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遥《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白鹿原》,贾平凹《废都》中,你是怎么排名的?

早晨从下午开始


三部作品大体上不分高下,但如若一定按照排名而言,个人认为,

第一名为贾平凹的《废都》,第二名为陈忠实的《白鹿原》,第三名为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下则从三个方面分析三部作品的优劣利弊。

1、 男性作家笔下的男权意识

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以孙少平孙少安为代表的男性主人公都具有着顽强的与命运抗争的力量,面对着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他们积极地与旧日的身份和命运作斗争,企图抓住新时代的契机改变看似已经设定好的命运,即便是经受感情和事业的挫折,也能在挫折中崛地而起,开创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因此在路遥的笔下,男性即便是出身微寒,也不乏作者设定的完美女性的爱慕者,并且拥有着巨大的抵御挫折的能力和改变命运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甚至是超出现实的,因而常常用来鼓励现实中的奋斗者将其作为奋斗的榜样。

在陈忠实的《白鹿原》开篇,白嘉轩以娶了七个女人而引以为傲,白鹿两家的纠葛绵延于历史之中,沿袭世代百年,几乎成为了白鹿原上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机制中最激烈的角逐。它看似悄无声息,却实实在在成为了每一代人最重要的使命。

白家与鹿家的对峙,则成为了男权意识下男性主导者的博弈,而白嘉轩与鹿子霖作为男性主导者,则成了白鹿原上权威的符号。此外,朱先生以大儒的身份存在,似乎拥有着一种更高层次的权威,这种权威是以白鹿作为代表的,白鹿原上的人们长期以来所崇拜的信仰与遵循的道德规范。作者将这种绝对权威附加在朱先生这一男性形象身上,可见,白鹿原自上而下,都是由男权主导下的社会空间。

与超越现实的男性意识以及绝对权威化的男权意识相比,贾平凹的《废都》中即便有以庄之蝶为代表的男性作为主体性的存在,但这一存在仍然是真实可感的。习惯于学而优则仕这一社会规范的男性知识分子,置身于社会转型时期,在重压下所经历的物质上以及精神上的压抑与折磨,并将这种压抑感以欲望的方式流露出蛛丝马迹。因此,庄之蝶的存在是男性主体的个性,更是社会男性知识分子的共性。如果说废都之废在于庄之蝶,那么《废都》之成功同样在于庄之蝶。

2、 男权主导空间下的女性悲剧

《平凡的世界》中,绝对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女性命运遭受悲剧的必然性。所谓绝对理想化的女性,依照男权主导的社会空间秩序来衡量,无外乎是善良美好的化身,而善良美好之中,一定包含着对男性社会既定规则的遵守以及无条件的牺牲精神。这种标准下,创造了润叶这样完美的女性,却又不可避免地使完美女性遭受悲剧的必然。男权社会中既定的规范规定了一切的婚姻都该建立在男强女弱,男性主宰而女性附庸的基础上,于是润叶的爱情,便成了维护男权思想的牺牲品。婚后的润叶面对因意外而残疾的丈夫,甘愿投入到无爱的婚姻当中,因此回归贤妻角色的润叶则又一次成为了无条件的牺牲品。因此,在《平凡的世界》中,绝对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似乎意味着无条件牺牲。

《白鹿原》中,作者似乎并没有刻意地刻画完美女性的形象,反而着眼于刻画出一个离经叛道放荡不羁的田小娥这一女性形象。但田小娥的悲剧仍然逃不开男权主导空间对她的束缚。

年轻的田小娥嫁给郭举人当小老婆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满足其欲望的工具,和黑娃的出走并没有给田小娥带来任何命运的转机反而一步步被逼向无可挽回的深渊。任凭田小娥如何挣扎都无法逃离被亵渎被利用的命运。这种命运始于男性对女性的利用,终于以白嘉轩为代表的传统社会制度对女性的不包容。由此,在男权主导下的社会之中,田小娥的悲剧似乎存在于不被谅解的必然性。并且在作家的笔下,似乎也并没有对放荡不羁的田小娥持有丝毫的包容与谅解。

《废都》中一些过于细节化的关于性的描述似乎与文学之雅背道而驰,一些女权主义批评者指出《废都》中充斥着男权意识,整部小说都是以男性话语对女性进行想象和歪曲的叙述,是对女性而言极大的不尊重。但其实宏观来看,每一个女性都存在着其性格特征的客观性与必然性,作者在女性形象背后所暗指的,实际上是一种更深刻的意义。牛月清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是传统文化的根,这种根成为支撑着庄之蝶事业的强大力量;唐宛儿作为现代女性的代表,冲出了乡村,成了都市的漂泊者,最后又堕落于乡村之中,其悲剧不仅仅源于男权主导下的男性政权的束缚,更来源于"伪现代"文化的毒害。

《废都》中的对于女性形象的描述看似各有褒贬,却也着实客观地表现着作者对当代女性命运的反思和对现代社会的精神和道德缺失的深层次批判。

3、 现实主义创作中悲剧的张力

《平凡的世界》中,爱情的悲剧,亲情的悲剧以及人生的悲剧,似乎无一不属于政治时代的产物。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以孙少平和孙少安为代表的意图通过时代的力量摆脱农民命运的强大力量,与仍存在于农村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之间的矛盾,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悲剧的生发。这种悲剧是必然的而非突如其来的,在新时期的繁荣景象之下掩盖着新一代农民青年挣扎的无力。在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作用下,《平凡的世界》作为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其悲剧情节存在着张力。

《白鹿原》中的悲剧张力在田小娥这一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上有所体现,但或许是由于受到男性作家较强的男性创作意识主导,对田小娥的描述总体上持有着贬斥的态度,于是在陈忠实的笔下,离经叛道放荡不羁的田小娥的悲剧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是因果的必然联系。悲剧的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悲剧的张力,

所谓悲剧的张力,似乎很大程度上在于无辜者的无能为力。《废都》中看似以性爱描写作为其主要的突破点,但实质上,却有着对个体命运、时代精神以及社会变迁的深层次反思。庄之蝶的存在不仅是生命的悲剧、文化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他并非一无是处的空壳,也并非时代变迁的傀儡,他是完整的知识分子,有自己的喜与忧,有着敏感的洞察力与麻木的应变意识,因而一方面勉强跟随着新时代前行,另一方面又不乏被时代的潮流裹挟着前进的被动。知识分子被迫成为时代的零余者这一悲剧命运看似必然,却又让读者不乏对纯粹知识分子难寻出路的叹惋。悲剧看似来得必然,却实则出其不意。因此,

悲剧的张力,让一个时代的废都,悄然而立。


一往文学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是当代陕西文坛的三面旗帜,作为茅盾文学奖得主,自然也都是当代中国文坛的大家。常说”文如其人",作家的作品一定程度反映了其个人的气质特征,以及其性格养成的生长环境,综观三人作品,也体现出了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路遥作品表现出了陕北高原的粗犷、大气,陈忠实作品蕴含的是关中的厚重、朴实,而贾平凹作品骨子里透着陕南的灵秀、飘逸。总体上而言,路遥作品写实,催人奋进,适合青少年,陈忠实作品写史,促人反思,适合有一定阅历之人品读,贾平凹作品则实虚兼备,阅者面广人杂。常言”文无第一”,如上所述,三位作家作品各具特色,如果一定要分个高下,我可以设想一下数十年后三人及代表作的排序: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管窥之见,还望方家指正。


河东人在长安


作家的作品非学生的考试答卷,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排名,显得简单化了。

文学创作是一种个性化极强的工作,作品皆带有创作者个人的风格。这些风格哪个胜过哪个,还真不好说。

贾平凹的《废都》透视的是城市里文人的随性和放浪,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则写的是变革年代小人物想要改变命运的努力,陈忠实的《白鹿原》则是一幅乡村人事变迁的历史画卷。

三部书,不同的背景,不一样的人物,绝不类同的故事,怎么能放在一起排名,而且要排出一二三来?排名,显得肤浅、荒唐了。

既使硬要排名,也不会出现一个一致的名次。因为,读者的排名,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思考结果,和每个人的生长环境、生活阅历、文化素养有直接的关系。不同的人,结果或都不一样。

读一本书,感到有所收获,精神愉悦,也就足矣。

我们只是一个读者,并非文学史研究者,谈论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是很难做到公允的。既使是文学史研究者,也是难以做出一个让众人都认可的排名的。因此,这么多年还没有哪个研究文学的对这三部作品进行排名。

排名,实在是一种幼稚的表现。

如果非要排名,那也不是让读者来排名,而应该采取较为客观的数字对比方法来决定名次:比如,用某一地、某一书店,在特定时间段内这几本书的销量来排出先后。

但既使是按销量这种比较客观的方式进行排名,结果也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所以,拜托还是认真读读书吧,别把作家作品简单化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205



一、《平凡的世界》,初生牛犊不怕虎,青涩忧郁的二杆子,口无遮拦:笑点江山,激扬文字……


二、《白鹿原》,暮年垂垂老矣,夕阳诗酒缅怀古:诉说风花雪月下里巴人阳春白雪返老还童……


三、《废都》,荒凉□□□□□□□□□好个秋,委屈赢不得诉求——来慰藉……,乃倒地烟花楼皇城角落耍赖打滚碰瓷……

陕西三驾马车,—— 三部曲□□□


九夏涛声


1-路遥的平凡世界获得茅盾奖。借当地区委书记500元。到北京领奖。2-陈忠实的白鹿原也是南方某个城市为出版在那个年代300万已是天价。3贾平凹的废都可能是创造财富最多的一部陕西商洛地方版的书。如这样的排名。也就是他们个人写了各自和那个时代至当今时代。人性的丑和美。穷与富描述了人在贫富之间共同产生的动物凶残的本性。温饱思淫欲,贫穷出盗贼。引起了与他们年龄相仿人的共鸣。而后两者赢得了人生的财富。总结起来当前的14亿以上人衣食无忧我们要感谢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共同实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5个全面。读懂主席的7年知青岁月。治国理政。一带一路。才能人安年丰。才能品尝这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大国安小家才能有故事。


书香胜过酒香


我是七零后的半老之人,我最推崇白鹿原,大气磅礴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的变迁,人情世故,家族治世的时代,秉德老爹义气。到白嘉轩耿直,白孝文的沉沦,喝多了不写了,


清清骆马湖野钓浮桥欢迎您


路遥和陈忠实把自己毕其功于一役,耗尽身体和才思成就了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而贾平凹是靠天分在写作,举重若轻,废都所体现的文字功力和文学才华远在路遥和陈忠实之上。我们的文学评价很多建立在文以载道的功能上,路遥和陈忠实的作品都是在大变革大时代的背景下,是所谓的史诗作品,贾平凹则是一群安逸人的人性挣扎和性的困惑,这个在传统的评价体系里是受排斥的。但仅论用笔的老到和对人物刻画的生动和真实还是贾平凹略胜一筹!


孔雀翎31


我觉得是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是对命运的解读和对时代变革的描述,或许还原了历史本来的样子,但是少了一种希望和人文的关怀。废都就有点格局小了,类型也类似于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多了一种人文的关怀。对于苦难有清醒的认知,给未来以温暖和光亮,让人有认识人生苦难的认识,又有看到希望,看到光明的人文关怀。世界的样子,不仅仅是它本身的样子,更应该有我们希望看到并为之努力的样子。或许,我们的希望和努力是徒劳的,但是我们应该有的情怀,温暖着我们的灵魂。所以,我的结论是,平凡的世界优于白鹿原,白鹿原优于废都


写在水上1


白,平,废。


田园散人7


就这标题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