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两岁了,脾气大,而且生气的时候怎么说她都不听,怎么办呢?

L雪170319


两岁左右的宝宝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可是他们往往又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肢体去做好这件事情,深深的挫败感席卷他们的“小世界”,不知道如何发泄和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于是孩子会做出哭闹、跺脚、打人等比较恶劣的行为。

我家大宝是个女儿,在两岁的时候比较乖,没有出现脾气大这种情况,但是我家元宝有时就出现这种情况,两岁的孩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自己做主,最大的武器就是不讲理的大哭,怎么解决这些冲突我认为家长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等待孩子平静是必要的环节,切忌冷淡处理

如果孩子哭闹,我们表现的一惊一乍,那么孩子只会哭的更起劲。但如果不理不睬,任由孩子哭泣,也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在孩子3岁之前,孩子对家长表现出来的关心或是漠视的态度非常敏感,如果他哭了没人搭理,不安的情绪就会显著的加强。

有一次我接元宝放学回到家,打开家门的时候,没有让他关门,而是姐姐跑去关上了大门,小家伙马上大哭起来。看到这样的情况,宝妈赶忙停下手中家务活,跑到孩子身边蹲下来,看着元宝,语气和缓地跟他说:“元宝,不着急,妈妈在呢。”与此同时,宝妈抱住了元宝,让孩子知道妈妈关心她、爱他,过了一会儿,元宝渐渐的平静了下来,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的事情上,也就忘记了刚才哭闹的事情。

这种时候,千万不要吝啬你温暖的怀抱,抱抱他,亲亲他,给他必要的安慰和爱抚,而这正是孩子所需要的。

鼓励孩子主动表达哭闹的原因

经过安抚之后,等孩子终于冷静下来,我们就可以问孩子了,“你刚才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啊?”,宝宝不一定会说或者也未必说得很清楚。但你脑子里大致有了几个答案,可以列举出你猜测的原因,帮着他表达出来。

喜欢哭的孩子,除了性格原因之外,大多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没有培养好。而 一旦孩子“开始表达了”,我们就应该及时的给孩子鼓励和肯定,告诉孩子今天的能静下心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很不错,父母的及时鼓励能大大提升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

用孩子感兴趣的事来转移注意力

孩子实在安静不下来时可以找周围他感兴趣的事,比如,你听,树上有小鸟叫,那个哥哥在玩什么游戏呀?等等,只要转移了注意力,两岁大的孩子一般会暂时忘记刚才发脾气是为什么了。

父母要尽量避免小朋友对着来,更不要用武断的强迫法让孩子乖乖地听话,而是要了解他行为背后隐藏的教导机会,让孩子顺意,大人也顺心。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元宝爸爸聊育儿


两岁的宝宝,脾气大,而且生气的时候怎么说她都不听,怎么办呢?

科学育儿,我们需要做个有智慧的家长。



一、孩子和家长的冲突,很多时候都是家长对孩子的不理解或解决问题方式的不得当造成的。

1、首先,家长要理解孩子。

两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慢慢觉醒,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可能还未达到能够精准地表达出自己心声的水平,家长应该多花一点心思,去倾听、去理解孩子,为什么生气,为什么发脾气?

2、其次,解决问题要有技巧。

当我们理解了孩子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接下来就需要解决问题了。

有时候,我们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理解,只需要理解就够了。

《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许多时候,对儿童,甚至是成人之间的交流,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只要理解便足矣。

有时候,我们还需要有智慧、有技巧地变通,变通得巧妙,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最后皆大欢喜。



二、家长在日常中需要做好榜样

1、做一个“听话”的家长。

家长如果经常向孩子发出“听话”的要求,总是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几乎从不怀疑自己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确性和不容否定性,在孩子眼中,他们也是“不听话”的家长,而孩子会无意识地学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人。

当然,“听话”的家长也绝不是言听计从,对于孩子那些没有礼貌的发号施令,没完没了的交换条件,粗鲁无礼的话语,要坚决地说不,让孩子明白底线在哪里。



2、做一个勇于认错并改正的家长。

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冲突,如果家长永远是对的,那么犯错的就只能是孩子。家长从来没有错,孩子就看不到认错的榜样,最后学到的也将是“我从来没有错”。

参考文献: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

星星之家育儿记


两岁的宝宝正处于一个争取独立,较为叛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喜欢用“不”来拒绝家长。很多家长把两岁阶段称为“可怕的两岁”,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阶段的孩子叛逆、不听话、脾气还大。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孩子生气的时候怎么说都不听。

因为你选择的时机不对,不管孩子几岁,脾气大不大,就算是大人,在生气的时候,也听不进去别人说的话。此时此刻,孩子是被情绪控制住的,他不冷静下来,没办法听进去家长说的话。

所以,想跟孩子讲道理,一定不要选择他正在发脾气的时候,要冷静下来再谈。

那么,孩子生气发脾气就不管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要来先处理情绪,再去处理问题。

孩子生气的时候,可以给他一个私人空间,让他释放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哭闹不止,家长可以认真地告诉他,理解他的不开心,他也可以选择哭的方式来发泄情绪,会陪着他。如果哭够了,再来谈一谈为什么生气,一起来解决问题。

孩子生气一定不是无缘无故的,能够找到生气的原因最好。家长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体会他们的情绪,在大人眼里可能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是在孩子眼里很重要。有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小题大作,实际上不过是我们的立场不同罢了。

怎样说话,孩子更容易接受。

1、根据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家长要尊重他们独立的意识和行为,允许他们自我尝试。

当孩子发脾气哭闹的时候,家长可以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他选择“哭五分钟还是哭十分钟以后来跟妈妈谈这个问题。”或者是问他们希望怎样做。

2、两岁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加上语言能力如果不是很好,就更容易情绪失控,因为他们不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可以教给孩子用语言表达自我感受的方法,比如这样引导他们来说,“宝贝,你是不是因为玩具坏了,所以难过发脾气呢?你可以告诉妈妈你的感受,妈妈就知道你的想法了,就能够来帮助你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修好玩具,或者是下次再买一个。”

3、不要以暴制暴,只会恶性循环。

对于爱发脾气的孩子,家长一定不要以暴制暴。否则,孩子会学家长,脾气越来越大。父母是孩子重要的老师,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所以在家里,父母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失控的自己成为孩子的“坏榜样”。

我是咩小胖,育婴师早教师更是宝妈,多平台育儿领域原创优质作者,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有着多年早期教育经验,为家长提供个性化教育指导。欢迎关注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育儿更要育己,让我们跟宝贝一同成长。

咩小胖育儿


教育孩子,是一个非常细致的事情,就跟蝴蝶效应一样,一不留神的举动就可能给孩子,打上一生的标签。

2岁的孩子,是没有善恶感念的,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我反倒认同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

这个时候的孩子,不知道该做什么,只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所以,找清楚孩子在想什么,从根本入手,循循善诱~


李医生说医


我只说亲身体验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没事在家打孩子玩


育儿亲子母婴妈妈帮


关注小豆芽妈妈官方账号,学习更多知识,图片1.2.3.4里的大红字是儿童绘本名字,需要儿童和家长一起学习进步,别把问题只丢给孩子,有时候可能家长不理解孩子的话,不理解他的行为是什么意思,有的打着为了你好劲做些伤害心灵的事,一个劲的否定他,或是一个劲的夸,或是有问题只知道打,而不知道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清新雨后见彩虹


孩子无非想多折腾一下,然后您的方法也用到头了,无非是打一顿,所以再这么下去也只能练就孩子更强大的心脏。这个阶段孩子都会有点叛逆,程度不一样,妈妈首先要有心理准备这段时间孩子就是那么坏,不要指望打一顿就变乖宝宝,放弃这种不现实期望你就不会那么烦燥了。然后,多带孩子出去玩吧,把精力都消耗在外面。


妈咪OK


不要顺着他,等他闹完了,哭累了再讲道理,特别是在教育小孩时不要让爷爷奶奶或者外婆外公插手管


刺结束一生


等她自己冷静了。在解决一般三岁前的孩子是啥都听不进去的,如果大孩子这样,小揍一顿


小小杰102551516


找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一步一步地对他进行引导,不能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