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孩子是在一个普通高中当尖子生好,还是在重点高中当个普通生好?

静心141609413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主要看普通高中普通到什么地步?一般高中都分很多档次,最好的省级重点和市级重点,中间的区级重点,最差的是区级都排不上重点。如果上不了省市重点当普通生,而进入区级重点当尖子生,还是有希望的。如果是进入最普通的高中,那就悬乎了。毕竟学校差距太大。

举例说明吧:我女儿和她的三位个同学的经历,2016年我女儿中考由于报错志愿,分数够但未能进入广州市市级重点二中,只进入了区级重点的真光中学的重点班。其他两位同学原来就比我女儿成绩好,一位进入省重点广东省实验中学普通班,一位进入广雅中学的重点班。后来分科,我女儿选择了文科,她们二位选择了理科。2018年高考,我女儿文科全省671位,进入中山大学法律学系。广雅中学那位成绩还不错理科603分,但排位偏低,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实验中学那位580多分,严重考差,只进入华南农业大学。另外还有一位是我女儿在中山大学的同学,她是从广东省最偏远的蕉岭县来的,她是蕉岭中学的第二名,蕉岭中学可以说是一所县级重点中学,每年也能有三数位考入985学校的。

所以,如果不是最差的中学,在中等水平的中学做鸡头还是比重点中学的普通生稍微好一点。但是这个鸡头必须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鸡头,稍微差几名,就不会有机会进入最高档次大学了。见仁见智吧,毕竟做鸡头也不一定是打包票的。


丘吉耳


我是重点高中班主任,我用两则实例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县实验高中是一所普通高中,是全县所有普高里面最好的高中,2018年高考成绩最高分是593分。这个女生的父亲是该校副校长,2015年孩子本来已经考取了一中(重点高中)实验班,然而因为家长身份特殊,为了本校留下优质生源带好头,该生没有读一中,而是读了实验高中的培优班,还享受了免费等优惠。可是2018年高考,一中过600分的同学是126人,一本线736人。——这个结果让该女生的全家痛苦不已:当年若读一中,再怎么差也会过600分!可见,最好的“鸡头”也不及“凤尾”。

无独有偶。我校一位老师的孩子,2012年曾经考上了名校黄高,也是因为学校想留下优质资源,领导做他父母的工作,给予孩子免除学费等奖励让孩子留了下来。孩子平时考试成绩顶呱呱,总是高于第二名50多分,一骑绝尘。高三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稳考北大清华,校长们中层领导们喜出望外,轮番给他做思想工作,关心他。哪知高考他竟然考出了他史上最差的成绩639分,比第1名的同学少三分!遗憾的是没有成为高考状元,让人大跌眼镜!过后受到了很多的批评和指责,说他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凤凰落地不如鸡啊。

上面的两个例子再次证明千古不变的真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另外,重点高中比普通高中的优势还在于,将来的人脉关系更要广泛,因为重点高中的人才确实要多一些,考的好大学要多一些,这是潜在的优势。有的人可能说,做鸡头可以培养自信心,其实,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来说,并不缺自信心。只有没有实力的人才缺乏。

有的人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以此为理由;可是事实证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重点高中的学习氛围以及实力是普通高中所无法比拟的,能上就一定要上。我们这里农村有一句俗话:“把你放在床上,你偏要睡到踏板上”——责怪那些自轻自贱的人。


一路散花说教育


自我亲身经历来看,还是在重点高中当个普通学生好。

我初中时候学习成绩本来也不错的,初三基本上在班上都是前十名,但是后来中考的时候没考好,结果最终是没能考上县里面的重点高中。当时摆在我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去普通中学,另外一条路是花一万块钱进入县里面的重点高中;当时记得有个亲戚给我说“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也就是说我这中考落榜生,如果是在普通中学练的话,可能是班上的前几名,或者甚至是年级里面的前几名,但是我如果去县城的重点中学上学的话,可能就是学校里面的倒数了,那样压力反而特别大,对学习不是很好。鉴于这种情况,当时其实我也是默认了自己要去普通中学上学了。
转机在于我爸的一个决定。我爸找了不少人给个参考意见,很多人的意见就是假如去普通中学上学的话,可能连考上二本高校的可能都没有,毕竟县里面的那些普通中学,一年二本以上学生只考了几十个而已,并且里面还有艺术生;但是如果是去重点中学上学的话,或许还能上个二本高校,县里面的重点高中每年,二本以上高校就考了一千多个,考上的几率那是相当的大,就这样家里花了一万块钱让我进去重点高中。到了高中以后我学习还是比较努力的,除了周末两个半天稍微休息调整一下,其余时间都是在努力上课、写作业、学习的,就这样我在高一第一次月考时候的学习成绩居然从班上的57名上升到班上的第13名了,虽然这个成绩里面有当时高一文理不分科的因素在,但是这是个提升学习自信心的好机会。
后来学习成绩也有一些下降,但是基本上能维持在班上20名—40名的名次,当时学校升高二、高三的时候都有进行全年级学生的重新调整,我高二、高三进班的成绩都在班上20多名。高三的时候因为数学差了点儿,导致自己在高三很长时间内都是班上50多名,但是最终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把数学补上去了,最终高考数学考了124分的成绩,高考在班上大概排在20多名,考了一所211工程大学。总体感觉是在重点高中上学的话,里面的硬件、管理、师资、学习氛围、竞争等方面都是很不错的,这样的环境中对中学生还是很有利的。

饕餮视听


我是西部农村出生的,04年中考成绩676分,当年县一中录取分数线656分,省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672分。如果我选择县一中,成绩属上游,学习压力会小很多,但我选择的是省重点中学,成绩差不多垫底,从小没有上过校外的辅导班、兴趣班,在才艺等方面与同学之间差距也很大,并且离开山区到大城市上学各种不适应,压力相当大,调整心态和适应环境就花了一年时间。12年弟弟中考成绩683分,经过我建议选择了县一中,学习、生活压力小很多,高考成绩也比我好。


LXGVSWCY


宁做鸡头不当凤尾。

我孩子,初中在重点中学平行班,没有重点班,成绩中等。

中考成绩也是中等,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关系进中等重点高中,只能是普通班。另一个是,不找关系直接进附近中等普通中学的重点班。最终选择了后者。

三年高中生涯结束,孩子上了985。

对比,同班进了全市最好的2所重点高中的普通班的初中同班同学,我孩子的成绩在上游,有的初中是班上前列的,很多上了普通一本,甚至复读。

对比,孩子高中班级38人,仅有1人未上一本线,600分以上10人。这个比率,基本比重点高中的同等项目比率要高了。

孩子的学习状态,是个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不像商品一样做简单的价格对比,学校和班级的重视程度,班上的排名,孩子的学习动力,孩子的学习信心,等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I天I平地I方I


我是高一学生的家长,我以我女儿的经历告诉大家,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我女儿中考的时候,成绩恰恰就是在重点高中的实验班重点班和平行班的鸡头和凤尾之间。很不幸,她没有考进实验班,这个结果对孩子打击不小。和她实力相当的三个同学都没考上。其中一个同学找关系(必须相当的关系!)进了实验班。我女儿和其他二名同学去了普通班。他们三个自然的都和那个实验班的同学较上了劲!一定要和他一比高下!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她的每次成绩都在班里第一第二名,在级部里的排名超过了很多实验班重点班的同学,那个实验班的同学考了45名,妥妥的班级倒一,成为真正的凤尾,而他们三个的成绩都在他之上。

说到这里,您一定以为我的观点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了!可是,女儿比较幸运,在下学期选科的时候,实验班里的一个组合报名的同学没有满班,我女儿幸运的被选中了!顺利的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实验班!

接下来的日子,却是女儿艰难的开始,“妈妈,我要回普通班,我一刻也不想在这个班了!”“这个班像地狱!”“我感觉我要崩溃了!”“再待下去,我会得抑郁症的!”看到女儿哭的稀里哗啦!我渐渐摸清了事情主因,她不再是普通班里骄傲的“小学霸”了,而是实验班里排名18的普通生了!这让一向优秀的女儿受不了!感觉“低人一等”我问她学霸是怎么学的,“人家努力啊!”我说“你已经很努力了!”“不,人家更努力!”慢慢的适应了实验班的快节奏以后,女儿的状态越来越好,她暗暗的和她的同桌学霸较起了劲,同桌学到几点她就学到几点,尽量不打扰学霸,不会的题也是思考好久实在不行再请教人家。期中考试的时候,破天荒的考了实验班第六名!

无论是普通班还是实验班,都要努力的拼一拼!然后顺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乔汇杨淑贤13706303462印刷


我小孩在县级一所重点高中就读,成绩都在班上排40名左右,一朋友的小孩在普通高中读,每次都在班上拿二三名,我还经常拿朋友的小孩说教自己小孩,就是今年我无意对朋说起,你小孩那么厉害,考到重本肯定没悬念了,又抱怨自己孩子在班排名不前等等!她对我说那还不一定分数基本都是500分左右,听她说完,我默默不出声,因为我小孩的成绩跟她小孩相差不多,所以说还是宁愿在重点高中就读,毕竟师资,学习氛围等等都比普通高中好!


深谷幽兰72241


唉,我也说说吧,我闺女初中学的还可以能考上我们县一中,那时候我不懂,就问了她的班主任老师,正好他们学校的校长转到我们这的恩玲学校当校长,为了拉生员班主任说闺女上恩玲学校可以上重点班,我也就想着重点班好点吧,可没想却害了闺女,那个学校的学习气份太差了,平型班的老师和学生都对重点班的学生有徘持的心理,慢慢的孩子的学习也下滑了,第一二名的分数也就在580分左右,真后悔自己让闺女选的这个学校,也害了孩子了,以后不管咋样二闺女都再也不选差的高中了,只要能考重点就别选一班高中,重点学校的气份会带动孩子的潜质,,素话说跟着好人会学好,跟着坏人会学坏,真是有道理的。


徐军之


当然是重点高中好,因为1.高中竞争范围,是全国,2.学生评价标准唯一,是高考。

看了下面一个案例和两条原理,你会恍然大悟!

发生在身边的真人案例:

主人公:我、初中同学刘明,中考完后选高中,我俩成绩差不多,但选择不同!

我选择了我们县城一中,在一中班级,我的成绩属于中流,从来没有得到过优等生的荣誉,也没有被老师表扬夸奖,最后高考成绩526,考上了一所一本大学。我班考上一本的占60%,其余的都是二本。

刘明,因为家里穷,选择了县城刚成立的一所高中,并获得了入学奖学金。在班级品学兼优,一直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最后高考成绩496,考上了省里的一所二本大学,他班总共考上了5个,全是二本。

我们以后的考研、工作都有不同的差距,每年过年碰到一起聊天,他都后悔当初选择了普通高中!



第一:这里头牵扯到一个竞争范围问题!

尖子生是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几百个学生来说的;高考不是跟他们竞争。

普通生是相对于重点高中的几百个学生来说的;高考不是跟他们竞争。

但是,高中最终的目的是全国高考,要跟全国的学生比较、竞争。


与自己学校的几百个学生几乎没有竞争关系。只有相互激励的关系,那这种只有强者的激励才有用,所以重点高中的几百学生有激励作用。

要想跟全国的学生竞争,那肯定去重点高中有帮助,这里有优秀的教师、合理的教育制度,良好的教育设施、互相切磋的同学。

第二:评价标准比较特殊。

看到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但是,大家用这句话说高中的环境,就大错特错了。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想法,适合自己的单位有权威的评价和奖励,自己属于第一份的鸡头,会得到很多肯定和荣誉。然后逐步升职。

高中学生只有一个评价标准,就是:高考成绩。

普通高中给尖子生很多奖励和荣誉,在高考面前都没用,不会因为你荣誉多、表扬多 就会让你上大学。

同理,重点高中的普通生,不会因为受到老师的批评、鄙视而考不上大学,高考只看分数。



教育界的牵牛花


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成绩是普通高校录取分,家人为了我以后高考有望,托人上了重点高中,尖子生的我在这所学校就是垫底的,压力很大,加上同学们感觉差不多都是干部子弟或学校领导的孩子,天生带有优越感,我一个农村孩子,虽然不自卑,但极度没有自信,孤独,加上学习竞争压力大,所有的同学都是竞争对手,每月分班,调座位,一年下来感觉都是同班同学,又都不熟。从高二到高三是人生最最充实的阶段,由于这些原因我有两个同学中途辍学,另一个压力太大精神出了点问题,也退学了,最后我也只考上了最普通的大学。或许当时我就上普通大学说不定不会很差。这是我多年来第一次吐露心声,总之,鸡头和凤尾看你抗压能力有多大,后续提升潜力有多少,虽然环境,人脉,资源是很好,这也局限于尖子生等,整个学校那么多同学,成绩普通的学生也很难都被记住。在哪都得认真好好学,思维打开,题型见多了,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多做一些延伸题,也不见得都会比重点中学的学生差,关键看领悟能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