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高强,曾积极营救谭嗣同的大刀王五,最终的结局如何?

廖栩


大刀王五被洋人杀害以后,头颅被悬挂在(北京前门)城门上。王五好友霍元甲听说后,只身赶到北京,趁着夜色将王五的头取下,并埋葬。

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谊,三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年幼时,曾拜武师肖和成为师,武学根基扎实。后来,又拜“双刀李凤岗”为师,因其排行老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为他为人行侠仗义,善使一把大刀(据说重大百十斤,“青龙偃月大刀”),江湖中人都尊称他为“大刀王五”。

后来,李凤岗将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兄刘仕龙,开始做“押镖”讨生活。1877年,王五自己在北京半壁街开了源顺镖局。王五为人敞亮,侠肝义胆,办事公允,很快在北京闯开了名声。

王五在往内蒙古一个叫托克托的地放押镖时,遇到几辆被抢去马匹的大车。在这冰天雪地里,王五慷慨施救,把自己车上拉套的马解下来,送给被抢劫的人拉车。这些人回来以后,为了感谢王五的救命之恩,送了块匾,上书“重义解骖”四个大字。

在北京的这段时间,王五和谭嗣同成了好朋友。王五虽然文化不高,但是,他特别崇拜谭嗣同这样的爱国志士。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为了惊醒世人,甘愿被捕。王五知道后,心急如焚,想法设法要营救谭嗣同。但谭嗣同早已决心一死,拒绝了王五的营救。

谭嗣同死后,王五走上了反清的道路。后来,王五参加了义和团运动,亲自拎刀上阵杀鬼子。可惜,不久,义和团被朝廷和洋人联合镇压。王五因为担心自己走了,镖局中的百十口人会被牵连,没有逃跑。

等到清兵围住王五的镖局后,王五对来抓他的人说自己不会反抗,但求不要株连镖局中的这一百多男女老少。抓王五的人对王五非常敬重,表示不会为难旁人。清廷将王五送给了德国人。最终,王五在西河沿儿被处决了。其头颅被洋人悬挂在城门上,家人无法给王五入殓。

这时,天津的武师霍元甲听说此事,马上赶到北京,趁着夜色取下头颅,随尸身一起埋葬。而王五的大刀,一直被保留到1958年。后来,被扔进炼钢炉炼钢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洪金宝导演的电影《一刀倾城/神州第一刀》,拍的很有韵味。里面不仅有狄龙,还有关之琳。

(文|勇战王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