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半的孩子,逆反怎么办?


养娃的宝妈肯定都听过一个词:Trouble Two,简称T2,。T2又被称为麻烦的两岁,也被人说是人一生中第一个叛逆期。


很多宝宝会在两岁开始出现一系列的叛逆行为。

比如:特别喜欢说不,无论宝妈说到什么,宝宝小嘴里的“不”就跟不要钱似的往外冒。

还比如:特别喜欢跟家长对着干,妈妈说不要碰插座会电到的,他偏要戳戳看。

再比如:管的特别宽,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不够,有的孩子还会管到爸爸妈妈头上,逼着妈妈穿他选的衣服什么的。

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不听话,很多家长真是伤透了脑筋,不知道怎么办,打一顿?越打越不听,管?又管不了。


那T2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T2之所以麻烦,是和孩子的认知发育离不开的。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大脑发育是逐渐成熟的,在2岁左右,人类的大脑发育达到最高峰。

这样便造成了在这个年龄段, 孩子会出现很多集中的问题。

根据著名蒙台梭利教育家孙瑞雪的研究,孩子在两岁左右会逐渐进入不同的发育敏感期。


当敏感期集中出现的时候,孩子就格外的难以管教。

那2岁左右孩子常见的敏感期有哪些呢?


第一个是:语言敏感期。

宝宝的敏感期在一周半左右开始出现,到2岁的时候,大部分宝宝可以掌握一定量的词汇,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明白语言的作用,他开始发现,通过语言能够很好的传递自己的意愿,有时候还能通过语言控制成人,于是很多孩子从两岁开始出现话痨的潜质。


第二个:秩序敏感期。

有的家长在这个阶段,会发现宝宝特别执着于完美,比如断掉的饼干,肯定不吃;苹果被妈妈咬了一口,肯定不吃;有的宝宝表现会更为严重,如果发现了不完美,孩子有可能会哭闹半天,哪怕你再买一根新的都不行,因为已经不是原来那根了。追求完美,是宝宝秩序敏感期最明显的特征。


第三个:模仿敏感期。

模仿敏感期出现的时间要更早,宝宝一岁前便有了模仿行为,但模仿行为的集中出现是在一周半开始。

在这个时间段,孩子开始大量的有意识的模仿成人,如果家长身上有一些不太好的习惯,孩子也会学的特别快,比如大部分孩子是再这个阶段学会打人。这样的孩子往往是跟家长学的。


第四个:自我意识敏感期

自我意识的启蒙大概在一岁开始,在两岁达到一个小高峰,表现就是孩子开始霸占玩具,开始对自己有掌控欲望,比较有主见的小宝宝还会喜欢掌控妈妈。

这个阶段孩子经常喜欢说的话就是:妈妈我长大了。

孩子恰恰是想通过掌控自己,实现自己想长大的愿望,所以这个阶段的娃,特别叛逆。


说了这么多,不是说T2的孩子不可教育,恰恰我在生活中遇到过几个几乎没有T2的孩子。

这几个孩子性格完全不同。有的孩子比较外向,爱说爱笑,有的孩子比较内向,喜欢自己玩。

虽然他们之间存在特别大的不同,但在T2这件事上,却很一致:他们的T2时间特别短。

这是为什么呢?

我没在孩子身上发现相同点,却在妈妈身上发现了。


这几个孩子的妈妈,性格上都有一个特点:比较宽容、随和。

这几个妈妈,在孩子T2的时候,都选择了包容和宽和的态度,基本上没有责骂过孩子,知道孩子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尊重和宽容。


其中有个小姑娘的妈妈,2岁的女儿喜欢给她配衣服,经常搭出衬衫+老爹裤的搭配,但无论女儿搭出来的有多丑,妈妈都会高高兴兴的试一试。从没有指责过孩子瞎胡闹。


而另外一个男孩的妈妈,做的就更多了,男孩子更淘气些,有一阵子,他儿子喜欢每天把家里的沙发都拆光。靠背统统扔到地上,茶几上所有东西都不让留。哪怕妈妈收起来,他还要再弄乱。这个妈妈没有指着孩子一顿骂,反而开始观察孩子的行为,最后他发现,孩子并不是再捣乱,他在扔的过程中,一直在观察。后来她明白了,孩子原来正处于空间敏感期,这是他探索空间的一种表现。


每一个T2的孩子,其实都是一个正在尝试长大的孩子,家长多一点点耐心,孩子的叛逆会走的更快。

相反,如果家长不懂得孩子这些现象源自他本身的发育特点,一味的打压和责骂,只会引发孩子更大的反抗和叛逆,甚至让T2迟迟难以度过,最后变为H3,也就是Horrible3——恐怖的三岁。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当你搞不明白孩子在干什么的时候,就多点耐心观察他们,就像在做科学实验那样,观察去不干预,你会发现孩子行为的背后原因。


孩子们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淘气,他们很多时候不过是还在长大。

多点宽容和耐心,留点时间,让孩子长大。


康少妈爱康少


两岁半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期,方法很重要,简单粗暴是教育不好的。孩子不听话从多方面考虑:一是孩子刚好在叛逆期,会对家长的命令表现出很反感。尽量和孩子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二是家长的要求是否合理,对于不愿意做的不要强迫孩子去做,如果别人强迫你做不愿意的事情,你也会表现出不听话的。对于不听话的处理也要分情况:如果一般问题,可以由着孩子的意愿来做,不然过多限制会抑制孩子天性发展。对于安全、品行方面的问题要给他定规矩,讲究原则,让他知道什么不该做,做了有什么后果。管教他不是为他不犯错误,而是让他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平时要注意家长的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孩子的行为很多都是父母那的反映。家长的品行端正,耳濡目染出来的孩子肯定是端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