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Air More Uptempo怎麼樣 Nike Air More Uptempo實戰測評

說起Air More Uptempo,這又是一個爛到不能再爛的梗了:當年很多朋友每每就為了1、2雙AJ放棄了整個sneaker的海洋啊。1996年,同期的AJ不多說了,More Uptempo之外還有個sole版本的Air Much Uptempo,Air Max Uptempo、Air Shake Ndestrukt、Air Zoom Flight、Adjust Force、Penny2。

Nike Air More Uptempo怎麼樣

什麼才是真正的偉大?一萬個漢姆雷特會有一萬個答案。而衡量一位球員其偉大最直接的也許只有數據。可真正的偉大卻首先是對自我的深刻認知,並且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一心追求… …

沒有喬丹絕不會有公牛王朝,他的個人能力毋庸置疑。可是,沒有皮蓬的輔佐喬丹是否能締造傳奇我們不得而知,但答案又彷彿不言而喻,我所看到的是,當面對喬丹這樣一名個人能力強於自己的球員時,皮蓬明智的選擇了支持於輔佐,而不是爭權奪利,證明誰才是球隊真正的老大。而喬丹,得到這樣一名瞭解自己的隊友鼎力相助後更加義無反顧的帶領球隊追尋一個又一個目標。喬丹是偉大的,是他帶領公牛開拓了一個時代。“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背後整個團隊的支持於幫助,任喬丹有回天之力也無施展之地,而在這眾多“枯骨”中給予喬丹最大鼓勵和幫助的無疑是他:斯科蒂·皮蓬無奈命運弄人,當喬丹退役後皮蓬一人挑起公牛大梁,在苦苦支撐了兩個賽季後卻最終選擇了放棄。此刻的他是怎樣的心情?球場上再不見昔日熟悉的戰友,一切已變得面目全非,懷疑、質疑、冷漠、迷茫… …在這種種情緒下苦苦支撐的皮蓬無奈的選擇了放棄。在離開公牛後他轉投火箭與開拓者,雖再未獲得昔日的輝煌卻也證明了自己,尤其2000年在開拓者,他率領球隊離總冠軍僅僅只有一步之遙。命運沒能讓皮蓬做到從一而終,卻也無法磨滅他在公牛效力12個賽季的貢獻,這就是皮蓬,當面對偉大時將機會讓給了自己最親密無間的隊友和朋友,在成就別人的同時卻也成就了自己。一個甘心拉好第二小提琴的人,這,就是皮蓬。



1996年,在協同NBA史上最變態牲口Michael Jordan(Payton語錄)踏過當年巔峰的西雅圖超音速隊之後,Pippen也得到了在公牛的又一冠,當年公牛隊普遍的迷信就是季後賽開始,無論主場客場都穿深色球鞋,或者大家統一穿一雙Team款式(大家一般都不包括MJ,偶爾也不包括Pip)。



然後就是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夢之隊在家門口拿到了冠軍。而在那麼多全明星級別的球員and球鞋裡,Pippen的大air依然是最亮眼的,因為它是奧運配色。




根據Twenty Designs that Changed the Game特別企劃的介紹,Wilson Smith為了提高運動員對大氣墊的需要,才有了將整個大氣墊塞在中底的大air。據說是第一雙全掌max的球鞋。顏色並不是最最經典的黑白或奧運配色,卻是我情有獨鍾的顏色組合,一年多的使用和穿著並沒有對這雙鞋造成多少損傷(其實穿著的次數並不是很長,再加上本人勤於保養之類云云... ...)堅固的硬質外底絕對是外場利器,當然大膽於前衛的設計也是你壓馬路把妹的不二選擇。試想這雙設計於90年代的鞋款,用現在的眼光看來也不失為一雙追趕潮流的經典之作,那麼自然,這樣一雙鞋在當時橫空出世又奪得了多少人的眼球就不言而喻了。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整雙鞋鞋型非常飽滿,略顯笨重,厚實的合成皮革於網孔搭配使得整雙鞋質感十足,細密的縫線更強化了細節,同時提升了耐用性。

Nike Air More Uptempo實戰測評

厚實的外底絕對是這雙鞋的一大賣點,特別設計的花紋抓地力十足,而鞋頭的加固設計使得你在開始穿著和練場時會有不適感(實在有點硬),隨著不斷地穿著,雙腳於鞋的不斷磨合下這種不適感會慢慢消失(其實就是要麼你的雙腳戰勝它要麼它戰勝你的雙腳),外底後端的AIR字樣彰顯它非凡的身價,低調而奢華。相比較現在的諸多鞋款,我們必須記住在談論這雙鞋時要時刻牢記它是設計並生產於90年代的一雙鞋,而那時全掌air的使用絕對是球鞋中勞斯萊斯級的待遇。相比較現在的MAX AIR設計的球鞋(比如LeBron X)我更喜歡這雙AIR MOREUPTEMPO的氣墊外漏設計,氣墊外圍的外底包裹不但提高了支撐和穩定性更針對氣墊做了保護,側面小小的NIKE logo不失為設計上的點睛之筆。不知道是不是整雙鞋碩大的AIR logo太過醒目,這是我見過的NIKE標誌最多的一雙鞋,單隻鞋上NIKE LOGO多達7個!!!!顯得有些贅餘,個人覺得外掌後側那個小小的NIKE標誌不要也罷。


內襯採用短絨織物,分別為白色於深色織物,柔軟、舒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深色織物在穿著過程中會磨損起球,看起來髒兮兮的。整雙鞋填充物飽滿,包裹性優良,透氣性一般,鞋身周圍的透氣孔形同虛設,網孔設計的鞋舌多少彌補了這一缺點但卻容易積灰,髒了以後難於處理是明顯的軟肋。


鞋舌上方採用彈性織物條(其實就是鬆緊帶)收緊整雙鞋,起到了一定的強化包裹作用,貌似馬丁靴的鞋帶扣設計是我喜歡的又一亮點,在穿著和使用中能夠更便捷的調整鞋帶,鞋舌上方於後跟處橙色拉環在幫助快速提鞋的同時更增加了整雙鞋的裝飾性。


掀開鞋墊,鞋內部細密的縫線和注膠孔裸漏無疑,雖然這雙鞋被複刻過多次,但目前看來還是NIKE的良心之作,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那個年代的籃球一樣,樸實、不浮誇,但卻也華麗跟耀眼,更像是那個年代的球星,沒有那麼多的凡人瑣事,有的只是賽場上你來我往,珍視榮譽即一切。


上腳後整雙鞋會顯得略有點笨重,於元年相比復刻版本已經減輕了整雙鞋的重量,給我的感覺是,與其說這是一雙小前鋒的專屬用鞋我相信他更適合力量型大前鋒球員,當然這裡我們不得不考慮人種和個人身體素質的差異,我所說的是單純從鞋的設計這方面來說,在經歷了幾次球賽後這雙鞋並不能更好的配合我個人球風。


介紹下我個人情況!

身高:187cm

體重:78kg

司職:速度於技巧性位置,個人擁有較好爆發力於彈跳力在啟動和變向過程中整雙鞋會拖慢我的節奏,對腳踝的束縛性也較明顯,但不得不提的是我還是傾向於選擇這樣一款球鞋,尤其是外場作戰,畢竟安全第一吧。哇嘎嘎嘎

Nike Air More Uptempo多少錢

發售價: $160 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