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35万在北京是什么概念?

sunli9ht669


在北京,年薪35万,算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我们平摊下来,年薪35万,相当于是月薪2万(约等于,当然一般从年薪到月薪,都不是简单除以12的模式,这里简单粗暴点),2018年,北京平均薪酬水平,为11614元/月,年薪35万或者说月薪2万,在北京属于中等稍微偏上的概念吧。

您要说月薪2万不算高,那一定会有一堆月薪不足2万的朋友,跳出来说您乱讲;但您要是说月薪2万算不错,那现在在北京拿着月薪2万的打工一族,也一定会跳起来说月薪2万有多苦,经历过的朋友一定都知道。

因此,虽说从数据上来看,年薪35万或者说月薪2万,在北京属于中等稍微偏上的概念,但从实际操作,或者实际花钱的角度来看,年薪35万或者说月薪2万,在北京,比较多的情况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概率,处于不高不低的尴尬层。

北京的高消费水平,从楼价能略窥一二,如果您在北京有好几套物业,不存在买房压力,年薪35万是日常花销而已,那是属于非常美滋滋的概念,如果您在北京,一旦有购房或者还贷的需求,那生活质量和薪酬水平,都会呈现断崖式的下跌,您懂的。

因此年薪35万在北京属于什么概念,从数据上来看,中等偏上,从感受上来看,不高不低,真正是什么感受什么概念,只有您自己了解。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样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谢谢大家!


在广州奋斗的普通人


只有在北京生活了10年以上恐怕才有发言权吧。我一朋友就是在北京读完大学、研究生之后留在北京工作了。他跟我分享了很多关于北京的事儿。

他在一个民营企业工作,基本上加上所有的年终奖、补贴等等,年收入税后20万。同时他也有自己的副业,基本一年也有5万左右。所以加起来他的收入在税后25万。基本上可以等同于税前35万的情况了。那么他的状况是什么样呢?


他去年在五环买一套房子,400多万,小平米,当时首付了200多万,剩下200多万是贷款的。20年,每个月还款约1.5万。他每个月的收入差不多2.5万。扣除这个1.5万还剩下一万。他们一家的生活费一个月按照5000算,这样就只剩下5000了,这5000就算是每个月可以存下的。但是由于刚买了房子,还借了亲戚一屁股债,估计在两年内可以还了。他们刚刚怀上孩子,孩子一出生相信又是一大笔费用了。另外,他们计划未来一年内买车,那这个又是一大笔钱。虽然也可以贷款买车,但是基本上这3年内什么钱都不剩,生活过的紧巴巴。当然,好就好在她媳妇也有个普通的工作,一个月工资5000,这样虽然没多少也可以为家庭增添一些收入了。减少一些负担了。

但是在北京有多少这样的人呢?工资高的必定不少,但是工资不高的也很多。大多数人的工资维持在年薪12万左右,有的有房贷,那就更苦了。有的没房贷,那生活相对自由一点。有的还有两个孩子,这个苦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过年回家千万别问人家赚多少钱,因为这个问题不是伤害对方就是伤害你。本来人家回家开开心心的,你一问赚了多少钱,让人家想起了外债,这个年都不好过了。有的人你一问收入,那就等于赤裸裸的打自己耳光了,人家一说年薪就是你的好几倍,就让你无地自容。你恨不得抽自己,为什么要问这样打自己脸的问题呢?


所以奉劝大家一句,过年就拜年,千万别说钱!


老王侦查记


这真是个因人而异的事情。

我北京人:

1、家庭税后工资性收入大概是这个的3倍;

2、家庭月支出没怎么认真算过,每年估计能存下来1/2左右;主要花在日常开销、旅游、购物等,花钱的主力是我媳妇;

3、家庭月负债9000:车贷2年无房贷(房子买的早);

4、丁克家庭。

这问题不就是个互相比的问题吗?我拿我同事来比吧。和我办公室挨着的同事是83年的,公司是密薪制所以我“猜”收入可能和我差不多,时不时抱怨收入不够花。因为刚要了二胎,而且考虑到刚换了学区房所以房贷负债增加了、所以感觉他的压力就很大,而且要了二胎后媳妇就不上班了……收入下降了一些且支持与负债又增加。

所以即便收入水平差不多,结合负债与支出以及老婆不上班等因素,我们两个人的日常状态差别还是挺大的——比如:

1)我花钱比他要大手大脚,我买东西会冲动而他会精打细算;

2)公司一旦发生组织变革时他比我焦虑、而我更淡定;

3)我旅游次数明显高于他且旅游目的地的品质也更好;

3)收入的抱怨上我很少、他不少,他会更斤斤计较一些;

4)我们的年纪差不多、媳妇的年纪也差不多,但我媳妇开始逆生长而他媳妇开始走黄脸婆路线;

5)我的头发还很浓密而他发际线退后很多;

15年时间一直在一个行业,我拿到这个收入也是应得的(想跳槽的话,每年都有猎头开出double的offer,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离开的计划)。

自认为也比一般的北京孩子要努力,没靠过父母也没有拆迁(但作为北京人压力肯定还是要小一些);

过着比上不足但是比下肯定有余的生活;

工作压力一点不比我team里那些月薪不过万的小孩儿们小(或者说压力不一样);

享受生活的时候比别人多一点但那源自多年奋斗出来的收入以及自己的职业安全感……


咚哒隆咚锵


本人30岁,已婚,无子女。夫妻二人年收入之和整好差不多这个数。所以想说两句。我俩都在企业上班,家在北五环外,房贷每月7000多(不过用公积金还款所以没什么太多感觉)。每年吃饭消费还算正常,不好计算,属于想吃什么就去吃,周末家里正经做点饭吃,工作日三餐基本都是单位食堂解决。每年去商场消费也就5000块。平均每月去一次超市300块钱。网购每年总共估计有2-3万块钱。利用年假每年出去旅游1-2次,花费5-10万不等(包含购物),养俩车每年就算3-4万吧。其他聚会份子钱的估计还有个1-2万。每年还能结余个十几二十万的样子。总之,没有刻意省钱,也不大手大脚。很幸福!估计有孩子之后就得减少一些个人的花销,用在孩子身上吧。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lj0823


坐标北京。说说我的感觉。

首先,年薪35万的人不是满大街都是,一般国企得是中层以上,外企也得有点职务。一般员工年薪12万都不容易拿到。不是所有企业都是华为,阿里!互联网公司薪酬高些,传统企业员工拿几千块钱的也大有人在。外企也不是像前些年都舒服地拿着高工资。

其次,如果前几年买了房子,现在年薪35万在北京可以过的相对舒服,日常只要不太奢侈,还能有结余。如果没有房,要么省吃俭用存个首付,要么租房,我家附近算学区房,80多平米差不多8千。

第三,在北京已买房,无房贷,35万年薪养一家三口过得很好,但是还达不到孩子上国际学校的水平。有房贷甚至无房,如果全家年收入35万,就是老百姓的正常生活,节俭一点就多存点。


家有学童小桃子


35万绝对能活,活的多好,看个人情况。年龄,家庭,现有资产,巴拉巴拉。

北京平均工资还不到12万,已经是三倍啦。

我的情况,北京上学,在北京19年,奔四,目前家庭工资收入税前70多,北四环内两套房,30万京牌车两辆,非京户,一女,幼儿园阶段。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阶段焦虑的是孩子以后教育的问题,替他都不是问题。虽然有学区房,但不是京户,初高中怎么办呢。

04年刚工作,一年2万多,一年存下几千块,现在一年四十多,也就结余几万块。和房价比较,房价上涨了约20倍,工资上涨还不到20倍,就这样吧。


用户6072075422143


这个涉及两类人群:北京本地和来京拼搏的人

拿我举例来说,我是北京当地的,

35万对我来说够了。房子买的早,车子家里有,我自己也在摇号当中,摇中的话,如果按我现在的收入来说,也就只能买个10万左右的车,而且还得还车贷。如果我年薪35万,那买个20万的车,都不用还车贷。

女朋友花钱还可以,自己也挣钱,支出不大。我俩花销主要集中于吃和旅游,其他消费不多。

所以说,如果年薪35万的话,对我来说生活会非常好。

对于来京拼搏的人来说,

如果想在北京买房子,定居的话,35万可能有些困难吧。因为北京的房价大家也是有目共睹。除了房贷还有车贷。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北京户口的话,孩子上学到底如何选择是个大问题。


猫头鹰爱旅行


这种话题肯定先招来一顿冷嘲热讽!没办法没在北京生活的人体会不到。

首先北京是一个消费层次分明的城市。以吃烤鸭举例,不想多花钱的小区附近的亲民北京菜馆可能90就一套,要点面子的可以去大鸭梨168一套,商务宴请就是大董。总的一句话就是你在北京挣多少钱就有多少钱的花法。

35万(家庭收入、有小孩)对于想在北京扎根生活费人来说属于刚刚起步。简单算算账(以我举例),房贷1万(200万的贷款),家里生活费2000,小孩(幼儿园前)3500,水电煤气物业取暖700,用车2300,夫妻日常开支6000,家里物件更换1000。这么算下来一个月2.55万。

可能有人会说,你省着点花不就完了,没挣到这么多的就不活了?其实就像我之前说的,只能说你挣到这份钱的时候你周边也都是你这类人,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

我的这些话只有在北上广真正扎根生活费人能理解。


逗比侃球


本人程序员,年入20+;媳妇银行员工,年入20+;投资理财,年入5~10不等;家中一子,2岁;我是独子,父母名下两套房,均为自住;京牌买菜车一辆,全款;双方父母还年轻,身体好,有工作,以后也有退休金。

情况介绍完毕,生活是什么样呢?

衣食住行用全是大众品牌,偶尔买些轻奢品。不为吃穿用度而发愁,没有大富大贵的享受,平平常常的生活,偶尔放纵的节奏。压力不大,心态良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主要是看你的能力和你的追求能不能匹配:能,内心平和;不能,自己难受。


骷髅也有肉菊花RK


年薪35万,老税率到手不到30万,加上住房公积金,实际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35万年薪的人,个人和单位缴纳的公积金大约没有6000多。折合月入将近3万元,高于北京2018年社会平均工资10600元的三倍。考虑到社平工资在北京富人密集区的注水效应,年薪35万也就算上中上等水平。

第一,只用冷冰冰的数据说话。2018年全国主要城市社平工资,北京最高,达到10600元,折合年薪12万元,勉强达到12万报税的资格线。全国主要省会城市社平工资的中位数大约在7000元左右。月薪三万,在全国可以傲视群雄。再来看看一组不靠谱的砖家数据,家庭年入36万到50万才算小康,50万到80万才算中产。如果你爱人年薪10万以上,你家算是踏入小康门槛。当然我强烈质疑这组砖家数据。总体来说,你在北京,从收入绝对值来看,你算是中等偏上水平,你的家庭迈入了小康之家。先别高兴,且看下文。

第二,从平均数据注水程度看。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北京仍是富人最密集的城市,千万富翁的千分率为13,一百人中就有一个。你35万年薪,一般在高薪行业里并没有感到自己有多高,比如,互联网、金融、IT、科技等公司,平均年薪都比较高,比如某互联网知名公司平均年薪65万,普通员工并没有这么强烈的幸福感,因为高层年薪太高了(比如某小龙年薪4亿),把员工都平均高了。同样道理,你年薪35万不算低,但你所在的群体,年薪普遍高,两极分化严重。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起薪就是40万起,你在同行里都抬不起头来。所以,你并没有觉得很开心,你生活在富人堆里,年薪35万,依然感觉像屌丝,这才是你来头条提问的根本原因。

第三,你比收入只能让你不幸福,幸福,需要自己经营和努力拼搏。说真话,年薪35万元在北京不上不下的,如果偏往富人堆里钻、与富人比、与有房的当地人比,你永远不幸福。你这个收入层次主要集中在:高薪行业的骨干员工、外企的中低层部门经理、大央企大国企的中层、有特长的自由职业者、小企业主、小企业的高层,等等。

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下绰绰有余。因为大量的行业年薪并不高,刚才说了北京社平工资10600元,很多人都感觉不到这么高。这是因为被富人平均注水了,大量的行业,比如,普通白领、公务人员,普遍在6000到8000元。更多的劳动力密集的行业,比如,服务员、收银员、保安保洁、司机和小企业职员,月薪在6000元以下。如果与他们相比,你的幸福感嗷嗷地飙升。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有房没房,对幸福感影响很大。年息35万不上不下,买房够不着,不买房不甘心。假设在北京四环附近买一套100平米的二居,大约需要600万到1000万元。你这35万元简直不堪一击。那些有房的北京土著,拿着几千元的工资,都活得比你滋润。

建议,要向在北京扎根,要向活得有幸福感,一是不要攀比,心态要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二是要好好经营自己的日子,钱多有钱多的活法,钱少有钱少的活法,开心就好;三是和爱人白手起家,在相濡以沫中共同奋斗,让收入不断增长,才能活得持续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