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国画千人一面,少有自己的风格特点,更难表现出独立思想性,名家还好?

小子h


中国画的学习,一直延续了国画传统的授徒模式,以师带徒,现在虽然有专门的美术学院在系统的教学,但仍然离不开学老师图式的习惯,学院也好,不学院也罢,出来的学生一泼又一泼,学的是老师,画的是老师,谁厉害就学谁。自然,千人一面,陋习成俗。

中国画学习老师,没错,重要的是学习老师的思想,学习老师对绘画的研究方法,而不是外在的面貌和形式。

在这方面,我有亲身体会。多年前,在央美时,就因为我没有学习老师的技法,招来班长的异议,说我入了这个门,为什么不向老师学习?说实在的,老师是河北人,我是湖南人,笔墨习性完全想不到一起,老师画的很好,我也很敬佩,但画画人都有个人的情感,我开门见树,老师开门见山,地域不一样,情感当然不一样。我坚持自己的观点。虽然到现在,我还没画出惊天动地的作品,起码我养成画“自己”画的习惯,这,就是想创造的习惯,画的风格虽然还不成熟,也比一流的模仿好。

现在的画中国画的人,不缺动手能力,缺的是动脑子,还有,走别人的路轻而易举能获得成就,走自己的路,还得披荆斩棘,摸索着探路,能不能成功都是未知数。


陈会衡水墨山水

艺术贵在创新,没有创新的艺术画的再好,也是别人的。画国画,做艺术,真还得有不成功则成仁的英雄思想和气概。


陈会衡山水画家


我说说自己的看法,今天的艺术、绘画已经变成了一个纯商业的行为,什么叫商业行为?说白了你就是个会画画的商人,商人就得想着销售,所以什么好卖画什么?跟艺术基本不沾边,多年前我曾在北京琉璃厂闲逛,看到一家店内在搞笔绘,进去后发现一位画马的画家当众销售自己的画作,他自称中国画马第一人,我的马比徐悲鸿的要好,我实在听不下去。其他画家也是各种说词出售自已的画作,一个笔会变成了菜市场,我转身出来,至此再没有踏入那家店。艺术何以变成如此,皆因社会的浮躁,金钱至上的人生观。


轻松自学画画


若说国画艺术发展的时间,迄今为止也已经有几千年了,这几千年当中出现了很多国画艺术大师,比如,明代的文徵明、徐渭,元代的赵孟頫,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吴冠中、张大千都是赫赫有名的国画大师,他们的国画作品出神入化,可为什么现在的国画千人一面,少有自己的风格特点,更难表现出独立思想性呢?



千人一面的当代国画

可以这么认为,国画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绘画艺术,它的特殊在于追求“书画同源”,这是国画的艺术理念和视觉效果,那什么叫书画同源呢?简单理解就是,国画和书法的笔法是完全如出一辙的,形象点理解,就是国画的形态和书法的形态是一样的,

开篇所举例的那些国画大师,书法功底都是非常高深莫测,比如,徐渭作画是以狂草笔法入画,画面更加雄健豪放,笔下物象具有一种“不似之似”,突显出国画的大写意,所以只有很扎实的书法基础的人才能将国画的“写意”以及“笔墨”文化体现出来,否则,画出来的国画也是在“装模作样”,毫无生气,



现在的国画之所以都是“千人一面”,其最根本原因是艺术家缺乏书法造诣,书法功底对于国画创作来说为什么那么重要呢?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书法是一门独特的线条造型艺术,能在简练的线条造型中,抒发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国画同样也是线条艺术,也和书法一样用“笔墨”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的书法象形字就是用画画的形式来完成,文字代表着文化,自然国画也代表着文化,这也是国画具备传统文化底蕴的原因,又由于国画的笔墨文化表现的是万物哲理,所以“写生”非常重要,然而“写生”并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寻找大自然的情怀,为的是将“意在笔先”的境界发挥到极致,可现在的艺术家将“写生”当作游山玩水,又让国画加了一个“牢笼”般的素描,以至于现在的国画只有“千篇一律的好皮囊”没有有趣的灵魂,更不用说所谓的独立思想性了,


诗夜城主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在中国美术史上,古代涌现了许多山水画大师,留下了许多举世闻名,经久不衰的经典山水画作品,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李成的《读碑窠石图》,马远的《踏歌图》,钱选的《浮山云居图》

中国美术史上,也涌现了许多经典的人物画作品,比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等等


而现当代的国画,呈现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尴尬局面

如今的当代油画作品,同时也呈现了千人一面的局面

无论是国画,油画都呈现了这种千篇一律的局面,少有独特的风格,创新的画风,创新的艺术语言

个人拙见,国画出现千篇一律的风格,艺术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记得我们大学时,国画班的老师,思想很保守,所以每次上课都硬性要求同学们,从头到尾规规矩矩地画一幅工整精致细腻的工笔画,从来不鼓励学生创新

创新本是难事,需要长年累月的钻研和练习

创新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扎实深厚的基本功,甚至日积月累,长年闭关的潜心练习,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孤独和寂寞

但是现在社会太多诱惑,处处弥漫浮躁功利的气息,许多学艺术的人,都幻想一夜之间出名,爆红,甚至想方设法出名

又有几个人能静下心来,抛开世俗功利,一心习画



我们可以多借鉴古代名家的创新方法,创新思维

个人拙见,国画创新主要体现在

1创立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梁楷的泼墨大写意人物,徐渭的大泼墨写意葡萄,独具风格和艺术特色

八大山人朱耷的艺术个性语言是,以翻白眼的鱼鸭,表露内心的清高和孤寂,对社会国家的愤恨

画圣吴道子画人物画时,其衣袖,飘带是独具特色的吴带当风的画风

曹仲达画人物画时,服饰的衣纹褶皱,颇有自己曹衣出水的艺术特色

2开拓一个全新的绘画风格

比如宋代画家米芾,开创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山水绘画风格,米点山水

宋徽宗发明了瘦金体

张大千发明了泼彩大写意山水,突破形似,是中国画史上伟大的一次创新之举



3在前辈的基础上发扬创新

北宋之前,山水画是宏大的全景构图,南宋画家马远,大胆裁剪全景构图,开创边角式局部构图

4在技法材料上创新

现在许多艺术风格丰富多彩

甚至油画创作都用综合材料创作,不仅仅是画笔,画布创作

现在许多人画国画,在国画上洒盐,洗衣粉营造肌理

还有许多国画家,用手指画国画,开创指墨画法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粉丝们,头条朋友们,你们有什么高见呢?


艺术狂人2


国画不是千人一面的事,而是师承与话语权相勾搭,非我徒儿,非我师门,全部封杀。现实就是这样,画者想出头就要投名状,在平台上就有话语权。可不就有千人万人一面之现状。不是画坛上沒有不同面目之作品,而是千人一面的画坛不容另类。一是压低自己作品价值,二是证明自己做了几十年无用功,三是自己画的东西被证明程式化。所以画出好画有话语权的当道者也不认,认了我怎么办,此等等事多也,也不须多说,点到为止。


王寶平


中国画是与中国几千年文化生活语言进化成方块形字,和笔墨精髓,更深入的熔炉了诗书画印,传承中国文化艺术是必须的,中国画家们通过几十年,甚至于近似毕生的努力,为了坚守和保持这一切文化艺术精髓,寻觅着新的突破口,部分中国画家在研究突破的过程中,在后期稍有不慎偏移方向,失去中国画的根本,其实还得回到原地,坚守保持中国画的文化艺术精髓,中国画博大精深,首先世间无可替代,也许从颜材料上和风格的实用性着手。1.如棉纸,棉布,框上布面,绘制完的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一样不能少的诗句文字印章标配,而后进行什么透明胶的防水处理,根油画布样经得起年代的侵蚀滚打;2.新中式建立在颜材料突破的基础上,坚守保持文化艺术精髓,发挥笔力与章法和意境优势,在美艳的色彩中褪去媚俗,在阴阳(油画叫光影)造型结构中更加强笔力,在繁琐细节的写实中进行精简和提炼,在整幅画中大可留白,能说这是油画风格吗?当然不是,大可替代油画的影响力度,因‘’章法,笔力,意境,留白,墨色(沉着雅致的色彩),诗书画印‘’都占全了,这是没有偏了方向的新中式国画,新中式的艺术魅力,不再是那么使人排异的陈旧古板,而是实用性的现代个性与时尚美的面目亮丽的新中式绘画,能吸引大众欣赏和内心的待见,既便是中式油画还得搭这条道,暗涌着笔力助阵,方可走出自我。3.宣纸更能发挥中国画笔墨趣味,其性质大可替代水彩画的优势,坚守保持住中国文化艺术精髓,中国笔力会更加魅力四射。


手机用户56141713902


因为中国人就喜欢俗气的东西,明明是很高雅很有学问的东西却看不懂。老百姓普遍的文化素质美学素养太差。再者师傅带徒弟式的学院画院江湖考前等流派技法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带出来一个磨子刻出来的似的。有风格的艺术家出来点作品为了钱反复复制就不是原创了。再者,有点风格有点个性的作品出来后又变了味说是丑画丑书江湖。。。


夜色主义绘画


我老师说过:一个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画家是不能画画的!学院派不如民间爱好者!中国画没有基础不要紧只要有思想和天赋照样画好画!不要去死磨死扪,学院派都在扪磨所以画不出有灵魂的画!另外当今国展坑了中国画!一个个入展的作品都是装饰画!不讲水墨只谈框架!花几万去北京进国展班几个按套路画就上展了,除了上展你还能画画吗?


一方轩画廊42103084


首先中国画要承继传统,这是基础。这一步在学画初期基本掌握,当然学无止境,学习掌握多少每人都不一样,但这不要紧,关键是把学到的传统笔墨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作品中从而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与众不同的、有别于古人的作品,这很难!当然艺术贵在创新,正因为有难度才有学头,才有干劲!临摹作品再好只能算习作,有自己风格的创作才能算的上是作品。否则就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蓝月阁139


不是现代,而是历史上都这样,有思想的.有文化.有内涵的.能代表时代感的.有创新的就能留下来,历史在发展,艺术理念在不同的时代都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政治背景,艺术认知将影响这一时代的艺术表现,只是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刚刚进入的数码新时代,信息爆发的时代,所以在艺术领域参与的人就多,初级的也多,也就凸显平庸的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