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劻,奕山,载漪,琦善是晚清四大奸臣吗?

西湖边的耕田人


关于晚清四大奸臣,无论是史学界还是民间并没有定论,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他们四个。

1.爱新觉罗·奕山(1790年-1878年),字静轩,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宗室。康熙帝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玄孙,道光帝族侄。侍卫出身。历任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伊犁参赞大臣、伊犁将军等职。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被圈禁在宗人府空室,原因是奕山所部在白鹅潭水域向英军发起夜袭,结果一败涂地,广州城外炮台尽失。清军退入广州城,不敢出战,南海乡勇和湖南乡勇为抢夺粮食而引发内哄,城内大乱。26日,奕山派人举旗投降。与义律签订《广州和约》。隔年八月即被释还,又赏给二等侍卫充任和阗办事大臣,接着数年下来,功封镇国将军,伊犁将军。

咸丰八年四月(1858年5月),双方签订《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划归俄罗斯。咸丰十年(1860年),俄罗斯又借机迫使清廷订立《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由“共管”割归俄罗斯。

2.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长子。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月二十四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奕劻出生于北京,过继庆郡王绵慜为嗣子,初封辅国将军,后晋爵贝子、贝勒,

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加郡王衔,任御前大臣。光绪十年(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

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爵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加恩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他受命与李鸿章于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首席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

宣统三年(1911年),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奕劻任内阁总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复出,奕劻让出首相职位改任弼德院总裁。清朝灭亡后,迁居天津。民国六年(1917年)一月二十九日病死,时年79岁。追谥曰密,子载振袭爵。

3.爱新觉罗·载漪(1856年8月26日-1922年11月24日),清朝宗室,道光帝旻宁之孙,惇亲王奕誴之子,后过继瑞敏郡王奕志(嘉庆帝四子瑞亲王绵忻子)为嗣,三十八岁袭封端郡王。义和团事变祸首之一。 载漪是光绪帝的堂兄弟。嫡福晋是员外郎绍昌之女伊尔根觉罗氏,生长子溥僎;继福晋为和硕阿拉善亲王贡桑朱尔默特之女博尔济吉特氏,生次子溥俊。 1899年,慈禧册立载漪的十五岁儿子溥儁为大阿哥,计划废黜光绪帝,但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

义和团事变后,载漪在八国联军的祸首名单上。

1902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1917年,借张勋复辟之机,载漪才重获自由,直至1922年去世。

历史评价:

康有为:那拉后、端王、庆王、荣禄、刚毅、赵舒翘,此六人者结通团匪,以戕杀西人,欲拳之平,非去主使拳匪、任用拳匪之人不可。

陈夔龙:①少不读书,刚愎自用。②愚而不学,骄盈特甚。

4. 博尔济吉特·琦善(满语:kišan,1790年-1854年),字静庵,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出生于一个世袭一等侯爵的贵族家庭。祖上恩格得理尔,以帅众投附有功,封得一等侯爵。父亲成德,官至热河都统。琦善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16即由荫生授刑部员外郎,以后历任刑部郎中、通政使司副使、河南按察使、江宁、河南布政使。29岁,便当上了独当一面的河南巡抚。

至1840年鸦片战争时,琦善的正式身分是一等侯爵、文渊阁大学士、直隶总督(后改两广总督)、钦差大臣。他在与英方的公文往来中,自称“本大臣爵阁部堂”,可以位极人臣,圣眷正隆,为同僚们望尘莫及。

原先主剿的琦善在白河口见英军“船坚炮利”,下令撤退炮台守军,并派广东人鲍鹏去穿鼻洋(广州虎门口)向英军求和,1月25日与义律私下约订《穿鼻草约》,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元原先主剿的琦善在白河口见英军“船坚炮利”,下令撤退炮台守军,并派广东人鲍鹏去穿鼻洋(广州虎门口)向英军求和,1月25日与义律私下约订《穿鼻草约》,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元!

总而言之,关于晚清四大奸臣的说法并不太正确,如果依照当时的的说法具体可见《清史稿》,里边有关于晚清贰臣的例子,大家可以去看!

如果感觉我的回答有用,就关注我一下,点个赞吧!






某点历史


都是菜鸡中的“战斗鸡”!比着卖国,比着贪钱,比着享受!没有最坏,只有更坏比如奕劻初拟谥“哲”,按谥号解,知人曰哲。溥仪不同意,亲选四字,让内务府选择,为“谬、丑、幽、厉”自己人都看不过去!个顶个的昏聩无能


咖喱饭1234




手持锄头棍棒,毫无专业军事经验,标准乌合之众的数千三元里乡民们,这一顿玩命血拼,以英国陆军司令郭富的报告说,当天就造成英军四十九人死伤,其中七人被打死!连英军少校毕彻也在激战中丧命(英国人的说法是战斗中突发疾病猝死)。

仅看这战果,就足以羞煞那些吃着国家粮领着国家饷的大清正规军们,三元里乡民们这顿打,成果居然比先前中英几次血战都大!

战局一片大好,附近乡亲们似打了鸡血般,纷纷前来支援,前后更聚集了近万人,把英军重兵把守的四方炮台也包围了,场面十分震撼。

就在这关键时刻,广州知府余保纯闻讯赶来,苦口婆心,终于将民众劝散。

对余保纯这一行动,后来的好些人,无不义愤填膺,大骂这狗官吃里扒外,和英国侵略者沆瀣一气,终于令这来之不易的歼敌机会白白丧失。

但就当时情况说,余保纯救的不是英军的命,却恰是这些愤怒乡民的命。

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这话固然没错,可也要场合,凡事都要讲究专业水平,毫无军事经验的农民兵,对上近代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军,别看趁着大雨打人一个闷棍,真刀真枪打起来,会是啥后果?



接下来如果英军动真格,这些愤怒的乡亲们会是啥后果,只要参考下此事六十年后,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对上八国联军后是啥后果,基本就能想象。

不夸张的说,这数万乡亲们的命,是余保纯救的。虽然这件事情,成了他后来狼狈丢官的原因,也成了他终生的污点,甚至主持县学考试时,都被考生拿着砖头砸。但若问这场中国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里,有谁是真正敢于在关键时刻承担责任,值得尊敬的人物,余保纯毫无疑问,都是其中一员。

不管怎么样,民众被劝散了,英军也很快撤走了,奕山却不敢大意,因为接下来一件事,对他来说,比前面所有事都要作难:该怎么向道光皇帝汇报呢?

由于奕山的迷魂汤灌的太厉害,道光皇帝此时此刻,依然沉浸在大清军队势如破竹,痛打英军的美梦里,这时候要告诉他,人家都把广州端了,交钱才赎回来的,信不信他立刻就给奕山送三尺白绫?

但奕山到底是奕山,这么个在别人看来,比打败英国人还难的事,他竟然真办到了!

四方炮台沦陷?奕山真在奏折里承认了,但随后又补充,那是因为被英国人收买的汉奸作祟,里应外合沦陷的,这事不赖我!

可赖你不赖你,终归是赔钱认输了啊,看你怎么说?

没想到这更难不住奕山,说英军攻打广州的时候,自己也抱定决心,要和广州共存亡,没想到英国人却点头哈腰的跑来求饶,说我们根本不想打仗,是因为你们的行商欠钱不给,我们才来讨债的,而且他们还赌咒发誓,说只要解决了债务问题,他们就是吃了豹子胆,也绝不敢和我大清打仗了。

如此奏折,对比之前奕山的各种天花乱坠吹牛,更可以说是胡说八道。

而且要对比几位前任的话,林则徐虽然夸张过穿鼻海战,但也不过是夸张而已,琦善给义律打够了马虎眼,但对道光皇帝这里,也不过是个措辞问题,该讲的实话一句不少,杨芳倒是编了一些瞎话,虚构了一些胜仗,但也只是夸大点歼敌数字而已。

奕山的这奏折,真可是说是瞎编到了无极限,可就这么个无底线的奏折,道光皇帝竟立刻信了。不但信,还发上谕说:“朕谅汝等不得已之苦衷。准令通商。惟当严谕该夷目、立即将各兵船退出外洋。缴还炮台。仍须懔遵前定条例。只准照常贸易。不准夹带违禁烟土。傥敢故违。断不宽恕。”

这只能说,作为道光皇帝的实在亲戚,奕山太了解道光皇帝的脾气了,知道这位皇帝最好面子,面子有了,里子就算破成渣滓,也照样能撑住。

而且就在奕山这顿瞎编后,立刻就有人写信告发了,把奕山虚报战功的丑态,广州前线被揍的灰头土脸的真相,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道光皇帝。道光皇帝也真个派人去查,查来的结果是,奕山基本就在扯淡。

可这真相摆在道光皇帝案头,道光皇帝却一反常态,没有像对林则徐琦善那样当场翻脸,反而只批了简单俩字:留览。也就是先放着吧。

实在亲戚,就是不一样。

当然如此一反常态,亲戚关系还是次要,关键是道光皇帝真累了:仗打了这么久,死伤惨重没个头。况且奕山虽说总扯淡,但他奏折里那句话,应该不会扯淡吧:“只求照前通商。并将历年商欠清还。即将兵船全数撤出虎门以外。”

最让道光皇帝动心的,就是这句话:是不是只要答应了这个要求,英国人就不会打了呢,要知道,这是道光皇帝最后的底线了。

道光皇帝这心思,原来广州的奕山准确摸对了,7月14日又发奏折:““英夷自惩创之后。兵船退出虎门。乞恩贸易。准令通商。向来恭顺夷商货船。闻风入港。告请验货。英夷额庆欢忭。免冠感伏,声言永不敢在广东滋事”、“粤省夷务大定”,要求撤退外省援军,以节省粮饷。

这几句话一说,道光皇帝真个长出一口气:这样多好,恩准撤兵!

在道光皇帝看来,虽说没有教训英军,但好歹也让英军尝到了厉害,又能了结战事,总算也不错了。






早在义律和奕山达成停战协议时,义律已经明确发出照会,说:“两国交争诸事,既未善定,仍须向皇上讨要申冤,秉公定事。且未秉公善定以先,仍须强自冤屈,与朝廷交攻。”“所有议定兵之事,止关粤东一省。至于他省,仍旧交战不息。迨至安待皇帝允准,将两国衅端尽解。”

也就是说,所谓停战,只是不打你广东,其他地方也要打。可如此关键问题,奕山却瞒的结结实实,咬死了不给道光皇帝说。

如果说奕山和之前的林则徐琦善有什么区别,那么最大的区别,就在此处:林则徐也好,琦善也罢,都撒了不少谎言,有过不少污点,但根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办事,他们的所作所为有争议,却都是无可争议的清朝能臣。

跟他们相比,奕山却差了一个档次,心里装的只有自家的官位,糊弄也好,抗敌也罢,就是为了给自己刷功买好,遇到事关国家大事的问题,更是连瞒带躲。比起前面几位来,他是真正的卑鄙无耻。

后来也正是这卑鄙无耻的奕山,调任到黑龙江去,却又遇到沙俄犯边,叫人一顿吓唬,就大笔一挥割让了大片国土,同样也把朝廷瞒的好苦。可见这卑鄙无耻,正是奕山一辈子难移的本性。

而这一次,奕山的卑鄙无耻,也将继续令大清朝,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