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92式重机枪和德军的MG42机枪相比哪个更厉害?

孙孝南


虽然二者身处两个不同的战场没有机会交手,可是并不妨碍我们通过他们的战绩以及性能分析出二者究竟孰高孰低。

在出名度上日军的92式重机枪根本比不过德军MG42通用机枪,后者可是二战中最出名的一把机枪,不知道多少士兵葬身在他的轰鸣声之下,因此它有一个特别的称号“希特勒电锯”。

德军因为受约于一战《凡尔赛条约》的影响,水冷式的马克沁机枪不再被允许制造,因此MG34通用机枪问世,这款机枪换上两脚架可以当成快速移动的轻机枪使用,加装三脚架可以充当重型机枪,甚至放在装甲车上还可以充当车载机枪。此外在供弹上是采用弹鼓和弹链双供弹,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火力的持续性输出。这架机枪不仅可以对地甚至还能对空——两挺机枪联装可以组成火力强大的防空武器。

随着后来德国资源的紧张,MG34的升级版MG42出现了,MG42采用金属冲压工艺,不仅节省了材料等成本,而且还缩短了工时。而在盟军看来却是德国物资山穷水尽的一种表现,放着好好的MG34不用去制造MG42。

可结果却打脸了盟军,MG42性能一点都不差,不仅可以适应零下四十度的天气,就连三四十度的沙漠战场也不在话下,战场上的适应能力极佳。MG42在二战一共生产了70万挺,而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才堪堪生产了45000挺。仅从数量上,德军就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MG42特别轻便,空枪状态下仅重11公斤左右,一个身体稍微强壮一点的士兵就可以提着他走,再加上德军还有机枪小组,如果是重机枪小组仅需配置四个人足以,一个提枪,一个扛支架,另外两个背点弹药就足够。而如果是轻机枪小组,则更容易,三个人的小组就足矣。

MG42在理论上可以达到每分钟1200到1500发左右的射速。因为高速射击的声音实在太像电锯,因此盟军士兵形象的称它为“希特勒电锯”。见证过MG42恐怖威力的士兵只要再次听见那恐怖的撕拉声就会被吓得胆战心惊,仿佛看见了死神的镰刀。


高射速意味着高消耗,所以机枪手都养成了点射的习惯,就算这样,每一次点射也能轻松射出12发左右的子弹。谁要是被这么多的7.92毫米子弹点中基本上就断绝了生还的可能。除了高射速以外,射程方面也是相当不错,作为轻机枪射程可以达到800米,而作为重机枪使用时则可以达到1000米左右。

强大的火力支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枪械。就说枪管,在高速的射击状态下就容易发热,基本上每300发左右就得更换一次枪管,而在极寒的天气下则可以达到600发左右(气冷式工作原理),一个熟练的德军士兵在几秒之内就足以更换枪管。而日军92式重机枪则是为了提高火力的持续性在枪管位置加装了多块散热片,这就加重了枪械的重量。


简单说了一下MG42现在再来说一下日军的92式重机枪。92式机枪射速理论上是每分钟450发子弹,实际只能每分钟发射180发。92式采用了30发的铜弹板供弹,子弹口径为7.7毫米,射程为800米。这种供弹设计实在是因为日军经不起如此大规模挥霍子弹导致的结果,而且日军过分追求精准度,这就丧失了机枪强大火力支援的特点。因为在战斗中更换子弹过于频繁,导致机枪声断断续续因此被国军形象的称为“野鸡脖子”。如果日军不是拥有步兵炮、掷弹筒、迫击炮等重火力压制我方部队。仅拼轻武器的话,凭借国军民二四式机枪就可以压制九二式机枪(民二四式射程可以达到1000米,射速可以达到600发每分钟,口径为7.92毫米)。


抛开日军92式机枪别的不说,光重量就够呛。光枪净重27.6公斤,再加上枪架的27.7公斤,一共达到了55.3公斤。本就身材矮小的日本人提着这么重的武器更是行走不便,几乎需要十一个人才能完成重机枪的军事行动,与德军机枪小组相比太过耗费人力。所以不论从设计还是性能上都是MG42完胜。


历来现实


这是两种战术思想的武器。德军MG通用机枪是设计思想更加先进,是一种高射速进攻型机枪。既可以当做轻机枪,也可以安装脚架当做重机枪射击。

而日军92式重机枪是基于阵地战思想设计出来的,需要固定阵地,需要副射手不断更换30发子弹弹板供弹,以保持持续射击。德军MG42通用机枪无论生产简易性,还是机动能力,火力压制能力都超过了92式重机枪。

但是,92式重机枪却符合了日军的战术思路。首先,30发弹板比较节约子弹。机枪手不会因为战场紧张,一下子就打光1个200发子弹的弹链。符合了日军节约子弹的思路。另外,92式的枪架沉重,稳定性很好,还安装了瞄准镜,适合进行高精度点射。

日军重机枪是极少扫射的,基本都是通过瞄准镜或者枪械瞄准系统,进行瞄准情况下的点射。简单说92式重机枪是堑壕步兵战的产物,而MG-42通用机枪是闪电战,高纵深进攻和机动防御的产物,

德军要的是在突破口使用高射速机枪全速压制两侧的对方步兵和火力点,掩护装甲部队高速前进,不受干扰。而日军的92式重机枪是步兵中队摆开阵势以后,作为骨干火力压制正面对手,掩护步兵小队和步兵中队冲锋的。

从根本上来说MG42通用机枪更加符合现代战争思想,美国,苏联等国都在战后研发和生产了自己的通用机枪。包括日军自己在战后都开始装备美国生产的通用机枪。


深度军事


你好我是迷彩派,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日本九二重机枪跟德国MG-42机枪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为啥呢?因为不论从哪个方面性能来说,MG-42机枪都要远高于九二重机枪。MG-42机枪。当年可是让不少美军士兵胆寒的武器,也是二战期间非常有名的一款机枪之一。而九二重机枪跟它比,连孙子都不是。

当时九二重机枪有效射程是800米,而MG-42则能够达到1000米。而且MG-42机枪采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金属冲压工艺,非常方面大规模生产,并且成本也不高。而九二重机枪,光看造型就知道在这方面肯定不如MG-42。而且一挺九二重机枪全种55公斤,使用的时候最少得10个人伺候。而MG-42机枪则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转变为轻型或者重型两种方式,最重也不过九二重机枪的一半重量。而且该枪在重机枪的情况下,只需要三个人就可以进行战斗。

至于火力持续性和稳定性那就更别提,MG-42机枪每分钟1200发的射速,是当时世界上射速最快的机枪。而且由于是弹链供弹,所以火力持续性也非常好。而九二重机枪因为那种怪异的弹板供弹方式,所以不但可靠性差,也难以保证火力的持续性和压制性。据悉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只需要两到三只M1伽南德步枪就可对九二重机枪进行压制。


迷彩派军事


德国的MG42通用机枪被轻兵器设计家誉为: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但是最出色的武器!美国陆军/陆战队连队二战期间没有惧怕过任何日本陆战武器,但只要是听见“希特勒电锯”撕扯油布的声音就会心惊肉跳!这说明MG42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武器!

MG42被称作“通用机枪”,也就是说它装两脚架就是轻机枪跟随班排小队进行火力支援;如果安装三脚架就是重机枪,成为营连级所属装备,可以进行600~800米火力压制!甚至安装上专用的对空射击稳定架就成了“高射机枪”,打击低空飞行的飞机…总之,它似乎啥活都能干。


MG42轻机枪状态下使用75 发弹鼓供弹跟随班排作战,也可以使用300发弹箱供弹进行火力支援,两种供弹方式的便捷性和快速性,要大大好于“九二式”重机枪的30发弹板供弹方式!

总之,MG42性能在二战期间威力仅次于美苏的M2/德什卡两型12.7毫米口径重机枪,但是机动性和战场实用性却超过了这两型重机枪,毕竟枪的总重量在哪摆着,而7.92毫米子弹在威力上要好于7.62/7.7这两种口径。

更有一个事情要体现出MG42设计的巧妙,那就是更换枪管,机枪作为一种支援武器,在高速射击的同时枪管所经受的热量是很大的,发射药的热量和子弹摩擦的热量会使枪管在发射100发之后就需要更换或者停止射击进行冷却,早年间马克沁使用的是水冷方式,但水冷需要在枪管外面包裹一个水箱,而且在严寒的环境下水箱会结冰的,只得在战斗前加水…这是一项延误战机的工作…而MG42在100~150发之后采取的是更换枪管的方式图片上描绘的就是怎样给它更换枪管的过程,由于枪管炙热需要使用“石棉布”…更换一个枪管熟练的士兵只需几秒钟时间,不会影响到火力支援,这种先进的设计理念现在仍然在沿用。
鬼子的“九二式”重机枪,出现在绝大多数的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当中,与“三八枪”、“歪把子”、共同组成的侵华日军的丑陋形象!

“九二式重机枪”是依据一战时法国哈奇开斯机枪研制的,为了提高火力持续性在枪管位置安装了多块大型散热片,用以降低射击时枪管所经受的高温,这一貌似巧妙的设计使得“九二式重机枪”的重量大增,仅枪身就达到27.6公斤,再加上枪架27.7公斤总重超过了55公斤,二战期间的日本兵平均身高1.51米左右,体重在52~60公斤…而“九二式重机枪”这个重量显然是人力难以背负机动的!所以,“九二式重机枪”需要一个组(班)11人(军曹一人,士兵10)外加两匹役马组成,这样一个人数较低的班组显然是大大的减慢的机动性能…所以 “九二式重机枪”是一种笨重的装备,机动性要远低于MG42的3~4人都重机枪状态,而且二战期间日寇的机械化水平也低于纳粹军,在营连分队重机枪火力支援上要差于德军。

“九二式重机枪”


的硬质供弹板,日寇认为弹箱弹链供弹方式会出现较高的故障率,会出现卡死的现象,并且钢质弹链在射击后变得散碎不好收拾回收困难,日本这种资源贫乏的国家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浪费…还是硬直板供弹“科学”。

“九二式重机枪”的口径为7.7㎜,威力和精度上还算满意,500米距离射击子弹散布较小,但是与MG42机枪的7.92×57㎜子弹相比总体性能还是要差一截,并且德军当时的步机枪做到了子弹通用,这样的话MG42就会有更高的火力持续性和400~800米的机枪火力覆盖。

总之,MG42似乎是超当时设计的先进武器,战后它的7.62口径型仍然在多个国家服役,这距离它诞生都已经70多年了!这体现了该枪的超前设计理念,而“九二式重机枪”,由于根底就是一战时期的武器,二战期间由于设计复杂、所需加工工时较长,日本也提供不出太多的钢铁…它仅仅生产了4.5万挺数量远远不及MG42机枪!加之,操作、运输、维护保养所占用的编制过多 …等不可克服的弊端,战后就被永久性淘汰了!

通过粗略的对比两型机枪后,就会明白MG42是经典武器,“九二式重机枪”也就在亚洲战场上对农业国军队还凑合(性能不如“民二四”重机枪),拿到世界水平来说它就是非常落后的装备。


皇家橡树1972


92式重机枪,源自法国的哈奇开斯机枪为蓝本重新研发,最主要是加上了散热片,所以有更久的持续射击能力,是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制式装备。

全枪长1.16米,空枪重27.6公斤,枪架27.7公斤,口径为7.7毫米,初速每秒732米,有效射程800米,采用30发保弹板供弹。

整个二战时期,日军在国内战场投入了3万余挺92式重机枪,但7.7毫米子弹,却存在通用性差,子弹威力略显不足的弊端。


一挺92式重机枪,需要20余人侍候,包括1名士官、10名士兵、2匹马的机枪分队,以及1名士官、10名士兵、8匹马的弹药分队。

机枪分队,由4名士兵负责扛机枪,4名弹药手各运输个4个甲弹药箱,每个22公斤重的弹药箱内存有540发子弹,共2160发子弹;还有2名弹药手背运2个20公斤的乙道具箱和预备枪管。

乙道具箱内置润滑油,用于30发保弹板的润滑,以及矫正、拆卸保弹板的工具,枪管通条、击针,易损零件等。

MG-42,是德国军工天才的发明,架上两脚架时,就是一挺轻机枪,有效射程800米;架到三角架上,就成了有效射程1000米名副其实的重机枪,所以此枪被命名为通用机枪。

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原理的MG-42,枪长1.22米,枪重含两脚架时重11.05公斤,口径7.92毫米,初速每秒755米,采用50-300发弹链供弹,理论射速达到了惊人的每分钟1500发,战斗射速也有每分钟1000发以上,让盟军士兵吃足了苦头,所以有了非常有名的“希特勒电锯”绰号。

无论是从枪重、射速、精度、弹丸杀伤力、战场上的知名度,日本军队装备的92式重机枪,都是无法和德国军队MG-42同用机枪相提并论,两者不在一个档次上。

且在战场使用上,92式重机枪需要将近10人侍候,由于重达55余公斤,所以战术灵活性较差,不便在战场上机动。

而MG-42只需3人战斗小组,就可以展开战斗了,包括1名持望远镜的战场观察员,事实上也是射击指挥员,1名通用机枪射手,1名供应弹药的通用机枪副射手。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对于二战中的重机枪,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日本的九二式重机枪,日军标配。而二战中最著名的机枪便是德军的MG42机枪。


重机枪的作用

机枪的发明是为了提供持续的火力支援,对敌方火力进行压制。所以,绝大多数重机枪都是弹链供弹,100发以上的弹链,保证了火力的持续性,尽可能的减少火力空档。


日军的92重机枪,仿制哈奇开斯机枪,使用散热片进行散热。散热能力还是可以,相对于马克沁,散热方面先进一些。而92式重机枪的弹板供弹就显得LOW的多,92式的弹板仅仅能装30发子弹。


我们知道,子弹越多,持续性就越好,子弹少,持续性就差。而30发的弹板就是很少了,导致持续性远远弱于弹链供弹的机枪。

而92式重机枪的另外一个缺点就是重量过重。一挺92式重机枪,要四个人抬着,还要有其他人负责弹药。整个机枪小组,差不多需要十个人。十个人的机枪小组已经严重浪费人力资源了。不用那么多人也没办法,毕竟人少抬不动。而过重的后果就是,影响机动性,机枪手是要经常转移阵地的,太沉了怎么转移?

希特勒的电锯

MG42机枪的全枪重量也就11公斤,对比日军的92式,轻多了,轻就方便转移,轻就能节省人力。92式重机枪有多沉?加上枪架50多公斤。机动性上,92式远远低于MG42。



再看射速,MG42的射速能达到1000发每分钟,叫他电锯,就是因为射速快。而日军的92式重机枪理论射速只有450发每分钟,实际上每分钟最多打200发。MG42的弹链能容纳300发子弹,这就对92式碾压了。射速决定火力密度,子弹多少决定持续性,如果两挺机枪对射,92式怕是枪架都被打飞了。


MG42的机枪小组仅仅需要三个人就能直接投入战斗了,一个观察员,一个主射手,一个副射手。而92式重机枪10多人的小组,也仅仅打群架能打过德军了。

日军的重机枪几乎可以被德军机枪轻松碾压,MG42是举世闻名,92重机枪也仅仅能在东亚逞逞威风,到了太平洋,还是被美军的M1919和M2机枪轻松教育。


军武文斋


92机枪不能跟MG42比厉害,只能比温柔。

要说温柔,德军的MG–42绝对没有日军的32重机枪温柔。日军的92重机枪是一种很“娘”的男人武器,堪称“友谊第一,打仗第二”的楷模。日军92重机枪的“温柔”和绅士,那是各国重机枪都没法比肩的。

日军的92重机枪有个外号叫“啄木鸟”,意思是说它在分秒必争的战场上不慢条斯理、不慌不忙,(92的理论射速每分钟450发。实际射速每分钟才300多发。)像啄木鸟吃虫子那样,哒、哒、哒,之间还要带着节奏。

尽管日本法西斯个个都凶猛得跟财狼一样,可92机枪就是沉得住气,任你再急我不急,就是把表现的机会让给对方的机枪。

如果设立个最佳风格奖,非92重机枪莫属。

反看德国的MG42机枪表现欲非常强,也非常霸道。它从来不管什么友谊第一,从来不给对方表现的机会,死死压着对方的火力,叫对方抬不起头来。


MG42的设计射速就非常吓人——每分钟800发,(盟军的重机枪一般都是每分钟500发左右。)可是到了战场上,MG42就发疯一样,实际射速比设计的高了一倍左右,达到了每分钟1500发左右。MG42高速射击的声音,肯定不是92重机枪的哒、哒、哒,也不是普通机枪的哒哒哒,而是根本就分不清节奏,像光头强伐木的电锯声。不,是电锯切割骨头的声音,恐怖、瘆人;因此人送外号“希特勒骨锯”。

都说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到了这里变成枪扫一大片了。因为德军机枪手轻轻扣两下扳机,子弹刷地一下就飞出几十发,百米内几十公分直径的大树,数秒中打断。如果前方是个敌人,点射一下,对方就会瞬间中弹十几发,身体秒变漏斗。

92机枪还能跟MG42比脾气。

92机枪虽然射速慢,但架子大、脾气不小。

一挺92式机枪组要11名步兵,外加两匹战马伺候 。因为九二式重机枪实在太“重”,它的空枪重27公斤左右,枪架重28公斤(架子大、重),全重55公斤左右,这110多斤的:胖子在战场来回闪展腾挪,没有四个日本兵伺候不行。

MG42虽然射速高,杀伤力大,但人家没有脾气、也没有架子。MG42枪身重只有10公斤,德国兵身材高大,一个人提拉小鸡一样就带走了。再有一名士兵把枪架子扛起来就OK了。

92机枪能跟MG42比谁射的近。

MG42采用75弹鼓方式供弹的时候活脱脱是挺轻机枪,射程在9000米。它采用链条供弹时候,秒变重机枪,射程得到1000米开外。

但92重机枪就不跟它比远,就比谁射的近,因为92机枪最大有效射程是800米。

92机枪还能跟MG42比射击精确度。

92机枪本来是当重机枪设计的,但它非常另类,92机枪除了重量达到了重机枪的标准,其它发面都跟重机枪不大沾边。

92重机枪的枪管重量已达50多公斤,这让92歪打正着成了一款射击精度非常高的“狙击枪”,而且在战场上安装了远距离精确射击的光学瞄准器。这样一来92变成了重型机关枪的神枪手,但跟重机枪的功能却相距太远了。

因为重机枪的使命就是给步兵提供火力的,你加上瞄准镜干嘛,妥妥的不服正业。


92机枪能跟MG42比节约。

92机枪射速低,节约子弹,后勤压力小。同样打一分钟,MG42多浪费两倍的子弹,后勤供应也是个问题。

总之,92机枪作为重机枪跟德国的MG42比,无论是性能、火力和机动性以及射程都甘拜下风;不是不想比,而是根本就不能比。这就等于把中国足球跟巴西、法国足球去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


小约翰


如果让“野鸡脖子”和“希特勒拉链”对射十分钟,这两款重机枪的性能差距立现,可惜日本人和德军打不起来。无妨,他们在两个战场有个共同的敌人,美军的勃朗宁50口径重机枪都跟曾经他们过招,其结果是九二式重机枪被美军火力完全碾压,而MG42让欧洲战场上的美国大兵“毛骨悚然”,如此结论就清楚了吧?



要注意MG42是“通用机枪”,我们经常看见德军扛着两脚架MG42的照片,那是作为轻机枪使用的时候,此状态下与九二式重机枪比较不太合适,MG42安装三角可调支架时才是重机枪范畴,如此稳定性和火力持续性更佳。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共产生了70万挺MG42,而日本仅仅造出了45000挺九二重机,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MG42节省材料、成本和工时,对于同样资源匮乏的两个国家来说,仅此一点德国人就遥遥领先。



射速

德军MG42机枪的理论射速是每分钟1200发--1500发,而机枪射速超过每分钟1000发以后,人是无法分辨单发枪声的,MG42射击的声音不是“哒哒哒”而是“嗤嗤嗤”,盟军士兵因此形容它特象撕开亚麻布的声音。MG42使用的是300发的链式弹箱,同样保持点射的话,火力持续性显然更好,射手每次扣动一下扳机的短点射,就可以射出12到15发子弹,这是非常恐怖的。

九二式重机枪的射速450发/分,连MG42的一半都不到,同时九二重机用的是30发铜弹板,需要副射手不停的喂上弹板,“野鸡脖子”是中国抗日军民的俗称,而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称其为“啄木鸟”,显然是有清晰的射击节奏的,射速自然不及MG42机枪。



射程

MG42机枪作为轻机枪使用时,有效射程约为800米,而作重机枪使用时,其有效射程达到了1000米。九二重机枪有效射程800米,这200米的差距看起来不大,在战场上就是致命的,它甚至无法压制有效射程1000米、射速每分钟600发的民二四式,更别提美军1800米的勃郎宁M2了。

弹药

九二重机实际是鬼子在“三年式重机枪”的基础上改进的,三年式的口径跟三八大盖、歪把子一样都是6.5毫米,“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战场上,日军痛感三年式的火力和威力不足,才于1932年升级出7.7毫米口径的“九二式”重机枪。而MG42的子弹是7.92毫米的毛瑟通用弹,威力与国军的民二四重机枪持平。



在实战中已经证明,单单是轻武器对射的话,九二式根本不是民二四式的对手,抗日军队的机枪阵地其实吃亏在鬼子的步兵炮、迫击炮和掷弹筒手里,而不是敌人的重机枪。

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都接收了不少九二重机,为了适应当时中国普遍使用的毛瑟98子弹,曾经把相当一部分机枪改成了7.92毫米口径,并在枪口部刻上“改七九”字样用于识别,威力才有所提高,一直到抗美援朝还有使用这种“改七九”重机枪。



重量

九二式重机枪的空枪重27.6公斤,枪架重27.7公斤(比枪都沉),全重55.3公斤,这110多斤的份量在战场机动时,需要四个鬼子兵抬着才行。而MG42空枪仅仅11公斤,一个身高马大的德国兵拎着就走了,最多再有一位扛起可折叠的三角架,因此九二重机与之相比实在是太奔重了,不利于战场上灵活移动射击位置。

日军的九二重机分队(班)需要由11个人组成,一个军曹或曹长带着10个兵和两匹马,才能完成重机枪的行军和机动。而42机枪作为重机枪使用时,仅需要四个人的机枪小组,其中一个还是观测手,如果作为轻机枪,仅需标配三人,其实两个人也能打的很热闹。



可以说,九二式重机枪作为东亚战场上的步兵武器,与欧洲工业国家对决时装备的MG42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若非中国军队严重缺乏炮兵和步兵支援火力,九二式重机枪根本不足为虑。而二战日本陆军的战术思想,也决定着它的步兵武器不可能有MG42那样的高射速,子弹实在供不起。

据传战争末期日本得到了德国赠予的MG42图纸,但根本不在他们换装的考虑之内,理念差距太大了。


度度狼gg


机枪,虽然叫枪,感觉不太起眼,跟飞机大炮坦克比,似乎弱了很大一截,实际上这玩意也是一个国家的军工水平的一个标代表性产品。

你国家的军工水平有多高,机枪水平就有多高。

二战时,德国和日本的军工水平差多少,MG42和92式的能力就差多少。德国的坦克和日本的坦克差距有多大,MG42和92式的差距就有多大。

实际上这两款机枪根本就没有可比性。92式也就是放在亚洲,欺负落后的中国还可以。要是德国的设计师拿出92式这么个东西交到部队,估计会被德国兵绑到树上当靶子......

92式叫重机枪。MG42叫通用机枪。什么叫通用机枪?其实就是轻重两用机枪。轻机枪、重机枪,虽然都叫机枪,但这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种武器。重机枪是适用于防御作战的武器,轻机枪是适合进攻的武器。

92式是一款防御型机枪,而MG42属于攻防兼备型机枪,在设计的理念上,德国人就甩了日本人几条街。

92式、马克沁这些重机枪,虽然叫枪,但它们享受的是炮的待遇。伺候一挺标准的重机枪基本上要一个班的人。行军的过程中,算上三脚架,至少要四个人抬。长途行军还需要骡马,推车。

重机枪以火力猛著称,但火力猛的另一面就是弹药消耗量太大,上了战场十分钟子弹打光了,也不行。要想保持火力的持续性,就得需要大量的弹药支撑。而携带这些子弹也需要几个人。在战斗中,还需要有人不断的把子弹送上来。

备用枪管,构筑阵地的铲、镐,这些也需要有人携带。

所以92式这类重机枪在使用上非常的麻烦。首先得选好位置,然后挖壕沟,建掩体,构筑机枪阵地。把枪架起来,周围还得有普通的步兵掩护。或者是架在碉堡、永久工事里面。

把重机枪架稳了,子弹备的足足的,工事掩体修的很坚固,再有其他武器的保护。这时候敌人冲上来,它一顿哒哒哒......杀伤力非常恐怖。可一旦进入冲锋模式它就麻烦了。你得几个人扛着它跑,后面还得跟着十个八个拎子弹的。跑到地方再把枪架起来。首先这很慢,其次在行进的过程中,也很难选到适合架枪的位置,再加上这一票人目标也很明显,笨重,非常容易被重点照顾。

而MG42一方面它完全可以当92式来使用。装上三脚架,进入重型状态。选位置,挖战壕,修工事,构筑机枪阵地。也可以架在碉堡、工事里,子弹备的足足的,进行防御作战。

最常见的镜头就是诺曼底海滩,德军碉堡里的MG42,火力非常的凶残。

另一方面,MG42也可以不要三脚架,只用两脚架,当轻机枪使用。在轻机枪的状态下,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操作这挺机枪。所以关于MG42我们还能看到很多熟悉的镜头,一名机枪手拎着MG42,旁边跟着一名弹药手,两个人跑到位置,卧倒,立即开火。

这样,MG42就可以跟随普通的步兵冲锋,提供火力支援。它跟上来,一通扫射,压的敌人抬不起头,自己的步兵顺势就冲上去,一通冲锋枪手榴弹,消灭敌人,然后立即起来,拎着枪,跑向下一个阵地,继续作战。

这一点是92式无法做到的。

而机关枪、冲锋枪、手榴弹,就是当年德军横扫欧洲,打巷战的金不换组合。

在二战中,日本还有一款比较有名的机枪:99式轻机枪。

防御作战中,以92式为主力。进攻中,99式轻机枪则是主力。德国的MG42属于一枪顶两枪。装上三脚架,相当于92的作用,用两脚架,相等于99。只不过是进入重机枪状态下,它比92狠,在轻机枪状态下,它也比99猛。

MG42在两脚架状态下,比99式轻机枪还要略微轻一点。

92式是日本产的机枪,它的先进也仅限于当时重工业还极度落后的亚洲。也就是李云龙能把它当成宝贝。而MG42是德国的精品武器,在美苏英法这样的工业强国的军队里,都找不到能和它匹敌的机枪。92式是亚洲领先,MG42是世界第一。

MG42性能极其强悍,但它还是一款“廉价”武器,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非常便于大规模生产,二战中MG42总共生产了100万挺。92式工艺复杂,笨重,制造成本高,和99式轻机枪加一起,总共才10万挺。

德国的枪械设计师是设计了一款:性能非常强悍的机枪,而且这款机枪还非常的简单轻便,价格还便宜。日本的设计师拿出来的是:性能落后,还非常复杂笨重,造价还高。

从照片上我们也能看出来,MG42要比92式苗条很多。

这就是设计师在境界、理念、思想上的差距。

所以,对比这两款机枪,我们不仅仅要看:

射速:MG42每分钟1200发,92式每分钟450发。

射程:MG42是1200米,92式是800米。

枪身重量:MG42是11公斤,92式27.6公斤。

......

也要看MG42的精度、可靠性远远高于92式。

更要看100万挺和4万5千挺,在产量上的差距。产量上的差距,既有生产力的原因,更有设计师能力的原因。如果日本设计师能拿出跟MG42类似的产品,生产30万挺,还是很要命的。


锐度何老师


当然是德国的MG42机枪更强,而且是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日军的92式机枪属于重机枪,但是使用的是气冷散热,而且供弹具上使用的还是30发的弹板,不仅射速慢,而且火力持续性极差。主要就是日军认为机枪应该是精确点射来消灭敌人,所以才催生了92重机这种机枪。

但是MG42就不同了,其在当时属于划时代的产物,已经是通用机枪了,既能直接使用作为轻机枪,也能加上三脚架作为重机枪。同时,MG42射速高达1000发,而且使用的是弹链供弹,火力持续性很好。MG42是当时德军补兵班组的火力核心,担负火力压制和支援任务,是一个有力的武器,盟军往往需要数挺机枪才能压制住MG42.

而两者做对比的话,MG42机动性更好,甚至一个人都能携带MG42机枪快速机动作战,而92式重机枪则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其需要数名士兵才能扛着机动。而在火力上,92式重机枪的火力投射密度根本无法和MG42相比,实战中92式机枪只会被MG42压制的死死地,根本无法开火。

当然,MG42也需要更多的子弹,更加要求后勤补给能力,这也是MG42的一个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