土壤、但为什么现在农民种地很少使用了❓

很高兴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看了其他答主的分析,我有不同的见解, 顾名思义,农家肥就是在农村收集的动物的粪便和农作物掺杂在一起发酵而成的肥料,在我们这边一般都是牛粪、羊粪、鸡粪和猪粪这些,农家肥的优势不但能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还能改善 土壤结构,可以说是我们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如今 在我们村里,现在还是有很多坚持使用传统农家粪的村民的,农家肥不但投资成本低,在当季农作物种植之前,就会提前将发酵好的农家粪拉到地里面,在犁耕之前把农家粪撒开,使得农家粪均匀的埋在田地里,为农作物的生长打下坚实的养份基础。

农家肥的特点:

农家肥最直接的一个特点是 可以保蓄土壤中肥沃的养份,减少养份的流失,改善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条件。因为化肥的溶解度比较大,然后施用化肥后极其容易对土壤造成较高的渗透压,从而直接影响农作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土壤中养分流失的机率。但是如果与农家肥混施的话,则可以轻松避免这一弊病,所以针对我们农民来说,农家肥是永远不会被化肥所替代的。



化肥也就是化学肥料的简称,用化肥和农家肥对比的话区别还是特别的大的, 就拿西瓜🍉来说吧,种过西瓜的都应该知道,施用农家肥种植出来的西瓜🍉要比使用化肥催化出来的西瓜🍉要甜很多,而且使用农家肥种植的西瓜🍉瓜瓤色泽红亮,皮薄, 然而如果用化肥就是另一种结果了,用化肥虽然能让西瓜🍉快速生长,但是西瓜的甜度和瓜瓤的色泽就显而易见的不一样了、不但吃着略有微酸的口感,而且瓜瓤也容易变硬,更别提瓜皮了,所以农家肥在我们农村这边至今为止还是无法被代替的。


农家肥是传统的农业肥料,无论何时都不可能被淘汰、因为用农家肥种植出来的农产品是无污染无添加的,自己即是农产品的种植者。也是农产品的食用者,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村民们对农家肥的使用就更广泛了、化肥只是辅助而不是主肥,为了环境和健康,这种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结语: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看法和见解,朋友们有任何疑问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也可以关注 ,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谢谢大家!


农村不不


农家粪肥可以活化土壤,但为什么现在农民很少使用了?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就可知道大概了。

一、化肥和农肥的性能特点差距大。虽然说农家肥也有一定的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成分,但是,和化学肥料比,那效能就相差太远了。化肥含能量高、见效快、施用简便。而农肥包括沤制的和人畜粪便等,它的有效成分低,但作用持久,确实有活化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且需一定的时间发酵腐熟,才可施用,生粪肥不适宜直接用于作物。因此,用化肥的就多了。



二、农家肥的原料来源有限。近年来实行的秸秆还田、化学除草技术等,基本堵绝了沤制农肥的原料秸秆、柴草等的来源。没有原料沤制哪门子肥呢!“禁养”致使畜禽粪肥少,即使有些畜禽养殖户,还不够他们自己地里用呢!指望人粪尿,每天大便一次,排尿2000多毫升,更满足不了大田施用。因此,种地多数选用使用化肥。


按农业专家的观点,作物施肥,最好的方法是化肥结合农家肥使用效果好。化肥性能强大、各种营养元素含量高而全、见效迅速,但持久效益差。长期使用易使土壤板结、僵硬。而农家肥元素含量低,但性能持久,且大量的腐殖质有机质,有活化土壤活性、持久培肥地力的作用。所以,在农业大田作物种植上,基肥除施入一定量的化肥外,再同时加使3-5方优质的农家粪肥,最利于改良活花土壤结构,更利于作物健壮发育生长,从而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