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皇后马秀英,在南京留下了哪些传奇故事?

萧晓四姑娘


马皇后是明代著名的贤德皇后。 据说马氏的父亲是郭子兴的好朋友,后来马公不幸病故、只留下女儿无依无靠。郭子兴看在老友的份上,把马氏接到自己家里,当亲闺女一样看待。朱元璋参加起义军后,郭子兴见他精明强干,年轻有为,十分赏识,想把他拉为心腹,便将养女许配了他,一手包办了两人的婚烟。 马氏聪明伶俐,又有远见。军中常有文书往来,可马氏不识字、不能为丈夫分忧代劳。她便暗下决心学习。她一边认字一边学着写,时间一长,认识了不少字。后来她便担当起替丈夫整理、保管文书之责。有时候还提醒丈夫该办的事,省去了朱元璋很多精力。


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带领大军渡江作战的时候,将士们的家属都留在和州。马氏亲率将士镇守,照管家眷,使军队无后顾之忧。次年,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改名为应天府,作为今后发展的根据地。马氏和将士们的眷属也迁到集庆。她又带领妇女给士兵缝补衣衫,做鞋子。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攻打朱元璋,兵临应天城下,人心惶惶,马氏把金银财宝都拿出来,奖给有功将士,协助朱元璋鼓舞士气。


平定天下后,马氏当了皇后,仍然每天都要人教她读书,朱元璋有才干,但是主观武断,脾气大,爱发火,容易受人挑拨。有时候马皇后看见指责别人时,自己也假装生气,叫人扭送公正司(管理宫中人役的机构)治罪。朱元璋不明白,认为自己就可以惩罚,何必要送宫正司呢?皇后便对他说:“当帝王的不要以喜怒、好恶来惩治或奖赏别人。你发火时,就容易处罚不当,送宫正司便能斟酌情况,公平处理。“正因为有马星后苦口婆心的规劝,朱元璋才少做了许多莽撞事。 李希颜是朱元璋诸皇子的老师,管教孩子十分严格,谁不好好学就加以训斥,甚至还要体罚。有个小皇子调皮,李希颜气急了,在其头上敲了几下,皇子便哭着到父亲面前告状。朱元璋一听就火了,脸拉得老长。马皇后见事情不好,忙说:“你干啥呀?老师教书管孩子,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你生什么气!”一句话提了朱元璋,他抚模着儿子说:“好啦好啦,以后可得听老师的话。”就这样马皇后一次次的帮助身边的人化解了危机。


开国功臣宋濂也曾经当过诸皇子的老师。洪武十三年(1380),丞相胡惟慵被杀,宋的孙子宋慎被牵连进去。因此,朱元璋逮 捕了宋濂,定了死罪。马皇后知道这件事之后,对丈夫说:“乡下人给侄男子弟请个老师很不容易,所以老百姓对先生都十分敬重,我们帝王家就更应该这样,何况宋先生早已告老还乡,隔得那么远,孙子的事情爷爷并不一定知道,你不能杀他,”朱元璋坚持要杀。马皇后心里十分难过,吃饭时不吃肉,不喝酒,也不说话。朱元璋见她反常,便间:“你是不是身体不舒适了?”皇后回答说:“不是,宋先生要死了,我们没有按照老师的礼节对待他,我只能为他祈祷、修福。”朱元璋心里也有点不好受,第二天便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洪武十五年(1382)的秋天,这位贤德的马皇后得了重病,朝廷内外都忙着为她寻求良医。但是她什么药都不吃。朱元璋焦急地问她原因,她说:“如果吃了药救不了我的命,你会治医生死罪的。”不管朱元璋怎样劝说,她一点药也没沾唇。宁愿自己病死,也不叫丈夫枉杀一人。临终时朱元璋俯身轻声地问她:“你有什么话要说吗?”马皇后艰难地对他说:“希望你改改牌气,求贤纳谏,对待功臣善始善终;把子孙教育好,使天下臣民各安其所。”说完就咽了气,死时才51岁。 这位皇后不光是丈夫生活的贤内助,还是丈夫工作上的好搭档,他们夫妻二人性格互补,才彼此成就。


潇然说


民间相传的大脚皇后马娘娘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妻,芳名秀英,马娘娘是皖北宿州人,生于公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她自幼父母双亡,12岁时为其父好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为义女,并被抚养成人。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妇女皆缠足的元代,马秀英坚不裹脚,故被人称为“马大脚”。

  朱元璋在反元战争中屡建军功,受到郭子兴的器重。郭子兴便将21岁的义女马秀英许配给他。3年后郭子兴病故,朱元璋成为一军统帅,经过14年的东征西战,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册立马氏为皇后,册文说“咨尔马氏,同勤劳于开创之时,由家成国,内助良多。

  今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8月,积劳成疾的马皇后在南京病故,终年51岁,死后被谥为孝慈皇后,与朱元璋合葬于明孝陵。大脚马皇后生于乱世,她有胆有识,在艰难逆境中全力帮助朱元璋成就大业,曾5次救朱元璋死里逃生。做了皇后虽大富大贵,她仍始终不忘民间劳苦,时常用自己的言行规劝、影响朱元璋。

  她惩奸佞毫不手软,保忠臣机智灵活,革陋习坚决果敢,倡新风大马金刀。朱元璋称她“家有贤妻,犹国之良相”。马娘娘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诸后乃至命妇民妇皆以其为楷模。她也是史家公认的中国封建时代第一贤后。马娘娘在南京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和历史遗迹,其中最出名的就要算绣球山上的马娘娘脚印了。

  绣球山紧靠狮子山,狮子山曾是朱元璋打败劲敌陈友谅的战场。绣球山上的这个马娘娘“脚印”位于山顶西侧最高处的一个小平台上,长83厘米,宽度各部位宽窄不一,平均约25厘米,深33厘米到40厘米,上下形态基本一致,外形前圆后方,近似鞋形。对这个凹坑的形成,民间有好多传说:一说是1360年6月,朱元璋率兵在狮子山一带与陈友谅作战,在绣球山观战的马娘娘,见陈友谅军队已进入伏击圈,朱元璋还未挥旗进攻,怕错失良机,马娘娘急得一跺脚,便留下这个大脚印,而且泉水涌溢。

  二说是大明开国之初大封功臣,大将军汤和受奸臣胡惟庸的挑拨,认为封赏不公,欲与朱元璋刀枪相见,此时马娘娘正在绣球山上求访高僧,忽听此事,急得猛一跺脚,留下这个大脚印。还有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一日要登船远征,对马娘娘说,我很快就回来,你不必挂念。数日后,马娘娘按预约日期来到绣球矾(这里在当时处在滔滔长江的岸边)恭候圣驾,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仍不见龙船踪影,马娘娘焦急万分,忽然左右叫道:“皇上龙船到!”马娘娘抬头遥望江面,果见一列船队驶来,而且看到朱元璋站在船头。

  马娘娘十分高兴,蹬足急呼:“备轿!”由于用力过猛,一脚将脚下岩石踏陷成一个鞋形凹坑,泉水四溢。最后一说是南京城墙建成后,朱元璋带领四子燕王朱棣等环城巡视,问朱棣:“皇儿,父皇修的城墙坚固否?”朱棣答:“城墙建造得的确雄伟壮观,只可惜,若来犯之敌将炮架在神烈山(即紫金山)上,则炮炮打着后宰门(皇宫所在地)。

  ”朱元璋听后大为不悦,便在返回途中命左右买了几只橘子给朱棣吃。当晚马娘娘得知朱元璋赐橘朱棣一事,顿觉情况不妙,慌忙对朱棣说:“赐橘者,寓意要抽筋剥皮也,吾儿大祸临头矣。”于是马娘娘设巧计让朱棣渡江北上返回燕京,马娘娘偷偷地来到绣球山上目送朱棣渡江,由于马娘娘伫立长久,使脚下岩石下陷,留下如此巨大的脚印。

  因绣球山上留下的马娘娘“脚印”颇具传奇色彩,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至。1992年,公园建立了马娘娘塑像,并配置了介绍马娘娘生平事迹的图文石刻。


芒果开火车


大脚皇后马娘娘,皖北宿州人,朱元璋的发妻,因其不裹脚,故被人称为“马大脚”她在南京留下了很多传说故事,其中最出名的应该是绣球山上的马娘娘脚印了,绣球山紧靠狮子山,传说朱元璋率兵在狮子山与陈友谅作战,在绣球山观战的马娘娘见陈友谅军队已经进去伏击圈,朱元璋没有进攻,马娘娘怕错失良机,急的一跺脚变留下这个大脚印,还有其他版本的传说,后来因为这个大脚印的传说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