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战役的苏军为何吃了一个月的马肉?

用户68042581


1939年5月,日本与苏联在中蒙边境的哈拉哈河一带,进行了二战以来第一次正面交锋,被称为“诺门罕战役”。这场战争持续了四个多月,日本骑兵面对苏联坦克进行的“万岁冲锋”,用马刀砍坦克的事,就发生在整个诺门罕战役的第一阶段。

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日本打响了二战亚太战场的第一枪。1937年的“七七事变”,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开始,作为日本“东亚新秩序”的战略布局,日本关东军不断的在中蒙边境制造小规模摩擦。1939年战事升级,5月11日诺门罕战役正式拉了开序幕。

开战之初,隶属日本关东军第23师的东八百藏中佐带领着骑兵,在装甲车、大炮和飞机的掩护下,完虐蒙古军队。5月17日,苏联根据《苏蒙互助协定》,紧急调派第11坦克旅、第36摩托化步兵师和飞机向哈拉哈地区集结,支援蒙古骑兵第6师。

5月28日,日本关东军23师第64联队及一部分伪满兴安骑兵,在山县武光大佐的指挥下,分两路从正面、侧翼向蒙军防线发起进攻。而东八百藏则率领所属200骑兵和12辆装甲车绕过蒙军防线,突袭后方的蒙古骑兵第6师师指挥部。

战斗打响之后,蒙军指挥部的注意力,被进攻正面防线的日军所吸引,而没有察觉到来自后方危险。当东八百藏到达蒙军指挥部时,指挥部官兵立即组织了反击,师长沙日布在掩护苏联顾问瓦西里耶夫及电台突围时,被榴弹击中阵亡。

成功突围的瓦西里耶夫和蒙军政委丕勒杰,立即组织了12辆坦克、12辆装甲车和1200人及16挺重机枪,对东八百藏率领的骑兵和装甲车进行了攻击。然而得意忘形的东八百藏不仅没有撤退,而是命令骑兵向苏军坦克进行了“万岁冲锋”。

所谓的“万岁冲锋”,是日军惯用的一种自杀式疯狂进攻方式,日军往往会在高喊“天皇陛下万岁”的口号后,不顾一切的冲向敌人进行近身白刃战或者与敌人同归于尽。它的目地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彻底瓦解敌人的战斗意志,从而赢得战争。

日军的12辆装甲车在苏军T-26坦克、BT-5快速坦克及装甲车的打击下,很快就被消灭了。而进行“万岁冲锋”的东八百藏及他所率领的骑兵在毫无遮掩的草原上,犹如活靶子一样,被坦克、重机枪无情的射杀。

一部分骑兵在冲锋途中被机枪击毙了,而侥幸冲到坦克边上的骑兵,举起马刀重重的砍在厚重的铁壳子上,也犹如隔靴搔痒毫无用处。最终日本骑兵,在被机枪扫射、坦克碾压、喷火器烧等情况下日本骑兵全军覆没,东八百藏中佐也被击毙。

蒙军防线上的64联队和伪满兴安骑兵的进攻也不顺利,在苏蒙联军优势火力的打击下,日军损伤惨重,于6月16日停止了对蒙军阵地的进攻,至此诺门罕战役第一阶段结束。据说,苏蒙联军在打扫完战场后,足足吃了一个月的马肉。


我努力奋斗吧青春


1939年在中国东北边疆,日本和苏联在诺门坎地区展开猛烈交火。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装备。

吃马肉的事件就发生在这个期间,当时日军派骑兵和装甲车进攻苏军侧翼,想要切断苏军的后路。

但是没想到遭遇了苏军的T26坦克,被狠狠蹂躏了一番,结果就是苏军吃了一个多月马肉,这只是一个段子。

事实是虽然苏联的T26损失惨重,这场战役也是惨胜。





海的敬畏


因为当时有一队日本骑兵进攻苏军,在铺天盖地的T-26面前,骑兵就是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