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沉迷手机,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16岁的女孩啊?怎么办?

疏忽724


网络及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已经让家长们深恶痛绝的地步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刚刚坐公交车,突然听到一个妈妈再说:把手机拿给我……我自然而然就想到肯定是熊孩子又在耍手机了,回头一看果然是,只听妈妈说:公交车上,我不想抹下你的面子,你自己想想你今天打了好久的游戏,晚上回去我就要把手机关了……

想到和看到这些现象真的很难过,现在很多家庭面临这样的问题,耽误学习,没有亲情交流,自私……管不了,说不得………很多家长陷入绝望中……

百年前我们消灭了鸦片,没想到,现在又出现了比鸦片更厉害👍的产物:网络游戏……


这些游戏开发商,难道不明白游戏的危害吗,看不见万千家庭在流泪吗?陷入绝望中吗?看不见千千万万孩子荒废学业而去打游戏吗?这可不是几个人,而是千千万万个孩子和家庭……賺钱毫无社会责任感……社会良知……悲哀……

真的希望有关部门能重拳出击,整治网络游戏的社会危害……无助的家长们期盼着……


杨锅来了


当我看到一个16岁的女孩老是沉迷手机,我的内心是挺挺痛的,而且家长是说不得、打不得和骂不得。亲子关系是僵硬的,隔离的,没有滋养的。



我的眼前有一个画面感,孩子的内心是很孤独的,无助的,无奈的,只能依靠着手机逃避了外界,让她的心有了温暖,有了安全,有了寄托。对这个世上还是愿意呆着的。

家里的环境感受不了是欢迎她的,父母和她之间没有链接的,不知所措,不懂相处。没有沟通,只能把自己厚厚的隔离着,才可以逃避那些痛苦的感受。

家长跟女儿之间似乎有一堵墙,不能相互依偎取暖的,手机是孩子的亲密伙伴,爸妈误以为这是让孩子的变化导火线,不断地攻击手机,极端地说法,如果没有手机,也许女儿连生存的动力都没有,也许会倒得更快,也许会做出更加激烈又或者是消极的攻击。



真正的根源上,是处理好亲子关系,我建议爸妈可以尝试有力、温暖地跟孩子说:“无论你是好还是不好,作为你的爸妈,我们都允许的,我们都愿意的保护你,去支持你,去照顾你,因为你是我们最好的女儿,你来到这个世上,我们欢迎你。我们永远爱你。”

孩子处在青春期,不轻易相信,但是内心是渴望,想听父母对她有温度的语言和信念。

不着急,慢慢来,一点一滴告诉她,父母永远都是爱她的。她会慢慢地相信的。这是她这个年龄段最渴望父母能告诉她听。家庭教育需要父母的成长和学习,孩子也会慢慢好起来的。祝福你。


遇仪


16岁这种年龄有瘾是比较麻烦的,因为接近成年,倒是可以对标成年人。成年人的自制力一样差,对烟草,酒精,美食,小说,剧集,甚至赌博一样容易沉迷。对于子女成瘾行为的养成,父母难辞其咎,因为父母往往也是深度手机控。但是问题总要面对,长期沉迷,浪费时间,荒芜学业。所以还是要想办法。个人认为在这个手机统治所有注意力的时代,完全不接触是不可能的,有三个建议:

1,替代。人的精力无处宣泄,闲得慌自然寻找刺激,可以用一些工作,旅游,社交的活动转移注意力。

2,引导。引导子女关注手机上有益的内容,学习平台,知识分享,新闻资讯。让手机成为成长的帮手。辅以一些奖惩措施,逐步扭转行为。

3,示范。青春期的孩子既叛逆又自卑,父母如果能够好好沟通,又亲身表率,是最好的引导方法了。


销帮培训陈攀斌


16岁,已经半成年了,真想扭转得有心理准备,你要下大功夫。

1. 孩子有这个毛病,除了大环境的因素,家里人对于手机的使用频率肯定也比较高,如果有这方面的因素的话,首先就要从这入手,家长先减少对手机的使用,除 了必要的通话,什么朋友圈,晒自拍,拍抖音等等与手机有关的都态度坚决的远离,并引导姑娘也少用或不用。

2. 了解姑娘迷恋手机上的什么内容。是聊天 ,是网游 ,是自拍……然后有针对性的给予疏导。更重要的让她回到现实,引导她与周围真实的同龄人交往,培养她现实的兴趣爱好。

3. 要知道沉迷其实也是种“瘾”,很难克服!家里人要有耐心,要知道她这种情况也是她自己缺乏自制力的原因造成的。也是她缺乏人生目标,浑浑噩噩过日子长期养成的。所以,要帮她树立人生的目标。目标不在大,而在她近前能够做到,然后慢慢提高,慢慢树立她生活自立的信心,慢慢树立她“被需要”的成就感。

4. 家里人得有一个有权威的家长。不能父亲不管,母亲不会管,然后就失控了。管的人要言传,更得身教。目前情况下,恐怕还得多抽时间学习点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有的放失,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矫正!

5. 再不行,你就得请教相应专家了。

说的容易,做得难!

苦心人,天不负!


五柳邻家


16岁的孩子什么都懂了,且玩手机已经上瘾,这时候做家长的唠叨反而起反作用,并且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唠叨不满甚至发怒多数是适得其反。不如静下心来找找原因,孩子玩手机这么久了,当初我们做家长的在干嘛,做家长的也得反思,不如先冷处理。周末时间领着女儿出去玩玩,买点女孩喜欢的东西,分散一下精力,加深一下彼此之间的感情,孩子高兴的时候可以和孩子探讨手机的问题,但要冷静千万不可冲动,否则前面的功课白做了。让孩子不玩手机不可能,可以和她沟通,适当控制一下,孩子也不是听不明白的。再发展孩子其它方面的兴趣,多出去走走,和孩子多交心,千万不能把她当成小孩教训,否则只能愈演愈烈。


自信小美丽


这种现象在当下的中国,应该来说,是比较普遍的,更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的产物。

现在是信息时代,要想真正隔断孩子与手机的联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家长唯一需要做好的是,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使用手机,如何发现手机中,对孩子有用的方向,明确这一点相当重要。有的家长,只要一发现孩子使用手机,就采用强行收缴的手段,其实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会立即勾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报复行为,导致有些悲剧的发生,这是有许多活生生的例子的。

控制孩子用手机,引到孩子用手机,这是正道。

家长需要做到:

1、真正了解孩子用手机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其实,孩子用手机的方向是有所不同的。有的喜欢游戏功能,有的喜欢聊天,有的喜欢晒自我,有的喜欢学习软件,有的喜欢在线答题等等。这些工作家长做了吗,不要动不动不分青红皂白就动怒,这样会加剧矛盾。

2、跟孩子一起玩手机。找到同一款有益的游戏小程序,如成语接龙、头脑王者之类的,与孩子一起PK,改变孩子对手机的固有认识,增进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3、做好表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模仿者,平日里家长用手机也要有所将就。试着做个设想:一个家长老是自己也爱玩手机游戏,孩子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结果会怎样?相反的,一个家长,今天要孩子用手机查个字典,明天要孩子用手机记住几个成语,后天要孩子用手机看两首唐诗,大后天要孩子用手机为爷爷奶奶发个祝福短信,长此以往,结果又会怎样?

所以,家长朋友们,反思自己吧,看看自己也要改改哪些习惯?


荷水清圆


你好,你想要好办法,必须提供三方面信息:

1、女儿现在什么情况?因为办法要视女儿的具体情况而定。

2、你是孩子的什么人?因为家长可以是以下身份的人: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长的身份不同,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不同。

3、其它家人情况,因为与孩子沟通时需要顾及其它家人的感受。

我司金牌心理咨询师陈老师,精通亲子教育潜规则,按他的潜规则教育孩子,能百分百把孩子调整过来。

如果你愿意咨询陈老师,请留言我,我征求陈老师。

祝福你。


婚姻家庭心理通


说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你是不是都不知道如何去做?其实,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带着孩子去旅游,去做义工,去敬老院,去贫穷的地方,去教育条件不好的地方。让孩子去经历,去体验。这样家长在其中,多做一些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多增进母女父女之间的感情。当然父母也要表现的恩爱,照顾家庭,照顾双方,有责任感。让孩子从内心感受到爱!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一个字“爱”!

最后,孩子的种种问题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因素。父母会说话,会表达很重要。有机会有时间有经济条件一定要多走出去参加学习,提升自己。


司南coco


这个问题不能光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家长也要找找自己的问题。16岁是快步入成年的年纪,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这个年龄学习肯定是比较紧张的,孩子玩手机是因为什么?是不想学习?沉迷游戏?还是其它的原因。我们应该多和她进行交流,互动。比如周末的时候陪她一起出去玩玩,放松一下学习压力,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学习压力太大,她没有其它的解压方式,又缺少父母的陪伴!那也只能找其它的解压方式。不要老想着她要啥给她买,或者给她钱让她自己买喜欢的东西。这些都是错的,现在的孩子什么也不缺,缺的只是真正的父爱母爱而已!如果我们能和她好好的相处,她能当你是朋友而无话不谈的时候,她还会一直沉迷手机吗?不要光想着孩子的错,她们并没有错!只是当家长的怎么引导,怎么做榜样。

尝试与她交流,非常有耐心的给她分析利与弊,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可以听的懂了。希望个人的浅见能对你有所帮助。


豆浆加点糖


孩子沉迷手机,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里如果没有频繁使用或者玩手机的情况,孩子在家自然没有了玩手机的环境。其次是转移注意力,16岁的孩子,正是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的时候,她既然能沉迷于手机,就可以对其他积极的领域产生兴趣。最后,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采取一些稍微严肃点的手段,孩子确实应该引导,教育,但必要时的惩罚也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前先统一意见,父母之间,家校之间要统一,过去和现在,将来,更要统一,切勿出现反复或者自相矛盾的情况。