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属于宝宝流口水异常?

新得宝贝


很多小宝宝非常干净、可爱,但却总是口水不断,这让很多家长都觉得很苦恼。其实宝宝流口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且对他的生长发育是有好处的,但也有一些宝宝流口水并非生理现象,而是病理性流口水。

​宝宝流口水的原因

口水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在新生儿时期宝宝的唾液腺还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所以宝宝的嘴里是不会有多余的口水流出来的。一般宝宝长到三个月大的时候,唾液腺的发育和功能逐步完善,口水的分泌量会逐渐增多,而这时的小宝宝还不会把口水咽进肚子里,也不会像大人一样把多余的口水吐出来,所以宝宝的口水就只能流出来。而且有的宝宝流口水比较多,下巴和胸前的衣服常被口水浸湿,这种情况,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逐步学会吞咽口水以后会慢慢好转的,有一些孩子到八九个月就不流口水了,而有的孩子会到两岁左右才不流口水。

而且流口水还是出牙的信号之一,一般来说,宝宝在六个月左右萌生出第一颗小牙齿,长牙之前,宝宝的口水量会变的更多,这是因为口水可以舒缓牙龈,缓解出牙带来的不适感。孩子在平时,经常吮吸手指、奶嘴等行为也会一定程度上刺激口腔内的神经,自然也会导致口水外流。

​口水的作用

宝宝刚长牙的时候,牙龈组织会有肿胀疼痛感,而牙尖又比较娇嫩,此时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防止牙齿周围发炎。而且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保持口腔湿润,还可以清洁宝宝刚长出来的小牙,防止蛀牙发生。另外,宝宝的口水可以促进味蕾的发育,提高宝宝的食欲。口水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促进嘴唇和舌头的活动,让宝宝尽早学会说话,同时还能促进宝宝吞咽动作的成熟与完善。

​病理性流口水

大多数宝宝流口水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但有些宝宝流口水就属于病理性的,家长要及时引起注意。

1.宝宝流口水较多且伴有口角破溃发炎的,这种情况的宝宝很有可能患上了口角炎,从而引发的流口水。

2.宝宝流口水较多且伴有口腔黏膜充血或者溃烂,拒绝吃东西、情绪烦躁等,这种情况的宝宝很可能是患上了口腔炎,从而引发流口水。

3.宝宝流口水较多且伴有一侧或两侧面部肌肉萎缩、咀嚼无力,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宝宝消化不良、肠道蛔虫症而引发的流口水。

4.宝宝流口水较多且伴有智力发育不全、痴呆,此时很可能是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全而导致的流口水。

5.宝宝流口水带有黄色或者淡红色,而且有点臭味,并伴有轻微发热、不愿意吃东西、烦躁不安,这种情况可能是患有舌炎或是牙龈炎。

6.宝宝如果一边流口水一边伴有发热、流鼻涕,很可能是咽喉炎或者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往往会伴随着咽喉部的红肿疼痛,从而导致宝宝吞咽困难。

遇上以上情况,就要及时就医了。

​宝宝长期流口水,做好局部护理

由于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再加上口水浸泡,长流口水的宝宝的下巴等部位的皮肤,会引起局部皮肤发红,甚至糜烂、脱皮。口水太多,清洁不及时,夏季高温炎热也会引起湿疹,所以,爱流口水的宝宝夏季要特别注意局部清洁,保持嘴唇周围、下巴和颈部皮肤的干燥,防止口水刺激皮肤,引发皮肤炎症。





90后女孩打工日记


初为人母的爸爸妈妈有很多的疑惑吧?宝宝的口水为什么总是流个不停?总是要随时带着毛巾,因为要随时给宝宝擦拭,即使爸爸妈妈很勤快,宝宝的口水依然滴滴答答。到底是为什么?

其实,刚出生的宝宝口水只能够湿润口腔粘膜,到了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口水的分泌量才会明显增加。宝宝的吸吮能力和口腔的其它能力还没发育完全,唾液分泌过多的时候、嬉笑玩耍时,可能无法把分泌出来的口水完全吞咽下去,口水就会很容易地流出来。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家长们不用紧张。

一般来说,这种状况随着随着孩子吞咽能力增强,口腔发育完全后,就会逐渐地改善。如果孩子过了2—3岁牙齿长齐以后,口水还是流个不停,睡觉也浸湿枕套,就要考虑到孩子是否有其它疾病。对如何判断宝宝流口水是否异常?你可以看看下面的几种情况:

1、长牙

宝宝在长牙的过程中,会因为牙龈肿胀、不舒服,口水流的更多。

2、口腔溃疡

宝宝的嘴唇或者周围出现水泡,可能是口腔溃疡或是口腔炎,这样孩子怕疼就不想吞咽。

3、咽喉发炎

孩子口水流不停,同时还发烧、流鼻涕,可能是感冒了,或者是咽喉炎、扁桃腺等引起的吞咽困难。

4、病毒感染

如果感染了手足口病、水痘等都有可能引起口腔粘膜疼痛,造成吞咽困难。

5、咬伤

如果宝宝不小心咬伤了自己,就会疼痛,不敢吞咽口水。

6、神经障碍

如智障、昏迷、面部神经麻痹等都会导致唾液分泌过多,引起口水外流。

如果宝宝流口水异常,要及时去就医,不可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