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生最怕出现哪些问题?

教育谭


很多人都说高一和高二只要按部就班过,高三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在我看来,高二跟高三一样重要。


我发现很多学生高一成绩还行,但是高二就直线下滑,不知道有多少学生毁在了高二这一时期。


高一大家都很懵懂,没适应高中的学习氛围,但是高二就是进入分水岭了,有的人找到了学习方法,成功闯出来,有的人还是没找到学习节奏,成绩还是在原地打滑,高三兵败如山倒,可以说高二的状态直接决定高考。

一、高二是高考之前的分水岭

高一需要学会整个高中大约40%的基础知识,大家的起跑线都一样,想要拉开差距很难。

高三以复习为主,大家都知道高考很重要,所以全都埋头苦学,更是拉不开差距。

相比之下,高二就不一样了。


高二是高中三年承上启下的一年,要学习大约60%的知识点,学习内容增多强度变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成绩好愿意学的一飞冲天,成绩差直接一落千丈。


所以高二这一年一定要牢牢把握好,不要被别人赶超。

二、高二不听老师建议,凡事和老师对着干

高二学生正处在心理的转变期,很多时候都不愿意听老师的建议,喜欢事事自己做决定,特别是在自己的学习上。


老师布置的作业偏不做,老师说要快点完成的卷子非要拖到最后。


高二学生看不到高考的压力,不知道现在的想法可以决定自己的成绩,高考的结果,决定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日子。

当拒绝老师的时候,成功也就越来越远了。

三、高二没有目标,没有学习的动力

很多高二学生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我现在很迷茫,我不知道每天要做什么。

没有学习目标是很可怕的,因为不知道自己学习的意义,没有学习的动力。

就好像到菜市场买菜,提着篮子不知道买什么,看大家买什么我就买什么,只是盲目的随波逐流。

我们去打出租车,肯定要明确的告诉车主目的地,不然车主虽然有车,有开车的技巧,有把我们送到目的地的能力,最后也只能表示无能为力。


高中学习也是一样,我们空有学习资源,有老师传授知识,有学习方法和技巧,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四、高二有偏科问题

偏科的后果,每一个学生都是无法承担的。


我发现很多的高二学生,在分文理科后偏科情况更加明显,直接拉掉了很多的分。


就像一个偏语文轻数学的学生,语文满分150,你能考130,数学满分150,只能考70,别人数学轻轻松松考120,这50分的差距能在语文上补回来吗?


每一个高考的学习都是没有弱科的,哪一科都不能有明显短板,哪一科都要兼顾。

总之,高二非常关键,碰到问题千万不要听之任之,要积极寻求办法解决!

你对这个问题还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我是松鼠课堂高老师,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和点赞!

松鼠课堂高老师


高二学习质量将直接影响高三复习质量,如果高二没有把握好,高三要想翻身会非常困难。

你好,我是北大博士,2010年以682分进入北京大学,今年刚毕业。从进入大学起,我就开始帮助高中生学习,对他们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比较了解。

我写了一本书《直击高考漏洞》,书中详细地对高中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分享了20位清北学霸各科目提分经验及策略,对高中生很有帮助。

有需要这本书的同学或家长,私信“领书”,就可以免费获取!

下面我们来看看高二最怕出现哪些问题?

1.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经过高一的学习,高中生对自己的大致情况有了了解。这个时候,就要结合自身情况为自己选择目标院校了。

很多同学只所以学着学着没劲了,就是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高中生可以根据与目标院校的差距分,具体的各科目提分目标,然后在为各科目制定详细的提分计划。

只有越具体,行动力才会越足,才不会在学习中迷失。

2.学习习惯不佳,效率低下。

课前认真预习,课上专注听讲,课下及时解决疑问,这些最基本的学习习惯是最大化的提升学习效率,然而80%的同学都没有做到这一点,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另外就是对不会的题目、做错的题目没有及时总结,导致同类型、同一个知识点下的题目错了一遍又一遍,浪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

3.环境影响较大,心情容易波动。

高二没有了高一的紧张,也没高三的压力,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所以容易把心思放在学习之外的东西,比如打篮球、青春期萌动的恋爱等。

其实高二非常关键,高考中60%的内容都要在高二完成,心理上的轻松并不代表功课的轻松,要时刻开足马力,提醒自己。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关注@北大博士教数学,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北大博士教数学


高一的时光匆匆流走,转眼已是高二了,班上又迎来了45名为梦想而奋斗、拼搏的孩子。作为高中班主任,在开学之初,我都会提前强调几个问题,解决几个问题,目的在于让诸位家长及时了解和关注孩子的成长状况,让广大学子顺利度过高二这一成长、学习的关键时期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大学梦。

1.习惯不良,效率低下。

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现今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或是管教不严都是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温床,表现在家里就是吃饭、睡觉不按点,取得成须须奖励,家长包办不自理等,而学生将这些不良习惯会从家里带到学校并带进课堂,通过其他的形式表现学校学习的各个方面。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时间不固定、消费上盲目攀比、听不进去批评的意见、不敢承担责任、学习沉迷于空想等,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效率的低下。所以,家长在家里要对孩子的衣食住行要提出要求,制定出标准,生活规律了,行为就自律了,学习也就有效率。

2.期望过高,压力过大。

高一是高中生活的适应阶段,高二是高中学习的关键期。一年高考三年备,高二学生课业负担重,思想压力大,这种压力被学生形象的概括为头上的“三座大山”,一是家庭的希望,二是老师的期望,三是来自同学的比拼。其实,作为学生的压力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诸多负担,比如:在家庭里,父母的关系、家庭的和谐,在学校的每一堂课、一篇作业,以及同学之间每一个小的摩擦都可能形成心理的波动,从而形成思想负担。

所以,高二这一年,是学生快速适应高考和成长的关键期,这时候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帮助,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家长,除了提供舒适的物质生活,还要给予精神上的支持,生活、学习中的赞美,尽量不要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孩子,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表达观点的空间

3.性格内向,缺少沟通。

当高中班主任多年,最担心的是沉默寡言的孩子。他们性格腼腆,自卑、胆小,在学习生活中不善于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交流。当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心理承受的压力也不善于倾诉和发泄,上了高中后,面对家长、老师过高的期望及高考压力,产生心问题风险比较高。

所以,在此提醒家长们,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开朗,能够和你主动交流,那么我们要学会倾听,如果你的性格内向,那么我们要学着主动交流,经常抽出时间和孩子谈谈学校生活和对身边人、事、物的看法,让孩子紧张的学习中暂时放松,让学生在受了委屈时回家能找到倾诉的对象。

总之,家长和孩子要平等对话,把自己的孩子当大人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