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为何不轻易赠人作品?

前度再见


书画界有着一天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书画家一般都不轻易把自己的作品赠送给别人,一般是由于以下这几种情况,一是随着时代在改变,人们对于一件事物的认知是会发生改变的,而画家也随着时间的改变发现画作的瑕疵,国画的特点是只能有“加法”不能有“减法”,落下的每一笔都不可将它从宣纸上去掉,所以创作需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舍不得把自己的画作赠送给他人,有瑕疵的画作就更加拿不出手,满意的作品舍不得送人;二是画作的成本的较大,完成一张书画要花费千元,如果是工笔画往往完成一幅需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完成,这还是以一次性成功为例,这两个就是书法家不轻易送人会自己收藏或者进行拍卖的原因。

图1:傅抱石1943年作 松下问童子 镜框 设色纸本;成交价:RMB  33,880,700;尺寸:108.5×775px;成交时间:2018-05-29;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书画家他们的工作时长、灵感都是需要常年的积累以及大量的阅读以及对于书法界的理解,是件体力活同时也是一件脑力活,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创作出的书画作品书画家会格外珍惜自己的作品,和谈送人呢。其次就是书画家也是人也为生活所烦恼,创作的书画要为自己带来收益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说把书画作品送人就是赔钱的生意,很少会把自己的书画送给别人。一些名家奋斗了一生,其书画价格才有可能高达百万,怎么可能把这钱白白送人,更何况遇不到自己的伯乐。即使是送人也要把自己满意并且算是上乘的作品送给别人,创作出这样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人会珍惜别人免费送的书画,更不会当作宝贝小心翼翼的保护珍藏。

图2:黄宾虹壬辰(1952年)作 挹翠阁落成志庆图 立轴 设色纸本;成交价:RMB  33,678,670;尺寸:127×1187.5px;成交时间:2018-04-03;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现在我国的书画市场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步入了收藏书画品的行列,有的人是真心喜欢、有的人是为了增值,书画作品会被大量购入,这对于书画家而言是保障更是提升自己书画的价值,所以要免费无常送出书画可以说是真爱了,但是还存在着收藏着没有妥善保存不利于之间关系的和谐,所以说很少有人会把自己的“心头肉”赠送给别人。

图3:张大千1968年作 阔浦晴岚 镜框 设色纸本;成交价: RMB  32,666,160;尺寸: 98×4825px;成交时间: 2013-11-25;拍卖公司: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书画史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至今任繁荣,主要是因为其画作比较的灵动和可以使观赏者进化心灵,使自身的那颗浮躁的心安稳下来,静下来慢慢用心的体会生活,这就是书画之所以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都没有被淘汰的原因。画展、画廊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书法的渴望,所以现在就是书画发展的好时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位画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伯乐,就更别谈赠予别人书画,只要在精神上产生共鸣以实属不易,各式各样的书画作品大量问世抓住机会就可以使自身的价值翻番,当自己无名时送给别人书画很少有人会珍藏,当你有名时书画作品早已价值很高,所以书法家很少会送书画。

图4:黄胄1986年作 草原逐戏图 镱心 设色纸本;成交价:RMB  41,400,000;尺寸: 120×6250px;成交时间:2015-12-06;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图5:吴湖帆1937年作、1945年作 锦绣奇峰 立轴 设色纸本;成交价:RMB  40,825,000;尺寸:95×1290px;成交时间: 2016-11-12;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图6:齐白石1922年作 秋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成交价:RMB  40,880,000;尺寸:155×1775px;成交时间:2010-06-18;拍卖公司:北京传是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

图7: 吴冠中1981年作 交河故城 纸本设色;成交价:RMB  40,700,000;尺寸:111×2550px;成交时间: 2007-05-31;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图8:刘文西(现代) 等幸福渠 镜心 设色纸本;成交价:RMB  40,600,000;尺寸:227.5×5200px;成交时间:2013-11-16;拍卖公司: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芝麻开门收藏网”专注古玩收藏鉴定估价,欢迎在评论中发表不同意见!


芝麻开门收藏


书画家们经常会遇到这么一个尴尬的场景,多年不见的好友上门拜访,想要你送一幅画挂在家中。送还是不送,就成了难题。

大部分的书画家并不乐意讲自己的作品送予他人,并不是因为书画家抠门,而是因为有着多种原因。

今天春秋小编就来为大家说说,为啥书画家不轻易赠画。

关注小编,每天一幅画一起轻松聊艺术!

1 .画作难免有瑕疵

随着水平的提高,画家对自己的作品要求越来越严。如果一幅画从头到尾不出现败笔,真如“叫花子拾金----满心欢喜”。可惜,这种机会不多,于是有瑕疵的画拿不出手,满意的作品舍不得送人

2.书画费脑力,也费体力

书画一天,真的很累,但要求送书画的朋友不会这样想,他们认为书画不费气力,是件好玩的事,所以得画后往往心安理得,很快就忘了,不会考虑绘画者付出的劳动。得书画后也不会珍藏,请人简单装裱一下,挂在家里,两年后,就坏了,然后毫不犹豫地丢掉。打击了做画人的自信心。

3.作书画的实际价值

有不少书画家就以销售书画为生,养家煳口,收藏家们真金白银花钱买了作品,如果白送给你,你一分钱没花,这对于收藏家们来说极不公平,你没有花钱购买,也很有可能低价转手出售,这对于书画家正常稳定的价格体系等于是致命的打击,这对书画家的事业生涯来说可谓自断前途。

4.书画要拿得出手

一般要20--30年的功夫,不要光看着成手了,作副书画就一天半天的功夫。而之前这二三十年是没有收入的!且要勤奋过得也很辛苦,那么农民的产品是粮食,每一粒他们血汗的结晶,你能背着她一袋子粮食就走吗?书画家的产品就是字画,也是他们血汗的结晶。那么你为啥要求他们白送?你凭什么?如果真的喜欢。请拿出人民币来尊重一下他们的劳动。用您的血汗钱来购买书画家血汗的结晶。那是应该的。

5.再就是没完没了的索字画

要了也给了。过一段时间又开始第二轮的索画。第三轮······给亲戚要。你说书画家凭啥就欠你的了?劳动付出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没有人会走进商店说这东西送我吧,但经常会有人对书画家说,送我幅字画吧,这不尊重他人劳动的表现,就是人品欠缺。

因此,书画家没特殊情况一般不赠;书画家也决不会要求同行无偿赠画。在此,要真心地对所有朋友们说:请别让书画家为难。

品读传统文化,提升自身修养,关注夷微春秋,一起轻松聊艺术!


夷微坊


这是对的,不单是书画家任何行业的人都会重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书画名家的作品都是价格不菲的,就算刚出名的书画家的作品也是很有价值的,一般来说这二类人都不会轻易送作品给人家的。送作品就是送钱。还有很多没有出名的书画家也不会轻易拿作品送人,原因之一是没出名别人不当回事,收了字画还觉得给了画家面子,原因之二是书画家要出名很不容易,过程非常艰辛,看看一张纸,功夫近十年甚至几十年。书画家都是有个性,有骨气的人,对于不尊重他们甚至拿捏他们的人,他们是不可能轻易送作品给的,当然也不可能向他们低头。。

齐白石的一幅《松鹰图》当时是送给一个伟人的,2017年这幅作品的拍卖成交价为4亿8人民币,而且还不是齐白石的精品。当然不是人人都是齐白石,但是像傅抱石,潘天寿,黄宾虹,林风眠,徐悲鸿,张大千等等等等作品照样能卖天价。当代的像刘大为,范曾,王明明,潘公凯,黄昌友,冷军等等等等作品都是有很高的价格或未来有很好的价格 。

我认为凡是各个书画协会主席,副主席,常务理事等等的书画作品都是有很好的收藏价值,也就是说这些人的作品应该是不会轻易送人的,发过来如果你手上有这些人的作品是因该珍藏的。

当然,书画家在社会中生活不是孤立的,要交际,作品总免不了要送朋友的,但是送的一定是懂得价值并珍惜的人。



手机用户52099700724


嗨,说起书画作品送人,那是自古有之的一个传统。送人很正常。但是烂送人,逢人就送。那就有毛病了。

我是千千千里马。今天,我就说说书画作品送人不送人的问题。

前面说过,书画送人,自古就是一种友谊的体现。比如,好朋友远走他乡,送一幅书画作品留念,那是,非常珍重的友好纪念。


周恩来十九岁到日本留学,行前他的同学为他饯行,张鸿诰请他题诗留念。十九岁的周恩来提笔写下著名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蹈海不成亦英雄”。六十年以后,同学拿出这首诗的墨迹,只是为了纪念同学周恩来。这六十多年,一幅书法赠品,给了同学多大的美好记忆啊!你想想,如果不赠送,周恩来也就没有这样一首诗了。

元代著名画家的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也是一件赠送朋友的绘画作品。而且,为了表达对一朋友的敬意,黄公望拿出了精心的创作态度和四年的时间,才创作出这样一件绝世杰作。

书画作品如果是赠给知心朋友的,往往也是倾尽最大的精力要认真创作的。所以,赠送书画作品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

当然,书画家也不是说赠就赠,谁都可以赠,这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但是,今天确实有些人逢人就送书画作品,也不管自己的作品是什么层次,是不是成熟的艺术创作。

送书画作品,是一个书画家对自己作品的认可,才敢于有自信送。 送出去的作品,就等于向社会公开自己的艺术创作。


所以,真正的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是非常谨慎的。一般他是不会赠送别人的,哪怕朋友关系非常好,自己认为作品不足以受到社会的欣赏,他是不会赠送的。

但是今天,有人说“不要把作品轻易送人”,这话的意思,我们要从几个方面去看了。 如果,你的书法作品还没有成熟,建议不要送出去。

如果,你是为了让人家宣传你,建议不要把作品送出去。 如果是为了贿赂,建议不要把作品送出去。

但是,现在社会上,也出现一股要书画作品的风气,还美之曰:为你宣传。 如果是朋友,书画家也挺无奈的。不给吧,确实会引起朋友的误会,给吧,都来要,也给不起。

书画家辛辛苦苦创作的作品,只要是成熟的,一般要几十年,几十年才出了小小的一点成绩,送出去,等于自己的劳动没了。

而许多朋友,也误以为你不就是举手之劳吗?送我一个会死人啊,于是对书画家也会疏远。

书画作品不要送人,这是八十年代的一种呼声。吴冠中先生就是一个坚决不送人的画家。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书画家就是为了利益不能送人。实际情况非常复杂。 有的朋友是为了真正的友谊,要书画作品,有的却是为了攫取利益要书画作品。

人品不同,要画的意义也大不相同。例如,郭沫若要傅抱石的画,傅抱石为郭沫若画了《丽人行》。结果,陈毅元帅看到这幅画了,非要借去看几天,到期了,郭沫若还不见陈毅还回来,着急啊,直接去陈毅家要回了《丽人行》。

黄胄给邵宇先生画了一幅画《奔腾急》,上面都题上了邵宇的名字。但是,后来邵宇发现,这幅画是黄胄的一件精品绘画作品,就主动把这幅画又还给了黄胄的炎黄艺术馆。这不是等于邵宇又反过来把书画作品赠给了黄胄吗?

但是,骗书画家作品的人,挖空心思要书画家作品的人,最后以不了了之,丢失为名,自己又出卖书画作品发财的人也不少。

千千千里马认为,送画一要看是出于什么需要。二要看自己的作品是不是成功。不成功的作品濫送人,这是不严肃的书画作风。非常不建议这样做。


千千千里马


书画家,不轻易赠人作品,有多重原因。

一是因为没有遇到知己。

这还真不是托词,要知道,文人相轻,一个名士书画家对自己看不起的人,给他再多钱,他也不会赠书画给你。

尤其是著名书画家,一般不需要靠书画糊口了,如果碰到知己,两三杯白酒下腹,言语投机,很可能会泼墨挥毫相赠。

所以,一些求字画的,往往先投其所好,拉近感情,再求字画。

二是,一些书画家把“不轻易赠人书画”当做自己营销的手段。



记得江西一个陶瓷高手,对外宣称,自己做的黑色陶瓷,从不售卖,又从不送人。

媒体采访时,就以此为噱头。还说从不售卖,是证明其是无价之宝。如此,这个人就赚的了名气。名气有了,以后想挣钱,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三是,没有人会真正珍惜免费的字画。



就好像我们去图书馆看书,如果没有啥成本,你看书时可能一会儿玩玩手机,一会儿发发呆。但如果告诉你,在图书馆阅读一小时一百元,你肯定会认真读书,格外用功。

所以,不管书画值多少钱,很多内行人,肯定不会免费送给你,否则就显得自己身价太低了。


豫见书法


问题:书画家为何不轻易送人作品?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吧,但有一部分书法家太严苛了,一幅都不舍得送,即使朋友他也明码标价,我佩服这种人,但是我做不到。

大部分亲人、朋友还都是要送的,亲人朋友都不送,你还练书法干啥。练的众叛亲离啊,还是练的眼里只有钱了。

这一路学习书法走来,遇到的来时都会送作品,而且你只要是张口了,老师一般都答应,连自己学生都不送作品的老师确实少见。

但是,如果你要了,人家不送,也情有可原。

毕竟,对于书画家来说,他的作品就是他的劳动成果啊。尤其是好的作品,很长时间才能碰到一幅,卖都不舍的卖,何况送了。

学习书法其实需要很多的时间,十年能出一个画家,30年还不一定能出一个书法家。时间也是成本,除此之外,每年还要投入数万元的学习以及笔墨纸砚的费用。

能送就送,不送的我也别记恨。

你觉得呢?


不二斋


本来不想讨论这个问题,看了几位答主的回答,憋不住了,想说几句:

说什么"给了也不懂得欣赏"、"创作不易"之类的话,基本都是在家里哼小曲喝大茶的人,只知道给书画家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唱阳春白雪。

试问,哪个书画家不赠画?赠送何止一二人?

齐白石当年把自己最好的作品赠给毛主席,怎么不说"创作不易"?现如今有多少大家新秀,给领导写字作画,哪个说过"给你也没用,你不懂!"

说白了,如今的书画家,但凡有些名气的,其作品都是要走市场的,像我们在超市见到的商品一样。

书画作品,被视为商品,明码标价,你不给钱,他当然不愿给你。说"你不懂""创作不易",那是告诉你要给钱,掏钱了,啥话也没了。

市场讲究"物以稀为贵","奇货可居",这些书画家们当然懂,即使不懂,经济人、代理商、运营商都是行家,会告诫画家,不要轻易赠画,赠多了,市场泛滥,影响价格。

还有一些画商,整体包揽了画家某一时期的作品,在市场上包装炒作,他们跟书画家往往有合约,不允许赠送或低价出售作品,侵害他们的利益。

再者,有句话说:才子配佳人,书画赠雅士。书画作品挂在名流官宦家里,身价自然倍增,跟小老百姓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所以说,书画家不轻易赠送作品,那得看谁要,遇上"对的人",不仅送,还送上门;还有,就是受市场及画商限制,利益面前,少谈人情。

当然,时下也确实有很多爱占便宜的人,不掏钱买,死皮赖脸跟书画家要,让人不盛其烦,人家都说"创作不易"了,识相的赶紧走人!

我是"百姓书画",回答不当,请留言批抨指正。


百姓书画


关注中国书画的朋友!可以换角度谈谈这个问题,书画家赠送作品为什么?举例启功先生,开玩笑话,就差没题字公厕,真正的喜爱启功书法作品的朋友,为什么会有求必赠?了解中国画史,就会清楚真正的专业书画家,都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和理想,借书画载体,言志抒情,修心养性,丰富精神生活,进则达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就是进入到艺术市场,也不会仅仅是唯钱谈艺,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请问想赠书画作品的朋友,你是真正的懂得鉴赏中国书画,还是和书画家有相同的志趣?如果是看不懂中国书画的审美标准美丑,分不清中国书画的创作水平高低,更悟不明书画作品展现出来的人生情怀和思想境界,只是图书画家挂职名头,考虑能转手卖多少钱,欣赏认识也只是当花纸头图好看,不用学习中国画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知识,提高个人的鉴赏和修养,也不和书画家成为真正的朋友,进行思想情感交流,你是书画家,你会将书画作品赠给这样的人?不说是书画家创作满意的精品,就是一般作品也是送给那些真正的喜爱他作品的人,一起分享和共鸣书画作品,愉悦生活,培养美徳,人生越来越美好。


国画家于秋水



曾经看到过大师吴冠中的专访记录片,大师说一天他的亲戚两夫妇来他家求一幅画,吴老也答应了。不想两夫妇意见不一,一个说喜欢一幅一个说喜欢另外一幅争论不休,吴老看不过就把两幅都给他们。没过几天他在电视看到他的这两幅画在香港苏富比拍卖,每一幅成交一百多万。吴老直言,某些走头无路的亲友卖他的画他可以理解,像上面这样的他很生气。




意深字太浅


很简单,现在是市场经济,书画家赠送就是送钱,特别是已经成名的。

在文革时期,批黑画,恐怕是白送给你,你也不敢要。

在改革开放初期,价格没上来,求画也很容易。当时有些酒店,以白吃白住让画家画。酒店挂的都是真迹,想想都奢侈。后来价格上来了,还有人去偷这些画,酒店才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