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風波未了,中藥注射劑療效又被“拷問” !步長製藥大跌9.76%

5月13日,步長製藥股價無懸念“跌停”。截至收盤,股價報24.41元,跌幅為9.76%,創逾3個月新低。市值蒸發逾23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斯坦福醜聞”風波未了,步長製藥又陷入中藥注射液輿論風波。5月12日,步長製藥收到上交所對公司2018年年度報告的事後審核問詢函。上交所連發13問,要求其對銷售模式與收入確認、行業政策影響、商譽減值、研發支出、現金流等多個方面的問題進行補充披露。而對於最近陷入輿論漩渦的中藥注射液問題,上交所也重點進行了關注。要求步長製藥對其主營的重要注射藥劑銷售、政策風險、療效、是否存在不良反應或質量問題等問題,進行說明。

上交所13問步長製藥

5月12日,步長製藥收到上交所對公司2018年年度報告的事後審核問詢函的公告。針對業務經營及模式、財務會計信息兩大方面,追問步長製藥13個問題。

關於業務經營及模式,上交針對銷售模式與收入確認、銷售費用、業務毛利率、行業政策影響、對外投資幾個方面,提出了問題和要求。

其中,上交所重點關注了步長製藥在銷售方面的問題。年報顯示,步長製藥採用專業化學術推廣模式進行銷售,由各事業部組織開展學術推廣活動,最後由經銷商完成對終端醫院的藥品配送。公司本期銷售費用80.36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為59%,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其中,市場、學術推廣費及諮詢費74.86億元,較上年數有所增長,佔比超90%,其他費用9246萬元。上交所要求公司結合銷售模式、合同條款、結算方式、信用政策等,說明公司與經銷商之間的收益分配安排,以及收入確認的具體時點。同時,上交所也對公司的學術推廣費提出了疑問,要求說明學術推廣的相關情況。

上交所對於步長製藥的業務毛利率方面,也提出了疑問。年報顯示,公司主要從事中成藥業務,近年開始佈局化藥與生物藥,產品涉及心腦血管、婦科用藥等領域,毛利率水平較高、前五大客戶較為集中。上交所要求公司分藥品類別及治療領域,列示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毛利率及其變化情況,並選取同行業同類型產品可比公司情況,對比分析毛利率水平的合理性。

在財務會計信息方面,上交所也提出了8個問題。要求步長製藥在商譽減值、存貨及跌價準備、其他往來款、其他非流動資產、研發支出、政府補助、現金流、貨幣資金幾個方面進行補充披露。

同時,上交所要求年審會計師對其中相關的問題發表意見。

重點“拷問”中藥注射劑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備受關注的中藥注射劑行業政策影響等問題,上交所對步長製藥進行了詳細問詢。

步長製藥主營產品涉及中藥注射劑,根據相關行業報道,近年來中藥注射劑面臨醫保受限、輔助用藥重點監控、注射劑上市後再評價等政策方面的挑戰。年報顯示,公司主要產品丹紅注射液的全年銷售量、醫療機構實際採購量均出現明顯下降,但公司並未在年報中揭示相關風險。

上交所要求步長製藥補充披露對公司經營具有重要影響的行業相關政策,並說明具體影響;分產品列示最近三年中藥注射劑相關產品的產銷量、收入、成本、毛利率及同比變化情況;補充披露相關產品的醫保使用限制情況、列入各省市重點監控目錄情況,以及受限制或監控產品在相關期間、區域內的銷量、毛利率情況;說明公司擬採取的應對措施,並做必要的風險提示;結合上市前後的試驗及審批情況,說明中藥注射劑相關產品的療效,自查是否存在媒體報道的不良反應或質量問題。

對於上交所提到的銷量等問題,根據此前披露的年報顯示,2018年步長製藥實現營業收入136.65億元,四個獨家專利品種(腦心通膠囊、穩心顆粒、丹紅注射液和谷紅注射液)貢獻了91.43億元。其中,丹紅注射液不同規格的中標價格分別為38.7-42元,實際採購量為7955.13萬支;68.82-86.82元,實際採購量為1461.32萬支。如果按最低中標價計算,丹紅注射液2018年創收至少40.85億元。

對於上交所提出的要求步長製藥結合上市前後的試驗及審批情況,說明中藥注射劑相關產品的療效,自查是否存在媒體報道的不良反應或質量問題。可以說,,最近包括丹紅注射液在內的重要注射劑,確實是處於風口浪尖中。重要注射液的療效、安全性都飽受質疑。

資深媒體人王志安,最近就在微博上火力全開的“炮轟”中藥注射液。王志安稱其“過敏反應觸目驚心”、“用金錢開道,回扣營銷,實際沒有任何療效”。並公佈了包括丹紅注射液在內的111種重要注射液,告誡大家“珍愛生命,遠離中藥注射液”。

對於中藥注射劑的質疑並非空穴來風,魚腥草注射液臨床出現過敏性休克等嚴重不良反應,引起44例死亡;雙黃連注射劑也曾導致致死病例27例;除此之外,紅花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蓮必治注射液、穿琥寧注射液、刺五加註射劑、茵梔黃注射劑等均曾因不良反應致死被緊急叫停。

步長製藥閃崩大跌9.76%

“本以為快劇終了,竟然還有這出,情節跌宕起伏,的確引人入勝。”步長製藥被上交所問詢的事情,也在股吧炸開了鍋。有股民表示,週一開盤跌停妥妥的。

果然,週一步長製藥大跌5.76%開盤,隨後閃崩觸及跌停。盤中股價有所回升,小幅震盪,但收盤還是大跌9.76%,報24.41元,創逾3個月新低。

在上市之初,步長製藥也曾是一隻“百元股”。2016年11月18日,步長製藥以年內最高發行價55.88元登陸上交所,隨後連續收穫六個漲停板,一度越過100元關口。但到達111.98元的高價後,步長製藥的股價就一路下挫,一度跌到23.41元的低價。

今年年初開始,步長製藥的股價有所回升。在4月10日,一度漲到了33.60元的高點。然而,在五一節期間,被曝出“斯坦福醜聞”之後,步長製藥的股價就開始斷崖式下滑。5月6日,步長製藥開盤直接跌停,封單超過10萬手。

之後幾天股價有所回溫,但是沒想到上交所的問詢函,再次給與步長製藥重重一擊。據Wind數據顯示,步長製藥10天股價的漲跌幅為-23.60%。

“這是有步驟有秩序的連環雷,一雷接一雷,神仙都躲不過。”有股民擔心,這個跌停才僅僅是開始。“重倉30的成本頂不住了24.8割了,留下的兄弟姐妹們發財。”有很多股民也表示自己不敢久留,已經“割肉”逃離。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謝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