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应该恢复以前的公交车运营模式,驾驶员只负责开车,乘务员解答问题和售票,对此你怎么看?

红蝶起舞


我觉得这样很好,但是除了司机,另外一个应该由售票员改为副驾驶或者安全员。

现在已经是预付卡和无现金支付时代,所以我们不需要售票员了,只是需要一个协助人员停车收费时分管监督投币和刷卡,开车时负责车内所有人员和车辆的安全管理。

这个人的职责很重要,也很艰巨,因此最好是退伍军人安置的好地方,对那些下岗失业的更是一个好消息。既可以解决退役军人工作问题也可以保障人民安全。

现在公交车的问题太多也太严重,不可能总是指望普通老百姓去做这个事情,有能力又有胆略的人不多,如果出现其他问题也不好界定,也许还会给自己惹来麻烦,所以很多人都是能不出手就不出手。

现在司机的职责范围太宽泛,也严重影响集中精神开车

希望能尽快实现。


我的房子我做主


应该的。

真心的心疼公交车司机,工作时间长,一心好几用,一个人出两个人的力,两个人的工作量挣一个人的钱!



2003年,沈阳的公交车乘务员(售票员)就下岗了,我们以为这是进步的表现。但是那一年我有事去了北京,却发现应该更先进的大北京公交车售票员还存在,并且每个车站都有大妈在拿着小旗,组织候车乘客站排。

我们沈阳是重工业城市,当时大工厂都停工或者破产了,大批的产业工人拿着万元左右的补偿金就开始了人生最黑暗的日子!想吃苦,可是岗位在哪里啊?想勤劳致富,本钱在哪里啊?就是想方设法摆个摊子,大部分人没钱,购买力在哪里啊?

这时我们才感觉到北京的以人为本是多么温暖。它们不急于用机器或先进设备代替人,而是尽量保留岗位或者创造岗位给每个人一口饭吃。有饭吃的社会才和谐,有岗位的百姓才幸福!



回到公交车设乘务员(售票员)这个问题,我觉得太应该了,售票员不仅防止票款流失,还能解答乘客的换车问题,使乘客,尤其是外地乘客不至于因为路线不熟悉感到惶恐不安,也能很好的兼顾老年和孩子的安全!好的售票员还能成为职业扒手的克星,在乘客之间因为拥挤抢座发生争执时,更能及时劝解,避免打骂争斗,让一车人都不愉快!

最直接的是,增加了就业岗位,减少了公交车司机的劳动强度,避免司机因疲劳驾驶,因心脏脑梗职业病的猝死,从而给车上和路上的行人带来隐患!



总之,公交车恢复乘务员这个想法太好了,不仅这样,还应该给公交行业以正规编制,提高待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民出行难的问题,坐公交方便了,开小车的就会少了,路畅人安,绿色出行,环保低碳,挺好挺好!


十月红楼不下雪1


我是一名公交驾驶员,让我来告诉你们公交公司对驾驶员的岗位责任要求吧,这里单说经常遇到的(观察上车的有没有带危险物品,其中得分辨,得考虑,的判断,同时还得观察人上完没,站台上还有没有跑来的,有没有需要乘车还犹豫上不上的(以上要求一直到车辆出站十米才算完)。关门要注意会不会夹到手脚,还有没有人要下车)起步同时观察左中右三个方向有无人,车辆挡道,车内有无老人小孩没坐好的,有没有任何突发情况,同时手脚得连贯操作,嘴里得回答乘客的问询(一心几用考虑乘客提出的问题),态度一定得温和耐心,得用乘客的心态来回答问题。……这些仅仅是上客起步同时需要做到的事情,有一样没做到轻的被投诉,扣个几百上千块,重的出交通事故这行你就别干了,还得判刑!请注意,这仅仅是上客起步阶段哈!哎哟,手都按累了,其他还有行驶中,进站中,修理中,挺场中等等等等!

这里只是告诉大家公交驾驶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别看一个个操作的轻描淡写,其实步骤太多了,哪一环都事关乘客的生命安全,马虎不得,所以经常说公交司机精神压力太大了,工资也低,两脚着地时太阳公公也回家了,这都是真实情况,明天休息,可以睡个懒觉,所以才有时间发个这个哈,平时可没这么有时间


我要的你给不了63766324


非常赞成,我们小的时候坐公交,司机只负责开车,剩客有什么问题直接找售票员问就行了,那时候的售票员非常好,每到一站之前就会把站名报出来,并且还会告诉大家在这站都能再倒几路车,有老人上车帮老人找坐位,有单独的小孩上车就会问淸楚情况,提醒小孩子注意安全别坐过站,上下班高峰时都是售票员非常辛苦的大声说着请大家往里走,往车中间走走还有一个人就上来了,关门后会告诉司机可以开车了,感觉非常亲切,可是现在呢售票员都下岗了,车上只有一安全员还是外地人,一问三不知也听不懂他们说的带乡音的普通话,所以很多剩客有事情就直接找司机师傅问,问的人多了司机也会分神,这也是一种安全隐患,所以本人赞成恢复。


贵在坚持


公交车上要重新增加售票员,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是完全不可能,没有必要的事。全国公交战线在改革大潮中,突出的改革口号是,减员增效。只有减掉售票员,公交司机的月工资才能得提高,并有月奖金。从哪以后,售票员就在公交车的舞台上彻彻底底地消失了。近四十年来,没有售票员公交司机一个人,配着录音报站器高效地完成了开车任务。因为出现了公交车跌江事故,又要喊出一个售票员出来,这不就是历史的倒退吗?这是对四十年公交改革成果的否定,是完全行不通的。现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刷卡乘车,刷微信,刷支付宝,刷脸乘车等都挤进了公车,还能容下售票员的再次出现吗?不可能。所以如果从现代科技进步的角度看公交司机的安全问题,还是要再来一次公交战线的改革,口号是,减司机,保安全!全国公交战线率先使用无人驾驶的公交车,并是绝对高智能的,只要有人敢靠近驾驶仓,就有高压电放出。看还有谁敢与公交车较劲,坐过站也得老老实实下车。这真是一举全得的大好事哇。科技出效益,科技保安全!


天马3951


支持恢复公交车司机+售票员模式,理由:

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提高驾驶安全性,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因无人售票而增加设备的开支。

无人售票并不是社会进步,不过是一种营运方式,在人口少、乘客少、司机劳动强度低的国度比较适用,而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不应照搬此模式。

中国人多自然乘客也是众多,道路上车辆也多,交通拥挤,司机一圈下来十分劳累,司机难招人也是普遍现象。

诸多因素应该用售票员分担司机的劳动强度,售票员采用现代方式收取车费:现金+车票、刷公交卡,微信、支付宝等。

售票员加强对冒用老年卡的不法行为进行核实监督,让偷用老年卡者无处遁形,也会节约大笔开支。

售票员对维护乘车安全起督导责任,必要时可迅速报警并配合驾驶员妥善处置。

从大处讲,劳动就业是最重要的基本国策,各国政府都是竭尽全力提高劳动就业率,中国人口众多,就业更是严重问题,像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服务岗位的售票员就业机会都不给?

中国特色就要按中国人口众多这个特点办,脱离了中国特色,往往成夹生饭。


532235


我认为公交车应该设售票员的岗位!第一可以保障行车安全,乘客不必去叨扰司机问路!第二外地人乘车咨询换乘事宜能够得到售票员清楚明白的回答!第三来自各地的客人上公交车后都能听到京腔京韵的售票员热情地报站名並介绍沿途的风景名胜,让他们立刻就感受到了首都人民的热情和礼貌!另外大多数售票员都非常敬业,他们尊老爱幼,帮助乘客排忧解难,很是负责!不知从何时起,突然许多公交车没了售票员,多了一个或是两个穿着黑色衣服的后面写有文字的人在车上说着听不懂的並且说不清楚的话在疏导上下车的人!而且经常看到这些人在车上懒洋洋的样子,也不报站名,一问三不知,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盼望着北京售票员赶快上岗吧!用纯粹的北京话报站名!这是北京的窗口啊!拜托啦!


金玲199


应该恢复。公交车属于公共区域,:应该有人出面组织和维护秩序,及时解决公交车上出现的问题,帮助乘客各就其位,尤其是老人孕妇和儿童。而这些,公交司机是做不到的,他不可能一心两用。

恢复公交车售票员制度,有利于减少乘客之间,乘客与司机之间的矛盾,防止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是一件好事,政府应考虑去完善这一制度。

当初取消,是以科技发展的支撑为基础的。但更主要是考虑公司的利益,而政府则考虑减少对公交公司的补贴。从大的利益讲,这其实是不合算的:让很多公交人下岗,造成了这些人的生活没有保证,国家可能会拿出更多的钱进行"城市扶贫”,所以,恢复是对的!


我是一个人的秋天


记得年轻时(大约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候看过一部香港电影《巴士奇遇结良缘》。故事内容就是公交的事。那时代大陆城市的公交车都是司机和乘务员同一车工作。而这部片子里的公交车的工作模式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模式:即只有一名司乘人员。关键是当时的电影院是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揭露和打击资本主义人吃人社会的阵地呀!《巴》剧里的公交司机的下场是很惨的,但要谋取这一职位的人却争先恐后。前一任司机累的吐血而死了后继者才有了机会。年轻的主人公终于坐上了驾驶室的座位,高高兴兴启动了车子出发了……观众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驾驶台上的那滩鲜血……后来,我们城市里的公交车也改革成了《巴》剧里的样子。于是我糊涂了。几十年过去了,本人也老了,出门爱坐公交车。但是,每次坐车眼前总能看见那滩血。脑子里总是在想:我们国家现在到底姓"社″还是姓"资″?眼前还是那滩血!


遍体鳞伤的狼218


售票员不仅仅是售票员,最重要的还是想关交通法规的宣传员和安全员。

在公交车的运行过程中可进行相关交通法规的宣传,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防止意外的发生,并且可在乘客下车的时候提醒下车后注意安全.多观查.注意来往车辆.小心通过人行横道等等。

这样可有效地降低出行风险,降低由于交通事故的发生而倒致行人死亡率的提高。

生命承可贵,安全价更高。为了人民出行更加的安全顺畅,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也为了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公交公司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这一重任,为国家分忧,为人民救难,为了生命的沿续贡献才智。

发表此文不仅为我,也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因为我爱人的不幸就是在2019年2月9曰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