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房价不会大涨,但却比以往任何年度更重要

不知不觉,楼市金三银四已经差不多走完了。

之前一直说楼市会有回暖,现在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热度。

这两个月,我们工作室的定制购房服务业务量不断创新高,自己一直关心的几个新盘卖的也都不错。我抽空去了几个二线城市踩盘,也发现各地市场的确比预想中的要好一些。

从去年开始,我就一直对楼市很乐观,现在的行情基本验证了之前的判断。

楼市的舞步总是有自己的节奏。它从不愿被打扰,更希望你跟上它。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一旁静静看着,找到合适的时候加入进去。

所以这几天,我又花了些心思研究下市场走势,分享给大家。

01

第一个想聊的是宏观大面上的感受。

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有些察觉,一季度经济在变好,金融在宽松。

的确是这样。从数据层面来看,像GDP、M2、还有固定资产投资这些关键指标都已经反转了。之前两年一直下降的数字,现在开始转增了。

基本可以确定,中国经济在2019年一季度见底了。

其实我看到这个结果,心里多少是有些矛盾的,并不完全是高兴。

一方面,经济变好,让大家更有钱一些,情绪更乐观一些,这个对买房子是好事。

只不过我更担心的是经济变好,短期对房地产的支持力度就会下来。

最近十年里,房产表现最好的年度,从来都不是在经济上行期,而是在经济下滑中诞生的。

果不其然,4月份开始,很多房产的调控政策又开始收紧。房住不炒被重新拿出来,国管公积金变严格了,长沙的二套房契税上调。

当房产变得不那么被需要,那自然会面临一些打压。

我们享受过前两年经济下滑给到楼市的刺激,也要接受这两年经济回暖带来的房价平淡。

今年房价不会大涨,因为还没到需要它大涨的时候。

不过没关系,这么多年楼市沉浮,让我习惯了这种进二退一的节奏。

大家又不是炒房,买下来慢慢等就是了。

02

说完了宏观,我们再来看看金融市场。

明眼人都能看出,今年政策发力的重心在股市,而非楼市。

年初到现在的股市大涨,还是让我有些意外。

作为金融人士,我一直不看好中国股市。本质是因为它羸弱的基本面,实在让我看不到愿意把钱投入的理由。

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些财务分析,你会知道中国股市现阶段的公司财报,是根本不能和成熟市场比较的。市净率、市盈率、现金分红,统统不够看。

但是,股市要上科创板,要有注册制,必须要有一轮大行情。所以我们看到了监管新领导上台之后,一波波利好成就了人造牛市。

人造牛市也是牛市,股市今年大行情已成必然。

我相信,楼市也能从中受益。

我历来不认为股市和楼市是跷跷板,必须你高我低。我更看好股市和楼市之间的大类资产轮动关系。

就像楼市里有一二三四线城市轮动和城市内的板块轮动规律一样,股市的赚钱效应和热钱也会在股票牛市顶点半年后,逐渐轮动到楼市里来。

因为大家炒股,说到底就是为了买套更好的房子。

那些股票里赚钱的朋友们,我们楼市里见。

03

讲完了大势,再给大家说说我在各个城市看到的情况。

最近几个月,因为工作关系,我去了不少二线城市。

一下火车飞机,坐上出租车,我就拿出手机,打开绿中介app,一边看着两旁街景,一边对照着房价。

说实话,看完给我的直观感受是,二线城市房价真的不便宜了。

我在南京新街口,路过那些破旧的老房,都要4到5万。如果跑去河西,单价都是5万,你要住上漂亮的大宅,那就直接上7万。在杭州的钱江新城,我看到的漂亮次新,均价也是动辄7万左右。即便跑到西安近郊的曲江,竟然也有单价5万的房子在卖。

关键是,这些房子都是有成交的,说明当地人是认这个价的。

原本我去年对二线城市的整体估计是,应该会比北京、上海的房价回撤地更多,挤掉多余的水分。

但我最近慢慢发现,很多二线城市的房价是有跌过,但跌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即便是杭州、南京、苏州这样调整了一年多的城市,核心区的房价依然在5万+。

微博上@饭统戴老板 发了个帖子:谁能想到,在苏州园区上班的金融民工小王,因为房价太贵,只好每天往返通勤两小时,把房子买在了上海。

看到最近的苏州园区土拍3万起的楼板价,我还真不觉得这是个段子。

当一线城市打开房价天际线的时候,二线城市没有选择把一线城市拉回地面,而是跟着一起飞了起来,填补了房价真空。

04

很多人没意识到的是,经过这一轮完整的上涨回撤周期,价格反复夯实之后,不知不觉中,中国大城市房价的梯度级差已经形成:

一线城市核心区房价8万领衔;强二线城市房价5万,比如南京、杭州、厦门、苏州等;普通二线城市房价3万到2万左右,比如武汉、成都、重庆、合肥等;三、四线城市1万左右。

这样一个价格分布,你可以说,是二三四线城市支撑起一线的房价。也可以说,是一线城市拉动二三四线的房价。

但如果大家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严格的相对定价表。

城市能级向下一级,房价打6折,而同一能级的城市之间,房价价差维持在1万以内。

这意味着,中国大城市房价版图已经基本构建完毕,未来单个城市的房价不光是由所在城市的政策、基本面决定的,也是要放在全国视野下来通盘考虑的。

当一个城市房价回撤之后,大家会以对标城市的房价对它重新认定,反而收缩了它的调整空间。上海的房价如果大跌的话,除非北京和深圳一起跌,否则资金就会从北京和深圳过来抄底套利。

未来,全国房价共进退。

05

最后和大家说说我看到的政策面情况。

之前几年一直在说的房地产长效机制,最近终于搞明白了,指的就是一城一策。

未来房地产的调控更多地侧重地方政府的微观调整,而中央只是提供宏观把握和考核督办的作用。

也就是说,以后一个城市的房价牛市起点,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说了算。

像上海这样的全国金融中心,基本面是非常好的,房价有上涨的底层动力。但它是超一线城市,要给全国做出表率,所以现阶段自然会对楼市多几分压制。将来一旦有放松,就是全面开花。

再来看杭州,因为有大量基建,非常依赖于卖地,天生的有给楼市放松的冲动,这个看看杭州急迫地放开落户和土拍不停供应优质地块就知道了。

而长沙也在搞基建,但土地财政依赖不高,而且有低房价偏好,所以不停出政策,房价往死里压。面对这种,我只能说长沙潜力很大。

我自己对一个城市的长远房价判断,就是重点观察当地的人口结构、土地财政和房价偏好。只要把握好这三个点,结果就不会太差。

06

我们就着政策面再往下说。

很多朋友会来问什么时候会有下一轮大涨?

我们之前给过结论是今年是房价底部,但要说什么时候大涨这个很难判断。

因为底部是由刚需决定的,有成交量放大就行了。而房价涨不涨这个看政策,而我的确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放松政策。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预测政策,预测也不准。我们要做的是观察,观察二三四线楼市政策放松就行了。

在牛市上升期的时候,调控政策收紧,比如限购、限贷升级,是从一线城市先开始的,然后慢慢在二三四线跟进。

到了静淡市的时候,未来要放松政策,是从三四线城市放松,然后是二线跟进,一线城市最后落地。等到一线城市放松之后,就是一轮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

过去两轮房产周期,都完美验证了前述过程。

而现在的情况是,二线城市政策放松还没动起来,离大涨还很远。

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判断,大家心里可以更平和一些。

07

最后的最后聊几句我内心的想法。

有很多迹象表明,2019年正在成为新一轮楼市周期的起点。

这样的说法,不是要给大家很高的预期。而是想和大家说,现在的楼市已经翻篇了,走入一个新的循环之中。

今年在数据上来看,并不是特别惊艳,房价会稳中回升。毕竟是长效机制第一年,是新周期的开始。

但是现在的确是非常好的买房时机。

最棒的机会,往往就是出现在当下这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暧昧阶段。

不管你打不打算买房,都不应离开这个市场,而是要持续关注。

今天楼市里的这些摸样,我在5年前、10年前都看到过。

我相信,历史不会重演,却会押韵。

以上是正文。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魔都财观微博和微信,微博会发送一些短评,更新快而多,微信平台会发长评。另有数十个房产交流和热点城市群,语音分享干货,私聊实操技术。购房问题和入群,请加moducaigua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