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钱算不算一种道德绑架?

固正堂123456


我和姐姐结婚时我爸妈没人向对方家要过一分钱的彩礼,我们家虽然没多少钱,爸妈也是一辈子打工,但心里的想法永远是只要我们年轻人过得幸福就行,钱不钱的无所谓。

现在有一个很尴尬的情况就是,我弟弟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现在的行情在农村娶媳妇随便订婚加彩礼摆酒就要几十万,还得有房有车,做为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一下子要拿出几十万,块,如果在不外借的情况下还是很困难的,有些为了娶媳妇一家人要还一辈子的帐。

有时候我们周围的人还会说我爸妈太傻,二个女儿出嫁不要彩礼,这么好的机会给放过。我爸妈也很无语,其实如果我爸妈也像别人一样要彩礼,那么我弟结婚的钱肯定还有多的。现在很多家庭就是用嫁女儿要来的彩礼来给儿子结婚用,这本身就是个恶性循环。

再举个例子,我姑姑的女儿最近在相亲,我知道的都相了有十多个了,人家标价彩礼20万,在城市里要有房,如果知道没钱就安排下一个相亲的,简直是无语。

其实彩礼这个习俗我个人觉得也没什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家意思一下,一万二万,礼节到了就可以,但现在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其实就有点病态了,甚至把女儿明码标价,彩礼到位,就可以立马结婚,简直掉钱眼里了,这我无法接受这样的彩礼。





一只生活在成都的燕子


5月4日我女儿结婚,妻也曾提过要彩礼的事,但最后我们没要一分钱,并且帮助婆家解决了女儿“三金”的问题,我们的女儿没比别人低下,而且我们全家受到婆家及婆家亲属的好评。

彩礼钱不是道德绑架,是旧风俗,但彩礼中包含道德的因素。如:有道德的人,有修养的人在女儿婚姻时会根据男方家庭情况,而提出彩礼要求,也会根据男方家庭情况而适可而止,以婚姻定彩礼,彩礼不可能影响婚姻。这是可以接受的彩礼。不讲道德,没有素质的家庭会不问对方情况,以彩礼定婚姻,彩礼会影响双方的婚姻。这些人显然不懂爱情和婚姻的关系,也想不到婚姻里面的爱情,这些人以文化水平低,素质低下的农村人为主(当然农村也有高素质的人),现在城市里也有人要彩礼,文化水平低者为主。在高知和高素质的人群中,要彩礼的不多见。

要彩礼的旧风俗是自私的,它不把女儿的婚姻看做自己日后多了一门至亲至爱的亲戚,而是看成自己前期扶养的本钱,不能吃亏,女儿不能“掉价”,把姻亲看成是与外人做买卖,大概没想到日后的亲缘来往和走动,是狭隘的,你要了彩礼,等于卖了女儿,要得越多,女儿越掉价,女儿婚后在婆家的地位和日子将处于什么状况?要彩礼的父母太自私。

彩礼是父母的利益,如果当父母的把儿女婚姻时的儿女爱情放在第一位,把儿女日后的生活想得周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儿女之后,彩礼的问题会得到妥善的处理。彩礼是父母对女儿婚姻的拌脚石,是必须要废除的陈旧恶习,是几千年来的文化糟粕,是男女平等的障碍,现代文明和新时代文化没有“彩礼”的立足之地。


李大力46李达利


\r

自古以来就有彩礼一说\r

男女双方初步达成合同意向\r

南方送彩礼到女方家,婚约正是结缔\r

它的意义是男方答谢岳父母对妻子多年的养育之恩\r

本来是婚礼中高高兴兴的事情\r

到了现在,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言论\r

1、屌丝,没钱还结婚\r

这种言论多出于女方,像现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时代\r

女孩子是很值钱的,自认为身价就要高些,也不看看自身的条件\r

“不就是穷吗,一直故意彰显爱情有多重要”\r

“你是想空手套白狼吗?”\r

2、你是卖女儿吗?\r

这种言论多出于男方,迫于彩礼太高的压力\r

“彩礼要那么多,你是卖女儿吗?”\r

“你是为了彩礼结婚还是为了我这个人?”\r

日子是两个人过的,不能因为彩礼的是,让生活产生隔阂\r

也有结婚后,还为了当初的彩礼闹离婚的\r

也有当初为了彩礼分手的\r

也有为了彩礼结婚当天就分手的

也有为了彩礼欠下债务的\r

太多太多这样悲伤的事情了\r

其实无非就是个面子,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r

彩礼办的漂亮,在亲戚朋友面前倍有面子\r

显得自己大气\r





平淡而激情


彩礼自古有之,说传统也好,说道德绑架也罢,要根据男女双方和特定区域而定。

彩礼,古称纳征,花红,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这是男方对女方的诚意和示好,彰显家族重视,和对女方的诚意。古已有之。

而现今,彩礼变了味道,基本上和不道德、买卖联系在了一起。这是时代下人们浮躁或者最求经济利益环境下的表征,这是不合理的现象。很多年轻人由于彩礼问题而结不成婚,或者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这是不道德的。

当然,也有很多开明的父母,不仅不要彩礼,还给予女儿一定的物质自助,买车,甚至买房,为的是女儿那份尊荣,而不是“卖女儿”,这样的父母越来越多。这是社会发展进化的表现。

男女平等,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也不体现在彩礼上,真正的相爱,彩礼只是一个过程,或者说结婚的一个程序,没必要小题大做,毕竟还是两个人过日子。

真正相爱的人,不会计较彩礼的多寡。

真正开明的父母,不会计较彩礼的厚薄。


乡村老田


首先应明确彩礼是什么钱,是结婚必须的吗?1,彩礼钱一般是给女方办婚事用的费用,(当女方家庭困难,又想风风光光嫁女时采用)。

2,女方比较富有,嫁妆较丰厚,男方适当补助一点女方。

如不是上述原因,借机敲榨男方又是另一回事了。

A,女方尚有兄弟未成婚,借机索要以支付另一女方家彩礼。

B,女方家长以女儿将来有保障索要。

正常的彩礼钱应给,必定有利婚姻稳定,亲家间好说好商量,不必太计较。当然这是门当户对的家庭所为。

非正常的彩礼钱形同卖女。为女方兄弟交彩礼实是剝削了女儿,牺牲了女儿的利益。女到男方后,这钱就属于女儿掌管开支家庭使用,如是男方借的钱,则女儿过去后得"还债”,并受男方父女冷言冷语,兄弟道是结婚幸福了,可女儿呢。家庭婚姻又不稳定。离婚还得还钱。

那种为女儿求保障更是无稽之谈。錢可以娶妻,钱买不下了感情,感情不合闹离婚,高额彩礼还得退还。你总不能说"睡了我女儿多少次"来计算每次多少钱,折换后退钱吧。

是嫁女,不是卖女!


天豹6


可以说就是绑架,但是不被绑架!只能打光棍!

老张不娶,老李娶,总是会有人娶!

娶不到媳妇不能怨彩礼高,更不能怨道德绑架,只能怪自己没本事赚钱赚少了!满足不了人家要求!

所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想办法让自己值钱,值钱的办法也只有一个就是多学多做,吃别人吃不了苦,学别人学不了的东西,值钱了才有机会赚钱,



砚逸善斋文苑


婚姻彩礼本来属于人性化正常的行为,也叫作“规矩”。但是,故意漫天要价把这个人的正常规矩给损坏了,也就是损坏了人性道德。

对于彩礼,首先要知道“彩礼”的意义。

爱是“你和我”的事,二人婚配成亲也就连亲带眷,彩礼更多的是交这一堂“亲”。亲戚六眷多请大家聚聚认识认识,需要宴席。那么有心开通这门亲事,花点钱那也是高兴的事,毕竟儿女长大男婚女嫁,谁当父母都一样的祝福年轻人,通常彩礼也不会过高,毕竟说高了没有钱去借贷害的还是孩子们。

只是一家养女百家求那也是常事,似乎女孩子嫁不出去的很少很少。彩礼,更是“礼”。通常也是门当户对相互沟通你情我愿达成协议的。这里面是没有什么商业经济利益的。

谁家养女儿靠出嫁发财了,没有这样的事,绝大多数父母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来。这是道德底线。

反而是尽些年来婚姻自由的人,自己选择也不需要说媒的人,女孩子自己要房要车要存款,这与父母没有什么关系,与道德更远,道德哪里还绑架的了呢。如今多少女孩子在城市生活,年纪不小了不结婚,父母无不担心她们的婚姻,那父母能做主吗?没有,父母是做不了见过世面孩子的主的。

道德观早被人抛开了,反而是道德被丢弃才专说钱了。


白鹤山人851


先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不仅不是一种道德绑架,而且压根儿就不存在联系。

给彩礼是一种习俗,如果是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的索要彩礼,那无疑是卖女儿的行径,这个时候就成了一种恶习,为世人所不齿,这也是我鄙视的。但是,我还是坚持认为,这个习俗还是应该遵循,彩礼不在于多少,如果女方身在一个较讲究传统习俗的地方,礼金还是得入乡随俗,也是可以商量着来的。曾经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妈妈写给自己成年的女儿,如果男方连彩礼都不愿意给,又怎么可能真心地为你付出。也有戏虐的说“花了大价钱娶回家的才懂得珍惜”…而男方家人也该换位思考,含辛茹苦地把女儿抚养长大,其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为人父母的都很了解,物质和精神地付出也是不少,何况结婚之后,女方还能创造价值,可这价值已经不属于自己的父母了……就冲这一点,给一点彩礼实属应该。

道德绑架,是指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我认为现在网络上所说的“道德绑架”大多是由于不平衡的心理状态而用圣人的超标准来要求普通人。


漫步经心的mice


新婚是重新组建家庭,组立一个独立的经济体。

是不是彩礼以后,就不用孝顺也不用理你了,把女儿卖了,交易就结束?想过陪嫁什么没有?我也是两个女儿,我不会向他们要彩礼的,要让他们幸福,不应该透支未来。


纵横车车


不算。交易而已,愿买愿卖就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